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文化知識——你知多少?高考文言文的“新人”我國古代皇位的繼替原則主要是“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皇位繼承的各種形式:1、嫡長子制
:為穩定皇室內部的繼承秩序,避免皇帝諸子互相爭奪,結合宗法制度確立嫡長子繼承制,即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具體地說,就是在皇帝眾多的妻子中,皇帝的正妻即皇后叫做“嫡”,其余的嬪妃統稱為“庶”,庶當然也有貴賤之別。皇位必須由嫡妻即皇后的長子繼承。至于這個嫡長子賢與不賢,不在考慮之內。如嫡長子早殤,有子即立其子,形成皇太孫成為皇儲的局面,若早殤的嫡長子沒有兒子,皇位再由嫡次子按順序繼承,只有在皇后無子的情況下才考慮冊立庶生的皇子,但原則上要立貴妾之子,這就是嫡長子制的主要內容。2、兄終弟及制
:是宋太宗趙光義繼承其兄宋太祖趙匡胤而為皇帝。3、立子殺母制:為鏟除可能妨礙皇位繼承的政治勢力,有些皇帝甚至采取某些斷然措施。如漢武帝劉徹欲立幼子劉弗陵為太子,為防止女主及外戚專權,于是將其母賜死。4、密建皇儲制
:密建皇儲制是清朝統治者在皇位繼承制度上的一大創造。皇帝生前秘密確定皇儲,寫下遺昭,秘而不宣,駕崩后由大臣當眾宣昭,被立為皇儲者即刻登基,被選的人不分嫡、庶、長、幼,唯以具有統治才能,能勝任皇帝之任,最符合根本的統治利益為準。名,字,號
古代嬰兒出生滿三個月時由父親取名。字是女子在15歲許嫁行笄禮時取的,男子是在20歲舉行冠禮時由鄉黨中有威望的尊長者取的。名與字意義多有聯系,如岳飛、字鵬舉。古人名字連說時,一般先稱字后稱名,如“百里孟明視”、“百里”是復姓。“孟”是指排行老大、“明”是字。“視”是名。號有自號,別號,綽號,士大夫大多還有謚號,封建帝王大多還有廟號,尊號,徽號,年號等。自號是自己取的,一般與名字有意義聯系,如蘇軾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別號是由別人取的,一般與名字沒有意義聯系,李白,字太白,別號青蓮居士。綽號是據人的外貌,性格特點而取的別名,如《水滸傳》中吳用得綽號就是“智多星”,李逵的綽號為“黑旋風”。謚號一般是古代帝王及大官死后由朝廷對死者生前事跡給與褒貶而封賞的,有好的,也有壞的。好的如:文、成、忠、肅、顯、正等,不好的如:厲、靈、煬、幽等,表同情的有哀、懷、悼等。后來也有“私謚”,如顧延年陳陶潛為“靖節徽士”。廟號是帝王死后在太廟奉祀的牌位上寫的稱謂,如唐太宗。“年號”是封建帝王紀年的名號,始于漢武帝,止于清朝宣統皇帝。“尊號”、“徽號”是對帝后尊崇褒美而稱頌的號,如唐玄宗的尊號是“開元圣文神武皇帝”,清同治皇帝尊生母那拉氏為“慈禧太后”。1、我國古人對嬰、幼、少、青、壯、中、老各個年齡的稱謂,真可說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jī之年”、“弱冠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指稱的年齡分別是:()
A、15歲、20歲、30歲、40歲、60歲
B、女子15歲、男子20歲、50歲、60歲、70歲C、女子15歲、男子20歲、30歲、40歲、60歲D、13歲、20歲、30歲、50歲、60歲
D考考你及笄jī之年指女子滿了15歲,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而立之年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之年是指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花甲之年指老人六十歲。舊時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
初生:孩提、總角、垂髫——童年;
金釵之年:女子12歲;豆蔻之年:女子13——14歲;
及笄之年:女子15歲;碧玉年華:女子16歲;
桃李年華:女子20歲;花信年華:女子24歲;舞勺之年:男子13——15歲(學文舞);舞象之年:男子15——20歲(學武舞);
弱冠之年:男子20歲;而立之年:男子30歲;不惑之年:男子40歲;
知命之年:男子50歲;花甲之年:男子60歲;古稀之年:男子70歲;
耄耋(mào
dié)之年:80、90歲(耄:八九十歲年紀;耋:七八十歲年紀);期頤之年:男子100歲。喜壽:77歲;米壽:88歲;白壽:99歲;茶壽:108歲。
按照中國人習俗,向高齡老人祝壽有“喜壽”“米壽”“白壽”“茶壽”之說。把“喜”“米”“白”“茶”四字作為高齡老人的壽年,是有講究的。“喜壽”是指七十七歲。這是因為“喜”字寫成草體很像七十七。“米壽”指八十八歲。這是因為“米”字上部一點一撇像“八”,下部的一撇一捺也是個“八”,中間一橫一豎像“十”,加起來八十八。“白壽”指九十九。這是因為“白”字是“百”字上面少一橫,百減去一,不是九十九嗎?“茶壽”指一百零八歲。這是因為“茶”的草頭為“二十”,“茶”字下半部是“八十八”,加起來就不是一百零八。中國隋唐以后的官職實行“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確,效率高,三省長官之間互相牽制,把相權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間接加強了皇權。三省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三省”中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的機構和“六部”中負責軍事、軍政事務的機構分別是:()
A、尚書省、兵部
B、門下省、吏部
C、中書省、刑部
D、尚書省、工部
A考考你三省六部制的職能:三省,分別為:尚書省——最高行政機構,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門下省——審議機構,負責審核政令;中書省——決策機構,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
中書省主要負責與皇帝討論法案的起草,草擬皇帝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查詔令內容,并根據情況退回給中書省。這兩個部門是決策機構,通過審查的法令交由尚書省執行。六部,分別為:
吏部:負責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員。戶部:負責土地、戶口、財政、國庫等。禮部:負責科舉、祭祀、典禮、學校等。兵部:負責軍事、軍政事務。刑部:負責司法、審計事務。具體審判事務另有大理寺負責。重大案件組織刑部、御史臺、大理寺會審,謂三司審。工部:負責工程、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中國古代“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應了季節、物候現象、氣候變化三種,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其中表示四季開始的四個節氣是:(
)A、春分、夏至、秋分、冬至B、立春、立夏、立秋、立冬C、小暑、大暑、小寒、大寒D、白露、寒露、小雪、大雪B考考你節氣24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齊稱“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反映天氣現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4個節氣。《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公元2015年的干支紀年,應該是哪一年:(
)A、甲午年B、丙申年
C、乙未年D、丁酉年c考考你“干支紀法”是夏歷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這種“干支紀法”形成的一種歷法,叫干支歷。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電視連續劇《小李飛刀》中的李尋歡是探花,請問他是參加科舉考試中什么試才取得的?()A、院試B、鄉試C、殿試D、會試考考你C【明清科舉考試(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緒31年廢止)】
(1)等級:院試(又叫"童試",縣級考試
,童生參加,考上為"生員",即"秀才"。)
鄉試(又叫"秋闈",省級考試,生員參加,考上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又叫"春闈",國家級考試,舉人參加,考上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殿試(國家級考試,皇帝主考,貢士參加,考上為"進士"。其中,第一名叫"狀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內容:四書五經等,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親自組織的中國歷史上一部規模最大的叢書,為后代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提供了較完善的文獻資料。“四庫”是指:(
)A、仁、義、禮、智
B、禮、樂、書、數C、詩、書、禮、易
D、經、史、子、集D考考你經部收錄儒家“十三經”(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及相關著作,史部收錄史書,子部收錄諸子百家著作和類書,集部收錄詩文詞總集和專集等。“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后稱“五常”,貫穿于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禮、樂、射、御、書、數”,孔子合稱“六藝”。禮:禮節(即今德育);樂:音樂;射:射箭技術(鍛煉體格,品格修養);御:駕馭馬車的技術;書:書法(書寫,識字,文字);數:算法(計數)。現在來說就是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的“五經”,即《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
習題演練【例題1】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總角”指的是古時男子未成年時的發型,常用來指兒童時代。
B.“部伍”指的是軍隊的編制單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隊。
C.“嗣位”指的是繼承君主之位,“嗣“本義是傳位或傳業給嫡長子。
D.“伯”是古代爵位稱呼,舊時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種。
2.(15’沈陽一監)下列表述不對的一項()
A.“孤”在古代一般指幼年喪父或父母雙亡,“鰥寡孤獨”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無人贍養的人。
B.“臺閣”在東漢時是尚書省的別稱,因漢尚書臺在宮禁內,因此有這一稱謂。后泛指中央政府機構。
C.“功曹”是古代官名,亦稱功曹史。西漢始置,除掌人事外,得以參與一郡事務。
D.“桎梏”,中國古代的刑具,指腳鐐手銬。在手上戴的為桎,在腳上戴的梏。3、(15’貴陽監測)下列表述不對的一項()A.“蔭補,舊指因祖先功勛而補官。“蔭”指庇蔭,封建時代子孫因先世有功而得到封賞或免罪。
B.“中國”,古指中原地區,古代華夏族建國于黃河流域一代,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
C.“諫官”,指掌諫諍的官員,即古時專規勸天子改正過失的官。D.“宿儒”,“宿”指努力工作的人,“儒”指讀書人,詞語的意思是努力讀書的人。
4.(15’唐山一模)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內艱”,古代指遭逢父母喪事。趙豫在擔任兵部員外郎時,母親去世。按照當時的規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家居守喪,趙豫服喪期滿后復出做官。
B.“奪情”,指奪去官員孝親之情,官員不必離職居家守喪。荊州知府劉永遭父親去世,他本應棄官歸家為父親守喪,但因深受軍民愛戴,英宗命他留任。
C.“乞留”指百姓請求挽留官員。明朝重視當地百姓對地方官任期屆滿后去留的意見。趙豫、趙登、孫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級留任原職。
D.“大計”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據官員德業表現的等第來定賞罰。在正統十年春的“大計”中,趙豫成績出眾,從而得到皇帝的賞賜。1、【答案】A“總角”指的是未成年時梳的發髻,不分男女。2、【解析】D在手上戴的為梏,在腳上戴的桎。
3、【解析】D宿儒是年老博學的讀書人,宿指年老的,長期從事某種工作的。4、【解析】A內艱指遭遇母親喪事。【古代主要節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禱農事。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
冬至:又叫"至日",節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舊迎新【地理常識】
1.九州,中國的代稱。一般指冀州、徐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2.中原,廣義上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3.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
4.四海,指天下、全國。
5.江河,古代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6.江東,指長江以東地區,古人以東為左,故又稱江左。
7.江表,長江以南地區,從中原看,地處長江之外,故稱。
8.五岳,分別是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9.南京,又稱建康、金陵、江寧、白下等。
10.揚州,又稱廣陵、維揚。
11.杭州,又稱臨安、武林等。
12.蘇州,又稱姑蘇、平江等。姓名稱謂
1.謙稱:主要用家、舍、愚、賤、敝、鄙、小等自謙,如“老臣賤息舒祺”(《觸龍說趙太后》)。帝王自稱朕、孤、寡人,臣子稱臣、仆、下官,女子稱妾,如“是寡人之過也”“臣之壯也”(《燭之武退秦師》)。
2.敬稱:主要有稱對方的字、號、齋名、謚號、廟號,如“子犯請擊之”(《燭之武退秦師》)、“莊宗受而藏之于廟”(《伶官傳序》)。稱對方的官名、爵名,如“晉侯秦伯圍鄭”(《燭之武退秦師》)。用令、尊、賢、貴、高、玉、大等敬辭表尊敬,如“恐太后之玉體有所隙”(《觸龍說趙太后》)。其他朋友尊長稱公、卿、君、大人、夫子、足下、子、媼、執事等,如“今急而求子”(《燭之武退秦師》),“夫子哂之”(《侍坐》)。
3.賤稱:主要有豎子、小子、黔首等,如“豎子不足與謀”(《鴻門宴》),“小子無所謂”(《孔雀東南飛》),“以愚黔首”(《過秦論》)。
4.特稱:“從”表叔伯關系,“先”表已逝的尊長。如“先大母婢也”(《項脊軒志》)。禮俗(1)冠禮:古代男子在20歲時,把頭發結起來,舉行加冠儀式,叫“結發”“弱冠”“加冠”,表示成年,如“結發同枕席”(《孔雀東南飛》),“冠者五六人”(《侍坐》)。
(2)婚禮:女子出嫁叫適、歸、于歸,女子回娘家省親叫“歸寧”,如“吾妻來歸”“吾妻歸寧”(《項脊軒志》)。
(3)喪禮:喪禮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新型傘齒布料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數字報警器數據監測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纖維混紡紗線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工業計數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歷史三:第課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南高效課堂教學設計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圖木舒克市2024-2025學年六年級數學小升初摸底考試含解析
- 新疆烏魯木齊2025年高三期初調研測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物流系統優化與仿真》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2030年中國edta鐵銨行業發展狀況及投資前景規劃研究報告
-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生物與醫藥儀器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APQC流程分類框架PCF 版本 中文翻譯
- 中國當代文學史課件
- 2022年中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散文閱讀專項練習題匯編(含答案)
- 稿件修改說明(模板)
- 不孕癥診療流程課件
- 節前安全安全檢查表和內容
- 政府供應商分類表
- 北師大版生物八年級下冊 9.25.1 發酵技術 課件
- 測量教案5章-es-602g全站儀
- DB33∕T 1230-2020 金屬面板保溫裝飾板外墻外保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
- DB22T 5118-2022 建筑工程資料管理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