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重點中學2024屆生物高二下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吉林省重點中學2024屆生物高二下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吉林省重點中學2024屆生物高二下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吉林省重點中學2024屆生物高二下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吉林省重點中學2024屆生物高二下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吉林省重點中學2024屆生物高二下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關于用轉基因動物作器官移植供體的研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器官短缺和免疫排斥是目前制約人體器官移植的兩大難題B.豬的內臟構造、大小和血管分布與人極為相似C.靈長類動物體內隱藏的、可導致人類疾病的病毒少于豬D.科學家正試圖在器官供體基因組中導入某種調節因子以抑制抗原決定基因的表達,或設法除去抗原決定基因2.設計制作小生態缸應該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列舉的原理或要求中,合理的是()A.生態缸中只需放入水和金魚B.應該經常向小生態缸中通氣C.生態缸應透光,這樣才能保證能量供應D.應該將生態缸放在室內陽光直射的地方3.下列能夠在人體內環境中進行的生理過程是()A.血漿蛋白的合成 B.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 C.H1N1的增殖 D.抗原和抗體的結合4.下列關于藍球藻的說法正確的是A.線粒體是藍球藻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B.藍球藻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其次是RNAC.核糖體是藍球藻細胞內蛋白質的“裝配機器”D.內質網是藍球藻合成脂質的場所5.為研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在40℃(a組)和20℃(b組)條件下測定不同反應時間內的產物濃度,結果如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在0?t1時間內a組反應速度始終不變B.在t1時間后a組產物濃度不再增加是因為酶已失活C.b組反應速度慢于a組是因為b組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D.實驗中a組和b組的pH、酶濃度、反應物總量都相同6.對下列四種曲線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若①的縱坐標代表種群的增長率,則此曲線可對應種群的“S”型增長B.若②的縱坐標代表種群增長速率,此曲線可對應種群的“J”型增長C.若③的縱坐標代表種群增長速率,則A點對應K值,B點對應k/2D.曲線④可表示隨時間變化的“S”型增長速率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如圖表示病菌感染人體后,免疫細胞作出應答的部分過程,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細胞,1、2、3、4、5、6、7表示免疫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1)該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中的___免疫過程。其中細胞丙表示___,細胞丁為______。

(2)若甲細胞為T淋巴細胞,當乙細胞被病毒致敏后,過程3中還需接受甲細胞分泌的_______才能進一步增殖分化。

(3)抗體的化學本質為___,因而丙細胞釋放抗體的方式為___,相比于1、2、4過程,病毒通過7和6過程使丙細胞釋放抗體具有_________的特點。8.(10分)下列是與芳香油提取有關的問題,請回答:(1)玫瑰精油適合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________的性質。蒸餾時收集的蒸餾液________(是、不是)純的玫瑰精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當蒸餾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時,蒸餾過程中,影響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餾時間和___________。當原料量等其他條件一定時,提取量隨蒸餾時間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蒸餾過程中不進行冷卻,則精油的提取量會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密封不嚴的瓶裝玫瑰精油保存時最好放在溫度__________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對含量隨花的不同生長發育時期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提取精油時采摘花的最合適時間為____天左右。(6)從薄荷葉中提取薄荷油時___(能、不能)采用從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___。9.(10分)下列甲、乙、丙三圖分別是不同二倍體生物的細胞中染色體組成和分裂過程中物質或結構變化的相關模式圖。請分析回答:(1)圖甲的②中含有______個染色體組;圖甲中④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名稱是______。(2)如果圖丙中①→②完成了圖乙中AB段的變化,則圖丙a、b、c中表示染色體的是_____。(3)圖甲⑤中存在的等位基因B、b,已知這是由于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造成的,由此推測該細胞所在的個體基因型可能是___。10.(10分)腐乳是我國民間傳統發酵食品,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請回答有關問題:(1)腐乳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2)在腐乳制作中,加鹽有調味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塊變硬。(3)鹵湯中酒的含量要控制在____________左右。11.(15分)如圖表示細胞內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及其相互關系,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質,1、2、3、4代表組成大分子物質的單體。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1所代表的物質的名稱是____________,細胞中的1與2相比特有的是___________(答案要全面)。(2)甲的特異性取決于____________________,甲通過乙控制丙的合成來控制生物性狀的過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少數病毒侵入宿主細胞后,會發生由乙指導甲合成的過程,該過程叫做________。(3)細胞中的乙除了圖示作用,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兩點)。(4)己和丙參與構成生物膜結構,其中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________決定。丁、戊都是動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相同質量的丁、戊含能量多的是________。(5)5為絕大多數生命活動直接供能。通常5供能后形成的產物有____________。在綠色開花植物的根尖細胞中,形成5的結構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C【解題分析】

轉基因動物作器官移植的供體:(1)對器官供體的處理:抑制或除去抗原決定基因;(2)成果:利用克隆技術培育沒有免疫排斥反應的豬器官。目前,人體器官短缺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為此,人們不得不把目光移向尋求可替代的移植器官,由于豬的內臟構造、大小和血管分布與人極為相似,豬體內隱藏得、可導致人類疾病的病毒遠遠少于靈長類動物,類將解決器官短缺的問題目光集中在小型豬的身上。要實現這一目標時,最大難題是免疫排斥。目前,科學家正試圖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對豬的器官進行改造,采用的方法是將器官供體基因組導入某種調節因子,以抑制抗原決定基因的表達,或設法除去抗原決定基因,再結合克隆技術,培育出沒有免疫排斥反應的轉基因克隆豬器官。【題目詳解】A、人體移植器官短缺是一個世界性難題,要實現器官移植時,最大難題是免疫排斥,A正確;B、由于豬的內臟構造、大小和血管分布與人極為相似,人類將解決器官短缺的問題目光集中在小型豬的身上,B正確;C、豬體內隱藏得、可導致人類疾病的病毒遠遠少于靈長類動物,C錯誤;D、無論哪種動物作為供體,都需要將器官供體基因組導入某種調節因子,以抑制抗原決定基因的表達,或設法除去抗原決定基因,再結合克隆技術,培育出沒有免疫排斥反應的轉基因克隆器官,D正確。故選C。2、C【解題分析】

制作生態缸是在有限的空間內,依據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原理,將生態系統具有的基本成分進行組織,構建一個人工微型生態系統,生態缸中應具有生態系統的各種成分,且不同營養級之間比例合適,小生態缸應該是密閉的,并應放在光線良好的地方,不能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題目詳解】A.生態瓶內成分必須齊全,必須要有分解者,才能分解動物糞便等,促進物質循環,還要有生產者,A錯誤;B.生態缸是密封的,在物質上是自給自足的,不能向其中加入任何物質,包括氧氣,B錯誤;C.生態缸應透光,以保證能獲得充足的能量,C正確;D.生態瓶放在有陽光的地方,但不能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D錯誤。3、D【解題分析】試題分析:血漿蛋白的合成發生在細胞內,A錯;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B錯;H1N1病毒的增殖發生在細胞內,C錯;抗原和抗體的結合發生在內環境中,D對。考點:本題考查內環境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理解能力。4、C【解題分析】

藍球藻屬于原核生物中藍藻的一種,除了念珠藻,藍藻還包括顫藻、藍球藻、發菜等,原核生物細胞結構中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和遺傳物質DNA等,但是沒有線粒體、葉綠體等其它復雜的細胞器。【題目詳解】藍球藻為原核生物中的藍藻,原核細胞沒有線粒體,A錯誤;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其遺傳物質都是DNA,B錯誤;原核生物唯一的細胞器是核糖體,核糖體是細胞內蛋白質的“裝配機器”,C正確;原核生物的細胞中除了核糖體外無其它細胞器,D錯誤;故選C。【題目點撥】本題著重考查了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結構的異同,考生要明確所有的細胞生物均有核糖體,并且遺傳物質為DNA;并且能夠識記原核生物中的一些特殊實例,如藍藻能進行光合作用,這是由于藍藻細胞中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但是沒有葉綠體。5、D【解題分析】

分析題圖:在40℃(a組)時反應到達化學平衡所需要的時間短,酶的活性最高,20℃(b組)條件下酶催化速率較40℃慢,在時間t2時,產物濃度不再改變,說明此時底物已經消耗完。【題目詳解】A.a組在0?t1時間內隨著反應物的消耗,速率會下降,因此反應速度不是始終不變,A錯誤;B.在t1時間后a組產物濃度不再增加是因為反應已經結束,底物已經消耗完,B錯誤;C.b組反應速度慢于a組是因為b組溫度較低,酶活性降低,酶空間結構未破壞,C錯誤;D.實驗中溫度為自變量,其他因素如pH、酶濃度、反應物總量都是無關變量,都應保持相同,D正確。【題目點撥】本題結合曲線圖,考查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要求學生掌握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及相關曲線,能根據選項正確分析。6、B【解題分析】

增長率=(增長后的值-增長前的值)÷增長前的值;增長速率=(增長后的值-增長前的值)÷時間;“J”型曲線增長的種群其增長率是定值,而S型曲線的增長率持續下降;S型曲線當種群數量達到K/2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大,“J”型曲線增長速率持續上升。【題目詳解】若①的縱坐標代表種群的增長率,則此曲線可對應種群的“J”型增長,A錯誤;增長速率=(增長后的值-增長前的值)÷時間,②的縱坐標代表種群增長速率,此曲線可對應種群的“J”型增長,B正確;若③的縱坐標代表種群增長速率,則為S型曲線的增長速率,則A點對應K/2值,B點對應K值,C錯誤;曲線④可表示隨時間變化的“S”型增長率,③可表示隨時間變化的“S”型增長速率,D錯誤。【題目點撥】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種群的增長率與增長速率的區別與聯系,要能夠區分種群增長的“J”型曲線與“S”型曲線的增長率與增長速率。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體液漿細胞記憶B細胞白細胞介素-2蛋白質胞吐速度更快、數量更多【解題分析】

本題是關于免疫的問題圖像中有抗體產生,表示體液免疫過程,因此細胞甲、乙、丙、丁依次是T細胞、B細胞、漿細胞和記憶細胞,1、2、3、4、5、6、7表示抗原的識別以及呈遞過程。當抗原二次以上進入機體時,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產生大量的漿細胞,進而產生更強的免疫過程。【題目詳解】(1)由圖像可知該免疫過程中產生了抗體,因此該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中的體液免疫過程。其中細胞丙能夠產生抗體,表示漿細胞,細胞丁為記憶B細胞。(2)若甲細胞為T淋巴細胞,當乙細胞是B細胞,該細胞的增殖、分化除了被抗原刺激之外,還需接受T細胞分泌白細胞介素-2(淋巴因子)的作用才能進一步增殖分化。

(3)所有抗體的化學本質均為蛋白質,為大分子物質,因而丙細胞釋放抗體的方式為胞吐,相比于1、2、4過程,病毒通過7刺激記憶細胞,使記憶細胞迅速的增殖分化,產生大量的漿細胞,因此釋放抗體具有速度更快、數量更多的特點。【題目點撥】二次免疫過程中記憶細胞迅速的增殖分化產生大量的漿細胞,進而產生大量的抗體,但是需要我們知道的是二次免疫過程中,漿細胞的來源不僅是記憶細胞和B細胞,大部分漿細胞是記憶細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少部分來自B細胞的增殖分化。8、易揮發、難溶于水、化學性質穩定不是玫瑰精油隨水蒸氣一起蒸餾出來,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蒸餾溫度在一定的時間內提取量隨蒸餾時間的延長而增加,一定時間后提取量不再增加下降部分精油會隨水蒸氣揮發而流失較低減少揮發(或防止揮發)a能薄荷油與玫瑰精油的化學性質相似【解題分析】

本題考查芳香油提取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能力。【題目詳解】(1)玫瑰精油具有易揮發、難溶于水、化學性質穩定,適合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原理是利用水蒸氣將揮發性較強的植物芳香油攜帶出來,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卻后,混合物重新分出油層和水層。蒸餾時收集的蒸餾液不是純的玫瑰精油,原因是玫瑰精油隨水蒸氣一起蒸餾出來,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2)蒸餾時間和溫度會影響產品品質,如溫度太高,品質較差,要提高品質,必須延長蒸餾時間。(3)蒸餾過程中要進行冷卻,否則部分精油會隨水蒸氣揮發而流失,降低精油提取量。(4)密封不嚴的瓶裝玫瑰精油保存時最好存放在溫度較低地方,否則容易揮發。(5)據圖分析,花中精油的相對含量在a時期最多,故提取精油時采摘花的最合適時間為a天左右。(6)因為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學性質相似,故從薄荷葉中提取薄荷油可以采用從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9、4精細胞或卵細胞和第二極體或第二極體aAABbDD或AABbDd或AaBbDD或AaBbDd【解題分析】

甲圖中:①有絲分裂的中期,②有絲分裂的后期,③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④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中期,⑤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⑥雄果蠅的染色體。乙圖中:AB段表示DNA復制,BC段表示含有染色單體的時期,CD段表示著絲點分裂,DE段表示不含染色單體的時期。丙圖中:①表示有絲分裂的末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②表示有絲分裂的前期、中期或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題目詳解】(1)圖甲的②中著絲點分裂,且含同源染色體,為有絲分裂的后期,含有4個染色體組;圖甲中④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該細胞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或第一極體,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可能是精細胞或卵細胞和第二極體或第二極體。(2)圖丙中b時有時無,為染色單體,c與a相等或是a的2倍,故a表示染色體。(3)圖甲⑤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細胞中存在的等位基因B、b是由于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造成的,由此推測該細胞所在的個體體細胞中同時含有Bb,可能是AA或Aa,DD或Dd,故基因型可能是AABbDD或AABbDd或AaBbDD或AaBbDd。【題目點撥】有染色單體時,染色體數目:核內DNA數目:染色單體數目=1:2:2;無染色單體時,染色體數目:核內DNA數目=1:1。10、毛霉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12%【解題分析】

本題考查腐乳的制作,考查對腐乳制作原理、過程的理解。明確腐乳制作過程中各步驟的目的是解答本題的關鍵。【題目詳解】(1)腐乳的制作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產生蛋白酶、脂肪酶,把豆腐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分解為小分子物質。(2)在腐乳制作中,加鹽可以調味,同時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3)在腐乳的制作中,鹵湯中酒的含量應控制在12%左右,若酒精含量過高,腐乳成熟的時間將會延長;若酒精含量過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可能導致豆腐腐敗。11、脫氧核苷酸脫氧核糖、胸腺嘧啶堿基對的排列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