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江名校聯盟2024屆高三10月段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安徽省皖江名校聯盟2024屆高三10月段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安徽省皖江名校聯盟2024屆高三10月段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安徽省皖江名校聯盟2024屆高三10月段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安徽省皖江名校聯盟2024屆高三10月段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安徽省皖江名校聯盟2024屆高三10月段考歷史試題一、選擇題1.正是基于良渚遺址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西遼河流域等同時代遺址所反映的文明成就、社會發展狀況、區域間的文化互動,考古學家得以確定中華文明形成于5000多年前。這主要說明我國()A.有文字的歷史超過5000年 B.遠古文明呈現出中外交融性C.早期國家的形成比較久遠 D.考古成果利于提升文明認知【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的中國。從材料“正是基于良渚遺址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西遼河流域等同時代遺址所反映的文明成就、社會發展狀況、區域間的文化互動,考古學家得以確定中華文明形成于5000多年前”可知,考古的新發現有利于人們對中國古代文明認識的完善和提高,D項正確;材料中無法確認我國有文字的歷史超過5000年,排除A項;這是中國國內古代文明的特征,不能反映中外交融,排除B項;這些考古時代遺址不一定說明都進入早期國家,排除C項。故選D項。2.東漢學者桓譚《新論》記載:“景武之世,見諸王數作亂,因抑奪其權勢,而王但得虛尊,坐食租稅,故漢朝遂弱,孤單特立。是以王翁不興兵領士,而徑取天下。”這說明該學者()A.肯定推恩令的積極作用 B.主張應完善郡縣制治理C.對景帝和武帝措施有異議 D.認為王國導致西漢滅亡【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中國)。據材料“王但得虛尊,坐食租稅,故漢朝遂弱,孤單特立”及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作者認為景帝和武帝的措施雖然加強中央集權,也導致諸侯王坐食租稅加重朝廷負擔,同時出現王國對中央的離心,這說明作者對景帝和武帝措施有異議,C項正確;材料認為推恩令對漢朝起到了消極影響,而非肯定推恩令的積極作用,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削弱王國勢力的消極影響,沒有涉及主張郡縣治理的完善,排除B項;材料認為削弱王國使得王莽非常容易去篡位,并非認為王國導致西漢滅亡,排除D項。故選C項。3.《齊民要術》記載:“七月七日取水作之。大率麥院一斗,勿揚簸。水三斗,粟米熟飯三斗,攤令冷。先下麥,次下水,次下飯,直置勿攪之。以綿幕甕口,拔刀橫甕上。一七日,著并花水一碗;三七日,旦,又著一碗,便熟。常置一瓠瓢于甕,以挹醋。”上述材料信息主要反映()A.《齊民要術》主要是手工藝著作 B.經濟作物種植普遍推廣C.南北經濟廣泛交流和巨大發展 D.古代農學的實用性特點【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時期的中國。從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這是古代醋的一種制作流程,由此可得出這體現了中國古代科技農學的實用性特點,D項正確;《齊民要術》是一部農學著作,排除A項;材料只是說明利用麥、粟來釀醋,并不能說明經濟作物的普遍推廣,排除B項;材料中無法體現南北經濟的廣泛交流,排除C項。故選D項。4.揚州城內出土有宜興窯、越窯、定窯、鞏縣窯、壽州窯、景德鎮窯等全國各地名窯燒造瓷器,同時揚州城還有諸多波斯釉陶、胡人俑等外來器物及外國人的墓葬。這主要得益于()A.揚州是重要的制瓷中心 B.海上絲綢之路延伸C.北方戰亂導致人口南遷 D.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據材料“等全國各地名窯燒造的瓷器,同時揚州城還有諸多波斯釉陶、胡人俑等外來器物及外國人的墓葬”及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一方面反映了國內經濟的交流,另一方面也體現中外經濟交流,反映了社會經濟的發展,D項正確;僅從材料中“揚州城內出土有宜興窯、越窯、定窯、鞏縣窯、壽州窯、景德鎮窯等全國各地名窯燒造的瓷器”并不能判斷得出揚州生產很多瓷器,景德鎮是當時重要的制瓷中心,揚州城的瓷器也可能是通過商業交換而來,排除A項;海上絲綢之路不能概括材料中“揚州城內出土有宜興窯、越窯、定窯、鞏縣窯、壽州窯、景德鎮窯等全國各地名窯燒造的瓷器”體現的國內經濟交流,排除B項;材料體現了揚州城的國內貿易和對外交流,但沒有反映這種經濟的發展是受到北民南遷的影響,排除C項。故選D項。5.朱熹曾比較過“四書”與“六經”的地位差異,他明確說:“《語》《孟》《中庸》《大學》是熟飯,看其它經,是打禾為飯。”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反映出理學對儒學摒棄和創新 B.“四書”直接顯示圣人之道C.理學思想完全來源于“四書” D.否定“六經”的作用和地位【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南宋時期的中國。材料中朱熹把“四書”比喻為“熟飯”,意為可以直接吃,意味著“四書”所蘊含的圣人之道是直接顯現出來的,其它經典雖然也蘊含著圣人之道,卻是“打禾為飯”,需要經過多道工序后才可吃,意為圣人之道不是直接顯現出來的,B項正確;理學是對儒學的繼承和創新,排除A項;C項“完全”說法過于絕對,排除;材料中并沒有否定“六經”的作用和地位,排除D項。故選B項。6.萬歷年間,學者呂坤認為:“守令之政,自以鄉約保甲為先”,“鄉約保甲原非兩事,本院捧讀高皇帝《教民榜文》,及近日應行事列,謂鄉約所約者此民,保甲所保者亦此民,但約主勸善,以化導為先,保主懲惡,以究詰為重,議將鄉約保甲總一條鞭”。這一觀點意在說明()A.官方開始有意識地滲入鄉約 B.政府和民間結合助推基層治理C.保甲制度有利于社會的穩定 D.古代鄉約制度有利于教化百姓【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從材料中可以看出保甲和鄉約相結合,即政府和民間管理有利于基層治理,B項正確;在此之前官方就已經有意識地滲入鄉約,排除A項;保甲制度和鄉約制度僅是材料的一方面,材料強調的是政府和民間結合推動基層治理,排除CD項。故選B項。7.近代中國一些知識人士把中國經典服飾的三件套組合形式,拆分為“背心”“短衫”“長袍”;而西式立領襯衫被稱之為“闊領及頷”“窄袖束身”“長僅及腹”;領帶被稱為“頸巾”。這反映了他們()A.對外來服飾的認可和肯定 B.倡導服飾應該中西方結合C.對中國傳統服飾保有自信 D.堅決抵制傳統服飾的西化【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從這些最初的詞匯和表達中可見,近代知識分子對中國傳統的服飾形態保有自信,對西方外來服飾的態度只是以觀者的視角進行客觀描述,在初期并未表現出對西方服飾的主觀認可,C項正確;材料信息沒有認可外來服飾的態度,強調的是對中國傳統服飾自信的態度,排除A項;材料沒有提及服飾方面的中西結合,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抵制服飾西化的說法,排除D項。故選C項。8.1930年3月召開的閩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上通過的《政府工作人員懲辦條例》中規定,有下列行為者撤職(1)怠工放棄職責者。(2)侵越職權者。(3)行動乖張為群眾所厭惡者。(4)違反決議案者。這說明()A.中華蘇維埃政權代表工農利益 B.懲治腐敗有利于調動抗日積極性C.蘇區政府依法開展反腐敗斗爭 D.反帝反封建斗爭在蘇區廣泛開展【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30年(中國)。根據材料“1930年3月召開的閩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上通過的《政府工作人員懲辦條例》中規定”可知,材料描述的主要是指地方的紅色政權頒布懲辦條例為反腐敗斗爭提供法律依據,C項正確;當時中華蘇維埃政權還沒有成立,排除A項;當時是國共兩黨的矛盾,排除B項;當時主要矛盾是國共兩黨的矛盾,排除D項。故選C項。9.1949年11月25日,上海股市剛開市時,投機商們看到有棉紗售出,即拿出全部資金爭相購入,有的人不惜借高利貸,但他們發現,上海等地的國營紗布公司,源源不斷地拋售紗布,而且一邊拋售,一邊降低牌價。這從本質上反映了()A.資本家和政府爭奪經濟領導權 B.新中國開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C.政府以行政手段應對銀元之戰 D.對小私有制進行改造的必要性【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9年(中國)。據材料可知,材料中主要體現了上海一些資本家和政府對市場物價的控制與反控制斗爭,A項正確;計劃經濟一般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全國統一財經開始,排除B項;材料中體現的是米棉之戰而不是銀元之戰,排除C項;上海投機商主要是大資本家而不是小私有制,排除D項。故選A項。10.在羅馬共和國,執政官的職責是統領軍隊,指揮作戰,但必須建立在公民大會和元老院支持的基礎之上。同時,公民大會有權對執政官締結的條約或其他舉措加以同意或否決。元老院雖然大權在握,但也不敢忽視公民大會與執政官的權力。由此可見,當時的羅馬()A.共和政體有利于激發其強大活力 B.實行直接民主政治C.通過分權制衡保障人民主導地位 D.貴族完全控制政權【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的羅馬。根據材料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羅馬共和國的國家機構是公民大會、元老院和執政官三者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這有利于激發共和政體的活力,維持政體的平衡,A項正確;羅馬實行的是間接民主,B項排除;羅馬共和國時期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不能保障人民主導,C項排除;羅馬共和國時期,貴族并未完全控制政權,排除D項。故選A項。11.如表為歐洲中世紀自治城市與領主的實力對比,由此表可推知()城市實力強戰斗或贖買并取勝經過戰斗多次失敗或可成功弱低度均衡(維持現狀)壓制(重新維持現狀)弱強領主實力A.封君封臣制度已經徹底瓦解 B.封建莊園秩序遭到了破壞C.工商業得到一定復興和發展 D.城市和領主實力勢均力敵【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的歐洲。表格信息主要是歐洲中世紀自治城市與領主的實力對比,由此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推知,中世紀歐洲城市自治主要是因為工商業的復興和發展,以手工業者和商人為主體的市民要求擺脫封建領主的壓迫,由此興起了城市自治運動,C項正確;此時封君封臣制度并未徹底瓦解,排除A項;封建莊園主要是在農村,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B項;有的地區城市實力強,有的地方領主實力強,無法判斷是否勢均力敵,排除D項。故選C項。12.新的政治理論鼓吹擺脫教會的健全政治和自由政治,聲稱維護思想和人身自由的前提是實行政教分離,讓宗教信仰成為個人事務,禁止其涉入公共領域尤其是政治領域。這種主張無疑為那些竭力想擴大世俗政權權力的統治者所青睞。從材料中信息可以判斷“新的政治理論”提出應該在()A.文藝復興時期 B.宗教改革時期 C.啟蒙運動時期 D.新航路開辟時期【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啟蒙運動時期(西方)。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啟蒙思想家用自然權利、自由、平等、進步、民主等思想來質疑宗教傳統和權威,呼吁限制宗教勢力對世俗事務的干預,所以材料的信息是在啟蒙運動時期,C項正確;文藝復興主張人文主義,沒有涉及“新的政治理論鼓吹擺脫教會的健全政治和自由政治,聲稱維護思想和人身自由的前提是實行政教分離”,新航路開辟時期發生在1500年前后,處于文藝復興時期,排除AD項;材料強調“新的政治理論鼓吹擺脫教會的健全政治和自由政治”,而宗教改革只是以一種宗教形式代替另外一種宗教形式,排除B項。故選C項。13.如表內容從側面反映了()城市綠地發展主要事件巴黎1855年,文塞納林苑森林公園建成,與布洛尼林苑呼應,形成“巴黎綠肺”斯德哥爾摩1866年,斯德哥爾摩市議會改革,在林德哈根新的城市規劃中提出連續的公園系統圣彼得堡1880年,市政當局籌集資金建設公共花園倫敦1898年,霍華德田園城市基本構想提出倫敦大都會綠化帶A.工業化導致了城市環境的污染 B.近代工業城市發展逐漸向鄉村拓展C.工業革命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 D.政府在公共設施與服務上需要立法【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歐洲)。據材料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由于工業革命導致環境污染,19世紀中后期,西歐各國日漸重視生態治理,A項正確;根據材料信息,城市綠地的發展只能說明城市由于工業革命的污染,開始注重環境建設,無法得出工業城市向鄉村拓展,排除B項;工業革命使得人對自然的破壞力大增,從而對人類健康帶來危害,此后人類才逐漸關注生態保護,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但不能說明“工業革命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排除C項;根據材料,四個城市的綠地發展事件除斯德哥爾摩有議會改革的信息外,其它城市沒有提及立法,排除D項。故選A項。14.1959年7月,美國副總統尼克松對赫魯曉夫說:“談談我們的洗衣機各有什么優點,豈不比談論我們的火箭各有什么威力更好?你想要的不也就是這種競賽嗎?”這從一個側面說明()A.美國試圖放棄軍備競賽 B.美蘇爭霸的優勢在蘇聯C.赫魯曉夫改革重點在工業 D.美蘇發展的側重點不同【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冷戰時期的美蘇。從材料中可以看出當時美國注重民用工業的發展,而蘇聯依然側重發展重工業,D項正確;美國當時沒有放棄軍備競賽,排除A項;當時美蘇爭霸的優勢在美國,排除B項;赫魯曉夫改革重點在農業,排除C項。故選D項。15.列寧指出:“現在,你們從實踐中以及從我國所有的報刊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結果是商品交換失敗了。……我們應當認識到,我們還退得不夠,必須再退,再后退,由國家資本主義轉到由國家調節買賣和貨幣流通。”由材料可知,列寧強調()A.利用市場和貨幣調節生產關系 B.通過干預直接過渡到共產主義C.采用和平方式推翻沙皇統治 D.采取經濟手段應對協約國干涉【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20年代的蘇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經濟政策的特征是利用市場、商品貨幣關系來發展生產,間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因此從材料中可以看出這一措施是指實施新經濟政策,即利用市場、貨幣等調節生產關系,A項正確;新經濟政策是間接過渡到社會主義,排除B項;當時已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排除C項;蘇俄采取的武力手段應對協約國的干涉,且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16.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185個聯合國成員中,二戰后獨立的國家占了多數,以這些國家為主體形成的“第三世界”成為國際政治領域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同時,這些國家的發展進程及其產生的問題也成為人類社會整體發展過程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新課題。這反映了()A.第三世界開始興起 B.兩極格局正受到沖擊C.世界殖民體系崩潰 D.第三世界影響世界格局【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二戰后(世界)。據材料“在185個聯合國成員中,二戰后獨立的國家占了多數,以這些國家為主體形成的‘第三世界’成為國際政治領域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可知,獨立國家的增加,使得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增強,也使得第三世界的影響力增大,這必然影響了世界格局的發展變化,D項正確;第三世界在20世紀60年開始興起,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兩級格局的瓦解,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第三世界對世界格局的影響,而非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排除C項。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哈特福公立學校,中國幼童們組建的棒球隊也得到了容閎的支持,他甚至冒著被彈劾的風險私下撥款為幼童們制作體育課所用的西式學生裝。毫無疑問,容閎的行為體現了他十分注重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觀。陳蘭彬則不然,他不僅對容閎幫助學生的行為大加批判,在被容閎邀請去看球賽時,他從衣著到言談都顯得格格不入:“先穿戴好了四品官服,胸前掛著一百零八顆朝珠,腰里系著藍色絲板腰帶,腰帶上系有長、短月白色手巾荷包,銅牌‘別子'兩個,分鍥著忠、孝兩字,俗稱‘忠孝’牌。頭上戴的四品街官帽上綴著青金石頂座,單眼花翎上的羽毛十分鮮艷。”而這場球賽也加深了他對容閎的不滿和對體育的批判。他稱球員為“粗野漢子”,將球員的衣著形容為“袒胸露臂,一副傭工打扮,很不雅觀”,并稱體育課為“玩物喪志”。——摘自崔語桐《容閎與晚清赴美幼童計劃》(1)根據材料概括容閎為留學生教育所作的努力。(2)根據材料中陳蘭彬的言行,分析其思想的特點。【答案】(1)支持留學生接受西式體育教育;注重留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其它言之有理亦可)(2)思想守舊;恪守封建倫理、禮儀;反對西式體育教育;注重對留學生進行封建思想教育。(任答3點即可,其它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為特點類材料。時空范圍為19世紀70年代(中國)。努力:根據材料“他甚至冒著被彈劾風險私下撥款為幼童們制作體育課所用的西式學生裝”可知,支持留學生接受西式體育教育;根據材料“容閎的行為體現了他十分注重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觀”可知,容閎注重留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小問2詳解】本題為特點類材料題。時空范圍為19世紀70年代(中國)。特點:根據材料“陳蘭彬則不然,他不僅對容閎幫助學生的行為大加批判”可知,思想守舊;根據材料“銅牌‘別子'兩個,分鍥著忠、孝兩字,俗稱‘忠孝’牌”可知,恪守封建倫理、禮儀;根據材料“這場球賽也加深了他對容閎的不滿和對體育的批判”可知,陳蘭彬反對西式體育教育、注重對留學生進行封建思想教育。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選自葉煒《中國古代史十四講》提取材料信息,擬定一個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闡釋。(要求:論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邏輯清晰)【答案】示例:論題:宋朝后政治中心逐漸北移。闡釋:南宋定都臨安(今杭州),其滅亡后,元朝建立,定都大都(即北京),明初定都南京,靖難之役后,明成祖朱棣把都城由南京遷到北京,清朝入關后也定都北京。從中可以看出,在此時間段,封建王朝都城由南方遷到北方,這說明政治重心在逐漸北移。元和清都是由北方少數民族建立政權,把都城定在北方,同時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大運河興修更有利于南北經濟的交流,使得南方經濟可支撐北方的政治中心。(說明:可以從整體或局部信息,也可從政治中心變化和大運河等關系提煉觀點皆可)【解析】本題是論述題之歷史事物闡釋題。時空是古代中國。要求:論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首先,從材料中的都城位置來看,宋以后的政治重心不斷北移,因此可以擬定論點為宋朝后政治中心逐漸北移。其次,關于闡釋,可從元朝定都北京、明成祖遷都北京、清朝定都北京等史實進行分析,需要注意結合當時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大運河的興建、安定北方的需要等大的歷史環境進行闡述,如:南宋定都臨安(今杭州),其滅亡后,元朝建立,定都大都(即北京),明初定都南京,靖難之役后,明成祖朱棣把都城由南京遷到北京,清朝入關后也定都北京。從中可以看出,在此時間段,封建王朝的都城由南方遷到北方,這說明政治重心在逐漸北移。元和清都是由北方少數民族建立政權,把都城定在北方,同時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大運河興修更有利于南北經濟的交流,使得南方經濟可支撐北方的政治中心。最后進行歸納總結。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數據顯示,1905年,英國占人口1%的富人擁有全部社會財富的55%,而占人口33%的窮人卻只擁有財富的1%。但由于英國稅收主要來源是關稅和消費稅等間接稅,稅收負擔大多落在社會中下層收入者的身上。受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影響,英國傳統稅制很少強調其調節社會財富分配的功能,稅收主要用來為政府籌集收入。為革除傳統稅制的弊端,英國政府實行的“建設性稅制”改革,發揮了稅收調節功能,但同時也出現了忽視稅收效率功能的問題。二戰后稅率曾一度高達50%,因此遭到英國工會聯合會和全國制造商協會的反對。另外,英國不同時期執政黨的稅制思想和政策各有偏好和差異,這使得英國稅制改革容易出問題。——摘編自滕淑娜《英國的“建設性稅制”改革》材料二1953年8月,周恩來總理在全國財經會議上提出財政收入工作應該符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一五”計劃的要求。這個時期,稅制建設的主要任務是:一方面要更多地積累資金以利于國家的重點建設;另一方面要調節各階級的收入以利于鞏固工農聯盟,并使稅制成為保護和發展社會主義及半社會主義,有步驟、有條件、有區別地利用、限制和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工具。——摘編自張斌《新中國稅制改革歷程與經驗》(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20世紀初稅制改革的原因,并指出其不足之處。(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中國的稅制改革的背景和目的。【答案】(1)原因:工業革命進一步發展;社會貧富差距擴大;傳統稅制導致下層民眾負擔較重;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導致稅制功能不合理;社會矛盾逐漸激化。不足之處:忽視稅收效率功能;稅收較高容易激化社會矛盾;執政黨稅制思想差異導致稅制不連貫。(2)背景:新中國成立;國民經濟恢復完成;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一五”計劃的實施。目的:為工業化建設提供資金;鞏固人民民主政權;保障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是背景類和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20世紀初英國。原因:結合工業革命的史實可分析出工業革命進一步發展;根據材料“英國占人口1%的富人擁有全部社會財富的55%,而占人口33%的窮人卻只擁有財富的1%”可分析出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根據材料“稅收負擔大多落在社會中下層收入者的身上”可分析出傳統稅制導致下層民眾負擔較重;根據材料“英國傳統稅制很少強調其調節社會財富分配的功能,稅收主要用來為政府籌集收入”可分析出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導致稅制功能不合理;結合所學可分析出社會矛盾逐漸激化。不足之處:根據材料“發揮了稅收調節功能,但同時也出現了忽視稅收效率功能的問題”可分析出忽視稅收效率功能;根據材料“稅率曾一度高達50%,因此遭到英國工會聯合會和全國制造商協會的反對”可分析出稅收較高容易激化社會矛盾;根據材料“英國不同時期執政黨的稅制思想和政策各有偏好和差異,這使得英國稅制改革容易出問題”可分析出執政黨稅制思想差異導致稅制不連貫。【小問2詳解】本題是背景類和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背景:結合所學可分析出新中國成立,國民經濟恢復完成;根據材料“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可分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根據材料“‘一五’計劃的要求”可分析出“一五”計劃的實施。目的:根據材料“更多地積累資金以利于國家的重點建設”可分析出為工業化建設提供資金;根據材料“調節各階級的收入以利于鞏固工農聯盟,并使稅制成為保護和發展社會主義及半社會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