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 小麥粉_第1頁
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 小麥粉_第2頁
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 小麥粉_第3頁
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 小麥粉_第4頁
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 小麥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小麥粉由于小麥粉定量包裝商品(以下簡稱小麥粉商品)的特性,其水分極易受季節、儲存環境、存放時間等因素的影響,造成其水分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凈含量的變化。為了保護消費者、生產者和銷售商的利益,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75號《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的要求,特制定小麥粉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以下簡稱本規則)。本規則是JJF1070—2005《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的補充。本規則規定了小麥粉商品的計量要求、計量檢驗、結果評定與報告、扦樣方法和分樣方法、水分測定方法、除去皮重的方法、檢驗原始記錄以及檢驗報告格式。適用于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小麥粉商品凈含量的計量監督檢驗和仲裁檢驗,委托檢驗可參考本規則進行。生產和銷售小麥粉商品的單位亦可參照本規則進行檢驗。接受檢驗的小麥粉商品應是生產者自檢合格的產品,或者是銷售者進口、經銷的小本規則適用于用紙制、無紡布、編織袋等透氣性材料做包裝物的小麥粉商品。GB5491糧食、油料檢驗扦樣、分樣法GB/T5490糧油檢驗一般規則使用本規則時,應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獻的現行有效版本規則中所用的術語與國家計量技術規范JJF1070—2005《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以下簡稱JJF1070—2005)相一致。此外,本規則還采用以下僅適用本3.1小麥粉wheatflour小麥粉俗稱“面粉”,是以各類小麥為原料經加工制成的成品糧的統稱。3.2小麥粉定量包裝商品wheatflourproductsinprepackageswithfixedcontent以銷售為目的,以統一質量量值標注的各種預包裝23.3最大允許水分maxpermitmoisture小麥粉商品由于其自身特性,在季節、儲存從一批受檢的小麥粉中,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方法,使用專用器具,采集一定數量具4.1凈含量標注的要求a)在小麥粉商品包裝的顯著位置應有正確、清晰的凈含量標注。凈含量標注由“凈含量”(中文)、數字和法b)法定計量單位的選擇應當符合表1的規定。表1法定計量單位的選擇標注凈含量的量限Qn<1000克g(克)kg(千克)c)凈含量標注字符的最小高度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凈含量標注字符高度的要求23464.2凈含量的計量要求4.2.1單件小麥粉商品凈含量的計量要求單件小麥粉商品的實際含量應當準確反映其標注凈含量。標注凈含量與實際含量之3差不得大于表3規定的允許短缺量。表3允許短缺量g9931注:對于允許短缺量(T),當Q≤1kg時,T值的0.01g位修約至0.1g;當Qn>1kg時,T值的0.1g位修約至g。4.2.2批量凈含量的計量要求小麥粉商品的平均實際含量應當大于或等于其標注凈含量。用抽樣的方法評定一個檢驗批的小麥粉商品,應當按表4規定進行抽樣檢驗和計算。樣本中單件小麥粉商品的標注凈含量與其實際含量之差大于允許短缺量的件數以及樣本的平均實際含量應當符合表4的規定。表4計量檢驗抽樣方案樣本平均實際含量修正值λs允許大于1倍,小于或者等于2倍允許短缺量(T?類短缺量)的件數允許大于2倍(T?類短缺量)的件數含量標準偏差sN00500510S304表4(續)允許大于1倍,小于或者等于2倍允許短缺量(T?類短缺量)的件數允許大于2倍(T?類短缺量)的件數差s550大于3200570即q≥(Q,-λ·s’λ——修正因子4.3水分小麥粉商品的水分(M)不應大于產品包裝上標注的產品標準中規定的最大允許水分(本規則附錄B信息供參考)。水分用百分比%表示。5計量檢驗5.1測量不確定度小麥粉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結果的擴展不確定度不應超過0.2T,其置信水平為95%。置信水平與測量儀器和檢驗方法有關。5.2統計與控制準則小麥粉商品的統計與控制準則應符合JJF1070—2005中5.3的要求。5.3檢驗設備和用具5.3.1秤或者天平:經檢定合格,準確度等級和分度值應符合本規則5.1的要求。5.3.2扦樣工具5.3.2.1粉狀糧扦樣器用粉狀糧扦樣器扦取測定小麥粉商品水分的樣品。全長約55cm,探口長約35cm,5口寬0.6cm~0.7cm,頭尖形,最大外徑約1cm。5.3.2.2盛裝待測水分樣品的容器a)容器應密閉性能良好、清潔無蟲、不漏、無污染。b)樣品袋:用聚乙烯等塑料做成的小口袋,承重量不小于100g。5.3.3測定水分用設備和用具電熱恒溫箱(以下簡稱恒溫箱);備有變色硅膠的干燥器(變色硅膠一經變紅就不能繼續使用,應在130℃~140℃溫度下烘至全部呈藍色后再用);鋁盒:內徑4.5cm或直徑5.5cm,高2.0cm。至少準備2個。作為檢驗批的小麥粉商品應是生產者自檢合格的產品,或者是銷售領域的小麥粉抽取的樣品應是同一批次、同一生產日期、同種規格、同種包裝材料的小麥粉5.4.2檢索抽樣方案根據批量按本規則表4檢索抽樣方案,確定樣本量和評定樣本的指標。5.4.3抽取樣本樣本的抽取應在小麥粉商品生產企業、銷售商處進行。應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檢驗批抽取樣本,選擇的抽樣方法應確保每一件小麥粉商品被抽為樣本的可能性相等。隨機抽樣的方法見JJF1070—2005附錄A《隨機抽樣方法》中的分層抽樣和簡單隨機抽樣。抽樣后填寫小麥粉商品計量檢驗抽樣單,見JJF1070—2005附錄H。5.4.4.1標注檢查根據本規則4.1的要求,用目測方法對凈含量標注和法定計量單位進行檢查;用鋼5.4.4.2凈含量檢驗①首先在秤或者天平上逐個稱量每個樣品的實際總重(GW?),并記錄②計算樣品的實際含量(q)a)皮重一致性較好的小麥粉商品b)其他小麥粉商品在秤或者天平上按順序稱量每個已打開包裝樣品的皮重(P?),記錄結果并與總重6③計算樣品實際含量的偏差(D)樣品的實際含量偏差(D?)=樣品的實際含量(q:)—標注凈含量(Qn)(3)1)按本規則附錄A《扦樣方法和分樣方法》的要求扦樣和分樣。2)按本規則附錄B《水分測定方法》測定小麥粉商品的實際水分。3)實際水分的使用方法當測定的水分值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許值時,不計算水分修正量。按5.4.4.7進行原當測定的實際水分大于產品標準的最大允許水分值時,按5.4.4.4計算水分變化值和水分修正量;按5.4.4.8進行水分修正后的原始記錄與數據處理。按5.4.4.4計算水分變化值和水分修正量。按5.4.4.8進行水分修正后的原始記錄5.4.4.4計算水分變化值(M?)和水分修正量(M?)水分變化值(M?)=最大允許水分(MPM)一小麥粉商品的實際水分(M)(4)水分修正量(M?)=標注凈含量(Qn)×水分變化值(M?)(5)水分修正后樣品的實際含量偏差(Da)=a)按本規則附錄E的要求填寫原始記錄。b)按本規則第4章的要求計算單件實際含量和樣本平均實際含量等有關數據。c)按本規則第6章的要求對檢驗結果進行評定并填寫檢驗報告。5.4.4.8水分修正后的原始記錄與數據處理a)按本規則附錄E的要求填寫原始記錄。b)按本規則第4章的要求計算水分修正后的單件實際含量和樣本平均實際含量等c)按本規則第6章的要求對檢驗結果進行評定并填寫檢驗報告。6.1評定準則6.1.1標注評定準則a)沒有在小麥粉商品包裝的顯著位置用正確、清晰的7b)沒有按規定要求正確使用法定計量單位的;c)標注凈含量字符的高度小于規定要求的。6.1.2凈含量評定準則如果小麥粉商品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或強制性行業標準中對小麥粉商品凈含量的允許短缺量有規定的,按其規定做出評定;如沒有規定,則按本規則6.1.2.2評定準則在生產現場或流通領域的小麥粉商品檢驗批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評定為不合格a)樣本平均實際含量(或水分修正后的樣本平均實際含量)小于標注凈含量減去樣本平均實際含量修正值λ·s(或水分修正后的樣本平均實際含量修正值)b)單件小麥粉商品實際含量(或水分修正后的單件小麥粉商品實際含量)的短缺量大于1倍,小于或者等于2倍允許短缺量的件數超過表4第四欄規定的數量c)有一件或一件以上的小麥粉商品實際含量(或水分修正后的單件小麥粉商品實際含量)的短缺量大于規定的允許短缺量的2倍。檢驗報告應準確、完整。結論應按6.1評定準則的規定出具,說明應有的文件依據。檢驗報告中的總體結論應根據檢驗結果,按下列情況給出:a)如檢驗批的標注和凈含量均合格,總體結論為:該檢驗批的凈含量標注和凈含b)如檢驗批的標注合格、凈含量不合格,總體結論為:該檢驗批的凈含量標注合c)如檢驗批的標注不合格、凈含量合格,總體結論為:該檢驗批的凈含量合格d)如檢驗批的標注和凈含量均不合格,總體結論為:該檢驗批的凈含量標注和凈檢驗報告應由檢驗執行人員、報告審核人員和報告批準人簽字。檢驗報告統一使用A4紙張,檢驗報告格式見附錄F。8附錄A扦樣方法和分樣方法A.1扦樣要求A.1.1小麥粉商品的扦樣包選取要分布均勻。扦樣包數最低不少于2包或不少于總包數的3%。扦樣樣品用雙層樣品袋或樣品瓶袋包好,確保樣品的水分不易揮發。A.1.2扦樣方法:扦樣時,用粉狀糧扦樣器槽口向下,從包的一端斜對角插入包的另A.2扦樣樣品的分樣方法A.2.1總則將扦樣樣品充分混將扦樣樣品倒在光滑平坦的桌面或玻璃板上,用兩塊分樣板將后從樣品左右兩邊鏟起樣品約10cm高,對準中心同時倒落,再換一個方向同樣操作(中心點不動),如此反復混合四、五次,將樣品等厚的正方形,用分樣板在樣品上劃兩條對角線,分成四個三角形,取出其中兩個對頂三角形的樣品,剩下的樣品再按上述方法反復分取,直至最后剩下的兩個對頂三角形的樣品接近所需試樣重量為止。實驗室樣9水分測定方法B.1105℃恒重法測定小麥粉的實際水分B.1.1定溫恒溫箱的溫度調節在105℃±2℃。取干凈的空鋁盒放在恒溫箱中,烘30min至6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內冷卻至室溫,取出稱重;再烘30min,冷卻后稱重(同上),直至前后兩次稱重值之差小于0.005g,既為恒重。B.1.3稱取試樣在恒重的鋁盒中稱取試樣約3g,準確至0.001g。試樣均勻放置在鋁盒內。B.1.4恒重試樣將鋁盒蓋套在盒底上,放入電熱鼓風干燥箱中,在105℃條件下烘3h后取出鋁盒,加蓋,置于干燥器內冷卻至室溫,取出稱重;再烘30min,冷卻后稱重(同上),直至前后兩次稱重值之差小于0.005g為止。如后一次重量高于前一次,以前一次重量B.1.5計算實際水分W?——烘后試樣與鋁盒重量,g。雙試驗結果允許差不超過0.2%,求其平均值,即為水分測定結果。測定結果取小數點后第一位。采用其他方法測定水分含量時,其結果與此方法的結果相比較不超過0.5%。B.2定量定時烘干法測定小麥粉的實際水分B.2.1恒重鋁盒取干凈的空鋁盒放在恒溫箱中,烘30min至6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內冷卻至室溫,取出稱重;再烘30min,冷卻后稱重(同上),直至前后兩次稱重值之差小于B.2.2試樣用量本方法用定量試樣,先計算鋁盒底面積,再按每平方厘米為0.126g計算試樣用量(底面積×0.126))。如用直徑4.5cm的鋁盒,試樣用量2g;用直徑5.5cm的鋁盒,試樣用量3g.B.2.3稱取樣品鋁盒蓋套在盒底上;待恒溫箱溫度升至135℃~145℃時,將盛有試樣的鋁盒送入恒溫箱,在5min內,將恒溫箱溫度調到130℃±2℃,開始計時,烘40min后取出鋁B.2.5計算實際水分雙試驗結果允許差不超過0.2%,求其平均值,即為水分測定結果。測定結果取小除去皮重的方法C.1.1方法的選擇本規則列出了兩種除去皮重的方法。方法1主要適用于檢驗批的數量在100件以上的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時除去皮重;方法2主要適用于檢驗批的數量在100件以下的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時除去皮重。C.1.2包裝皮的選擇在確定皮重時,可以用已經在定量包裝商品上使用的包裝皮,也可以用未在定量包裝商品上使用過的包裝皮。如果用已經在定量包裝商品上使用的包裝皮,應該采取常用的方法將皮與商品內容物分離,并將皮上的殘留物清除干凈并擦干。C.1.3測量不確定度皮重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應滿足本規則5.1的要求。C.2.1除去皮重方案的確定對檢驗批樣本的檢驗,可根據檢驗方法的需要,并根據皮重與標注凈含量比例,按表C.1的規定除去皮重。皮重平均值(P)和皮重標準差(sp)除去皮重的方法以P為皮重,測定凈含量q;。其中np≥10以P為皮重,測定凈含量qi。其中np≥25以樣品各自的皮重,測定凈含量qi。其中np=nC.2.2皮重平均值(P)和皮重標準偏差(sp)的確定方法C.2.2.1抽取測定皮重樣品及測定皮重在檢驗的樣本中,至少隨機抽取10件樣品;然后將皮與商品內容物分離,然后逐個稱出皮的重量。如果是在商品包裝現場進行抽樣,可直接隨機抽取不少于10件待包裝的皮,然后逐個稱出皮的重量。C.2.2.2計算皮重平均值和皮重標準偏差根據測得的單件皮重,計算皮重平均值和皮重標準偏差。其計算公式為:皮重標準偏差:sp——皮重標準偏差;P——平均皮重np——皮重抽樣數。C.3.1除去皮重方案的確定對檢驗批樣本的檢驗,可根據檢驗方法的需要,并結合皮重的均勻性和樣本量的大小,按表C.2的規定除去皮重。比值R./R856342323222222222222C.3.2使用表C.2的步驟和要求C.3.2.1樣品量大于或者等于10件時的步驟和要求a)在樣本中隨機抽取2件,測定其凈含量重量之差(R。)和其皮重之差(R)。b)以Re/R的比值和樣本量n為索引,從表C.2查出測定皮重抽樣數n,該抽樣數包括步驟a)中已抽取的2件樣本單位。C.3.2.2樣本量小于10件時的步驟和要求當樣本量n<10件時,其皮重抽樣數n.可按以下的方式確定:a)樣本量為1~2件時,按樣本量抽??;b)樣本量為3~9件時,可參照表C.2中樣本量n=10的抽樣方案進行抽樣,當b)當n<n時,以n?個樣本單位皮重的算術平均值,測定實際凈含量。附錄D標準號小麥粉高筋小麥粉發酵餅干用小麥粉蛋糕用小麥粉自發小麥粉注:使用本規則時,應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獻的現行有效版本。定量包裝商品(小麥粉)凈含量計量檢驗原始記錄格式(信息性)檢驗日期:編號:受檢單位電話郵編商品名稱檢驗依據規格型號準確度等級設備編號檢定有效期1.凈含量標注檢查字符高度多件包裝標注允許短缺量皮重抽樣數相對濕度溫度最大允許水分(%)實際水分編號123456789總重()皮重()實際含量()偏差()表(續)水分修正后的實際含量()水分修正后編號總重()皮重()實際含量()偏差()水分修正后的實際含量()水分修正后偏差()編號總重()皮重()實際含量()偏差()水分修正后的實際含量()水分修正后偏差()編號總重()皮重()實際含量()偏差()水分修正后的實際含量()水分修正后偏差()表(續)編號總重()皮重()實際含量()偏差()水分修正后的實際含量()水分修正后偏差()偏差s修正值λs含量修正結果水分修正后的正后的偏差s正后的水分修正后量修正結果3.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