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浙江省杭州市名校物理八上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浙江省杭州市名校物理八上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浙江省杭州市名校物理八上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浙江省杭州市名校物理八上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浙江省杭州市名校物理八上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浙江省杭州市名校物理八上期末監測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甲、乙兩車分別在同一直線上的M、N兩點(M、N間距為10m),同時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乙的圖像分別如圖所示,經過時間t,甲、乙相距80m,則該過程中A.t一定為10sB.甲車的路程一定為4mC.t可能為90sD.乙車的路程可能為36m2.如圖是一種自動測定油箱內油面高度的裝置,R2是滑動變阻器,它的金屬滑片連在杠桿的一端,從油量表(由電流表改裝而成)指針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內油面的高度,當油面上升時()A.電壓表和油量表示數都變小 B.電壓表和油量表示數都變大C.電壓表示數變大,油量表示數變小 D.電壓表示數變小,油量表示數變大3.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在岸上看到水中的腿變“短”了B.平靜湖面上群山的倒影C.透過玻璃磚看到鋼筆錯位了D.手影4.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醫生使用聽診器可以增大聽到聲音的響度 B.月球上的同伴可以直接對話C.在教室里講話聽起來比曠野響亮 D.高、低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相同5.下列單位換算正確的是()A.1m=10cm B.1h=10min C.1min=10s D.1m/s=3.6km/h6.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聲音在介質中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的B.看電視時調節音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C.“聞其聲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調來判斷的D.在空氣中,超聲波的傳播速度等于次聲波的傳播速度7.如圖所示是利用每秒閃光30次的照相機拍攝到的四個物體的閃光照片,圖中箭頭表示物體的運動方向,其中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是()A. B.C. D.8.如圖所示,將甲、乙兩音叉發出的聲音信號輸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兩種波形,從波形上可以得出A.甲、乙兩種聲音的音調相同B.甲、乙兩種聲音的響度相同C.乙聲音的音調高于甲聲音的音調D.甲聲音的響度高于乙聲音的響度9.下列估測數據最接近實際值的是()A.一支鉛筆的長度約為30cmB.一塊考試用橡皮的質量約為100gC.人體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約為40℃D.“亞洲飛人”蘇炳添的百米平均速度達到10m/s10.有關不可見光的一些說法,觀點正確的是()A.電視遙控利用紫外線傳遞信息 B.用紫外線照射人體總是有益的C.蛇和狗輻射的紅外線強度相同 D.臭氧層能吸收來自太陽的紫外線11.下雨時,雨滴看上去好像是連成一條線,這是由于()A.雨滴下落速度大而連在了一起 B.雨滴小,看起來就連成了線C.人眼有視覺暫留現象 D.觀察時間和雨滴下落時間太短12.俗話說“坐井觀天,所見甚小”,能解釋這一現象的是()A.光的直線傳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二、填空題13.如圖,用鐵絲圍成一個內徑約4mm的圓環,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滿圓環的水膜猶如透鏡,用這個水膜透鏡貼近課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為____(實像/虛像);透過水膜透鏡看遠處的樓房樓房倒立縮小了,這種成像情況與_______(照相機/幻燈機)成像原理相同;輕輕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過水膜透鏡看遠處的樓房成正立縮小的像,此時水膜透鏡相當于_______(凸透鏡/凹透鏡)14.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生理醫學諾貝爾獎,這是中國在科學領域獲得的諾貝爾首獎,具有突破性的意義.她回憶當年帶領課題小組實驗嘗試加熱青蒿水溶液使其沸騰,從而去除水份以提取藥物,做了大量實驗但并沒有發現有效結果.她猜想:可能在高溫的情況下,破壞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為乙醚提取.最終成功地從青蒿乙醚溶液中提取出有效物質,命名為青蒿素.(1)青蒿素的提取是利用乙醚的____________(選填“熔點”或“沸點”)較低.(2)我們可以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動活塞使注射器里吸進一些乙醚,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動活塞,注射器里的液態乙醚慢慢消失,這是一種_______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然后反向推動活塞,觀察到慢慢會有液態乙醚出現,這表明用___________方法可以使氣體液化.15.初春時節,柳樹發芽,你可以折根柳條,擰松后抽出木芯,用刀片修齊整,就制成了“柳笛”,如圖所示,“柳笛”發出的聲音是由____的振動產生的;用不同的力吹“柳笛”,改變了發出聲音的____;粗細或長短不同的“柳笛”發出聲音的____不同。16.飛機的速度大約是700km/h,讀作___________。自行車的速度大約是5m/s,讀作___________。三、實驗題17.(8分)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中,如圖甲所示,小亮用高為4cm的發光體“F”(由發光二極管組成)作為物體,把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線處不動。下表是小亮記錄的凸透鏡成實像時的部分實驗數據(數據記錄時取整數)。實驗次數物距/cm像距/cm像高/cm13015222043158(1)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實驗中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cm;(2)在第3次實驗時,將光屏移到光具座______cm刻度線處,光屏上會出現清晰的像。此時,如果小亮不小心用手指尖觸碰到了凸透鏡,光屏______(填“會”或“不會”)出現手指尖的像;(3)圖乙是從右向左看到的“F”光源的字母形狀(未通過透鏡),如果將凸透鏡的上半部分罩住,則從左向右看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填圖丙中字母);(4)如圖丁所示,是通過凸透鏡看到的點A的虛像,請你在圖中畫出兩條從A點發出的人射光線經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并確定凸透鏡的一個焦點F______。18.(8分)在“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試管中裝有適量的碎冰。(1)觀察裝置和操作(如圖甲所示),其中錯誤之處是________;(2)將裝有碎冰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對試管加熱,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實驗中讓碎冰的溫度較________(選填“快”或“慢”)地上升,可以便于及時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3)圖乙是根據實驗記錄繪制的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BC段的物質處于________態,冰的熔化過程經歷________分鐘;(4)試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續加熱,在1標準大氣壓下將得到圖象中的DE段,這段時間內試管中的水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沸騰,原因是________。19.(8分)小娟利用如圖所示的器材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已知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1)根據測得的數據小娟繪制了小燈泡的電流隨電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小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功率是______W,進一步分析圖像可以發現小燈泡的電阻不斷變化,這是因為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2)繼續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讓小燈泡兩端的電壓逐漸降低,小燈泡逐漸變暗,在這段時間內,若小燈泡電阻變化量的絕對值是R1,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化量的絕對值是R2,則R1______R2(“大于”、“小于”或“等于”);(3)小娟同學用定值電阻代替小燈泡,并對電路進行了調整,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也測量出此電阻的阻值,已知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0,她的操作如下:①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到中央位置,記錄電壓表示數為U1;②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到阻值最大處,記錄電壓表示數為U2。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未知電阻的表達式Rx=______。四、作圖題20.(8分)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______)21.(8分)請你畫出圖中經透鏡折射后的光線。五、計算題22.(10分)飛機飛行的速度是700千米/時,它飛行2小時通過的路程是多少?23.(12分)一個空瓶的質量是200g,裝滿水后,瓶和水的總質量是700g。將瓶中的水倒出后裝入一些金屬顆粒,稱出瓶和金屬的總質量是878g,然后往瓶內加水,當瓶內裝滿水時,水能將金屬淹沒,稱出瓶子、水和金屬的總質量是1318g。求:(1)瓶子只裝滿水時,水的體積是多少?(2)瓶子中這種金屬的密度是多少?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詳解】AC.由圖象可得,甲的速度v甲==0.4m/s,乙的速度v乙==0.6m/s,根據題意可知,經過t,甲、乙相距80m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甲乙兩車未相遇時相距80m,二是相遇以后相距80m。故可得:v甲t+v乙t=80m或v甲t+v乙t=10m+80m=90m,代入數值可得:0.4m/s×t+0.6m/s×t=80m或0.4m/s×t+0.6m/s×t=10m+80m=90m,解得t=80s,或t=90s,即t可能為80s,也可能為90s,故C正確,A錯誤;BD.當時間是80s時,甲車的路程s甲1=v甲t1=0.4m/s×80s=32m,乙車的路程s乙1=v乙t1=0.6m/s×80s=48m,當時間是90s時,甲車的路程s甲2=v甲t2=0.4m/s×90s=36m,乙車的路程s乙2=v乙t2=0.6m/s×90s=54m,故BD錯誤。2、D【詳解】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串聯,油量表(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電壓表測R2兩端的電壓;當油面上升時,R2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小,因為I=U/R,所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即油量表的示數變大,故AC不正確;因為U=IR,所以R1兩端的電壓變大,因為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且電源的電壓不變,所以R2兩端的電壓變小,即電壓表的示數變小,故B不正確,D正確;故應選D。3、B【詳解】A、水中的腿看起來變短,是由于光線通過水、空氣進入人的眼睛時,光線的傳播方向發生改變而形成的現象,故屬于光的折射現象;B、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現象,故屬于光的反射;C、玻璃中的“斷筆”是由于光從玻璃中通過空氣進入人的眼睛時,光線的傳播方向發生改變而形成的虛像,故屬于光的折射現象;D、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選B.4、B【詳解】A.醫生使用聽診器可以減小聲音的分散,增大聽到聲音的響度,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月球上的同伴不能直接對話,故B錯誤,符合題意;C.在教室里講話,因為聲音的反射,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不能區分,回聲使原聲加強了,聽起來比曠野響亮,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無論是高音還是低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都是相同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5、D【詳解】A.1m=10dm=100cm,故A錯誤;B.1h=60min,故B錯誤;C.1min=60s,故C錯誤;D.,故D正確。故選D。6、C【詳解】A.聲音在介質中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的,A正確不符合題意;B.看電視時調節音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B正確不符合題意;C.“聞其聲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C錯誤符合題意;D.在空氣中,超聲波的傳播速度等于次聲波的傳播速度,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7、D【詳解】A.物體在相等的時間里運動距離不同,所以速度在變化,不是勻速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

BC.物體運動方向在不斷變化,不是直線運動,故BC不符合題意;

D.物體的運動方向和速度都不變,是勻速直線運動,故D符合題意。

故選D。8、A【詳解】振幅描述物體振動幅度,振動幅度越大,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圖甲的波形,振幅小,圖乙的波形,振幅大,所以甲聲音的響度低于乙聲音的響度.故選項BD都是錯誤的,不符合題意.觀察圖形,相同時間內,甲乙兩種波形經過的周期相同,即甲的頻率與乙的頻率相同,所以甲的音調等于乙的音調.故選項A是正確的,符合題意;選項C是錯誤的,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音調指聲音的高低,是由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物體振動的越快,頻率越大.觀察圖形,相同時間內,經過的周期越多,頻率越大.振動物體往返一次叫一個周期.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是由發聲體振動的振幅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是指振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它決定了聲音的響度.9、D【解析】A.一支鉛筆的長度跟跟中學生一拃的長度接近約為18cm,故A不符合實際;B.一塊考試用橡皮的質量遠遠小于100g,約為10g,故B不符合實際;C.人都正常體溫是37℃,人體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約為25℃,故C不符合實際;D.2015年“亞洲飛人”蘇炳添用9秒99的時間跑完的百米比賽,所以其平均速度為:v==10m/s,故D符合實際。10、D【詳解】紅外線和紫外線都是不可見光,紅外線的熱作用強,可以用來做紅外夜視儀。紫外線的生理作用強,適當照射紫外線有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紫外線的熒光效應強,能使熒光物質發光。A.電視機遙控器是利用紅外線來實現遙控的,故A錯誤;B.適量的紫外線照射對人體總是有益的,但是過量照射對人體就是有害的,故B錯誤;C.不同溫度的物體輻射的紅外線的強度不同,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越強,所以,由于蛇和狗的體溫不同,輻射的紅外線強度不相同,故C錯誤;D.臭氧層能很好地吸收來自太陽的紫外線,阻擋過量的紫外線進入地球,故D正確。故選D。11、C【詳解】由于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所以雨滴都會豎直的落回地面,人的眼睛具有“視覺暫留”的功能,觀察到雨滴時,還留有上一個物體的像,因此雨滴看起來是連續的。故選C。12、A【詳解】坐井觀天,所見甚小: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使得青蛙只能看見青蛙與井的邊緣形成的圓錐內的區域。故選A。二、填空題13、虛像照相機凹透鏡【詳解】水膜透鏡相當于凸透鏡,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當其貼近課本上的字,此時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當看遠處的樓房樓房,此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看到的是倒立縮小實像,這種成像情況與照相機成像原理相同;因為通過凹透鏡可以看到正立縮小的像(如近視鏡),所以此時水透鏡相當于凹透鏡;14、沸點汽化壓縮體積【解析】(1)[2]根據題意:“嘗試加熱青蒿水溶液使其沸騰,從而去除水份以提取藥物”,可見青蒿素的提取是利用乙醚的沸點較低.(2)[2][3]我們可以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動活塞使注射器里吸進一些乙醚,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動活塞,注射器里的液態乙醚慢慢消失,液態變為氣態,所以這是汽化現象;然后反向推動活塞,觀察到慢慢會有液態乙醚出現,這表明用壓縮體積的方法可以使氣體液化.15、空氣柱響度音調【詳解】[1]“柳笛”屬于管樂器,發出的聲音是柳笛內的空氣柱振動發聲的;[2]用力吹柳笛,空氣柱振幅越大,響度越大;[3]粗細或長短不同的“柳笛”,空氣柱質量、體積不同,振動頻率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16、700千米每小時5米每秒【詳解】[1]飛機的速度大約是700km/h,讀作700千米每小時。[2]自行車的速度大約是5m/s,讀作5米每秒。三、實驗題17、1080不會D【詳解】(1)[1]由表中第二組數據可知,當物距等于20cm時,像高于物高相同,所以此時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焦距是10cm。(2)[2]由第一次實驗可知,當物距等于30cm時,像距等于15cm,第三次實驗時,物距等于15cm,根據光路的可逆性,此時的像距應為30cm,故應將光屏移動到光具座80cm刻度線處,光屏上會出現清晰的像。[3]若用手指尖觸碰到凸透鏡,會遮擋部分光線使像變暗,但光屏上不會出現手指尖的像。(3)[4]如果將凸透鏡的上半部分罩住,會遮住一部分光線,改變了像的亮度,但不會改變像的大小,所以還能看到完整的像,凸透鏡所成的像是上下和左右都顛倒的,但由于原來從右向左看到的F光源的字母形狀,所以從左向右看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圖D。故選D。(4)[5]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通過焦點,兩條折射光線的延長線能會聚到,如下圖所示:18、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試管底部使碎冰受熱均勻慢固液共存3不能試管中的水達到沸點后不能繼續吸熱【詳解】(1)[1]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壁,由圖可知,錯誤之處是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試管底部;(2)[2][3]將裝有冰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冰的溫度變化比較均勻,并且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3)[4]冰是晶體,由圖象可知BC段表示冰處在熔化過程,所以是固液共存狀態;[5]冰從第1min開始熔化,第4min熔化結束,熔化過程為3min;(4)[6]由于燒杯內的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試管內的水雖達到沸點,但不能繼續吸熱,所以不能沸騰。19、0.75增大小于大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