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重點中學2024屆高考生物倒計時模擬卷含解析_第1頁
松原市重點中學2024屆高考生物倒計時模擬卷含解析_第2頁
松原市重點中學2024屆高考生物倒計時模擬卷含解析_第3頁
松原市重點中學2024屆高考生物倒計時模擬卷含解析_第4頁
松原市重點中學2024屆高考生物倒計時模擬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松原市重點中學2024屆高考生物倒計時模擬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齡樹木死亡造成林冠層出現空隙,稱為林窗。研究者調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下與林下的土壤動物群落,得到如圖所示的結果。據此可以推斷出()A.在各層次中林窗的土壤動物豐富度均高于林下B.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動物種類均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C.光照只影響土壤動物群落的水平結構D.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層次的土壤動物種群密度相同2.下列物質中一定不含磷元素的是A.酶 B.纖維素 C.ATP D.脂質3.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A.減數分裂聯會時期的交叉互換實現了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的重組B.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但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等于女性群體C.由基因突變導致的疾病有時可以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進而確診D.生物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一種基因的頻率可能降為零4.膽固醇是人體內一種重要的脂質,既可在細胞內以乙酰CoA為原料合成,也可以LDL(一種脂蛋白)的形式進入細胞后水解形成。下圖表示人體細胞內膽固醇的來源及調節過程,其中①②③表示促進或抑制的過程。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A.膽固醇在細胞中合成的場所是核糖體,它是構成所有生物的細胞膜結構的重要成分B.細胞外液中的LDL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以胞吞方式進入細胞,這一過程與細胞膜的流動性有關,需要消耗ATPC.從圖中分析可知,如細胞內膽固醇過多,則會有①②③的反饋調節過程,①為抑制,②③為促進D.如果生物發生遺傳性障礙,使LDL受體不能合成,則血漿中的膽固醇含量將下降5.以下實驗操作與實驗目的之間的匹配,不正確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操作A生長素誘導植物枝條生根高濃度的生長素溶液長時間處理實驗材料B亞硝酸鹽含量測定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顯色后的泡菜汁的吸光值C腐乳制作(豆腐塊已長滿毛霉)逐層加鹽,抑制微生物生長并析出豆腐水分D誘導愈傷組織分化調節培養基中生長素/細胞分裂素比例適宜A.A B.B C.C D.F6.免耕法是指農業生產中不松土或少松土,收獲時只收割麥穗或稻穗等部位,而將經過處理后的農作物秸稈和殘茬保留在農田地表,任其腐爛。提倡免耕法取代傳統松土措施的原因不包括()A.增加土壤的透氣性,促進根系的有氧呼吸B.有利于水土保持,能減少沙塵暴的發生C.減少土壤微生物對CO2的排放量,有效緩解溫室效應D.減少了農田生態系統的物質輸出,使土壤肥力得以提高7.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現存的東鄉野生稻具有耐冷基因,因此具有較強的耐冷性。可利用東鄉野生稻對普通栽培稻進行改良,選育出耐冷的栽培稻。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不同栽培稻之間的基因差異體現了基因多樣性B.東鄉野生稻較強的耐冷性是定向變異的結果C.利用東鄉野生稻臺種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D.東鄉野生稻在進化過程中耐冷基岡頻率發生改變8.(10分)已知某品系油菜種子的顏色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對基因R/r影響。下表是用產黑色種子植株(甲)、產黃色種子植株(乙和丙)進行實驗的結果,不能得出的結論是組別親代F1表現型F1自交所得F2的表現型及比例實驗一甲×乙全為產黑色種子植株產黑色種子植株:產黃色種子植株=3:1實驗二乙×丙全為產黃色種子植株產黑色種子植株:產黃色種子植棟=3:13A.由實驗一可知,種子顏色性狀中黃色對黑色為隱性B.當R基因存在時會抑制A基因的表達C.乙的基因型為aarr或AARRD.實驗二中F2代產黃色種子植株中雜合子的比例為10/13二、非選擇題9.(10分)黃瓜花葉病毒(CMV)是能侵染多種植物的RNA病毒,可危害番茄的正常生長并造成減產。研究人員通過農桿菌介導將該病毒外殼蛋白的cDNA導入番茄植株中,成功獲得抗CMV的番茄植株。(1)獲得CMV的RNA后,在__________的催化下才能合成CMV外殼蛋白的cDNA。(2)獲得cDNA后,需先通過一定方法將其插入到農桿菌的__________片段中,然后將番茄子葉切段與該農桿菌共同培養,以實現對番茄細胞的轉化。(3)將經共同培養后的番茄外植體接種于含有卡那霉素和青霉素的選擇培養基上培養一段時間,只有部分外植體生出愈傷組織。研究人員據此確定這些生出愈傷組織的外植體都已成功導入了cDNA,你認為他們做出以上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4)要想確定轉基因番茄已經成功表達出CMV外殼蛋白,需要進行____________實驗。(5)若要驗證轉基因番茄具有較好的抗CMV能力,請寫出實驗設計思路__________。轉基因番茄自交,子代中抗性植株與敏感植株數量之比接近3:1,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答出兩點)。10.(14分)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燒毀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的生物量變化如圖所示(b點為發生火災的時間)。請回答下列問題。(1)a~b段,三類植物在群落中會呈現出鑲嵌分布,從而形成了群落的______。三類植物在b~f段的增長方式近似于_______型曲線。(2)b~f段,顯示火災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況,其演替過程往往從圖2中的______階段開始,結果是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增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欲調查該生態系統植物豐富度宜采用________法。(4)該森林中田鼠和鼬都是恒溫動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熱能形式散失。(5)鼬能夠依據田鼠留下的氣味去獵捕后者,田鼠同樣也能夠依據鼬的氣味或行為躲避獵捕。可見,信息能夠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閱讀以下資料,回答相關問題。資料1:小鼠制備的抗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單克隆抗體做成的“早早孕試劑盒”,檢測早孕的準確率在90%以上。資料2:葡萄糖異構酶在工業上應用廣泛,為提高其熱穩定性,朱國萍等人在確定第138位甘氨酸為目標氨基酸后,用有效方法以脯氨酸替代甘氨酸,結果其最適反應溫度提高了10—12℃,使蛋白質空間結構更具剛性。資料3: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甘蔗生產國,但是甘蔗易受螟蟲的侵害。2017年6月8日,巴西向世界宣布,全球首款能抵抗螟蟲的轉基因甘蔗已培育成功,并且批準該品種進入市場。資料4:大腸埃希菌,俗稱大腸桿菌。是人和動物腸道中的正常棲居菌。自來水一旦被它污染,就有可能引發腸道傳染病,甚至流行病。因此,必須對自來水進行嚴格的檢測,以確保飲水安全。我國規定1000ml自來水中的大腸桿菌數不得超過3個。(1)資料1中,在該“單抗”的生產過程中,將______________作為抗原對小鼠進行接種后,從脾臟中提取B淋巴細胞,并設法將其與鼠的骨髓瘤細胞融合,再用特定的選擇培養基進行篩選,選出融合的雜種細胞,對該細胞還需進行____________________,經多次篩選,就可獲得足夠數量的符合需要的____________。單克隆抗體最主要的優點有_________________。(2)資料2中提到的生物技術屬于____工程的范疇。在該實例中,直接需要操作的____________(選填“肽鏈結構”、“蛋白質空間結構”、“基因結構”)。(3)資料3中獲得轉基因甘蔗的過程中,核心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了避免目的基因和運載體的自身連接成環和反向連接,應該采取的措施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對目的基因和載體分別進行切割。(4)實驗前應進行無菌處理。將漏斗、培養皿、三角瓶和鑷子等進行

_________________滅菌。培養基進行_______________滅菌。為了鑒定大腸桿菌,在培養基中應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該培養基上,大腸桿菌的菌落呈現_________________色。12.圖1為某地自然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①?⑧代表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所有生物共同組成一個__________,①?⑧中代表同一生理過程的是__________。(2)碳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之間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進行循環。(3)若將該生態系統沒有的狼引入該生態系統,將可能造成該地區__________減少,請預測圖2坐標系中狼數量的變化曲線為_____型。若要調查狼的種群密度,應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4)狼被引入該生態系統后,建立了如圖3所示的食物關系,則狼與野狗屬于__________關系。(5)人類對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進行調查研究,其意義:一是__________,二是還可幫助人類建立人工生態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A【解題分析】

分析柱形圖:隨著枯落物層的深度的增加,土壤動物種類數逐漸減少,但林窗和林下不同層次的土壤動物種群密度不相同,在各層次中林窗的土壤動物豐富度均高于林下。【題目詳解】A、由圖可知,在各層次中林窗的土壤動物豐富度均高于林下,A正確;B、由圖可知,林窗和林下土壤動物種類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少,B錯誤;C、隨著枯落物層的深度的增加,土壤動物種類數逐漸減少,由此可知光照明顯影響了土壤動物群落的垂直結構,C錯誤;D、由圖可知,林窗和林下不同層次的土壤動物種群密度各不相同,D錯誤。故選A。2、B【解題分析】

酶大多數屬于蛋白質少數屬于RNA,纖維素是多糖,脂質包括脂肪、磷脂、固醇。【題目詳解】A、少數酶屬于RNA,組成元素C、H、O、N、P,A項不符合題意;

B、纖維素屬于糖類,組成元素是C、H、O,不含磷元素,B項符合題意;

C、ATP的組成元素是C、H、O、N、P,C項不符合題意;

D、脂質中的磷脂含有C、H、O、N、P,D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題目點撥】本題考查了構成化合物的元素組成,牢記各種化合物的組成元素是解題的關鍵。3、A【解題分析】

1、基因重組有自由組合和交叉互換兩類.前者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后者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四分體(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2、色盲是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3、基因突變是由于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導致DNA分子結構發生改變。【題目詳解】A、減數分裂聯會時期的交叉互換實現了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組,A錯誤;B、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原因是伴X隱性遺傳方式,但人群中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與女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相當,B正確;C、鐮刀形貧血癥是基因突變引發的疾病,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紅細胞的形態進行確診,C正確;D、生物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不斷淘汰部分基因,所以可能使某種基因的頻率降為零,D正確。故選A。4、B【解題分析】

據圖分析,血漿中的LDL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以內吞的方式進入細胞,被溶酶體分解;細胞內過多的膽固醇,抑制LDL受體的合成(轉錄和翻譯),抑制乙酰CoA合成膽固醇,促進膽固醇以膽固醇酯的形式儲存,減少其來源,增加其去路。【題目詳解】A、膽固醇屬于脂質,合成的場所是內質網,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結構的重要成分,A錯誤;

B、據圖分析,血漿中的LDL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以胞吞方式進入細胞,體現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該過程需要消耗能量,B正確;

C、由圖中可知,過多的膽固醇進入細胞后,可以通過影響LDL受體蛋白基因的表達,從而抑制LDL受體的合成,此為圖示中的①過程。也可以通過抑制乙酰CoA合成膽固醇,降低細胞內膽固醇含量,應為圖示中的②過程。還可以通過影響膽固醇的轉化,加速膽固醇轉化為膽固醇酯,儲存下來,此為③過程,所以①②為抑制作用,③為促進作用,C錯誤;

D、當LDL受體出現遺傳性缺陷時,血漿中的膽固醇無法正常進入組織細胞,導致血漿中膽固醇含量升高,D錯誤。

故選B。5、A【解題分析】

適宜濃度的生長素可以促進扦插枝條生根;泡菜制作中亞硝酸鹽的測定常用比色法測定;腐乳制作中加鹽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防止雜菌污染;植物組織培養中常常需要根據培養的不同階段,調節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比值,當比值偏大時,有利于生根,當比例偏小時,有利于生芽;比例適中時能夠長出愈傷組織。【題目詳解】A、在生長素促進植物扦插枝條生根實驗中,插條的處理有沾蘸法和浸泡法,故高濃度的生長素溶液短時間處理實驗材料,A錯誤;

B、泡菜制作中亞硝酸鹽測定也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顯色后的泡菜汁的吸光值來確定,B正確;C、腐乳制作中,逐層加鹽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防止雜菌污染,C正確;

D、在植物組織培養中,誘導愈傷組織時需要調節培養基中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比例,D正確。

故選

A。6、A【解題分析】

由題意可知,收獲時只收割麥穗或稻穗等部位,而將經過處理后的農作物秸稈和殘茬保留在農田地表,任其腐爛,因此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也可減少土壤CO2的排放量,地表破壞少,減少沙塵。【題目詳解】A、免耕法不松土或少松土,不能增加土壤的透氣性,A錯誤;B、地表破壞少,有利于水土保持,能減少沙塵暴的發生,B正確;C、由題意可知,將經過處理后的農作物秸稈和殘茬保留在農田地表,因此減少土壤微生物對CO2的排放量,有效緩解溫室效應,C正確;D、減少了農田生態系統的物質輸出,使土壤肥力得以提高,D正確。故選A。7、B【解題分析】

生物多樣性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關于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科學家一般概括為以下三方面:一是目前人類尚不清楚的潛在價值,二是對生態系統起著重要調節功能的潛在價值(也叫做生態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對水土的保護作用,濕地在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原料等實用意義的,以及有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作等非實用意義的直接價值。【題目詳解】A、不同栽培稻之間的基因差異體現了基因多樣性,A正確;B、變異是不定向的,B錯誤;C、利用東鄉野生稻臺種對人類有食用價值,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C正確;D、東鄉野生稻在進化過程中耐冷基岡頻率提高,D正確。故選B。8、C【解題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表分析可知:油菜新品系種子顏色由一對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對基因R/r影響,F1自交所得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產黑色種子植株:產黃色種子植株=3:13,是9:3:3:1的變式,所以其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題目詳解】A、由實驗一可判斷種子顏色性狀中黃色對黑色為隱性,A正確;B、由實驗二的F1自交所得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產黑色種子植株:產黃色種子植株=3:13,可判斷F1黃色種子植株的基因型為AaRr;子代黑色種子植株基因型為A_rr,黃色種子植株基因型為A_R_、aaR_、aarr,可判斷當R基因存在時,抑制A基因的表達,B正確;C、實驗一中,由于F1全為產黑色種子植株,則乙黃色種子植株的基因型為aarr,C錯誤;D、實驗二中,由于F1全為產黃色種子植株(AaRr),則丙黃色種子植株的基因型為AARR;F2中產黃色種子植株中純合子的基因型為AARR、aaRR、aarr,占3/13,所以F2代產黃色種子植株中雜合子的比例為1?3/13=10/13,D正確。故選C。【題目點撥】本題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二、非選擇題9、逆轉錄酶Ti質粒的T-DNA重組表達載體同時含有卡那霉素和青霉素抗性基因,只有成功導入了重組質粒的外植體才能在含有卡那霉素和青霉素的選擇培養基上生出愈傷組織抗原-抗體雜交用等量強致病力的CMV分別感染轉基因番茄與未轉基因的番茄(普通番茄),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觀察它們對CMV的抗性目的基因整合到受體細胞的一條染色體上,獲得的轉基因親本為雜合子【解題分析】

基因工程技術的基本步驟:1、目的基因的獲取:方法有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等。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根據受體細胞不同,導入的方法也不同。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有農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的方法是感受態細胞法。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分子水平上的檢測:①檢測轉基因生物染色體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雜交技術;②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了mRNA—分子雜交技術;③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抗原-抗體雜交技術;④個體水平上的鑒定:抗蟲鑒定、抗病鑒定、活性鑒定等。【題目詳解】(1)以RNA為模板合成DNA的過程為逆轉錄,該過程需要逆轉錄酶的催化。(2)農桿菌轉化法的原理是:農桿菌中的Ti質粒上的T-DNA可轉移至受體細胞,并且整合到受體細胞染色體DNA上。因此,獲得cDNA后,需先通過一定方法將其插入到農桿菌的Ti質粒的T-DNA片段中,然后將番茄子葉切段與該農桿菌共同培養,以實現對番茄細胞的轉化。(3)重組表達載體同時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青霉素抗性基因,只有成功導入了重組質粒的外植體才能在含有卡那霉素和青霉素的選擇培養基上生出愈傷組織,據此可知生出愈傷組織的外植體都已成功導入了cDNA。(4)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表達產生相應的蛋白質,需要進行抗原-抗體雜交實驗。(5)若要驗證轉基因番茄具有較好的抗CMV能力,應進行個體水平上的鑒定,自變量為番茄植株的種類,即用等量強致病力的CMV分別感染轉基因番茄與未轉基因的番茄(普通番茄),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觀察它們對CMV的抗性。轉基因番茄自交,子代中抗性植株與敏感植株數量之比接近3:1,符合基因分離定律,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目的基因整合到受體細胞的一條染色體上,獲得的轉基因親本為雜合子。【題目點撥】本題的難點在于結合了基因工程和遺傳的基本規律。由于受體細胞為植物細胞,經過植物組織培養可以獲得攜帶目的基因的幼苗,所以在最終鑒定的時候通常應用雜交或自交實驗完成。10、水平結構SD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樣方生長、發育、繁殖等生命活動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解題分析】

分析曲線圖1:圖示為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燒毀后,首先出現草本植物,其次是灌木,最后是喬木。分析圖2:A是裸巖階段,B是灌木階段,C是苔蘚階段,D是草本階段,E是森林階段,F是地衣階段。【題目詳解】(1)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圖中a~b段,三類植物在群落中的鑲嵌分布,體現群落的水平結構特點。三類植物在b~f段的生物量變化趨勢都是先增加后趨向平衡,數量增長方式近似于S型曲線。(2)b~f段,火災后植物群落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從各種植物出現的先后時間可推斷演替的過程是從草本植物階段開始,對應圖2中的D。其演替過程為: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增強。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叫做生態系統的穩定性。(3)植物生長位置固定,可以用樣方法調查該生態系統植物物種的豐富度以及物種分布的均勻度。(4)每一個營養級同化的能量有兩個去向:一是自身呼吸消耗,二是由于自身生長、發育、繁殖儲存在體內。(5)鼬能根據田鼠的氣味捕獵后者,同時后者也能根據鼬的氣味躲避捕獵,說明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能夠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相對穩定。【題目點撥】本題結合曲線圖,考查群落的特征,重點考查群落的結構和群落演替,要求考生識記群落的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識記群落演替的類型、特點及實例,能結合圖中信息準確答題。11、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克隆化培養和抗體檢測雜交瘤細胞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備蛋白質基因結構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使用兩種能產生不同黏性末端的(不同)限制酶干熱高壓蒸汽伊紅—美藍黑【解題分析】

1、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的細節:(1)二次篩選:①篩選得到雜交瘤細胞(去掉未雜交的細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細胞);②篩選出能夠產生特異性抗體的細胞群。(2)細胞來源:B淋巴細胞:能產生特異性抗體,在體外不能無限繁殖;骨髓瘤細胞:不產生專一性抗體,體外能無限繁殖。(3)雜交瘤細胞的特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產生特異性抗體。(4)提取單克隆抗體:從培養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2、單克隆抗體優點:特異性強,靈敏度高,能大量制備。3、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獲取;第二步: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第三步: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檢測和表達。【題目詳解】(1)資料1中,在該“單抗”的生產過程中,將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作為抗原對小鼠進行接種后,從脾臟中提取B淋巴細胞,并設法將其與鼠的骨髓瘤細胞融合,再用特定的選擇培養基進行篩選,選出融合的雜種細胞,對該細胞還需進行克隆化培養和抗體檢測,經多次篩選,就可獲得足夠數量的符合需要的雜交瘤細胞。單克隆抗體最主要的優點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備。(2)資料2是改造現有蛋白質,使之符合人類需求,屬于蛋白質工程,其原理是通過改造基因來獲得相應功能的蛋白質。(3)基因工程的關鍵環節是構建基因表達載體,為了避免目的基因和運載體的自身連接成環和反向連接,應該采取的措施是使用兩種能產生不同黏性末端的(不同)限制酶對目的基因和運載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