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仿真模擬4歷史單科標準練(D)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4.春秋時期,“姓”代表大宗,而“氏”則指小宗。到了戰國末年,人們逐漸將姓氏結合在一起使用,表示一個人的出身。這一變化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瓦解B.小農經濟的發展C.血緣紐帶的割裂D.貴族政治的異變25.漢初實行的郡縣制單位,有時可以是朝廷的反叛勢力。郡縣制單位的上中下級官吏間的關系,有時表現為君臣關系。這說明,郡縣制()A.不利于國家社會治理B.有待于進一步的完善C.強化了漢初割據勢力D.加速了漢代走向衰亡26.下圖為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局部),它取材于佛教釋迦牟尼降生的故事,故事中的佛陀、菩薩等佛教形象在畫中則成為道教的天尊、星君等,畫面中的君王、后妃等形象則是唐代上層貴族的真實寫照。這說明,該畫作()A.體現了“得意忘形”的畫風B.展現佛教本土化、世俗化特點C.反映了唐朝藝術繁榮的概況D.講究借物抒情的神韻與意趣27.有學者指出,江南絲綢業市鎮及其四鄉,從明中葉以來,逐漸把養蠶繅絲以及絲織業作為主業,尤其是四鄉農家的經營重心已由農業轉移到蠶桑絲織業……從農業轉移到工業(當然是鄉村工業、原始工業),把農田耕作看作副業,因忙于工業而無暇顧及農業,不得不雇鄰近的石門、桐鄉農民來種“跨腳田”。這一現象()A.助推了當地經濟結構的變化B.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C.促進了國家經濟重心的南移D.是社會勞動力市場化的體現28.下表是1890~1910年中國民族紡織工業情況表。企業分布情況單位:家上海武昌寧波無錫杭州蘇州南通其他11222116創辦人身份表單位:人官僚買辦富商1573據此推知當時()A.民族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B.民族工業發展存在地域差異C.民族紡織工業發展先天不足D.民族資本主義得到初步發展29.1915年陳獨秀在創辦《青年雜志》時宣稱不談政治。到了1920年9月,他不但在《新青年》中大談政治,而且還談了許多關于社會主義及紅色俄羅斯等的內容。造成這一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東西方文化的矛盾沖突異常嚴重B.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C.馬克思主義已同工人運動相結合D.陳獨秀已經轉變成為馬克思主義者30.如圖展現的是與中共歷史上一次重大會議相關的紀念碑。會議閉幕后,毛澤東、周恩來和一部分機關工作人員開始了進京“趕考”。據此可知,這次會議()A.明確指出黨的工作重心必須轉移B.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C.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D.為北平的和平解放進行戰略部署31.1961年6月,中共中央發出《商業40條》和《手工業35條》兩份文件,要求把過去撤銷或合并的農村供銷合作社恢復起來,允許個體手工業者自產自銷,自由支配個人的收入。這些做法()A.是對三大改造的進一步深化B.宣告人民公社體制的結束C.調整了相關領域的生產關系D.奠定經濟體制改革的基礎32.每個年滿30歲的公民皆可被選為議事會議員。500名議員任期一年,可連任一次。每個年滿30歲的公民還可被選為陪審員,6000名陪審員任期一年。此外,許多官職也大都以抽簽方式選舉產生,而且任期很短。這主要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之一是()A.權力廣泛B.公民至上C.直接民主D.主權在民33.1529年7月,英王亨利八世以羅馬教皇拒絕他與王后凱瑟琳離婚為由,走上了公開與教皇決裂的道路,并在首席大臣的協助下,獲得議會支持,通過了《至尊法》《教士首年俸與什一稅法》等一系列法案,剝奪了教皇和羅馬天主教會在英格蘭的一系列權力,規定國王為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首腦。這些法案的通過()A.揭開了歐洲宗教改革的序幕B.沖擊了教會的精神束縛C.揭露了羅馬教皇的腐朽本質D.有利于民族國家的形成34.下表為美國政府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對安全威脅的判斷表。發布年份發布人安全威脅1991布什潛在蘇聯威脅、地區爭端1994克林頓核武器擴散、地區不穩定、恐怖主義等跨國現象1997克林頓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恐怖主義、國際主義等跨國現象2001克林頓核武器擴散及新型安全挑戰2002小布什恐怖主義與大規模殺傷武器2006小布什恐怖主義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2010奧巴馬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2015奧巴馬恐怖主義、區域沖突、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氣候變化等由上表可知()A.美國對世界政治格局感到擔憂B.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任重而道遠C.美國威脅來源一直是恐怖主義D.冷戰政策不利世界和平與安全35.十月革命后,列寧曾認為在土地、銀行、工廠已經變成全體人民財產的情況下,加上俄國有足夠的糧食、鐵、木材、羊毛、棉花和亞麻,可以滿足全體人民的需要,只要通過大家來計算和監督產品的生產和分配,就能走向社會主義。在這思想影響下,列寧制定的政策()A.排斥商品市場和經濟規律B.承認市場經濟的積極作用C.允許多種所有制形式存在D.開辟了新型的工業化模式[答題區]題號242526272829答案題號303132333435答案二、非選擇題:共52分。第41~4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45~47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題。(一)必考題:37分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漢的交通建設,在道路和河渠方面,以及館含郵驛,都很注意。道路之開辟者,有馳道,通西南夷道,通南越道,褒斜道,回中道,子午道,飛狐道,馬援所刊道和嶠道。尤其秦之馳道,“為馳道于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瀕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筑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為馳道之麗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徑而托足焉。”——摘編自白壽彝《中國交通史》材料二在一個國家的內地交通方面,人們從未見過任何革命能夠比得上英國在幾年時間內所實現的那種革命。谷物、煤炭、各種貨物的運輸,幾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馬匹的半數。商業旅行快了一倍以上。農業進步與商業進步并肩前進。一切都呈現繁榮的樣子,我們的一切出產都增加了價值,作為這個大運動的樞紐的東西就是我們道路的改革。——摘編自[法]保爾·芒圖《十八世紀產業革命》(1)根據材料概括秦漢時期道路修建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漢時期道路修建的重要作用。(2)根據材料二說明英國“道路改革”的背景,并結合材料一、二及所學知識概括交通對社會變遷的影響。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將外來思想文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使之中國化,并為我所用,是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大特點。而在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碰撞下,近代中國圍繞著時代主題,先進的中國人相繼從多個層面積極地回應西方。出于自我救贖的迫切需要,西方思想的接受者們并沒有一味地盲從某種思想,而是從現實需要出發,尋求這些思想與中國問題的契合點,要求這些思想能夠“有的放矢”“為我所用”,表現出極強的目的性和工具性。——摘編自宋儉《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近世思想史背景》結合近代中國的相關史實,從材料中提取一個觀點,并予以說明。(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闡述清晰)(二)選考題:共15分。請考生從下面歷史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45.[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對俄羅斯的民族主義者和斯拉夫派來說是一個嚴重打擊,因為與許多事先就警告俄羅斯會因為其沒能跟上西方的腳步而即將遭到失敗的西歐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則很有信心地預言俄羅斯專制制度的優越性將會導致一場可與1812年對拿破侖的勝利相媲美的勝利。實際上,這場失敗暴露了舊制度的腐敗和落后。——(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明治維新期間,我們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學習西方,從軍事、技術、政治體制一直到生活習慣,日本的精英階層善于學習,全力促進日本的現代化和西化;另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過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傳統和文化的因素。——劉濤《中國崛起第十四:從“萬世一系”的宗教神話看日本的崛起》(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腳步”和“舊制度”的內涵。(2)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日本明治維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傳統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現。并指出俄、日兩國近代化的改革給我們的重要啟示。46.[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2年美國戰爭信息署在重慶正式成立中國分部,其目的是既要幫助美國軍隊了解中國社會和人民,同時因為美國對華實際的軍事和經濟援助有限,所以更需要在言辭和心理上對中國進行撫慰與鼓舞,通過宣傳緩和中美合作中的沖突與矛盾,鼓舞中國人的士氣。隨著勝利的步步接近以及軍事上中國戰略地位的下降,1944年戰爭信息署開始有意識地將自己從單一的戰爭宣傳機構轉化成美國對華政策的闡釋者和執行工具,促進中國按照美國模式進行民主改革,在戰后作為一個大國參與國際社會并成為美國忠實的政治盟友。宣傳恰好是在中國政治改革的關鍵時期輸出美國的民主和自由理念、在締結戰后和平之前向中國灌輸大國義務和國際合作理念的重要手段。在戰爭信息署看來,中國的抗日戰爭只是一個古老文明再生和現代化的一個階段,讓中國人民加入世界共同體是一個長期的進程,這一進程不會因為日本的投降而終止。——摘編自王睿恒《太平洋戰爭時期美國的對華宣傳:起源、政策與機制》(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太平洋戰爭時期美國對華宣傳側重點的變化及原因。(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太平洋戰爭時期美國對華宣傳的主要作用。47.[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袁隆平(1930~2021年),享譽海內外的著名農業科學家,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1953年,袁隆平進了湖南一所農校當老師,他對農作物遺傳學的興趣不改。袁隆平尋找可以提高產量的雜交水稻品種,前往北京查閱科學期刊。1970年,他調整了思路:去中國偏遠地區尋找野生水稻品種。在海南島的一條鐵路線旁,袁隆平的團隊找到了一片野生水稻。1971年,袁隆平發表論文,闡述如何將野生水稻的遺傳物質轉移到商業水稻上。袁隆平則在第二年就培育出了雜交水稻品種。到1978年,袁隆平已在湖南負責雜交水稻的大規模種植。袁隆平把水稻種植技術傳授給農民,提高了糧食產量。1980年,他主動將關鍵的水稻品種贈送給國際水稻研究所,研究所后來用它們培育出可以在熱帶國家生長的雜交水稻。袁隆平及其團隊還將雜交水稻種植技術傳授給印度、馬達加斯加等地的農民。在眾多種植水稻的國家,產量的大幅上升讓饑荒成了遙遠的記憶。袁隆平是科學家中的楷模:愛國、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人到老年仍不懈工作。——摘編自《袁隆平,讓饑荒成為遙遠的記憶》(1)根據材料,概括袁隆平在農業科學方面的貢獻。(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袁隆平取得偉大成就的條件。仿真模擬4歷史單科標準練(D)24.A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姓氏是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系的標志和符號,其中姓代表族屬,氏代表族屬的分支,是當時宗法制強化的表現。而戰國時期姓氏分開則說明宗法制度的瓦解,A項正確;材料與小農經濟發展、血緣紐帶割裂及貴族政治異變的說法無關,排除B、C、D項。故選A項。25.B根據材料“漢初實行的郡縣制單位,有時可以是朝廷的反叛勢力”可得知,郡縣制有可能導致地方勢力的增大而威脅中央,所以說郡縣制有待于進一步的完善,B項正確;材料中表達了郡縣制的優點,并不全是不利于國家治理的,排除A項;郡縣制是中央集權加強的產物,排除C項;材料表達了郡縣制正反兩個方面的作用,不全是加速漢代走向衰亡的因素,排除D項。故選B項。26.B根據材料“故事中的佛陀、菩薩等佛教形象在畫中則成為道教的天尊、星君等”和所學知識可知,此圖寫異域故事,而畫中的人、鬼神、獸等卻完全加以中國化,展現了佛教本土化,世俗化特點,B項正確;材料與“得意忘形”的畫風無關,排除A項;反映了唐朝藝術繁榮的概況的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項;《天王送子圖》開創了中國宗教畫本土化的新時代,非講究借物抒情的神韻與意趣,排除D項。故選B項。27.A材料“從明中葉以來,逐漸把養蠶繅絲以及絲織業作為主業,尤其是四鄉農家的經營重心已由農業轉移到蠶桑絲織業”體現的是明中葉以來,絲綢業成為江南絲綢業市鎮及其四鄉的主要收入來源,說明的是當地經濟結構的變化,A項正確;資本主義萌芽的標志是雇傭關系,材料未涉及,排除B項;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就已經完成,排除C項;材料與勞動力市場化的說法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28.C從材料中民族紡織工業發展的分布及創辦人身份來看,民族工業發展存在先天不足的特征,如缺乏資金、技術等,C項正確;材料與民族資產階級不斷壯大的說法無關,排除A項;民族工業存在地域差別的說法片面,排除B項;材料與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的說法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29.D根據材料中陳獨秀的轉變,從原來不談政治到后來的大談社會主義政治,再結合時間,1920年馬克思主義傳入我國,可得出此時陳獨秀已經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D項正確;材料中主要表達了陳獨秀思想的變化,和東西方文化的矛盾沒有實質聯系,排除A項;“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他思想轉變的一個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B項;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結合的開始,時間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30.A根據材料“進京趕考”可知,是七屆二中全會,這次會議明確指出黨的工作重心必須轉移,A項正確;中共七大將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排除B項;新中國成立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排除C項;七屆二中全會召開之前,北平已經和平解放,排除D項。故選A項。31.C根據材料時間和文件內容,要求恢復農村中的商品關系,是對生產關系的調整,選項C正確;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對國民經濟的調整時期,選項A排除;人民公社體制結束是在1983年,選項B排除;結合材料時間可知,這一時期尚未進行經濟體制改革,選項D排除。32.D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主權在民指的是人民主權即國家中絕大多數人擁有國家的最高權力,因此根據材料關鍵信息“每個年滿30歲的公民皆可被選為議事會議員”“多官職也大都以抽簽方式選舉產生,而且任期很短”可知,體現的是主權在民,D項正確;材料與權力廣泛、公民至上及直接民主的說法無關,排除A、B、C項。故選D項。33.D材料“剝奪了教皇和羅馬天主教會在英格蘭的一系列權力,規定國王為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首腦”體現的是英國宗教改革期間,打擊了教會的勢力,提高了王權,有利于民族國家的形成,D項正確;馬丁·路德宗教改革揭開了歐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排除A項;材料法案直接打擊了天主教,排除天主教對英國的影響,而非沖擊教會的精神束縛,因為英國國王依然通過受自己控制的教會對民眾進行精神束縛,排除B項;材料與揭露教皇的腐朽本質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34.B根據材料“美國政府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對安全威脅的判斷表”可知,當今世界仍然面臨核武器擴散、恐怖主義、地區沖突、大規模殺傷武器等威脅,說明的是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任重而道遠,B項正確;材料與世界格局變動的說法無關,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美國面臨的威脅呈現多樣化,并非單純的是恐怖主義,排除C項;冷戰伴隨著蘇聯解體而結束,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35.A根據材料中列寧個人認為俄國的資源可以滿足全體人民的需要,“只要通過大家來計算和監督產品的生產和分配,就能走向社會主義”可以得出,列寧認為不需要按社會發展規律,俄國也是自然進入社會主義,結合所學可知,他后來的措施排斥商品市場和經濟規律,A項正確;根據材料中表達的主旨可得出,列寧是排斥市場的,排除B項;材料表達的是列寧認為不需要遵循市場規律,就可以進入社會主義,否定多種所有制形式存在,排除C項;結合所學可知,列寧的這種思想,導致后來改革的失敗,不能說是“開辟了新型的工業化模式”,排除D項。故選A項。41.答案:(1)特點:以都城為中心,四通八達,道路寬闊牢固,美觀實用。作用:提高了國家的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不同地區的經濟往來;對后世影響深遠。(2)背景: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并進一步完善;英國開始進行工業革命并不斷推進,斯蒂芬森發明了蒸汽機車;自由主義思想產生,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影響:交通的改進,加強了各地的溝通,促進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交通的改變影響了城市的發展;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傳遞和信息交流。解析:(1)特點:根據“為馳道于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瀕海之觀畢至”“馳道之麗至于此”得出,以都城為中心,四通八達,道路寬闊牢固,美觀實用。作用:根據材料和所學交通發展的影響,可從提高國家的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不同地區的經濟往來、對后世影響深遠等分析總結。(2)背景:根據“十八世紀產業革命”,結合所學,英國18世紀的社會背景,可從君主立憲制建立并進一步完善;英國開始進行工業革命,斯蒂芬森發明了蒸汽機車;自由主義思想產生,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等方面分析總結。影響:根據“谷物、煤炭、各種貨物的運輸,……農業進步與商業進步并肩前進”得出,交通的改進,加強了各地的溝通,促進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根據所學,還可從改變促進城市的發展、方便物品傳遞和信息交流等角度分析總結。42.答案:觀點: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結晶。說明:十月革命的成功,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在華的廣泛傳播推動了1921年中共的成立,但中共“一大”綱領里的無產階級專政、消滅私有制等主張未能結合當時中國的實際。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綱領,推動了中國革命的發展。大革命失敗后,中共決定發動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但由于照搬蘇聯革命的經驗而最終失敗。毛澤東率領開辟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通過革命實踐和理論探索,逐漸找到了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指導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成就。長征期間召開的遵義會議上,中共中央獨立自主地解決黨內問題,成為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抗戰時期,毛澤東結合中國具體國情,撰寫了《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等一系列文章,闡述了中國革命的“兩步走”戰略,指引中國民主的發展方向,這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成熟。抗戰勝利前夕,中共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示例”僅作閱卷參考,不作為唯一標準答案)解析:根據題意結合近代中國的相關史實,從材料中提取一個觀點,并予以說明。首先提取一個觀點,再進行說明。根據材料“將外來思想文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使之中國化,并為我所用,是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大特點”并結合材料出處《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近世思想史背景》可確定觀點: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結晶。說明:結合所學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加以說明。例如十月革命的成功,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在華的廣泛傳播推動了1921年中共的成立,但中共“一大”綱領里的無產階級專政、消滅私有制等主張未能結合當時中國的實際。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綱領,推動了中國革命的發展。大革命失敗后,中共決定發動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但由于照搬蘇聯革命的經驗而最終失敗。毛澤東率領開辟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通過革命實踐和理論探索,逐漸找到了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指導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成就。長征期間召開的遵義會議上,中共中央獨立自主地解決黨內問題,成為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抗戰時期,毛澤東結合中國具體國情,撰寫了《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等一系列文章,闡述了中國革命的“兩步走”戰略,指引中國民主的發展方向,這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成熟。抗戰勝利前夕,中共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45.答案:(1)“西方的腳步”:近代資本主義文明。“舊制度”:沙皇專制制度和農奴制。(2)表現:政治:憲法賦予天皇絕對權力,形成近代天皇制;文化:宣揚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對天皇的崇拜。(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也可)啟示:既要順應歷史趨勢及時改革,又要與本國國情結合。(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也可)解析:(1)“西方的腳步”:據材料“俄羅斯會因其沒能跟上西方的腳步而即將遭到失敗”可知,“沒能跟上西方的腳步”是克里米亞戰爭俄國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結合克里米亞戰爭俄國戰敗的外因可知,“西方的腳步”指工業文明;“舊制度”:據材料“俄羅斯專制制度的優越性”及“失敗暴露了俄國舊制度的腐敗和落后”可知,“舊制度”指沙皇專制制度和農奴制。(2)首先日本明治維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傳統和文化的因素表現可以從政治上保留了專制傳統;憲法賦予天皇擁有絕對權力,形成近代天皇制和文化專制獨裁;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對天皇的神道崇拜。啟示可以結合哲學原理:根本上要順應時代潮流,從國情出發,實事求是。46.答案:(1)變化:由鼓舞中國抗戰士氣和促進中美軍事合作轉移到中國民主化改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資源配置與風險試題及答案
- 知識分享在開發團隊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二級VB考試細節揭示及試題及答案
- 企業并購戰略中的風險分析試題及答案
- 企業戰略與價值鏈管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考實務練習工具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考熱點話題探索與試題及答案
- 軟件維護與更新的管理試題及答案
- 敏捷開發模式下的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網絡管理員職場技能組成試題及答案
- 教科版六下科學全冊課時練(含答案)
- GB/T 18781-2023珍珠分級
- GA/T 544-2021多道心理測試系統通用技術規范
- 年代小說先鋒小說
- 【超星爾雅學習通】世界建筑史網課章節答案
- (52)-皰疹性咽峽炎小兒推拿探秘
- 土建施工員培訓課件
- 新音樂初放 學堂樂歌說課課件
- GMP體系文件(手冊+程序)
- 陜西延長石油四海煤化工有限公司金屬鎂廠1萬噸-年金屬鎂生產項目環評報告
- 集電線路安裝工程質量通病防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