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單元卷】2023-2024學年初中人教部編版語文8年級下冊第2單元·B提升測試_第1頁
【分層單元卷】2023-2024學年初中人教部編版語文8年級下冊第2單元·B提升測試_第2頁
【分層單元卷】2023-2024學年初中人教部編版語文8年級下冊第2單元·B提升測試_第3頁
【分層單元卷】2023-2024學年初中人教部編版語文8年級下冊第2單元·B提升測試_第4頁
【分層單元卷】2023-2024學年初中人教部編版語文8年級下冊第2單元·B提升測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分層單元卷】部編版語文8年級下冊第2單元·B提升測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班級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選擇題(共5小題,滿分15分,每小題3分)1.(3分)選擇下列注音全對的一項()A.霧靄(ǎi)糾正(jiū)緘默(xián)遷徙(xǐ) B.賭注(dǔ)撤回(chè)沼澤(zhǎo)符合(fǔ) C.黑鸝(lí)預料(yù)蹼鷸(yù)彌漫(mí) D.喧鬧(xuān)稀疏(shū)頻繁(bīn)偶爾(ěr)2.(3分)選出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A.草木盟發周而復始銷聲匿跡風雪載途 B.天空晴朗大地蘇醒冰雪溶化草長鶯飛 C.采積種子花香鳥語次第開放物候觀測 D.不毛之地川流不息丟三落四衰草連天3.(3分)選出沒有語病的一句()A.能否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要做到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對癥下藥、精準滴灌,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B.按照法律規定,從事食品經營需要獲得許可,但是一些網絡食品經營者并沒有獲得許可,因此今后需要加大在這方面的規范和管理。 C.在那些心胸寬廣、性格溫良教師所教學生身上,往往更具幸福感,更有自信心,更富創造力。 D.把新冠肺炎診療救治納人醫保基金支付范圍,確保患者、醫院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救治,這是“人民至上”執政理念和社會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4.(3分)給下列句子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①但是,現在我們知道實際情形并不是這樣。②通過對格陵蘭島冰核的測量,我們有了一份10多萬年以來地球氣候變化的詳細記錄,結果并不樂觀。③相反,它的氣候總是在溫暖和嚴寒之間劇烈地搖擺不停,快速變化。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認為地球是漸漸地進入和脫離冰川期的,其周期在數十萬年以上。⑤記錄表明地球在最近一段歷史時期根本不是人們以前所認為的那樣,是一個風調雨順的安身之處。A.②⑤③①④ B.②④①⑤③ C.④①②⑤③ D.④①⑤②③5.(3分)下列各句標點符號使用不規范的一項是()A.“知人論世”實際是一種方法論。起初,它只是一種讀書方法、文學批評方法;后來,又成為一種著述方法、一種研究人物的方法。 B.好的教育是美的教育,那是一個發現美、理解美、享受美的過程;然而,如果沒有對美的渴慕,最初的教育就不會發生。 C.在探險路上,如果困難出現,就要戰斗到底;如果訓練有素,你就會生還。若疏于訓練,大自然將把你收為己有。 D.這里給人“家徒四壁”的感覺:樸素吸音的墻壁,一張榻榻米,僅此而已。這樣的布置,簡單得幾乎到了“苦寒”的地步。二.基礎知識(共2小題,滿分16分)6.(8分)理解詞義。(1)霧靄:(2)緘默:(3)目空一切:(4)凋零:7.(8分)填空。《時間的腳印》是一篇說明文。文章根據大量的事實和科學原理,對巖石、巖石、巖石等問題做了深入淺出的說明,把深奧的科學道理說得清楚明白。三.文言文閱讀(共1小題,滿分13分)8.(13分)閱讀。小石潭記柳宗元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⑤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①心樂之②其岸勢犬牙差互(2)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不可知其源則題名其上B.以其境過清請以軍禮見C.乃記之而去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D.心樂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3)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凄神寒骨,悄愴幽邃。(4)第②段寫游魚和潭水。描寫游魚,除了運用正面描寫手法,還運用了的手法,寫出了游魚的自由快樂,表現了作者快樂的心情。描寫潭水,抓住了潭水的特點。四.現代文閱讀(共2小題,滿分26分)9.(14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題。耐寒植物如何過冬李耕拓①植物生長活動的最低溫度通常是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別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紛紛枯萎。到了更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幾乎看不到紅花綠葉,但也有些“英雄好漢”是不怕嚴寒的。②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種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凍能力也不一樣﹣﹣在夏季活動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則更為耐寒。這是因為春夏季節,植物生長旺盛,養分消耗多于積累,因而其抗凍能力較弱。如北方的梨樹,在﹣30~﹣20℃低溫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卻抵擋不住微寒的襲擊;松樹的針葉,冬天能耐﹣30℃的嚴寒,在夏天如果人為地降溫到﹣8℃就會凍死,就是這個道理。③到了秋天,情形就變了,秋季白晝溫度高,日照強,葉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間氣溫低,樹木生長緩慢,養分消耗少,積累多,于是樹木越長越“胖”,變粗壯并木質化,樹葉里合成了更多的脫落酸(休眠素),這種植物激素被輸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側芽后,這些部位的新陳代謝會受到抑制,從而進入休眠狀態,不再萌芽生長,植物體也停止生長。這意味著植物的物質和能量消耗大大減少,養分因此被積蓄起來,樹木逐漸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葉子在冬天被凍掉,小枝依舊完好無損。④耐凍植物都有休眠的特點,它們常使用“沉睡”的妙法來對付冬寒。一般而言,處于休眠狀態的植株抗寒力強,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強。事實上,多年生植物的季節性休眠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是植物應對不利環境的一大絕招。⑤此外,每一棵樹木都有一副“甲胄”,保護它們嬌嫩的組織不受寒氣侵襲。這副“甲胄”就是木栓層。每年夏天,樹木都在樹干和樹枝的皮下儲存木栓組織﹣﹣死的間層。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氣。停滯在其氣孔中的空氣能夠阻擋樹木的熱量向外散發。樹木年齡越大,木栓層越厚。因此,老樹、粗樹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細的小樹強。⑥另外,植物還常常會通過細胞膜脫水或合成液態抗凍有機物來增強細胞的抗凍性。有的植物會通過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適應低溫環境,安全過冬。具體來說,就是將水從細胞內排到細胞外,防止細胞內的水結冰。⑦植物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其體內既有自由水,也有結合水,二者的“脾氣”大相徑庭:自由水在100℃沸騰,0℃時結冰;結合水要高于100℃才沸騰,在比0℃低得多的溫度下才會結冰。冬天,植物體內的自由水減少后,結合水所占比例則相對增加,使細胞液濃度增高,不易結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溫度。⑧當然,如果以上方法還不足以抵抗嚴寒,一些植物還會通過增加糖或蛋白質、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強生物膜系統結構的穩定性來練就更高更強的御寒本領。(有刪改)(1)本文主要介紹了耐寒植物過冬的哪些方法?(2)第②段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第⑦段中加點的“這樣”在文中具體指代什么?(4)下面有關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第①段加點詞“幾乎”表示對程度的界定,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B.第③段加點的“越長越‘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樹木積累養分越來越多的樣子。C.第⑤段中加點的“甲胄”,是指樹木在樹干和樹枝的皮下儲存的木栓組織﹣﹣木栓層。D.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一些植物耐寒抗凍的方法。10.(12分)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各題。人類起源于一條魚①2019年10月26日,有著中國“搞笑諾貝爾獎”之稱的菠蘿科學獎頒獎大會在浙江溫州舉行。本屆的特別獎菠蘿U獎頒給了一項古生物學的成就﹣﹣澄江古生物化石研究。該項研究的宣傳語是:澄江小蟲蟲,你的小祖宗。②澄江古生物化石在業內大名鼎鼎,距今約5.3億年,是世界范圍內保存非常完好的寒武紀古生物化石群,共有16個門類,200多個古生物化石。科學家在其中發現了大量奇特且完整的古生物,這一發現為地球生命的“寒武紀大爆發”提供了有力的證據。③在這些“小蟲蟲”中,最為人們所知的是昆明魚化石,它的發現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古生物學家舒德干。昆明魚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產生脊索的動物。有了脊索,接下來動物就可以進化出脊椎,而脊椎對動物來說意義非凡。脊索對昆明魚的意義在于:首先,有了脊索,昆明魚在5.3億年前寒武紀的海洋中就可以擁有更多生存的機會,昆明魚體內的肌肉就能以它為基礎呈“之”字形排列,從而讓其游得更快;其次,有了脊索,昆明魚便可以進化出一件特殊的“武器”﹣﹣頜,這個武器對進食和防衛來說非常重要。④有了脊索和以此為基礎進化而來的脊椎,動物就可以進化出頭骨和顱骨。有了顱骨的保護,感覺細胞和神經中樞才能安全地進化。最終,顱骨里面的神經細胞越來越多,形成神經節,眾多的神經節最后發展成為一個終極成品﹣﹣大腦。⑤在了解昆明魚的情況之后,有的科學家稱昆明魚是當今人類的祖先。這是怎么回事呢?從生物學的系統來看,人的位置是這樣的: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靈長目﹣類人猿亞目﹣人科﹣人亞科﹣人屬。也就是說,所有的脊椎動物都從屬于脊索動物門。從目前的考古發掘來看,脊索動物是由昆明魚進化而來的,所以我們不得不支持這個貌似非常荒謬的結論:人是由昆明魚進化而來的。其實,這種說法是有科學道理的。眾所周知,人類胚胎早期有一個階段的形態和魚非常相似,并且還有鰓裂。19世紀20年代,德國的解剖學家馬丁?拉斯科發現,在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的早期胚胎中都曾經出現過鰓裂。所以,人類起源于一條魚并不是胡說八道,而是符合“因為所以,科學道理”的邏輯。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動物界有一種動物和昆明魚非常接近,那就是文昌魚。脊索動物門中除脊椎動物亞門外,還有尾索動物亞門和頭索動物亞門。頭索動物亞門中只有一種動物,那就是文昌魚。文昌魚的大部分特征像無脊椎動物,只是它的背部有脊索。與其他門的動物不一樣,文昌魚一直沒有進化,始終在“原地踏步”,這也使得它成了生物進化史中的“活化石”。⑦在了解了“小蟲蟲”的前世今生,尤其是昆明魚的情況后,你去澄江縣看到“澄江小蟲蟲,你的小祖宗”這條標語,一定不會感到不明所以,而是會忍俊不禁。(選自《知識窗》)(1)下列對選文的有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按照邏輯順序,詳細介紹了人類起源于一條魚的原因。B.第①段采用了以記敘為主的表達方式,意在引出說明對象,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C.第⑤段中畫線語句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謹性、準確性,刪去后文意會發生改變。D.本文綜合采用了多種說明方法,如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下定義、作比較等。(2)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澄江古生物化石研究”獲得本屆特別獎菠蘿U獎的原因是:研究發現澄江小蟲蟲是人類的小祖宗。B.中國科學院院士、古生物學家舒德干最早發現昆明魚,它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產生脊索的動物。C.人類是由昆明魚進化而來的,這個結論雖然非常荒謬,但卻符合“因為所以,科學道理”的邏輯。D.文昌魚是因為它的背部有脊索,所以一直沒有進化,這使得它成了生物進化史中的“活化石”。(3)本文為什么說人類起源于一條魚,請簡要概括。五.作文(共1小題,滿分50分)11.(50分)整文練習。________的制作寫作要求:①說明事物能根據說明的目的和對象合理安排說明順序(或用時間順序,或用空間順序,或用邏輯順序,或以一種順序為主,兼用其他順序)。②不少于600字。

參考答案:1.C;2.D;3.D;4.C;5.C;6.(1)霧靄:霧氣。(2)緘默:閉口不說話。(3)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誰也看不起。(4)凋零:草木凋謝零落。7.事理;為什么能記錄時間;怎樣記錄時間;記錄時間的意義;8.(1)①以……為樂;②像狗的牙齒那樣。(2)A(3)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4)側面描寫(或動靜結合)清澈9.(1)①使用“沉睡”休眠的方法來對付冬寒(“進入休眠狀態,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