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8年下學期◆高一月日班級:姓名:第一章集合與函數概念-2-第25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學習目標【唯物史觀】立足唯物史觀認識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概述新中國鞏固人民政權的必要性及主要舉措,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時空觀念】能夠運用年表排序、事件分類、歷史分析等方法,歸納梳理新中國在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鞏固人民政權的措施。【史料實證】運用史料探究中國新型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社會主義工業化起步【歷史解釋】結合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從歷史解釋的角度認識外交領域的開創性。認識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家國情懷】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感受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探索成功了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培養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課前自主探究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的條件都有哪些?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的時間、地點和內容都有哪些?3、為什么說《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4、中華人民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5、閱讀教材,為了鞏固新政權,做了哪些努力?6、新中國成立初期,新生的政權有何國內外的壓力?在經濟、軍事、外交等領域遇到的困難又是如何應對的?7、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是如何鑄就的?8、根據材料分析土地改革的背景、目的、概況、實質和意義?9、毛澤東為什么說:土地改革“是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繼軍事斗爭以后第二次決戰”?10、人民政權采取什么措施穩定了物價?結果如何?目的和實質是什么?11、結合教材“歷史縱橫”,分析“銀元之戰”和“米面之戰”的實質?12、通過材料對比新舊中國的外交有何不同?13、新中國的外交方針是什么?這一方針在建國初期的具體表現是什么?內涵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中國為什么實行一邊倒的政策?14、用史實具體說明五十年代新中國在外交上取得哪些成就?具有什么意義?15、與“一邊倒”相比,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有什么特點?它的提出具有什么意義?16、根據“一五”計劃的成就,說明“一五計劃”工業化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有什么意義?17、根據“一五”計劃成就巨大的原因?18、新中國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體系是如何建立的?【概念解讀】1、民主主義革命:是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是消滅資本主義,消滅一切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革命。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準備,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趨勢。2、印度支那中南半島,是位于東南亞的一個半島,為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主主要包括泰國、緬甸、柬埔寨、老撾和越南,中國稱為“中南半島”,國際上稱為“印度支那”,這次會議上主要想解決越南、老撾、柬埔寨與法國之間的矛盾沖突,最后實現停戰。3、過渡時期(1949-1956)指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個時期,也就是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轉變時期。兩大任務:民主革命遺留任務和社會主義革命任務。課前自主探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條件:(1)政治條件:國民黨反動政府已被推翻;(2)政策上:1949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確立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3)思想上:毛澤東發表了《論人民民主專政》,為建立新中國成立奠定了理論基礎。(4)組織條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召開:1949年9月,在北平舉行。內容:①確定國名:中華人民共和國;②通過建國綱領:《共同綱領》(臨時憲法作用)等幾個重要文件;③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主席、副主席。④規定國旗、代國歌、首都、國徽等2、開國大典: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⑴決定:①國家領導人宣布就職;②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外交部長;③接受施政方針《共同綱領》。⑵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時,盛大的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3、歷史意義:(1)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長期壓迫和剝削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2)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3)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4)中華民族開始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歷史進入新紀元。二、人民政權的鞏固軍事上:⑴肅清殘敵,剿匪鎮反國民黨殘余軍隊還盤踞在華南、西南地區→肅清土匪和反革命武裝。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背景:①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②美國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阻擾中國統一;③美國組成“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擴大侵朝戰爭,嚴重威脅中國國家安全。經過:①1950年10月,派遣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②經過五次戰役,中朝軍隊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美國被迫同意進行談判。③國內支援:開展抗美援朝運動結果:1953年夏,美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中國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影響:①打出了國威和軍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②鞏固了新政權,形成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③鼓舞了全國人民為保衛和建設國家而團結奮斗;④為國內的經濟建設創造了穩定的外部環境。經濟上:⑴土地改革背景:①新中國成立時,全國2/3的農民被束縛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直接原因)②封建土地所有制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根本原因)目的:解放發展農村生產力,為新中國的工業化(“一五計劃”)開辟道路概況:1950年夏,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已基本上完成了士地改革實質: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有制。(生產關系的調整)意義:①農民獲得土地,擺脫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縛。②解放農村生產力,為中國逐步實現工業化掃除了障礙⑵平抑物價、統一財經背景:①國家財政困難②投機商人的不法行為,導致物價飛速上漲,市場混亂。措施:①“銀元之戰”(行政、法律手段)和“米棉之戰”(經濟手段)——治標實質:黨和政府與資本家爭奪市場領導權。②統一財政經濟——治本結果:①1950年春,全國物價趨于穩定,人民政府贏得全國人民的信任。②1952年底,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三、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⑴外交方針: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外交政策:“一邊倒”、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結果:蘇聯、保加利亞、朝鮮、越南等十個人民民主國家建交;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麥、瑞士、芬蘭建交,掀起了第一建交高潮。⑵外交成就: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1953年周恩來會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1954年在中印、中緬聯合聲明中正式倡議;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特點:包容性和開放性意義:①標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②成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B.參加日內瓦會議時間:1954年4月目的:和平解決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特點: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的國際會議。結果:①因美國的阻撓,會議并未解決朝鮮問題;②由于中國的努力,印度支那問題得以政治解決。意義:顯示了新中國通過談判解決國際爭端、維護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積極作用。C.亞非會議時間:1955年印尼萬隆特點: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成果:“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意義:①為進一步開展同亞非各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創造了條件;②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的進展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1、經濟領域:⑴過渡時期總路線——“一化三改”提出:1953年目標:①第一個一五年計劃,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②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⑵實踐:①社會主義三大改造(1953--1956年)意義:標志著生產資料公有制占絕對優勢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起來。②工業化——一五計劃(1953-1957):提前完成,開始改變工業落后面貌。2、民主法制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時間: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性質: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原則: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⑵政治制度體系的確立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3、思想:毛澤東思想不僅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導思想,也是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當堂檢測一、選擇題 1.下圖為1950年澄海火柴廠的火花(即火柴盒貼畫)。圖中劃船者是一位世代生活在廣州市珠江上的水上人家女孩。據此可推知,該火花設計的主要意圖是(
)A.描繪貧苦大眾解放后的新生活B.記述工業化建設帶來的新變化C.展現三大改造的新成果D.彰顯男女平等的新氣象2.土改后,太行山區某農民要買一頭驢,談好價錢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我們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規矩,男的開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開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這件事可以反映出,當時解放區A.男尊女卑觀念消亡B.家庭成員經濟地位發生變化C.按勞分配得到實施D.傳統的社會倫理秩序被顛覆3.1956年,毛澤東在談到國家與工廠的關系時指出:“統一性和獨立性是對立的統一,要有統一性,也要有獨立性。……各個生產單位部要有一個與統一性相聯系的獨立性,才會發展得更加活潑。”毛澤東強調的是(
)A.適當提高工廠的生產經營自主權 B.適度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C.平衡工商企業改造中的公私關系 D.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4.1954年8月,毛澤東在接見英國工黨代表團時指出:“我們這類國家,如中國和蘇聯,主要依靠國內市場,而不是國外市場。這并不是說不要國外聯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聯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強調中國A.需要學習和借鑒西方經驗 B.經濟建設要堅持自力更生C.應逐步放棄“一邊倒”政策 D.愿意開展對外經濟交流5.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后,重慶市軍管會在接管城市時明確要求:對舊政權人員一概不許稱偽人員,對企業生產機關必要時可冠以“原”字,對學校除需要更改名稱的外,仍稱原名。這些要求(
)A.體現了民主集中的工作原則 B.貫徹了團結建國的精神C.落實了愛國統一戰線的方針 D.適應了三大改造的需要6.1949年,渡江戰役即將發起時,英國軍艦擅自闖入長江人民解放軍防線。人民解放軍奮起反擊,斃傷英軍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國的武裝力量“迅速撤離中國的領水、領海、領土、領空”。人民解放軍的這一行動(
)A.是對列強在華特權的否定 B.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陣營C.切斷了西方國家對國民黨的軍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爐灶”外交政策的確立7.近代以來,不同時期對華貸款最多的國家不斷變化,1840~1911年是英國,1911~1927年是日本,1927~1949年是美國,1949~1960年是蘇聯。對上述變化理解最全面的是(
)A.中國國家實力與經濟發展水平的變化 B.世界上主要國家對華政策性質的變化C.近代以來中國對外援依賴程度的變化 D.國際局勢影響下中國國際地位的變化8.1951年3月18日,毛澤東致函鄧小平等領導同志:“民主人士及大學教授愿意去看土改的,應放手讓他們去看……吳景超、朱光潛等去西安附近看土改,影響很好,要將這樣的事例教育我們的干部。”在這里,毛澤東指示(
)A.應賦予人大代表以充分的權力B.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C.為建立人民民主政權進行調研D.為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樹立典型9.1950年9月,中共中央將《關于東北工廠遷移問題的意見》下發到東北局,10月初,東北南部地區以重工業為主兼有部分輕工業的23家工廠正式向北遷移,一個月之內相關設備和人員全部到位。這一舉措是為了(
)A.平衡地區差異 B.調整工業結構C.應對朝鮮戰爭 D.恢復國民經濟10.1952年,以反細菌戰為目的的愛國衛生運動在全國展開;到1956年,“除四害”(四害指老鼠、蚊子等病媒蟲害)成為該運動的新內容。在整個過程中,群眾是主體力量,既是參與者也是服務對象。這充分反映了(
)A.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 B.群眾運動取得了成效C.中國歷史進入新紀元 D.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11.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會議,周恩來匯報參加日內瓦會議和出訪印度、緬甸情況時,毛澤東指出:“門要關死已經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種有利的局勢,需要我們走出去。緩和國際緊張局勢,不同制度的國家可以和平相處。”這說明(
)A.國內建設需要調整“一邊倒”政策B.支持民族解放運動提升中國影響力C.“求同存異”促進亞非各國了解中國D.不結盟運動興起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1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共中央把“國防第一,穩定市場第二,其他第三”的財經工作方針,轉變為“邊打、邊穩、邊建”的財經工作方針。這一變化(
)A.促進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的開展B.體現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C.適應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需要D.加速了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13.20世紀50年代中期,周恩來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的某國際會議上強調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會議最終通過了《關于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這次會議上,周恩來作出的重要貢獻有(
)A.鮮明地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B.就印度支那停止敵對行動提出六點建設性意見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D.闡述了以結伴而不結盟為核心的新型國家關系14.如圖《通不過去》(圖中有“和平之路”“戰爭之路”“五項基本原則”及排隊情形)意在說明,新中國的外交政策有利于(
)A.提升不結盟運動的影響力 B.推動社會主義陣營的擴大C.阻止兩極格局的最終形成 D.遏制帝國主義的戰爭圖謀15.東北機器制造廠尉風英曾被授予“毛主席的好工人”稱號。她回憶:“在五六十年代,大搞技術革新時,我們簡直入了迷、著了魔。從1953年到1965年這12年的時間里,我共實現技術革新177項。”他們的技術革新(
)A.是為了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B.體現了工人階級主人翁精神C.提高了勞動婦女的社會地位D.有利于東北經濟的均衡發展1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蘇南行署的工作人員主要來自蘇北與山東,他們對當地的方言、生活習慣存在隔膜感。蘇南行署通過各級民政機關執行蘇南區黨委制定的撫恤措施,還通過發動社會力量,以多種方式對解放戰爭中犧牲軍人的家屬提供經濟補助,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這體現了(
)A.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B.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初步形成C.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同步進行D.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造性運用17.1957年,外國專家沙博理參觀西安時,獲悉城市人口從解放初不足50萬增加到150萬。在訪問已建成的六家國營紡織廠中的一家時,他得知“該廠使用的每一件機器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暖通工程建筑冷熱源系統設計考核試卷
- 合成氣制清潔能源考核試卷
- 海底隧道工程消防系統設計與施工考核試卷
- 珠寶首飾環保責任履行考核試卷
- 漁業資源養護與漁業經濟發展考核試卷
- 聚合纖維的環境監測與污染控制考核試卷
- 航空運動飛行器飛行性能分析考核試卷
- 礦石性質與選礦工藝設計-石墨滑石考核試卷
- 珠海市高三月摸底考試物理試題
-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江都區實驗初級中學2025年初三下學期期末五校聯考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中考數學二診試卷
- 2024年新疆喀什地區兩級法院機關招聘聘用制書記員考試真題
- 2025年上海市松江區中考數學二模試卷(含解析)
- 第03講 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知識解讀+達標檢測)(原卷版)
- 2024年全球及中國法務和估價服務行業頭部企業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高考數學總復習第九章概率9.1隨機事件的概率
- 招商崗位測試題及答案
- 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招聘筆試真題2024
- 創新獎申請材料撰寫指南與范文
-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解讀
- 美容師考試相關法律法規的知識要點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