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山水畫_第1頁
中國古代山水畫_第2頁
中國古代山水畫_第3頁
中國古代山水畫_第4頁
中國古代山水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靜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中國古代山水畫隋展子虔《游春圖》望秋云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隋展子虔《游春圖》游春圖(局部)中國山水畫發展大體脈絡魏晉時期萌芽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隋唐以后獨立成畫科隋:展子虔〈游春圖〉唐、宋:從成熟走向高峰

北宗:水墨山水

北宋:范寬唐:李思訓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南宗: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明唐寅《山路松聲圖》清王琿《秋山問道圖》元明清成為中國古代繪畫主流溪山行旅圖范寬(宋)1、大小對比2、虛實對比3、疏密對比4、動靜對比5、化情思入景中國古代山水畫

表現情景交融的意境

藝術傳統

意境是通過有形的景物組合,創造出一種可給人以聯想和思索的空間,這個空間包含畫家豐富的思想情感,這種空間是虛幻的,是大于畫面真實的景物的一種想象的心理空間,讓觀賞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并讓我們回味無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從這里體現出作品的價值。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遠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坡陁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北宋無我之境重在畫家對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描寫,畫家為自然服務。南宋追求細節真實和詩的意境重詩情畫意。元代有我之境重在抒發畫家內心思想情感,自然景物描寫為次。中國古代山水畫在空間處理上采用以“大觀小、小中見大”的手法。《千里江山圖卷》元倪瓚《六君子圖》高遠溪山行旅圖范寬(宋)元倪瓚六君子圖軸平遠深遠《千里江山圖卷》筆法上有很多皴法中國古代山水畫在表現山石的質感上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表現程式。卷云皴筆法上有很多皴法披麻皴筆法上有很多皴法

墨法上,淡破濃,濃破淡一、古代山水畫追求什么樣的意境?二、山水畫在空間處理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