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性功能性胃腸病20119_第1頁
復雜性功能性胃腸病20119_第2頁
復雜性功能性胃腸病20119_第3頁
復雜性功能性胃腸病20119_第4頁
復雜性功能性胃腸病2011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復雜性功能性胃腸病20119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2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3復雜性或難治性

功能性胃腸病復雜性功能性胃腸病指的是目前檢查不能發現有器質性損傷,多種功能性胃腸病同時存在,癥狀復雜且多變,涉及病變部位廣泛,病情反復難愈的以功能性損害為特點的胃腸疾病。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4功能性胃腸病的分類食管病變胃病變功能性消化不良小腸病變大腸病變(包括盲腸、升結腸、結腸肝曲、結腸脾曲、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病變)胰腺病變膽道病變血管病變其他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5食管病變1、癔球癥2、胃食管反流病3、賁門失遲緩癥4、彌漫性食管痙攣5、胡桃夾食管6、反芻綜合征7、食管原性胸痛8、功能性燒心9、功能性吞咽困難10、未定型的食管功能性疾病11、藥丸性食管炎

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6胃病變1、功能性消化不良2、胃輕癱3、吞氣癥4、功能性嘔吐5、胃電節律紊亂

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7小腸病變1、小腸動力障礙性疾病2、功能性腹脹3、功能性腹瀉臨床盲區多,缺少系統完整的內科研究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8大腸病變1、結腸動力紊亂2、腸易激綜合征3、功能性腹脹4、功能性便秘5、功能性腹瀉6、功能性腹痛綜合征7、慢性假性腸梗阻病情復雜,臨床認識過于簡單,診治方法單調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9肛門直腸1、功能性大便失禁2、功能性肛痛3、盆底功能失調

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10手術后相關功能障礙1、傾倒綜合征2、小殘胃綜合征3、術后胃輕癱綜合征4、迷走神經切斷術后腹瀉5、Roux潴留傾倒綜合征6、堿性反流性食管炎7、輸入襻綜合征8、輸出襻綜合征9、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胃排空延遲10、短腸綜合征11、小腸移植后動力異常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11其他全身性疾病的關系(如腎臟、心臟、內分泌、神經精神、營養代謝、免疫等)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12上胃腸道主要癥狀噯氣燒心吞咽困難胸骨后疼痛納呆惡心和嘔吐早飽痞悶胃脘痛(上腹痛)…………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13下胃腸道主要癥狀腹痛

腹脹

慢性便秘

慢性腹瀉

腸原性早飽(多伴有排便不暢、排便/矢氣后減輕、朝輕暮重或夜間不適明顯)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14變化的胃腸道癥狀結腸肝曲綜合征常與肝膽病變混淆,還可表現為右胸背腰腹不適結腸脾曲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左上腹不適,甚至是左胸背腰腹不適降結腸主要表現左側腹不適橫結腸容易和胃十二指腸病變混淆小腸便溏/腹鳴/腹脹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15可以是上腹及胸部不適感也可以是腰背痛精神、心理、心身等表現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16其他少見胃腸道癥狀易饑—饑嘈不適(非常明顯的饑餓感,并且強烈需要進食,排除其他疾病原因),多數伴有多涎現象上腹空墜感(一種不易表述清楚的感覺,部分病員感到上腹空懸,有需要進食感,可以緩解可以不緩,可伴隨心慌、疲乏、頭昏甚至倒地)喜溫喜按(多伴隨腹痛出現,而腹痛與受涼或者進食冷食有關)排便不暢或者是排便費力(并不一定有大便干燥)便意頻繁(反復入廁,便量少或無便,并無直腸明顯病變)生氣、緊張、憂郁時則前述各種癥狀加重畏冷、怕涼、畏熱、怕熱(可有季節性)、陣發性潮熱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17異常出汗口腔粘膜病(唇)咽部疾患(多數在耳鼻喉科就醫)游走性肌肉痛(或跳動)轉筋水腫(面部、四肢、甚至全身)頭昏、乏力、情緒低落眼科(干眼)婦科(外陰或陰道不適)(與盆底有關)泌尿科(小便不適)皮膚科(蕁麻疹、濕疹、痤瘡等)呼吸科(咯痰癥、咽部不適等)心臟科(胸痛的復雜性)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18實際是各種癥狀交替混雜出現上下消化同時存在:噯氣伴有便秘,上腹和下腹,甚至是同時表現為上腹部癥狀(上腹痛,可以是真正胃痛可以不是)最難的是上腹部(左、右及中部)、單一癥狀、非常規系統癥狀(如唇、肛門、肌肉等)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191組癥狀體征(食道、胃、小腸、大腸)2組癥狀體征(食道加胃或腸,精神心理加胃腸或食道或肛門等)3組癥狀體征(食道胃小腸、胃大腸精神)4組癥狀體征5組癥狀體征6組癥狀體征…………更復雜化(沒有比例標準,即那段或組的更突出)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20出現組數越多,臨床難度越大;反之簡單反復、交替、慢性過程、周期長、單一用藥反應不好、用藥過多增加副作用及機體損傷臨床最懼單一、非常規、非常見流程的病情表達!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21中西醫可否在消化系統疾病診治中結合不僅可以而且非常有互補性各有所長,非常有結合必要如何結合需要時間磨合診斷治療體系相對獨立矛盾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22不僅可以而且非常有互補性都是以人體健康和疾病為對象采用了不同時期的先進思想和方法為指導、以人類所有生理病理現象為根本內容各自有其認識疾病與健康的體系,沒有一者完美無缺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23各有所長,非常有結合必要定位準確、系統性強——西醫(屬于固定的點片面式)病機靈活、辨證認識高明、用藥個體化突出——中醫(動態變化認識)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24如何結合需要時間磨合體系時間差異太大融合的基本思想反差大(中醫更多與歷代先進的哲學、文化、政治、數理化、人文社會內容結合,集防病、治病、修身、養性等于一體,而西醫卻是不斷與現代先進的自然科技理論結合)一個采用高度的整體式的模糊診治體系,另一個則是采用不斷深入分析與不斷交叉產生新識的過程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25診斷治療體系相對獨立矛盾中醫以陰陽概括人體基本組成,以五行概括人體五臟功能基本特征,強調疾病陰陽失調是疾病發生的基礎,臨證時更強調診者個人能力與修為西醫則是以分析式地方法認識人體與疾病,受現代數理化思想影響,總在尋找某個疾病與某個基因的關系,很少關注總體的性能,更不會注意個人的感受,注重標準性、規范性、可重復性,很少關注個體差異與個體感受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26分段辨證很有價值需要對兩套體系精熟,反復實踐、對照、比較中醫古籍的反復閱讀和體會如何分段需要對微生態、營養、代謝、消化特性等的精熟最終達到西醫結構功能與中醫功能氣機有機的統一,綜合運用,快速診斷,精確治療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27舉例(結構與生理特性)西醫:食道的癥狀胃的癥狀小腸的癥狀大腸肛門的癥狀口腔的癥狀特殊肝膽的癥狀胰腺的癥狀微生態的癥狀營養代謝的癥狀內分泌、免疫的癥狀中醫:脾胃氣機損傷的癥狀體征氣血受損的癥狀體征五臟氣機的關鍵是虛證加氣機六腑、經絡、六淫、飲食勞倦、病后狀態、稟賦特質(關鍵)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28關鍵都是在人體重復上論證都以相同的對象及需求作為任務與目標都以恢復肌體正常生理作為最終目的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29中醫的脾胃與上下消化道中醫認為整個脾胃功能重點就是主管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即氣血簡單的說就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后天養先天”、“升降樞紐”(臨床多數不用,更談不上理解和運用,對于復雜和疑難疾病非常需要重新審視這些基礎!)基本表現特點就是“脾升胃降”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30中醫的脾相當于西醫的腸道的吸收和免疫內分泌功能中醫脾的消化生理相當于腸道,但是其范圍又比西醫的腸道內涵更廣泛(陰陽、五行、臟腑氣血津精均與其有關)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31中醫的胃相當于咽、食道及胃中醫的胃包含了咽食道胃(包括腸道的部分功能)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32分段辨證的基礎與意義實際就是以現有理論知識為基礎,進行相互間的補償完善關系西醫的優勢從規模上已經得到印證中醫的優勢從歷史上已經得到印證取長補短——是所有科學發展的必然基礎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33疾病原因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法:單因單果?單因單果↓↓↓↓?↓↓↓↓∞單因多果?單因多果↓↓↓↓?↓↓↓↓∞

多因單果?多因單果↓↓↓↓?↓↓↓↓∞

多因多果?多因多果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34比如便秘的使用各種通便藥物,其最終結果是以大腸為中心的損傷加上繼發的各系統損傷的綜合!單單為通便而用藥是簡單的,但從長遠看,損傷多是不可逆的!比如黑變病、腸壁結構(肌肉、血管、神經)的損傷、免疫變化,即是直接加間接損傷的結果!多數需要長期的觀察留意方可明白!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35中醫的脾胃疾病基本觀點“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內經》生命是有限的,脾常虛脾易損,氣血弱,臟易虛,邪易生(食積、濕及氣滯)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36古代經方價值開創了治療消化疾病的先河其采用的診治方法今人難以企望方法簡單實用性重復性強(時間就是最好證明)為今人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華西的柴芩承氣湯——急性重癥胰腺炎)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37辛開苦降、通腑理氣、健脾運脾、降逆和胃、消食祛濕辛開苦降—半夏、生姜及甘草三瀉心湯通腑理氣—枳術丸和枳術湯健脾運脾—四君子湯、理中湯、枳實消痞丸(最妙!)、健中系列(非常符合脾胃特性!)等降逆和胃—砂半理中枳實消痞丸《籣室秘藏》藥物組成:人參10、白術6、茯苓6、炙甘草6、干生姜3、半夏曲10、炙枳實15、厚樸12、麥芽曲10、黃連(姜汁炒)15小建中湯《傷寒雜病論》藥物組成:桂枝15、芍藥30、生姜15、炙甘草10、大棗12枚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38運脾是關鍵核心“運”的意義就是要促進水谷的不斷流動,有利于“升清”、有利于“泄濁”,自然有利于“氣血”、有利于“五臟濡養”關于“脾胃(中焦、樞紐)氣機”的理解,西醫不理解,中醫必須明白!“后天之本”的把握!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39關鍵類藥物理氣類溫中類化濕類健脾類清熱類(多短期使用)瀉下類(更多用于救急!)臨床選擇難度大,需要仔細斟酌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40在老年病專業的指導價值立足老年生理和病理不離開普通人體的病變模式與過程針對老年生理特性及其機體變化選擇使用2024/1/4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41王再謨老師經驗非常中西醫結合的老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