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面臨的就業歧視現狀-以廣東省高校為例_第1頁
大學生面臨的就業歧視現狀-以廣東省高校為例_第2頁
大學生面臨的就業歧視現狀-以廣東省高校為例_第3頁
大學生面臨的就業歧視現狀-以廣東省高校為例_第4頁
大學生面臨的就業歧視現狀-以廣東省高校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大學生就業歧視現狀——以省高校為例..容摘要大學生是一個國家非常寶貴的人才資源,是一個民族的希望和一個祖國的未來。但是,近年來,大學生一直遭遇"寒流",受到各種各樣的就業歧視。本文就大學生對就業歧視的觀點進行了研究,通過在省高校進行問卷調查,旨在了解當前大學生遇到的就業歧視的問題,基于此,提出相應的對策。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歧視;措施AbstractCollegestudentsarevaluablehumanresourceofacountry,whicharethehopeandthefutureofanation.However,theyhavesufferedthe"coldcurrent"inrecentyears. Whenhuntingajob,collegestudentsareusuallyrejectedbecauseofallkindsofemploymentdiscriminations.Consequently,thispaperattemptstoexploretheviewofemploymentdiscriminationfromcurrentcollegestudentsinGuangdongprovinceandaimtogivesomemeasurestoeasethediscriminationandhelpthemfindasatisfyingjob.Keywords:collegestudents;employmentdiscrimination;measure.目錄一、引言1二、問卷分析2〔一調查背景和目的2〔二調查方法和對象2〔三調查結果及分析2三、存在現象8〔一學歷因素對大學生求職影響最大8〔二國有企業最容易產生就業歧視8〔三多數學生的法律意識較為淡薄8四、緩解或解決就業歧視的措施10〔一完善法律制度10〔二落實人才培養模式10〔三提升自我競爭能力10〔四樹立任人唯才的用人理念11參考文獻13致14附調查問卷15.引言據中國教育網數據顯示,全國高校畢業生數量在20XX已經過了700萬,2015年和2016年的畢業生數量分別為749萬,765萬。我們由此可以看得出,近三年來,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大學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而且一年比一年多,這跟我們高校擴招當然離不開,同時也說明我們國家對教育這一塊已經越來越引起重視。但是,這就足夠了嗎?大學生最終的發展是什么?是走進社會,真正融入到社會工作中,為我國的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的文明和諧貢獻自己的力量。然而,很多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都會顯得那么的困難重重,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們經常聽到的就業歧視。我們通常會看到某企業的招聘信息上注明了學歷要求985或211高校,或者在性別信息方面標明只要男性,除此之外,還有戶籍、外形和婚育等因素,都是大多數企業選人用人的衡量標準。多少寒門學子通過高考重生,可是無奈卻在大學畢業后因為就業歧視問題仍然不能輕易在大城市里面找到滿意的工作落地生根。這些招聘單位不僅是一般的民營或私營企業,很受大家追捧的國有企業和行政機關單位等也經常產生就業歧視現象,因此,本文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一次關于就業歧視這個話題的問卷調查,容主要從對就業歧視目前的情況的了解程度,最影響自己求職的歧視因素是哪幾方面,以及自己在遇到就業歧視時,會選擇如何面對,希望通過什么樣的手段來減緩就業歧視給自己帶來的影響。與此同時,本文給出了相關的建議和措施,希望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尋找到合適的工作,以及減緩當前的就業歧視現象。.問卷分析〔一調查背景和目的在大學生一年比一年多的畢業季中,在尋找工作的過程中遇到的就業歧視也越來越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那么對于仍然在校的或者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他們是否清楚什么是就業歧視,對目前就業歧視的看法,影響自己求職最大的因素什么,面對就業歧視是否有任何的對策?為了解當前大學生面臨的就業歧視的情況,本人在省對各大高校的專本科大學生進行了一次關于在校大學生的就業歧視的問卷調查,以便針對就業歧視這個問題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合理的建議。〔二調查方法和對象調查方法:本次采用問卷調查方法,且以無記名方式在省〔主要是、、等珠三角地區各高校開展,共收集254份問卷,剔除省外的,以及少量大一大二之后的問卷數量,有效問卷為230份。問卷發放對象:以省高校的本科生為主,包含少量專科生。〔三調查結果及分析1.受訪學生的基本信息性別構成、學歷構成、年級構成比例分別如圖1、圖2和圖3。從以下三個圖中,可以得出受訪學生的男女比例約為1:2,大部分都是本科學歷,比例達到91%。此外,參與調查的大多數學生為大三大四的學生,大三的學生已經慢慢開始踏入實習的征途,而大四的學生除了實習之外,更看重畢業后的工作發展情況,所以這兩個年級的學生對于就業方面的信息更加敏感和關注,從他們身上獲得的調查信息相對來說更符合在校大學生對于就業歧視的感受和看法。圖1受訪學生的性別比例情況圖1受訪學生的性別比例情況圖2受訪學生的學歷構成情況圖2受訪學生的學歷構成情況圖3受訪學生的所在圖3受訪學生的所在年級情況2.問卷的主體容〔1您對就業歧視的了解?[單選題]圖4受訪學生對就業歧視的了解情況圖4受訪學生對就業歧視的了解情況從上圖知道,在調查的學生群體中,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對就業歧視這種情況是有所了解的,大約30%的大學生比較清楚或清楚就業歧視的情況,還有約22%的大學生對于就業歧視是基本沒什么了解的,產生這種原因可能是所學專業沒有普及這方面知識或者自己以及身邊的同學朋友也沒有太多留意到就業歧視方面的信息,這容易導致這部分同學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歸因有誤,影響自己的求職信心。〔2您認為當前的就業歧視現象嚴重嗎?[單選題]圖5受訪學生對當前就業歧視現象的嚴重程度的認識圖5受訪學生對當前就業歧視現象的嚴重程度的認識對于這一題的回答,約45%的學生認為當前求職者面臨的就業歧視現象是嚴重的,有少數學生約7%的人認為當前的就業歧視現象非常嚴重,還有人認為現在的這種現象程度一般,極少數的學生認為當前的就業歧視現象非常不嚴重。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大多數高校學生都意識到當前的就業歧視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3以下是常見到的就業歧視因素,請您按對自身求職的影響程度進行從高到低的排序?[排序題]圖6受訪學生對影響圖6受訪學生對影響自身求職的就業歧視因素的排序情況通過上圖,我們可以得出,同學們認為對自身求職的就業歧視因素中,影響程度前三的分別是學歷、性別和戶籍地域歧視,其中,戶籍及地域因素的程度與對學生的外形因素排序非常接近。在上圖需排序7個因素中,婚戀因素排在最后。所以,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在各類求職因素中,影響程度最大的還是學歷,其次是性別和戶籍及地域等因素,而不是婚戀因素。〔4您遇到過有就業歧視的企業或認為容易產生就業歧視的企業可能屬于哪些性質?[多選題]圖7受訪學生對容易產生就業歧視現象的企業性質的排序情況圖7受訪學生對容易產生就業歧視現象的企業性質的排序情況從上圖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同學們遇到過存在就業歧視現象的企業性質或認為最容易產生就業歧視的企業性質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國有企業,行政機關單位和民營企業。對于大學生來說,不考研的話,畢業后的工作方向會偏向于考慮進入國有企業和參加公務員考試進入行政機關單位,其次是一些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所以看得出,就業歧視現象最嚴重的是國有企業,其次是行政機關單位,這兩類工作單位對于學生的學歷要求、成績要求以及政治面貌等條件會有更高的門檻,相對來說,民營企業對于學生的應聘要求除了學歷方面,還看重其實際的專業功底、工作能力或實習經驗等方面。〔5當您遇到就業歧視時,您的選擇是?[單選題]圖8受訪學生在遇到就業歧視后的做法圖8受訪學生在遇到就業歧視后的做法由圖8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同學們如果遇到就業歧視這種情況的話,近80%的人會選擇無奈接受,少數同學會選擇向相關部門投訴或者與對應的招聘單位據理力爭,這說明同學們在這方面的維權意識還沒那么強烈。〔6您認為就業歧視存在的最主要原因是<按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排序題]圖圖9受訪學生認為就業歧視存在的原因排序通過觀察圖9的數據可以看出,同學們認為就業歧視存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崗位性質限定〔如某些對體能要求較高的工作崗位會偏向于男性",其次是"求職者過多,導致招聘方對其設置高門檻以篩選掉大部分不合要求的求職者",另外同學們也認為這種歧視與招聘方的要求過高或盲目跟風有關,而較少地會歸因于求職者自身存在問題。〔7在下列應對就業歧視的措施中,您認為較合理的是哪兩項?[多選題]圖圖10受訪學生認為應對就業歧視較合理的兩項措施針對如何應對就業歧視,在給出的選項中,同學們普遍認為較合理的兩項措施是"求職者提高自身的職業競爭能力"和"政府監督"。提高自身的職業競爭能力,相對其他措施來說,確實是幫助自己找到滿意工作更加快捷有效的方法。〔8您認為我國反就業歧視的相關法律法規還存在哪些不足?[多選題]圖圖11受訪學生認為反就業歧視相關法律的不足點由上圖表的數據可知,在反對就業歧視的相關法律法規中,同學們認為最大的不足是用人單位對歧視所承擔的責任不明,其次是就業歧視界定不明和關于就業歧視知識的宣傳不足,少數人對這方面的法律法規表示不了解。.存在現象學歷因素對大學生求職影響最大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同學們對就業歧視還是有一定認識的,而且,大家普遍認為在各種就業歧視因素中,目前對于自己求職影響程度最大的則是學歷因素。最近幾年,我國高校不斷進行擴招,所以產生的"院校歧視"也越來越有上升的趨勢。畢業生在求職時,不少人會遇到用人單位在招聘信息中標明學歷要求為985或211院校的情況,尤其是一些知名的大型企業,對應屆畢業生的學歷要求更是如此。這對于普通高校的學生來說,找工作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加劇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嚴重性,更是導致社會人才資源閑置浪費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影響大學生求職的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性別,如今不少用人單位都會有這方面的條件限制。性別歧視是導致女性處于就業劣勢的最本質的原因,但是這種歧視現象卻屢見不鮮。產生這種原因除了一方面是用人單位顧慮女性生育會使得用工成本增加之外,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工作崗位的性質限定了該工種男性任職更合適,尤其是需要經常進行戶外作業的崗位,如道路橋梁方面的工作崗位,對體力和精力等身體素質的要求更高。這些都使得女大學生在求職時難以與男大學生公平競爭以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國有企業最容易產生就業歧視在了解容易產生就業歧視的用人單位性質時,本人發現同學們認為最容易產生歧視現象的排名前三企業性質依次是國有企業,行政機關單位和民營企業。對于國有企業和行政機關單位而言,他們對應屆畢業生的學歷、在校成績以及政治面貌的要求會比民營企業高很多。對于大多數大學生來說,上大學后首要考慮的一件事情就是是否需要加入共產黨,而入黨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畢業以后想要進入國有企業工作或者加入"考公"大軍成為一名公務員,這就是國有企業和行政機關單位對大學生政治面貌歧視的重要表現。而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除了看重學歷之外,他們對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的校園經歷或者實習經歷也是非常看重的,這些都是體現大學生是否具備一些基本的工作能力的表現,相對來說,對政治面貌的要求沒有那么高。多數學生的法律意識較為淡薄盡管同學們對就業歧視有一定認識,也意識到這種現象的嚴重性,但是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約78%的學生,當真正遇到這種現象時,還是會選擇無奈接受,只有約12%的人會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就業權利,比如向相關部門投訴。這也反映出大學生在這方面的法律意識相對比較薄弱,政府相關部門在這方面的知識宣傳力度不夠,而且更重要的是還沒有明確的界限判定某企業在招聘過程中是否存在就業歧視現象,也沒有清楚的條文或足夠的懲罰措施來約束企業的招聘行為。.緩解或解決就業歧視的措施〔一完善法律制度目前,我國暫時還沒有出臺專門關于反就業歧視的法律法規,僅在《就業促進法》包含一些反就業歧視的條款,但其中缺乏經濟條款,大學生就業歧視的現象仍然越來越嚴重,所以就從法律層面考慮,可以制定專門的《反就業歧視法》來解決現在的就業歧視問題,明確就業歧視概念及界定方法,或者分得更細一些,制定《杜絕學歷歧視法》,對學歷歧視的界定、相關的法律處罰或救濟措施以及條款適用圍給予明確的規定,通過法律這一剛性手段糾正學歷歧視的行為。注釋注釋王麗.非重點大學學生遭就業歧視政協委員吁剛性手段[N].燕趙都市報,2013-3-4.張發勤.大學生就業歧視法律問題研究[J].XX科技學院學報,2014,<03>:34-35.〔二落實人才培養模式近段時間,我省14所高校會轉型成為應用型大學的消息在各大高校之間引起一番熱議,而這一教育界的改革舉措確實更加符合當前我國經濟對人才的需求目標,要求更多應用型和實干型的人才,因此相關部門要求的部分本科高校轉型為應用型高校其實也是為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對應的人才資源支持,屬于社會供給側改革的重要部分。許迎曉,熊旭.應用型大學供給側改革,改什么怎么改[N].光明日報,2016-6-22.〔三提升自我競爭能力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一些應對就業歧視的措施中,有大約71%的學生選擇提高自身的職業競爭能力,這表明各高校學生在面對就業歧視時,仍然能夠以良好的心態去應對這種情況。的確,除了依靠政府、教育部門和高校做出一些舉措之外,努力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無疑是一個幫助自己尋找到合適工作的非常快捷有效的途徑。所以,我們要爭取知識廣博,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校期間多參加社會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并融合化成自己的能力,盡量尋找自己的優勢并形成屬于自己核心競爭力。不僅如此,我們還應該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正確面對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最終找到滿意的工作。〔四樹立任人唯才的用人理念不僅是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等企業,還有政府部門和各大高校都應該樹立人才市場第一資源的用人理念,給各大高校畢業出來的學生提供一個施展自身在大學期間所學知識的舞臺,尤其是國有企業和行政機關單位性質的用人單位,在選人用人的過程中,更不應該一味追求高學歷、限制政治面貌和戶籍地域等條件來作為甄選人才的硬性條件,而應該建立相應的人才素質測評和人才培養機制,構建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校招人才員招聘制度,這一做法,不僅能為本單位增加更多的人才選擇,而且能為存在就業歧視現象的一眾民營企業、合資和外資等企業起到樹立標桿的作用。大學生是一個國家和社會富強發展必不可少的人才資源,而人才資源是國家參與國際競爭的根本條件,所以各方面都應該正確看待大學生這群富有知識涵養和社會競爭力的人才資源,有一個正確的用人觀念,我們的經濟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好,社會越來越和諧,國家才能越來越富強!.參考文獻郭少峰,鄧琦.教育部反對就業歧視招聘禁限定985、211高校[N].新京報,2013-4-18.胡艷.淺析我國就業歧視的主要類型[J].經營管理者,2016,<36>:279-280.沖.大學生就業難背景下高校職業生涯教育探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1,<Z1>:118-121.曉星.關于我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思考[J].教育學院學報,2014,<06>:11+13.郭曉明,廖曉語.大學生就業歧視現狀及法律對策[J].學理論,2015,<17>:61-62.賀平.高校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新思考[J].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1,<01>:72-76.郝影.淺析大學生就業難的成因及對策[J].對外經貿,2011,<05>:142-143.韋鳳泉,萬庚.中國就業歧視典型類型、原因及對策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0,<22>:114-116.黃權標.淺議大學生就業現狀和就業指導機制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3,<28>:209-211..致.附調查問卷關于大學生面臨就業歧視的調查問卷親愛的朋友:您好,我們正在進行一次《關于大學生面臨就業歧視的調查問卷》,旨在了解大學生當前所面臨的就業歧視的狀況,以尋找應對就業歧視的對策,為大學生提供一點建議。此次問卷不記名,搜集的數據僅作此次分析使用,請您認真填寫,以使我們的調查結果真是可靠,萬分感!〔PS:就業歧視是指:沒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種族、膚色、、政治見解、民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