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西游記的主題思想_第1頁
試論西游記的主題思想_第2頁
試論西游記的主題思想_第3頁
試論西游記的主題思想_第4頁
試論西游記的主題思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論《西游記》的主題思想最近,汪老師在暑假班引導新初一的學生精讀《西游記》,無論是小說情節,還是小說主題,以及相關人物形象,汪老師都以專題的形式跟同學們面對面鑒賞與分析。在吳承恩的百回本《西游記》中,許多有趣的故事讓西游記經久不衰。至于你能看出點什么道理,那就需要深層次的去思考了。《西游記》算是個大部頭的書,據汪老師了解,沒有一定的引導和督促,學生很快就會把這本名著撂下。基于此,汪老師利用這個暑假課時間,讓新初一的同學們天天堅持認真精讀此書。在課堂中撈點干貨跟同學們解讀一些內容,至于《西游記》這部作品的主題思想不同的讀者或許有不同的理解。但我大體上比較認同這部著作的主題思想是:通過描寫取經者和阻撓取經者之間的斗爭(唐僧師徒四眾和各式各樣的妖魔之間的斗爭),主人公經歷千辛萬苦,進行始終不懈的努力,最終取得真經,才達到了目的。閱讀完《西游記》,顯然讓我們有一種強烈地認識,那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所有人,要實現一個美好的夢想,要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定會遭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這個時候如果能堅持下去,想盡辦法,而且必須戰勝這些困難,最終勝利才有希望。這么多年以來,汪老師也是經歷了種種困難,每走一步都是特別艱難。但是,我有時在看《西游記》時,特別是取經人的精神,是足以給我安慰和力量的。雖然說,我們普羅大眾在事業上(取經路)上盡是險山惡水,妖精魔怪層出不窮,充滿刀光劍影。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去努力,不改初心,從不退縮,就能有所成就。這種取經路上的信仰不是誰都能有的。《西游記》在汪老師眼中正是有了這種積極意義的主題思想,從而使這部書在汪老師心目中具有了深刻的寓意,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當然,這部作品也還有其它層面上的主題思想,這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當汪老師有一定社會閱歷之后,在實現自己的心中理想的過程中,總是充滿著矛盾和沖突,我再來結合閱讀《西游記》的感受,這時更能一眼洞穿許多紛擾,看破……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學們可以有自己的閱讀體會,只要能深入思考《西游記》折射出來的寓意,汪老師認為閱讀能力就得到了提高。看穿了《西游記》的深邃內涵,人生會更豁達圓通,更能帶給我們觸及心靈的感受。

從神魔關系論《西游記》的主題思想《西游記》是一部流傳廣泛、影響深遠的古典神話小說。由于本書所采用的原始素材本身就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和傳奇性質,長期的民間流傳過程更產生了富于幻想性的奇情異趣,再加上作者獨特的藝術構思和杰出的創作才能,這一切,足夠使《西游記》成為具有強烈浪漫主義色彩和高度藝術感染力的文學巨著。同時,也給《西游記》的主題意義和思想傾向,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在關于《西游記》的許多評論著述中,流行著一種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即認為:《西游記》的主題思想是“廣泛地揭露和批判了黑暗的封建社會,歌頌了對天宮、地獄統治者及危害人民的妖魔鬼怪的反抗斗爭,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愿望”①;“天宮實際上是封建王朝的縮影”②;“取經途中遇到的許多妖魔鬼怪,有的是自然界的險阻和困難的神化,但更多的是象征危害人民的社會惡勢力”;而孫悟空,則是一個“富于反抗的神話英雄形象”③;“‘大鬧天宮’是他個人的英雄傳記,‘西天取經’是他建功立業的一部歷史”④。這些論著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實際上把《西游記》中的“大鬧天宮”和“西天取經”作為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兩個內容來分別進行論述。認為“大鬧天宮”是:“通過神話故事的形式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人民的反抗”;“西天取經”則是“反映了中國人民摧毀社會上一切邪惡勢力及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信心”。而關于“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和以后的皈依佛法”,卻不過是“情節發展上的必然要求”,是作者“有意識地以五百年的漫長時間來作為分水嶺,使得情節能轉入另外一個具有不同主題思想的故事”⑤。運用這種所謂“兩個主題”的討論方法,其實是為了論證上的方便,即是為了避開由于上述觀點本身的不完備、因而不可避免地會造成論證過程中的自我矛盾而采取的一種繞開問題的討論策略。在論證“大鬧天宮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人民的反抗”時,是在“孫悟空是人民力量的化身”和“天宮是封建王朝的縮影”這樣的前提下;在論證“西天取經”“反映了中國人民摧毀社會上一切邪惡勢力以及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信心”時,又是在“孫悟空等取經力量是人民力量的化身”和“妖魔鬼怪是社會邪惡勢力的象征”這樣的前提下。而在具體的論述過程中,兩個前提和結論又互不相關,即實際上不把這二者統一到同一范疇中來進行討論。這樣,就巧妙地避開了正面回答孫悟空這個形象的意義在取經前后的變化、以及他后來和天宮統治者結成降妖捉怪的“聯盟”的性質;也避免了回答作為取經的發起者和組織者的如來佛、觀音菩薩以及作為取經隊伍的強大支持力量和后盾的天宮統治者們在取經斗爭中所代表的力量的階級屬性問題;從而,也就更避免了如果上面的兩組命題和結論都同時成立,就勢必可以進一步推導出“代表封建統治的如來、玉帝、觀音等形象,在取經斗爭中已經成為人民反抗社會邪惡勢力和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和愿望的化身”這種明顯荒謬的結論。這就表明,這種割裂材料以適應觀點的方法,不是科學的討論方法,也不可能導致正確的結論。有的論著已注意到了這種矛盾情況和問題的出現,與《西游記》對封建統治批判的不徹底和孫悟空“改邪歸正”的問題有關。但大多是在總的肯定《西游記》的主要傾向和進步意義的前提下,作為不足之處和次要的缺點提出來的,并且往往又馬上以“時代的局限和階級的局限”而一筆帶過,并沒有再深入下去研究其中的必然性和內在實質。這樣,同樣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釋這一切。那么,難道就沒有一種真正體現作者創作意圖的、貫穿作品始終的、能夠順理成章地解釋作品的主題意義和思想傾向的東西存在于作品之中嗎?肯定是有的。這就是《西游記》中的神魔關系及其斗爭。只有這種關系和斗爭,才是貫穿作品始終、體現作者創作意圖的主線。循著這一線索,我們就可以去掉籠罩在這部作品上的神秘色彩,揭示出它的真正主題和思想傾向。一、神魔關系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系在《西游記》那色彩斑斕、光怪陸離的神話形象中,盡管人物的面目和行動方式是如此變幻離奇,但仍然不可能脫離人類社會法則的制約,即是說,歸根結底仍然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某種反映。因此,依據神話人物的社會地位和政治上的聯系,我們仍然可以把他們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社會集團,即神界和魔界。神界是以玉皇大帝、如來佛祖、太上老君、觀音菩薩等為代表的神佛集團,他們是神魔世界中不容置疑的當然主宰者。從玉皇大帝到仙官仙吏、天神天將,直至遍布天下的山神土地;從如來佛到各界佛祖菩薩;從四海龍王到蝦兵蟹將;從十殿閻羅到判官鬼卒,真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在。彼此循著神圣不可侵犯的“仙規”、“天條”和絕對不可僭越的森嚴的等級制度,形成了一個自上而下的龐大而又嚴密的統治網,有效地維系著整個神界的權威和統治地位。這個神界的組合和分工,具有國家機器和政權組織的一切特點和屬性,在整個神魔世界中居于統治和支配的地位。作為神界的對立面而存在的,則是魔界。這個魔界也具有被統治者的種種特點和性質。魔界的組成大體來自三個方面。一種是狐兔虎狼成精。除孫悟空是石猴成精外,如雙叉嶺的特處士、熊山君、寅將軍分別是野牛精、熊羆精、老虎精;黑風山的黑大王是黑熊精;黃風嶺的黃風大王是老鼠精;車遲國的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分別是虎精,鹿精,羊精;毒敵山琵琶洞的女妖是蝎子精;冒充孫悟空的假猴王是六耳獼猴精,翠云山芭蕉洞的大力牛魔王是牛精;亂石山碧波潭萬圣龍王的駙馬是九頭蟲精,七絕山的妖怪是紅鱗大蟒精,盤絲洞的女妖是蜘蛛精;黃花觀的道士是蜈蚣精,獅駝國的大魔是獅精、二魔是象精、三魔是大鵬金翅鵰成精,陷空山無底洞的女妖是老鼠精;隱霧山的南山大王是艾葉花皮豹子精,豹頭山虎口洞的妖怪是獅子精,青龍山玄英洞的三個妖怪是犀牛精,等等。這種妖怪的比例,占了《西游記》中妖魔鬼怪的一大半。按照《西游記》中的神話概念,狐兔虎狼是低賤的種類,連“人”那種正式的臣民身份都不具有,他們是神話世界中的“賤民”。照說他們理應在神佛面前俯首低頭,聽任宰割,卻敢于成精作怪,犯上作亂。而更低賤的蟲毛鱗角、野樹山精,則是照例充當妖王們麾下搖旗吶喊的小妖,成為妖怪的基本隊伍。這種妖魔成份,顯然帶有封建社會處于最低層的人民群眾的形象特征。魔界的第二種成份,是被神佛們役使的奴仆傭人,或者干脆就是供他們乘坐的坐騎。如平頂山的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看守金爐和銀爐的童仆;烏雞國奪王位的全真道人,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通天河的靈感大王是觀音菩薩蓮花池中的金魚;金峴山金峴洞的獨角兕大王,是李老君的坐騎青牛;小西天的黃眉大王,是彌勒佛司磬的黃眉童子;朱紫國的賽太歲是觀音菩薩坐下的金毛猊;比邱國變國丈的白鹿是南極壽星的腳力;竹節山的九頭獅子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騎;毛穎山的兔精是太陰星君廣寒宮搗藥的玉兔。總之,他們都是神佛的童仆或傭人,是為神佛燒火看門、司磬搗藥的奴仆,或者直接就是神佛們胯下的牛馬,顯然,他們并不是神佛集團的成員;他們和神佛的關系,是奴隸和主人的關系。并且,他們對于這種被奴役的關系,也是絕非滿意和心甘情愿的。因此,一有機會可乘,他們便或是偷了主人的寶貝下凡,或是咬斷頸上的鎖鏈私逃,到處占山霸嶺,成精作怪,與人間或天上的統治者作對。這種妖怪成份,約占《西游記》中妖魔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魔界的第三種成份,是一些從天上貶下來的犯了罪過的天神天將。如取經隊伍中化為龍馬的玉龍三太子,本是西海龍王之子,為縱火燒了殿上明珠,他父告了忤逆,天庭上犯了死罪,后被貶下凡的;豬八戒本是統領十萬天兵的天蓬元帥,因酒后調戲了月里嫦娥,被貶下凡塵變了豬妖;沙僧是天庭的卷簾大將,瑤池會上失手打破了琉璃盞,貶在流沙河成精;還有碗子山波月洞的黃袍老妖,本是天上二十八宿中的奎星,因與天庭披香殿侍香的玉女私通而逃跑下凡。這些妖怪,本身屬于神佛集團的成員,都因為違犯了神界的天規天條,犯了過錯,因而被貶下凡塵,從“神”的地位貶下來,墮落成“魔”這種現象,正是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沖突和分化的表現。這種妖魔成份在《西游記》中只占很小比例。由代表下層群眾的狐兔虎狼和被神佛奴役驅使的奴傭牛馬為主要組成部份,再加上少量從統治集團內部分化出來的成員,這就是《西游記》中妖魔鬼怪的組成情況。這不正是封建社會的農民戰爭隊伍的基本組成情況在神話世界中的反映嗎?神界是天經地義的統治者,是正果;魔界是被統治者,是邪惡;妖魔皈依神佛,懺悔罪愆,苦修苦煉,可以修成正果,升上神界,成為統治階級的成員;天神違犯了天條,就要遭貶受罰,從神界墮入魔界,從統治者變成被統治者。這就是以神佛集團為一方的神界和以妖魔鬼怪為一方的魔界的關系。這不正是人間社會關系的生動寫照嗎?抹掉神佛們頭上神圣的光圈,洗去妖魔們臉上糊的血污,我們就不難把他們還原到正常的社會生活中來,看到統治和被統治的關系實質。這就是神魔關系的本質。二、神魔斗爭是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根本對抗貫穿《西游記》全書的主線是神魔斗爭。大鬧天宮是以玉皇大帝為總代表的神界同以孫悟空為首的猴精的斗爭,西天取經則是以皈依神界的孫悟空師徒四眾及其支持力量諸路神佛、以及作為他們后臺的如來佛祖、玉皇大帝、觀音菩薩等為一方的神界,和取經途中各種妖魔鬼怪的斗爭。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往的許多評論中,往往把這種本來統一的神魔斗爭割裂開來。他們只承認孫悟空大鬧天宮這種神魔斗爭是人民反抗封建統治的性質,而一當孫悟空皈依神界之后,就立刻也隨著孫悟空轉變立場,筆鋒跟著大圣的金箍棒一轉,于是“煉魔降妖”就成了“對封建惡勢力的揭露和批判”,而妖魔本身,由于沒有了孫悟空那樣的“代表”和金箍棒的保護,也立刻成為“封建惡勢力”的代表,不僅遭到神界的殘酷征剿,還要忍受無情的筆伐。這就把本來清清楚楚的神魔界線,一下搞混淆了。這種前后自相矛盾的觀點,正是人們正確認識《西游記》的主題意義和思想傾向的主要障礙和關鍵所在。為了提供這些妖魔鬼怪是“封建惡勢力”和應該征剿掃蕩的依據,《西游記》用了大量篇幅來描寫妖魔們為非作歹的情況。然而,只要我們不理會作者那種鮮明的主觀立場和強烈的感情色彩,客觀地對這些描寫進行剖析,就不難發現,所謂妖魔鬼怪的所作所為,根本不是什么“封建惡勢力”的“為非作歹”,而正是古代人民反抗封建統治者的斗爭被惡意歪曲和極度丑化了的反映。《西游記》中的妖怪,除了千方百計想吃唐僧肉這一共同點外(關于這一點下面還要談到),把他們的為非作歹歸納起來,不是直接對神佛的統治提出異議和挑戰,就是在人間爭奪帝位、霸占皇后、或者侵害了神佛們的權益。總之,都帶有階級對抗的性質。例如,黃風嶺的黃風大王,曾偷吃如來琉璃盞內的燈油;陷空山無底洞的老鼠精,在靈山偷吃了如來的香花寶燭;青龍山玄英洞的犀牛精假充佛祖騙吃燈油大戶的香油;盤絲洞的蜘蛛怪占了七仙女的浴池,這些是比較低級的斗爭形式。平頂山的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把神界的基層代表人物山神土地喚為奴仆,替他輪流當值;枯松澗火云洞的圣嬰大王紅孩兒,常把土地拿了去,燒火頂門,提鈴喝號,還討什么常例錢,把六百里鉆頭號山的三十名山神、三十名土地的“頭也摩光了弦”,弄得“少香沒紙,血食全無,一個個衣不充身,食不充口”;車遲國的虎力、鹿力、羊力大仙,可以用“五雷正法”驅使天上的雷公雷母、風婆云童和四海龍王為之服役,這些已經很有點占山為王、武裝割據的味道了;烏雞國的全真道人,侵奪帝位,霸占皇后;朱紫國的賽太歲,奪了皇后金圣宮;碗子山波月洞的黃袍妖,搶了寶象國的公主百花羞;獅駝國的三大王在五百年前吃了這城國王及文武百官,奪了江山”,這已經是大規模的農民戰爭的性質。毒敵山琵琶洞的蝎子精,連如來的手指也扎了,弄得如來也疼痛難禁,還對悟空吹噓“你那雷音寺里佛如來,也還怕我哩。”獅駝國的大魔曾有意爭天,一口氣“吞”了十萬天兵;金峴山金蜿洞的獨角兕大王,把如來派來的羅漢的金丹沙也搶了;小西天的黃眉大王,更公然假設雷音寺,冒充如來佛,把無數天兵天將和各方大神大道,都統統裝入白布褡包之中。請看,這被視為神界最高極樂世界象征的“西天”,竟也鬧到狼煙遍地,烽火連天的地步,連如來這樣莊嚴的神界最高統治者,也經常為“降妖捉怪”而東奔西走,天地之間,哪里還有一塊封建統治者們滿意的“凈土”!總之,所謂妖魔鬼怪的“為非作歹”,就是這樣動搖和侵奪統治階級的既得利益,直接向他們的統治權威提出挑戰。這里哪有什么“封建惡勢力”的影子?這不正是一幅幅古代人民反抗封建統治的農民反抗、農民割據、農民戰爭的生動場面嗎!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么多關于妖魔鬼怪為非作歹的描寫中,卻極少有妖魔直接與人民為敵,相反,倒時有降雨救旱之類的善舉。如烏雞國的全真道人,是用祈雨救旱的辦法奪得帝位的,連觀音也承認他“這三年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何害之有?”車遲國的虎力、鹿力、羊力大仙,也是在大旱之年“喚雨吹風”,拯救了萬民;青龍山玄英洞的尾牛精冒充佛象騙取燈油,也是以“五谷豐登”為補償的,就連通天河的靈感大王也要保證來年風調雨順,才能吃到“供獻”。所以,妖魔鬼怪為非作歹的受害對象,真正的下層群眾是極少的。這種妖魔鬼怪占據一方,驅神奪俸的情況,倒是或多或少有些農民政權的雛形和影子在里面。當然,《西游記》中也不乏諸如妖魔“吃人”之類荒誕不經的描寫,這正如污蔑農民起義殺人放火,燒殺搶掠一樣,是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民反抗的惡毒誹謗,或者充其量是農民戰爭中難免出現的一些破壞性行為被封建統治者無限夸大和歪曲之后,在文學作品中的反映。可見,妖魔鬼怪的行為,絕不是什么“封建惡勢力”的“為非作歹”,而是封建社會的人民反抗、人民戰爭的反映。他們的斗爭矛頭,是直接指向封建統治者的。這種斗爭,正是孫悟空大鬧天官斗爭的某種形式的重演和繼續,都是同類性質的斗爭。這種神魔斗爭的實質,正是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對抗性矛盾和斗爭在神話中的反映。三、孫悟空從魔到神的轉變,實質就是從叛逆英雄蛻變為統治階級的幫兇和打手要徹底弄清《西游記》的主題意義和思想傾向,還要解決一個問題,這就是對本書主角孫悟空的評價。孫悟空究竟是神的代表,還是魔的代表?他大鬧天宮和降妖捉怪的斗爭,分別屬于什么性質的斗爭;這兩者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弄清這些問題,也就回答了孫悟空這個形象的典型意義。在《西游記》的描寫中,孫悟空確實不愧為“斗戰勝佛”的封號。他的一條千鈞棒,從地府打到天宮,又向西天一路打去,很有些“常勝將軍”的威風。然而,在大鬧天宮和西天取經這兩場不同的斗爭中,孫悟空先后所打的對象卻很有一些不同,其斗爭性質也有本質的區別。在大鬧天官(也包括龍宮和地府)時,孫悟空作為造反的妖猴,把斗爭矛頭直接指向神界的最高統治者玉皇大帝,喊出了“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豪言壯語,一條金箍棒,打得十萬天兵天將望風披靡,即使被神界“三教合一”的聯合力量擒獲了,也是斧劈不動,雷擊不傷,火煉不滅,最后又一個跟斗打出八卦爐,雖然最終被如來用欺騙的手段壓在五行山下,也不失為失敗了的叛逆英雄的形象。然而,在經過五百年的“饑餐鐵丸,渴飲銅汁”的囚禁生活之后,孫悟空終于向神佛低了頭,以懺悔過去的罪行,皈依佛門,保唐僧西天取經,降妖捉怪為代價,換取了有條件的自由。并且在緊箍咒的脅迫和成佛成仙的利誘的雙重手段的作用下,由神界的敵人變成了神界的護法者和打手,走上了“煉魔降妖”、即鎮壓自己原來的同類的道路。這是一種根本的轉變,即由魔到神的轉變。而取經的全過程,就是孫悟空接受神界考驗,用打殺妖魔的實際行動來表示自己的懺悔也即是用同類的血來洗刷自己先前犯上作亂的罪愆,完成由魔到神的徹底轉變的過程。還是用孫悟空自己的言論和行動來說話吧:當觀音菩薩代表神界前往五行山勸降悟空時,悟空道:“我已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條門路,情愿修行。”當觀音提出叫悟空“跟唐僧做個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時,悟空連聲道:“愿去!愿去!"當唐僧解救悟空時,悟空自我表白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官的齊天大圣,只因犯了誑上之罪,被佛祖壓于此處。前者有個觀音菩薩,領佛旨意,上東土尋取經人。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勸我再莫行兇,皈依佛法,盡殷勤保護取經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處。故此晝夜提心,晨昏吊膽,只等師父來救我脫身,我情愿保你取經,與你做個徒弟”。悟空被觀音和唐僧玩弄詭計戴上緊箍帽之后,對唐僧跪下哀告道:“我愿保你,再無退悔之心了。”這哪里還有什么當年大鬧天宮的威風,完全是一個被判“終身監禁”的囚徒,耐不住煉獄熬煎而情愿懺悔罪行、戴罪立功的變節者的形象。當孫悟空因打殺草“寇”被唐僧趕逐之后,在觀音面前哭訴道:“當年弟子為人,曾受那個氣來?自蒙菩薩解脫天災,秉教沙門,保護唐僧往西天拜佛求經,我弟子舍身拼命,解救他的魔障,就如老虎口里奪脆骨,蛟龍背上揭生鱗。只指望歸真正果,洗業除邪,怎知那長老背義忘恩,直迷了一片善緣,更不察皂白之苦!”這種委屈,是投降者其誠意不被理解的難言之苦。孫悟空皈正后,對自己大鬧天宮的歷史,也采取了否定的態度。如在紫云山千花洞求援時,當毗藍婆菩薩提起大鬧天宮的舊事時,悟空趕緊表白:“正是‘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象我如今皈正佛門,你就不曉得了!”在玉皇大帝面前,他更謙恭地以臣民自居,表示:“臣今皈命,秉教沙門,再不敢欺心誑上。”孫悟空不僅自己投降,還到處宣揚投降神界的好處。解陽山破兒洞的如意真仙罵孫悟空坑害了他侄兒紅孩兒時,行者道:“如今令侄得了好處,現隨觀音菩薩,做了善財童子,我等尚且不如,怎么反怪我也?”后來又分別對羅剎女和牛魔王說:“他如今現在菩薩處做善財童子,實受了菩薩正果,不生不死不垢不凈,與天地同壽,日月同庚。你倒不謝老孫保命之恩,反怪老孫,是何道理!他現今做了善財童子,比兄長還高,享極樂之門堂,受逍遙之永壽,有何不可,反怪我耶?”完全是一副利祿之徒的嘴臉。孫悟空這種變節行為,遭到了妖魔鬼怪們的嚴詞譴責。如意真仙曾質問他“我舍侄還是自在為王好,還是與人為奴好?”朱紫國的妖王賽太歲更罵悟空是“替那朱紫國為奴”,而悟空則回罵對方是“誑上欺君之怪!”“為奴”二字,一語道破孫悟空的投降本質,表明他已經從造反的“魔”,轉變到衛道的“神”的立場去了。如果說這些是孫悟空“棄暗投明”、即背叛魔界投靠神界的“宣言”,那么,西天路上的降妖捉怪,便是他“改邪歸正”的具體行動。從悟空皈依佛門,成為唐僧的弟子起,他即由魔界的妖王成為神界的護法者,并作為神界征討魔界的急先鋒和常勝將軍,展開了一場又一場征剿叛逆的斗爭。孫悟空大鬧天宮時,一根鐵棒獨來獨往,身后也不過幾個猴精助威而已。而在取經途中,卻儼然已是剿魔大帥的身份了,請看,除了有八戒、沙僧作為左右手外,暗中更有護法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日游神、夜游神、一十八位佛教伽藍緊隨鞍馬,輪流護衛。觀音菩薩更許他“叫天天應,叫地地靈”,又特地送了三根救命毫毛;一有兇險,便有仙道神人為之通風報信。動不動可以上天請來天兵天將,上南海請來菩薩,上西天求告佛祖。真是“無神不保,無天不佑,三界通知,十方擁護”,何等威風。那種排場和架勢,顯然是花果山的場面所無法比擬的。孫悟空也確實沒有辜負取經——即征剿發起者和組織者們的希望,他仗著這些法力無邊的硬后臺的撐腰,毫不手軟地鎮壓了西行路上無數的妖魔鬼怪。那些狐兔虎狼修成的精怪,大抵早晚被悟空一頓鐵棒筑為肉餅,成千成萬的小妖盡行剿滅,臨末還要“一把火燒了洞穴”,叫他“斷子絕孫”。那些從神佛處逃跑出來的妖精,也被他,一一查明來歷,請來主人,把他們一一擒拿收伏,罰服苦役,恢復了為仆為奴的本來身份。就連那木仙庵化作老叟和唐僧談詩論文的并不害人的樹精花妖,也被無例外地一一筑倒出血,理由是_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淺也——其態度何等堅決。更有甚者,在打死犀牛精之后,悟空還將犀牛角取下來分獻玉帝和如來,作為邀功請賞的貢物。在悟空棒下倒霉的,還有當年和他一起叛逆為王的兄弟。比如大力牛魔王,原是悟空結義七弟兄中的大哥,一起稱過大圣的。但在勸降不成之后,悟空也毫不留情地鎮壓了他。牛魔王的兄弟(如意真仙)、妻子(羅剎女)、兒子(紅孩兒)也先后被他征剿收伏。而對于那些作惡多端的統治者,孫悟空則完全是另一副面孔。他費盡心機為烏雞國王奪回王位,為寶象國王奪回公主;滅法國的無道昏君發誓愿要殺一萬個和尚(已經殺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個),悟空卻道:“雖然是國王無道殺僧,卻倒是個真命天子,城頭上有祥光喜氣。”為之親改國號,保其“海晏河清千代勝,風調雨順萬方安”“皇圖永固,福壽長臻”。就連比邱國(即小子城)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心肝做藥引的吃人暴君,悟空也特地從南極壽星那里討來仙棗,保其長生。在玉華縣教玉華王的三個小王子武藝、在朱紫國親自為國王診脈治病,在鳳仙郡勸善,等等。兩相比較,證明悟空確實已真正改造成功,徹底背叛了魔界的立場,成為堅定的神界捍衛者。孫悟空這種死心蹋地的效忠,一方面招來了妖魔鬼怪的極端仇恨,也最終贏得了統治者的歡心。在完成取經大業之后,終子博得了神界的最高統治者如來的青睞和高度評價,說他:“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于釋教;且喜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妖有功,全始全終,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斗戰勝佛。”這也是孫悟空形象的最后總結,即經過取經的“考驗”過程,用打殺自己的叛逆兄弟和同類的功勞,從欺天誑上的妖王,變成了煉魔降妖的斗戰勝佛,從魔界升上了神界;同時,也從對封建統治造反的英雄,墮落成為神佛世界的忠實衛道士和得力打手。從魔到神,從反抗封建統治的英雄墮落成為統治階級的護法者和鷹犬,這就是孫悟空所走過的道路,這就是這個藝術形象的典型意義和本來面目。圖片四、《西游記》是一部鎮壓和瓦解人民反抗之“經”《西游記》的中心事件是取經。整個《西游記》的故事情節,都是圍繞取經活動而組織起來的。在整個故事中,取經自始至終被作為一件非常了不起的莊嚴崇高的事業來看待。那么,取經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呢?這一點本來應該是值得大書特書的要言宏旨,書中卻偏偏說得不多。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從書中僅有的一些內容中找出答案。如來在開始組織取經活動時說:“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但那南瞻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日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善信,教他苦歷千山,洵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從這一段話可以看出,取經的由來,乃是不滿于因統治無術而造成的社會動亂,為了傳授更高明的統治術即“勸善之經”而組織的。在完成取經活動之后,如來又對三藏說道。“你那東土乃南瞻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廣人稠,多貪多殺,多淫多誑,多欺多詐,不遵佛教,不向善緣,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瞞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殺牲,造下無邊之孽,罪盈惡滿,致有地獄之災……雖有孔氏在彼立下仁義禮智之教,帝王相繼,治有徒流絞斬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縱無忌之輩何耶?我今有經三藏,可以超脫苦惱,解釋災愆。”這就更加明白地告訴我們,組織取經活動,乃是有感于“孔氏仁義禮智之教”和帝王“徒流絞斬之刑”的不足,于是想用“勸善”之“經”,來“濟”封建意識形態和帝王統治權術之“窮”!聯系到《西游記》作者維護封建統治和歌頌王道圣治的基本政治立場⑥,就不難了解,這正是作者借如來之口直抒自己的胸臆。所謂西天之“經”,其實正是作者自己設計出來的治世之術。那么,被吹噓為“雖為我們之龜鑒,實乃三教之源流”“有成仙了道之奧妙,有發明萬化之奇方”(如來語)和“奪天地造化之功”(悟空語)的勸善之“經”,究竟是些什么了不得的驚人之談呢?關于這一點,作者卻偏偏沒有說。其實也并非不說,不過是故弄玄虛,在書中暗示而已。在第十三回中,“眾僧們燈下議論佛門的定旨,上西天取經的原由……三藏緘口不言,但以手指心,點頭幾度……答日:‘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這就指明,取經勸善的要旨是要解決“心”。“心”者,“思想”也。這就是說,勸善之經的核心是思想改造。可見,《西游記》的真正核心是寫“心”,即寫思想改造的。《西游記》所以選擇唐朝玄奘法師天竺取經的史實作為創作素材,不過是看中了史實本身所具有的傳奇性質和西域之行的異國情調。“取經”事件本身,不過是一個故事外殼,即作者借以表達主題思想的工具和手段罷了。取經是為了取得“勸化世人”的武器。而取經過程,則是對妖魔的馴化和對取經者的先馴化。即一方面是對妖魔進行強行馴化的過程,另一方面又是通過降妖捉怪的斗爭考驗,使取經隊伍徹底轉變立場,用打殺妖魔來為先前的行為贖罪的自我馴化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西天取經的記錄,不妨說是一部征西記錄。《西游記》就是“西征記”,唐僧和孫悟空就是領了圣命平叛討逆、躬行“天誅”的“欽差大使”。如果要和文學史上的哪種小說類型作比擬的話,剝去神話外衣后,《西游記》其實不過是一部《三俠五義》之類俠義小說式的作品。它的高明之處在于:其它俠義小說通常不過寫幾個先反抗官府,后來歸順朝廷的綠林好漢,而《西游記》則寫了一個神通廣大的神猴;別的強盜不過打家劫舍奪皇綱,《西游記》卻寫了妖怪要吃唐僧肉(如此看來,唐僧何嘗不是一份活的“皇綱”);綠林好漢投誠之后,不過保一個包公、施公之類的清官,而孫悟空皈正后卻保了一個十世修行、金禪子轉世的圣僧;綠林好漢投降后,打殺的不過是普通的強盜,孫悟空打殺的卻是神通廣大的妖魔。比起來,《西游記》作者的手法和技巧確是高明得多。然而說到底,孫悟空也不過是披上了猴皮的“展昭”、“白玉堂”之類,而唐僧則不過是換上了袈裟的“清官”而已;而“斗戰勝佛”的封號,也正可以和“御貓”之類的稱號媲美;那些妖魔鬼怪,則相當于不肯投誠的“強盜”。從這個意義上說,《西游記》確實開了俠義小說的先河,真可謂是這類題目的老祖宗。而在藝術技巧上,又遠比他的后繼者們高明得多,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圖片《西游記》中的唐僧和孫悟空關于收伏還是打殺妖魔的經常爭論,安際上正是封建統治階級內部關于招撫和鎮壓兩種策略的辯論。孫悟空是征剿派的代表,唐僧則是招撫派的首領,而更多的時候則是兩種策略的綜合使用。鎮壓和招撫都是為了瓦解人民的反抗,這兩個不同的側面在這一點上又是統一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本書主角的孫悟空本身,就是這種鎮壓和招撫政策取得勝利的一個極為成功的樣板和例證。改造孫悟空的成功,正是《西游記》主題的完成和作者的成功。這種成功,既為統治者提供了一套策略,也為反抗者提供了一條可供選擇的、雖然實在說來不怎么光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