單位端午節演講稿3篇_第1頁
單位端午節演講稿3篇_第2頁
單位端午節演講稿3篇_第3頁
單位端午節演講稿3篇_第4頁
單位端午節演講稿3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位端午節演講稿3篇單位端午節演講稿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傳統節日端午節》。

再過幾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端午節開始于春秋戰國時期,到現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節日呢?

第一,端午是紀念詩人的節日,是愛國的節日。因為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屈原沉入汨羅江之后。人們自發的把裝米的竹筒投入江中,萬舟齊發,吶喊鼓樂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現在演變成為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端午節的人文內涵已密不可分。端午節成為中國人傳遞愛國主義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儀式。

第二,端午節是講究衛生的節日。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病蟲害漸漸增多,是傳染病的高發時節。我們江南地區也將進入悶熱、多雨、潮濕的梅雨季節。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人們在端午節前后插艾葉、懸菖蒲用以驅趕蚊子蒼蠅、蟲子螞蟻、凈化空氣,后來又加上了石榴花、大蒜和龍船花,合稱“天中五端”。

端午這一天成年人要喝雄黃酒和菖蒲酒驅蛇蟲,小孩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黃、香草的香囊預防疾病。這樣來看,端午節是中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

第三,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為這一天人們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賽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它不僅要有體力、耐力,而且還要團結協作、機智靈活,更要熟悉水性。這些都是長期鍛煉的結果,絕非一日之功。端午龍舟競賽能對群眾性的水上運動、強身健體、民眾團結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現在龍舟競賽逐漸演變成一項國際體育賽事,起到友誼紐帶的作用。

第四,端午是美食節,因為我們要吃粽子。古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形狀上有四角形、錐形、菱形,有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筒粽”等等。

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粽子;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浙江嘉興粽子最為有名。可謂粽葉飄香粽子可口。

現在,端午節被列入國家法定的節假日,也正在向聯合國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這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

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內心力一次加強和洗禮。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梁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讓我們懷著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底的紅火起來。

還有,等我們過完端午節,整個學期也臨近尾聲。希望同學們能認真上好每一節復習課,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復習,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單位端午節演講稿2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青粽飄香,端午的氣息為日漸炎熱的夏天帶來了絲絲清香。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著名詩人屈原,這個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詩人,還是一個很有名望的官員。他忠誠愛國,很有才干。在他的輔佐下,楚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國家漸漸強盛起來,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老百姓非常喜歡。

但是,朝中有些權貴對他提出的改革措施非常不滿,他們想方設法誣陷屈原,無中生有地在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楚王聽信了讒言,逐漸疏遠了屈原,不再聽他變法圖強的正確建議,最后把他流放到南方去了。但是,屈原依然熱愛自己的祖國,關注人民的疾苦。他寫了很多愛國詩歌,并被人們廣泛傳頌。后來,楚王中了秦王的圈套,被騙到秦國軟禁了起來。秦國又趁機派兵來攻打楚國,占領了楚國的首都。屈原萬分悲憤,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抱著石頭投汨羅江自盡了。

楚國的百姓知道后,放聲大哭,他們像潮水一樣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人們大聲呼喚著他的名字,駕著小船沿江打撈。他們撈哇,撈哇,可撈了很長時間,還是沒有撈到他的尸體。萬分悲痛之下,他們把船上的大米、雞蛋等食物投到水里祭奠他,也祈禱江里的魚兒吃了這些東西后,不再傷害屈原的尸體。有人還把雄黃酒倒進水里,想讓江中的蛟龍喝下,使它無法張口。

過了幾天,有人夢見了屈原,發現他的容顏十分消瘦。人們一傳十,十傳百,都紛紛議論起來。大家都很奇怪:我們往河里投了那么多食物,怎么屈大人還是那樣消瘦呢?一個老漁夫告訴大家:“那些食物都被水中的蛟龍魚蝦給吃了。屈大人怎么會跟它們爭吃的呢?”那怎么辦呢?大家想啊,想啊,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把米飯用箬葉裹起來,外面纏上紅絲線,再投到水中,讓蛟龍魚蝦以為是菱角而不去吃,這樣屈大人就能吃到了。你們猜猜,人們管這種食物叫什么呢?——“粽子”。從此,每年五月初五祭奠屈原的時候,人們都往水中投粽子。這一天也逐漸成了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流傳到今天,人們已不再往江里投粽子了,但有一些活動依然保留了下來,逐漸演變成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佩帶香囊、在屋檐上插上艾葉等習俗。

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單位端午節演講稿3

端午節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節日,每年,人們都將在這一天包粽子,插艾草,賽龍舟,懷念愛國詩人屈原。今年,外婆又要包粽子給全家吃,我很好奇,粽子究竟是怎么包的?我決定向外婆請教,自已也包出幾個好吃的粽子來。

一大早,外婆就忙開了,我也趕緊過去幫忙。外婆先將糯米淘好,放在一個大盆里,又準備了好多塊腌肉,幾個蛋黃。由于還要包肉粽,因此外婆又拿來醬油,往米盆里倒了些許,攪拌了幾下,米馬上就變成了醬油色,接下來,就要開始包了。

外婆先拿好一張箬葉,手把手教我。她拿住箬葉的兩端,卷成一個漏斗狀,往這里面加了三大勺米,又在米的中間放上一塊咸肉,然后將它撫平,看不出一點兒向上凸的痕跡,再將沒有碰到米的箬葉向前折,再將多余的部分向兩邊折,用手將它捏住。這樣,一個粽子就成形了。接下來,就要在粽子外面縛上白紗線,防止粽子里面的米漏出來。我先在粽子偏上方的地方繞了幾圈,又在下方更緊地繞了幾圈,最后,把繩子的頭和尾打一個死結,一個粽子就完美誕生了!我興奮極了,也按照剛才的步驟去做,可是,剛要將肉放進去,“嘩啦”,一下,我手里的箬葉松了,將米全倒了出來。我并沒有灰心,又繼續包起來,可箬葉就是不給我面子,剛包好,要系繩子了,“沙沙沙”我的“漏斗”漏了,幸好我眼疾手快,將米還有肉全倒在了邊上的米盆里,這下,我可真是大冬天吃雪糕——涼透心了。外婆過來安慰我:“每件事都有從不會到會的過程,慢慢來,會包好的。”我又振作起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