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甘肅省白銀市育才中學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中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甘肅省白銀市育才中學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中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甘肅省白銀市育才中學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中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甘肅省白銀市育才中學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中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甘肅省白銀市育才中學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中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甘肅省白銀市育才中學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中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通過實驗測定了空氣組成的科學家是()A.門捷列夫 B.達爾文C.拉瓦錫 D.牛頓2.盧瑟福在測定原子構成時做了如下實驗:用a粒子(帶正電荷的氮核)菱擊一張極薄的金箔,發現絕大多數a粒子通過了金箔,極少數a粒子發生偏轉或被彈回。根據上述現象得出以下結論,其中正確的是A.金原子核帶正電荷 B.金原子是實心球體C.金原子質量與a粒子質量相等 D.金原子核占據原子內絕大部分空間3.青少年正處于成長期,需要攝入足量鈣,這里的“鈣”是指()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單質4.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陳列”展廳展示了中國古代各時期的珍貴文物。下列展品制造時所發生的變化主要為化學變化的是________(填序號)。A.A B.B C.C5.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A.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B.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D.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黃色固體6.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說法錯誤的是()A.在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約為0.03% B.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人呼吸C.過多的二氧化碳排放會導致溫室效應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7.對下列實驗中出現的異常現象分析不合理的是()A.制取O2時,始終收集不到O2﹣﹣﹣﹣﹣﹣﹣裝置漏氣B.量筒量取液體時,所得液體實際值偏小﹣﹣﹣﹣﹣﹣﹣﹣﹣仰視讀數C.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底炸裂﹣﹣﹣﹣﹣集氣瓶底部沒有放水D.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水槽水變紅﹣﹣﹣﹣﹣﹣試管口沒有放棉花8.將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分,直到有晶體析出。在此變化過程中,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隨蒸發時間而變化的關系圖象正確的是()A. B.C. D.9.下圖所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A.熄滅酒精燈 B.聞氣體氣味 C.滴加試劑 D.傾倒液體10.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酒精揮發 B.鐵鍋生銹 C.石蠟熔化 D.葡萄榨汁11.根據課本上“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獲得的苯分子的圖像”和“通過移走硅原子構成的文字”兩幅圖片,不可以得出的結論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B.分子、原子的體積是很小的C.分子、原子間有一定的間隔 D.分子、原子是真實存在的12.化學實驗既要操作規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實驗基本操作符合這一要求的是A.裝高錳酸鉀 B.裝大理石 C.稱食鹽 D.量取水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13.老師為同學們提供了如下實驗裝置:(1)寫出儀器a,b的名稱a是_______,b是________。(2)組裝儀器時,將玻璃管插入膠皮管或帶孔橡膠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旋轉,將其插入。(3)實驗室用髙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_(填字母代號,下同),若要收集較純的氧氣,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_______,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或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用D裝置收集氧氣時,檢驗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______。(4)實驗室也可以選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在裝置B中制取氧氣,文字表達式或符號表式為________。若選用C作發生裝置,你認為選用裝置C的優點是______。(5)若用G裝置收集氧氣,則氣體從_______端進入(填“c”或“d”)。(6)如果讓鐵絲在收集到的氧氣中劇烈燃燒,應在集氣瓶底__________。14.某初三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下列實驗探究:(1)小紅同學取一段鐵絲窗網上的細鐵絲,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氣中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結果沒有觀察到“火星四射”的現象。造成此實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其_________。小波同學用收集的氧氣做鐵絲燃燒實驗后發現集氣瓶底炸裂,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屬于_____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2)小山同學在實驗室發現了一瓶失去標簽的固體,已如它可能是以下物質中的一種:炭粉、硫磺、氯酸鉀、二氧化錳。經觀察和討論,這瓶固體不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__(填物質的符號),為了進一步確認該固體是何種物質,請幫助小山同學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并在下列表格中寫出實驗步驟、預期現象和結論。實驗步驟預期現象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15.實驗小組同學想對一粗鹽樣品進行初步提純。所用實驗儀器和用品如圖所示:(1)上述儀器中G的儀器名稱為_____。(2)粗鹽提純的實驗步驟為:溶解、過濾、_____、計算產率。(3)蒸發時防止液滴飛濺的操作是①_____,當容器中出現②_____時,停止加熱。(4)經過上述操作后所得精鹽仍為混合物,原因是含有多種_____雜質。16.實驗小組同學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集氣瓶的容積為350mL,實驗時先在集氣瓶中加入50mL水。(1)裝置連接好后,檢驗氣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2)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點燃燃燒匙內足量的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紅磷燃燒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3)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最終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______mL,說明實驗成功。(4)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A.該實驗可以說明空氣是混合物B.燃燒匙中的紅磷可以換成木炭C.該實驗可以說明氮氣難溶于水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17.請根據硝酸銨(NH4NO3)的化學式進行計算:(1)氮、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_______;(2)硝酸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________;(3)已知硝酸銨樣品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28%(雜質不含N),則樣品中硝酸銨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4)計算_________克的硝酸銨與30g尿素(CO(NH2)2)的含氮量相等?(寫出計算過程)。18.某1000g飲用礦泉水中的成分如圖所示。(1)在偏硅酸(H2SiO3)中,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最簡整數比)。(2)在偏硅酸(H2SiO3)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學喝了500g該礦泉水,他同時攝入的鈣元素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mg。(4)求50mg偏硅酸(H2SiO3)中,硅元素的質量_________(精確到0.1mg)。四、計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2分)19.(6分)人體中的鈣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以羥基磷酸鈣晶體[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004。牛奶含鈣豐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鈣和磷比例合適,是健骨的理想食品。下圖是某乳業公司純牛奶包裝標簽的部分文字。請仔細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1)包裝標簽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質量至少3.3g。那么一盒牛奶含鈣至少____g(保留到0.01g)(2)求羥基磷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_(保留為0.1%)。(3)若人體每天至少需要0.6g鈣,且這些鈣有90%來自牛奶,則一個人每天至少要喝__盒牛奶?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C【解析】A、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元素周期表,錯誤;B、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錯誤;C、拉瓦錫首先通過實驗得出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結論,正確;D、牛頓發現了力學定律,錯誤。故選C。2、A【解析】

A、金原子核帶正電荷;故選項正確。B、金原子中原子核體積很小,電子圍繞原子后做無規則運動,不是實心的球體;故選項錯誤。C、金原子的質量大于a粒子(帶正電荷的氮核)的質量;故選項錯誤。D、金原子只占據原子內部很小的空間,大部分空間都是電子在做無規則運動;故選項錯誤。故選:A。3、B【解析】

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期,應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鈣,這里的“鈣”指的是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這里所指的“鈣”是強調存在的元素,與具體形態無關。故選B。4、B【解析】

A、用巖石打制石器的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B、用泥土燒制青瓷燭臺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C、用玉石雕刻玉印的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故選B。5、C【解析】

A、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的火焰,故錯誤;B、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故錯誤;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正確;D、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是白色的固體,故錯誤。故選C。6、B【解析】試題分析:A、在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約為0.03%,故選項說法正確.B、二氧化碳沒有毒性,但不能供給呼吸,故選項說法錯誤.C、過多的二氧化碳排放會導致溫室效應,故選項說法正確.D、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的溫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考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空氣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體積分數;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7、B【解析】

A、制取O2氣體時,裝置漏氣可能會始終收集不到O2,故A正確;

B、向下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俯視讀數偏大,但量取的液體實際體積正好偏小,故B錯誤;

C、鐵絲燃燒放出大量的熱,集氣瓶底部沒有放水,反應后的高溫生成物若直接濺落在集氣瓶底,瓶底會炸裂,故C正確;

D、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水槽水變紅可能是試管口沒有放棉花,高錳酸鉀通過導管進入水槽,故D正確。

故選:B。8、B【解析】

根據將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分,可知在沒蒸發水分前該溶液的質量分數不能為零,開始蒸發水分時,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減少,所以溶質質量分數增大,但達到飽和后再蒸發水就會析出晶體,這時溶質質量分數就與該溫度時的溶解度有關,因為是恒溫,所以溶質質量分數不再變化。故選B.9、D【解析】

A、熄滅酒精燈時要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滅,故操作錯誤;B、聞氣體的氣味時,防止氣體有毒,應用手扇動,不能直接用鼻子聞,故操作錯誤;C、滴加液體時,為防止污染試管,滴管應懸空滴加,故操作錯誤;D、傾倒液體時,標簽要向著手心,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瓶口要緊挨著,故操作正確。故選D。10、B【解析】

A、酒精揮發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鋼鐵生銹過程中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C、石蠟熔化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葡萄榨汁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B。【點睛】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11、A【解析】

“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獲得的苯分子的圖像”和“通過移走硅原子構成的文字”兩幅圖片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分子、原子的體積是很小、分子、原子間有一定的間隔、分子、原子是真實存在的,不能得看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故選A。12、A【解析】A、裝粉末狀固體時,先將試管橫放,再用紙槽或藥匙將藥品送到試管底部,然后慢慢豎起,正確;B、裝塊狀或顆粒狀固體時,應先將試管橫放,將藥品放入試管口,再慢慢豎起,錯誤;C、用托盤天平稱量藥品的質量時,應將藥品放在左盤進行稱量,錯誤;D、量取液體體積時,視線應與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錯誤。故選A。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13、酒精燈錐形瓶用水潤濕AF或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該瓶氧氣已收集滿了或可以控制反應速率C放入少量水或細沙【解析】

(1)儀器a的名稱是酒精燈,儀器b的名稱是錐形瓶;(2)組裝儀器時,將玻璃管插入膠皮管或帶孔橡膠塞前,為減小摩擦,要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潤濕,然后稍稍用力旋轉,將其插入;(3)實驗室用髙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A,氧氣密度大于空氣,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若要收集較純的氧氣,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F,高錳酸鉀加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或符號表達式為或;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燃著的木條復燃,用D裝置收集氧氣時,檢驗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該瓶氧氣已收集滿;(4)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文字表達式或符號表式為或。C裝置中的注射器能控制液體的滴加速率,從而能控制反應的速率。若選用C作發生裝置,選用裝置C的優點是可以控制反應速率;(5)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若用G裝置收集氧氣,則氣體從c端進入;(6)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物的溫度較高,為防止炸裂集氣瓶,如果讓鐵絲在收集到的氧氣中劇烈燃燒,應在集氣瓶底放入少量水或細沙。14、鐵絲生銹(或氧氣純度不夠高)集氣瓶底部沒有鋪一層沙子(或沒有水)Fe+O2Fe3O4化合SKClO3取少量固體與坩堝中,持續高溫加熱若固體質量明顯減少,則黑色固體為碳粉,反之為二氧化錳【解析】

(1)造成此實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1鐵絲生銹,2收集的氧氣純度不夠高;鐵絲燃燒實驗后發現集氣瓶底炸裂,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集氣瓶底部沒有鋪一層沙子(或沒有水);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反應原理:Fe+O2Fe3O4,該反應符合“多變一”,屬于化合反應。(2)試劑瓶中裝有黑色固體,不可能是硫磺(S,黃色)和氯酸鉀(KClO3,白色);碳粉加熱燃燒后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固體質量明顯較少,二氧化錳加熱后不能發生反應,固體質量不會發生變化;實驗步驟:取少量黑色固體與坩堝中,持續高溫加熱預期現象和結論:若固體質量明顯減少,則黑色固體為碳粉,反之為二氧化錳。15、漏斗蒸發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較多固體時可溶性【解析】

(1)G是用來過濾液體的,其名稱為漏斗;(2)粗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粗鹽提純是通過溶解(把不溶物與食鹽初步分離)、過濾(把不溶物徹底除去)、蒸發(食鹽從溶液中分離出來而得到食鹽)得到精鹽的過程,計算產率;(3)蒸發時為防止液滴飛濺,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液體受熱不均勻,造成液體飛濺,當容器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3)經過上述操作所得精鹽仍為混合物,原因是含有多種可溶性雜質。16、打開止水夾,用手捂住集氣瓶,若燒杯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則氣密性良好P+O2P2O5110AC【解析】

(1)裝置連接好后,檢驗氣密性的方法是:打開止水夾,用手握住集氣瓶,如果導管口處有氣泡產生,說明裝置不漏氣;(2)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P+O2P2O5;(3)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水進入集氣瓶,由于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因此300mL空氣中含有氧氣的體積約為60mL,最終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50mL+60mL=110mL,說明實驗成功;(4)A、因為水不能充滿集氣瓶,說明空氣中除去氧氣外還含有其它物質,可以說明空氣是混合物,故A正確;B、燃燒匙中的紅磷不能換成木炭,這是因為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會導致水不能進入集氣瓶,從而導致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