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游課件_第1頁
生態旅游課件_第2頁
生態旅游課件_第3頁
生態旅游課件_第4頁
生態旅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二講生態旅游1生態旅游的概念生態旅游概念的發展生態旅游的組成內容“生態旅游”的濫用生態旅游的要點及特點2生態旅游概念的發展1980年加拿大學者ClandeMoulin提出“生態旅游”的概念,即:在滿足保護的前提下,從事對環境和文化影響較小的游樂活動。1988年謝貝洛斯·拉斯珂瑞認為“生態旅游作為常規旅游的一種形式,游客在欣賞和游覽古今文化遺產的同時,置身于相對古樸、原始的自然區域,盡情考究和享樂旖旎的風光和野生動植物”。生態旅游的對象從“古今文化遺產”轉移到“自然區域”的“風光和野生動植物”。3生態旅游概念的發展1991年,國際生態旅游協會(IES)在眾多的早期定義中給出了生態旅游的一個定義:“在自然區域所開展的負責任的旅游同時,保護了環境,發展了當地人的福利事業。”澳大利亞在1994年國家生態旅游發展戰略中提出:生態旅游是基于自然的旅游,它加入了對自然環境的教育和闡釋,并努力維持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旅游側重于在三個獨特的方面尋求可持續發展,這三個方面是:保護自然區域,對旅游者在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問題上進行教育,維持當地居民的生活。4生態旅游的組成內容有利于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促進當地居民的福利事業;解說和學習的過程;對旅游者的行為后果負責;由小型旅行社接送小型團隊;對不可再生資源消費量盡可能最低;強調地方的所有權和尤其為當地鄉村居民提供商業機會。5“生態旅游”的濫用生態旅游產品的數量越來越多,已經可以被視作一個單獨的市場類型,它同時具有可持續性和非持續性的特征。事實上,“生態旅游”一詞被廣泛使用并在許多場合下濫用為市場標簽,其實際往往與本文中的標準定義不相符合。盡管如此,生態旅游對可持續發展旅游的原則、指南和認識上的發展上起到了有力的導向作用,故使生態旅游在旅游領域處于非常特殊的地位。作為概念,生態旅游熱衷于全面促進可持續旅游發展事業。但作為產品和市場,生態旅游不總是能符合這些標準要求。6生態旅游的要點及特點為吸引對參觀自然地區初有興趣的旅游者而制訂專門的營銷方案;能在自然保護區接待訪問者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有選擇性安排當地居民承擔向導和解說服務,這種服務著重于自然、歷史和可持續的發展主題;政府有關從旅游業收取專項費用而形成基金用于未開發土地的保護和當地社區和土著居民的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關注當地人民,給予優先發展和充分參與的權利,如果他們愿意,給予他們生產資料和培訓,并讓他們在這種可持續發展的選擇中受益。7生態旅游的原則使對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景觀和文化的負面影響最小;教育旅行者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強調開展有責任的商業活動的重要性,這種活動能與當地政府和居民合作以滿足當地所需,并有助于生態保護;為所保護的區域的生態保護和管理提供資金;為傾向于成為生態旅游目的地的地區或自然景區制訂區域性旅游區劃和游客管理計劃;利用環境和社會科學本底研究,設計長期的監測項目,以評估并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努力使東道國、當地的商業和社區特別是居住或毗鄰自然保護區的居民經濟上受益最大;與當地居民合作,確保旅游業發展不要超出社會和環境的承受極限,而在是在研究人員與當地社區共同確定的可接受的范圍發展;依賴與環境相適宜的基礎設施,盡可能少地使用礦物燃料,保護當地植物和野生動物,使自然和文化環境相融合。8生態旅游的三大標準旅游的對象是原生、和諧的生態系統;旅游對象應該受到保護;以社區為基礎。9以社區為基礎的旅游以社區為基礎的旅游必須貢獻改善自然和文化資源的保護,包括生物多樣性、水、森林、文化景觀、紀念碑等。以社區為基礎的旅游必須通過增加社區參與者的旅游收入對當地經濟發展有貢獻,并且理想的情況是社區參與者的數量逐步增加。以社區為基礎的旅游必須有一個參與水平。理想的情況是這個過程朝著自動參與的方向發展。以保護和發展為目標,以社區為基礎旅游的目標和途徑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增加參與的程度,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態旅游能夠為社區提供廣泛的經濟利益和決策權。然后,社區有一個激勵機制和手段去保護那些產生經濟收入的自然和文化資源。10社區旅游的策略社區旅游能夠也應該圍繞一系列共同改善保護和發展的活動。一方面,社區可能擁有和管理的土地用于旅游的目的,通過旅游管理和開發,集體進行決策安排。另一方面,可能是旅游個體操作者與社區中的小組達成一致,利用社區小組的服務和產品比如導游、住宿。一種情況,社區旅游可能是介紹到一個地區或社區的新的旅游活動商標,在那里,需要一個精細的規劃來識別機遇和選擇。另外的情形是社區旅游可能關注的基于自然和文化中有價值的東西,在現有活動上增加附加值。其結果,增加當地社區的收入,并且激勵他們保護資源。11表-1:社區旅游的策略選擇項目市場產品/活動相同新的相同老產品老市場——風險最小。銷售更多的老產品,如:住宿、茶館提供給徒步旅行者銷售更多老產品到新市場——風險較小,如:提供住宿給徒步旅行團新的新產品到老市場(提高附加值)——風險較小。如:提供自然歷史導游給徒步旅行者,開發新的徒步旅游路線延長逗留時間,在住宿地基于現有的徒步旅游線路提供當地有機蔬菜,為這種保護的努力收取額外的費用。新產品到新市場、新的目的地——風險較大。以社區和保護價值為基礎銷售新的旅游目的地(如:綠色營銷)12在保護和發展上的參與性人們發現當地人在“自下而上”,小規模旅游開發上積極參與的能力在一些特別地區根據經濟、社會和政治關系等的不同可能變化很大。生態和地形因素則可能限制適合的土地和自然資源的可進入性和可利用性。作為資源保護的激勵機制——經濟收入的角色作用將取決于參與者開發這些資源的投入。如果當地人已經參與到活動設計、在實施中的投入,并且能夠獲得合理的回報,他們參與可能性和支持保護的努力將增加(威爾斯,1990;科拉1991;約翰遜,1991)。在利益分配中,旅游業提供給大多數參與者的雇員不穩定的收入時,不利于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魏斯特和布瑞欽,1991;布蘭登和威爾斯,1992)。13案例:斐濟的科羅亞里托項目作為管理策略的一部分斐濟的科羅亞里托國家公園,建立了下列組織: 村級生態旅游合作有限責任協會擁有生態旅游設施的每個村莊建立他們自己的生態旅游合作有限責任協會,目標是以社區最大化的收益和對所有的人保證平等的機會的方式來建立和管理項目。會員限制在擁有土地的單位,包括在項目區域內他們土地數量為基礎,并且村民通過他們直接參與和資本的貢獻分得紅利。第一個標準是向盡可能多地投入的土地擁有單位和致力于幫助那些沒有土地貧民的實踐的機構提供一個激勵。其次是提供公平分配、利益分配、對項目貢獻相當的回報。科羅亞里托發展托拉斯(KDP)所有擁有土地的鄉村同意建立KDP,并且其目標是:在國家公園內確保自然和文化的保護和整體性;協助有效和可控制的游客流動到接待地;獎勵合同和批準的參與;在斐濟瓦努阿旅游有限公司持有股份。斐濟瓦努阿旅游有限公司(FVTI)這個實體的目標是:在他們自然和文化遺產地的保護方面促進參與;為生態旅游設施的建立和其他活動提供持續發展的安全基金;為擁有者實施相關培訓和項目開發;為村級旅游合作組織提供管理和技術支持;代表認證合格的設施擁有者在斐濟瓦努阿旅游有限公司持有股份。斐濟瓦努阿旅游有限公司(FVTL)這個實體是一個有限責任公司,設計的是:促進科羅亞里托作為旅游者向往的目的地;協助有效和可控制的游客流動到斐濟瓦努阿旅游公司的接待地;建立和執行標準;批準認證合格證;創造收入14案例:斐濟的科羅亞里托項目參與限制在兩個派別——50%為斐濟瓦努阿旅游公司,50%是那些為了確保在旅游行業中生存下來,能夠注入專長和資本的私人投資者。成果:教育——參與商業管理和旅游導游課程。婦女參與——積極制造和銷售手工藝品的俱樂部。環境保護——伐木沒有再出現,留出專門的土地做苗圃,在先前采伐的區域進行補植。收入——在1994年,項目贏得了整個項目實施前社區年收入相等的收入,并且三分之二返換給社區。資本增加和改善——在1994年,另外為那些愿意在野外旅行期間在公園露營的學校旅游團設計了食宿設施,這個已經定期用于教育行業旅游團。15贊賞性參與式規劃和行動贊賞性參與式規劃和行動的生態旅游規劃方法,它是作為附權給社區、小組和一個組織的工具來發現和強調積極的、成功的和優勢的一面,以便規劃和管理好社區發展和保護工作。16贊賞式調查——關鍵假設在每個協會,組織或群體,有些事是可行的;我們關注的事情將成為現實;當人們發揚過去的優點,有更大信心和安慰走向未來;一個組織和群體提問的藝術在某些方面影響另一個群體;我們發揚過去的東西,這些東西應該是過去最好的部分;評價不同的東西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使用的語言創造了現實。17生態旅游的四大功能旅游功能-感受大自然;保護功能-保護生物多樣性;扶貧功能-給社區帶來經濟效益;環境教育功能-向大自然學習。18生態旅游的綠色秘訣能源最小化。開展生態旅游的部門或企業應該通過生態設計、選擇能源與技術的最佳組合、將設備的運營時間最小化、用電量最小化來達到能源最小化。廢棄物最小化。從采購、使用、回收、處理、包裝、建筑等角度考慮,把廢棄物降至最低,如使用節水裝置、不使用一次性包裝的香波等。避免資源浪費。通過減少草坪、廣場等的耗水量、回收利用廚房的有機廢棄物等以避免資源浪費。環保措施檢測。通過開列清單、定期核算、定期檢查等措施減少資源的浪費。19生態旅游的綠色技術同時發熱發電太陽能熱水系統光生電系統風力渦輪生物燃料小型水電系統20生態旅游的綠色設計綠色交通綠色賓館綠色景區綠色娛樂場所綠色旅游商品21綠色交通綠色交通不僅要具備游覽性、舒適性、快捷高效,而且應該具備環保性、自然性、地方特色性,以減少對環境的壓力,貼近自然與生活,融入當地的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之中。如在陸地上,可以采用自行車、三輪車、轎子、馬車、大象、駱駝、電力車、徒步等方式,進入各景點的人行小徑必須以保護野生動植物、對植被的破壞最小化為標準;綠色水上交通工具可以采用竹筏、獨木舟、腰船、漂流筏、潛水裝備等;綠色空中交通包括大氣球、滑翔傘等。22綠色賓館綠色飯店國家行業標準2006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今后,消費者選擇飯店時硬件看星級,安全、環保則要看“綠葉”。我國綠色飯店的評定分5個等級,用銀杏葉作為標志,最高級別為五張銀杏葉。綠色飯店是指運用環保健康理念、堅持綠色管理、倡導綠色消費、保護生態和合理使用資源的飯店。綠色飯店主要有三大特點:安全、健康、環保。標準要求飯店將能源消耗降到最低。今后只要評上綠色飯店的都禁止銷售野生保護動物制作的食品,不能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木制筷子等。飯店實施綠色化管理后,普遍可節能5%到10%,節水10%到20%,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23綠色景區綠色景區必須遵循示范性、保護性和自然性原則,應該具有原始、自然、受到保護、限制開發等特點。綠色景區應該符合以下標準:促進積極的環境道德;不讓資源退化;關注內在價值;以自然為中心;有益于野生動植物;提供與自然直接接觸的機會;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按環境教育功能進行等級評定;高要求的文化素養。24案例一:臥龍的生態旅游25一、旅游行為調查臥龍自然保護區自80年代初開展生態旅游以來,從小規模和隨意性逐漸趨于較大規模和有組織性的旅游活動,從盲目開展轉變為科學規劃,從無村民參與到村民自發形成旅游品市場。分析原因,我們認為旅游行為的調查研究對生態旅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1988年我們專門邀請了澳大利亞的戴維斯對臥龍進行調查,同時不斷地開展生態旅游監測,有力地指導了臥龍的生態旅游規劃和實踐。旅游行為的研究結果表明,旅游行為具有明顯的時空波動,不僅游客數量逐年增加,經濟收益逐年提高,而且旅游范圍、旅游季節、旅游意識和旅游需求均表現出一定的規律性:通常國外及港、澳、臺地區的游客熱衷于徒步旅游,涉足范圍較廣,對旅游小冊子需求較高,旅游時間具有隨機性,自然保護意識較強;國內旅游者喜歡帶車旅游,限于指定的觀光景點,旅游需求以吃、住和土特產品為主,自然保護意識相對較弱,旅游時間大多集中在夏秋時節;而所有旅游者都對野生動物和動物標本興趣較濃,但對野生植物和植物標本不夠關心(瓊斯·戴維斯,1988)。2627二、三條建議旅游景觀設置于實驗區和緩沖區的鑲嵌耦合地帶,如英雄溝、銀廠溝、正河溝等景點。為了滿足生態旅游者對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和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規律的了解,以及對自然景觀的欣賞,除建有介紹該地區野生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自然博物館、動植物標本室外,還設計了一條縱觀植被水平和垂直分布的游覽線。由于自然保護區主要以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和森林生態系統為目的,因此區內任何活動(包括農業生產、生態旅游、環境工程等)都應以不影響野生動植物的生長發育為宗旨。通過對野生大熊貓的生態生物學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大熊貓不僅其食性獨特,專食亞高山竹類,在臥龍地區,尤其以冷箭竹和拐棍竹為主,而且所食竹類器官具有季節選擇性;同時隨著氣溫的變化,大熊貓還表現出垂直遷徙習性,冬春生活于海拔高度2300-2700米的針闊混交林,夏秋移居到2800-3200米的亞高山暗針葉林;從大熊貓的發情、交配、妊娠和產仔的繁殖生物學來看,大熊貓一般每年3—5月發情和交配,9—10月產仔(胡錦矗等,1985)。鑒于大熊貓的行為生態特征,在繁殖期應嚴格控制游客數量和涉足區域,旅游高峰期要安排在野生動物的非繁殖季節。2829三、社區的考慮臥龍地區的農業生產方式較為粗放,耕作制度較為單一,主要種植玉米、土豆、黃豆、蘿卜和卷心白等,具有明顯的忙閑之分,一年一熟,3—5月播種,9—10月收獲,其余時間農民采集藥材、放牧牲畜和休閑在家,存在大量的剩余勞動力;況且,旅游者對該地農民的土特產品很感興趣,包括臘肉、土豆、豆子、天麻、貝母等。基于上述認識,當地一些村民已經開始參與生態旅游經營活動:或將自己出產的農副物資和野生藥材出售,據不完全統計,旅游高峰期每日約有20—30人,成交量可達500—1000元左右;或修建房屋,從事旅館業、商業、運輸業、飲食業等,年收入少的約有1萬元,高者可突破5萬元。這樣不僅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提高了經濟收益,而且改變了他們傳統的經商意識,降低了他們對自然保護區的抵觸情緒,有利于自然保護工作的開展。3031案例二:九寨溝的旅游理念32一、九寨溝的魅力九寨溝,神奇的仙境,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南距成都400多公里,屬高山深谷碳酸鹽堰塞湖地貌,景區長80余公里,茫茫六萬多公頃,因溝內有盤信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1975年,這一仙境被吳中倫先生發現。1982年,成為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78年,被列為國家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財富。“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九寨溝的精靈是水,湖、泉、瀑、溪、河、灘,連綴一體,飛動與靜謐結合,剛烈與溫柔相濟,千顏萬色,多姿多彩。高低錯落的群瀑高唱低吟;大大小小的群海碧藍澄澈,水中倒映紅葉、綠樹、雪峰、藍天,一步一色,變幻無窮;水在樹間流,樹在水中長,花樹開在水中央。九寨溝現已規劃六個景區:寶鏡巖景區、樹正景區、日則景區、劍巖景區、長海景區、扎如景區。3334二、九寨溝的票價規定景區名稱票務類型旺季時間及價格

4月1日到11月15日淡季時間及價格

11月16日到3月31日備注九

溝全票門票220元/人80元/人

觀光車票90元/人80元/人優惠票門票170.00/人70.00/人優惠對象:現役軍人、殘疾人等憑有效證件購買優惠門票和全價車票觀光車票90.00/人80.00/人免票門票0.00/人0.00/人免票對象:1、1.30m以下兒童免門票和車票。2、現役傷殘軍人等憑有效證件。觀光車票90.00/人80.00/人二次進溝免費票類門票0.00/人0.00/人購票要求(略)觀光車票0.00/人0.00/人包車價目和車型豪華空調大巴7200.006000.00車型(略)。豪華空調中巴3600.003000.00車型(略)。執行批文:

門票按2005年4月28日川價費[2005]7號、15號文及九管局[2005]16號文,從2005年7越1日起散客執行,8月1日團隊執行。車票按2004年2月28日阿州價調{2004}6號文和九綠旅司{2004}12號函執行。35三、九寨溝的管理機構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是直屬于阿壩州人民政府的正縣級事業單位,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制。下設辦公室、人事處、計財處、保護處、規劃建設處、法規處、接待處、營銷策劃處、保衛處、科研處、票務處、景區居民管理辦公室、駐成都辦事處、專職消防隊及武裝部、工青婦委會等,代管九寨溝公安分局和景區武警中隊,員工總數400余人。36四、九寨溝的保護措施九寨溝獨特的自然生態資源是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我局始終把自然保護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以科研為支撐,不斷加大自然保護的科技含量。圍繞自然資源保護,開展了本底調查,編制了《世界遺產九寨溝山地災害治理與生態保護工程建設規劃》、《九寨溝基礎設施建設對環境影響的評估報告》等;狠抓護林防火工作,強化火源管理,森林防火覆蓋面積達100%,控制率達100%,已實現連續26年無森林火災。全面貫徹實施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建立了生態監測站對景區氣象、水文、地質、森林病蟲害等進行全面監測;加強綜合保護工作。堅持抓好“溝內游、溝外住”,嚴格控制日進溝游客數量(最佳日容量為1.8萬人次,最大容量為2.8萬人次),有效減輕了溝內環境壓力。環衛工作實行動態保潔,垃圾日產清,景區實現以液化石油氣作燃料的觀光車生態環境游,實現了以電(氣)代柴。37五、九寨溝的建設從1998年九環線通車以來,每年增加的游人數均以數十萬計,從2000年的旅游人數83萬人到2004年的190萬人。為解決迅猛增加的游人與有限的基礎設施之間的矛盾,克服重重困難,加大基建投資力度,在科學規劃的前提下,積極實施“保護性建設”,極大地改善景區旅游的“硬環境”。僅近年來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就高達5億多元。交通方面:260輛觀光車已全部更新,排放全部達到“歐三”標準。景區38公里生態道路整治工程全部完成,并開通了總長近60公里的人行棧道,實現了“人車分流”,促進了觀光車的安全運行。餐飲服務設施方面:建成諾日朗旅游服務中心,可容納4000人就餐,主要景點、棧道修建了17處游人休息廳,每個休息廳可容納100人。建成了電子門票門禁系統,在溝口設立了12個IC卡電話亭,景區鋪設了60公里光纜,建立了全景區的監控系統和移動電話通訊系統,以及景區觀光車智能化調度系統和呼叫急救系統。溝口游人中心、游客轉換中心、入溝處、生態廣場、停車場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不僅有效地保證了入溝、購票和停車的正常秩序,而且還為九寨溝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溝口游人中心既有現代建筑氣派,又具有濃郁的藏羌民族建筑特色,已成為九寨溝的標志性建筑。3839六、社區優先受益原則九寨溝管理局采取了一系列的挖掘、宣傳、開發、保護等措施和優先政策:2001年12月開展九寨溝藏族民間活動挖掘整理工作1998年3月九寨溝管理局出臺當地人優先政策,提高居民就業率和經濟收入,充分調動了當地人的積極性,創造了安全穩定的社區環境,優先雇用溝內群眾。目前,315名工作人員中,溝內居民占185人;保護處臨時工89人中,溝內居民占79人;環衛處臨時工196人中,溝內居民有58人,每年從旅游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當地社區的發展,積極鼓勵當地群眾經營旅游小生意,開設小商店和提供民族文化旅游服務。4041七、九寨溝的環保措施到2001年底,景區內所有沖水廁所停止使用,全部改用生態環保型免沖廁所和流動廁所,杜絕了景區內最主要的污水來源景區內還修建了兩處污水處理站,用以處理景區內餐飲和主要居民住宿區的污水;規定景區新餐廳的食品粗加工在景區外進行,景區內的污水排放將得到全面控制;根據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Ⅰ類水域標準》,管理局于2001年月簽訂了九寨溝污水防治責任書,為徹底控制景區廢水的排放制定了溝內排污管道工程和生活污水的處理計劃溝外的污水處理工程也正在規劃中。九寨溝管理局于2001年8月設立了環衛處,將九寨溝的環衛工作進行統一管理,并實施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如:更換垃圾桶、更換垃圾袋,景區內的垃圾全部運出景區外的垃圾處理場進行分類處理,設立環保免沖廁所。專人對環保廁所進行檢測、監測以及管理。堅持“日產日清”的原則,垃圾全部運出景區進行凈化處理。42八、交通安全管理為了保障景區內車輛的安全行使,九寨溝管理局于2000年6月簽發關于溝內車輛的限速通知,要求不得超過35公里/小時,九寨溝管理局還對觀光車進行定期檢測,直接由阿壩州交通支隊帶領技術人員進行流動檢測,確保觀光車的安全行使危險品的保管和使用,九寨溝管理局保衛處,制定九寨溝管理局危險品管理辦法,2001年4月簽發關于加強對爆炸物品管理的通知,九寨溝管理局科研處還制定了農藥、實驗室化學試劑的管理辦法和管理制度。43九、構筑和諧社區在開展生態旅游過程中,除了加強游客教育之外,九寨溝管理局還十分注重當地員工和居民的素質,每年都會對員工進行各方面的培訓,并且設定了專門針對景區講解員的培訓課程,及時學習更新和調整后的講解資料,確保員工的自身素質和服務質量能夠滿足游客不斷變化的旅游需求。在處理與當地居民的關系方面,我們把當地居民當作主人而不是管理對象,當作財富而不是包袱,當作動力而不是阻力。使他們獲得了對遺產地的管理權、經營權,從而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讓居民從旅游經營活動中受益,使群眾自覺地珍視遺產地,成為保護九寨溝的衛士。除了每年撥給景區居民生活保障費之外,同時還通過各種形式讓職工入股旅游經營活動而受益。二是優先雇用本地居民參加遺產地管理,使他們成為遺產地管理機構中職員或干部。九寨溝管理局充分依靠本地居民參加保護與管理工作,把人看作是自然景觀的組成部分,把本地居民看作是景區的組成部分,為科學解決景區內的環境保護問題創造了條件。44感想山清水秀,色彩斑斕;管理有方,建設到位;容量控制,有條不紊;票不在貴,景有所值;社區和諧,景區發展。45云南白馬雪山的生態旅游云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滇西北,在北緯27°25′-28°36′,東經98°47′-99°21′之間。東臨金沙江河谷至德欽縣奔子欄鄉后接格里雪山山脊線到維西縣塔城鄉的馬跨底,南至維西縣白濟汛鄉的安一,北起德欽縣羊拉鄉的巴雜丫口,西以白馬雪山山脊線至維西縣葉枝鄉海拔2120m以上的山腰為界。總面積為27.64hm2。46曲宗貢兩河相會曲宗貢,人間仙境在此中,滄海桑田窮變幻,如如之境性本空。47植被垂直分布在保護區內從低海拔到雪線,依次分布著垂直分布著高山櫟、云南松林、針闊葉混交林、大果紅杉林、亞高山暗針葉林、高山灌叢、高山草甸、高山流石灘植被。48高山櫟林盡管從海拔3900m到雪線的垂直高差僅1000余m,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的植被類型。葉背黃色的植物顧名思義也就是黃背櫟,在落葉松林或沖天柏林遭到破壞后,黃背櫟在這些坡地很快形成森林,它們是這里的先鋒樹種,隨著時間的推移,落葉松林進一步取代黃背櫟林,此后,當落葉松林內很陰濕而不利于落葉松苗生長時,沖天柏或冷杉林就取而代之。49警示處雖然火有時促進森林植被的演替,但在這里我們看到了火的負面影響,成片的落葉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