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貨幣與賦稅制度+單元達標檢測-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五單元+貨幣與賦稅制度+單元達標檢測-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五單元+貨幣與賦稅制度+單元達標檢測-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五單元+貨幣與賦稅制度+單元達標檢測-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五單元+貨幣與賦稅制度+單元達標檢測-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達標檢測(時間:75分鐘分數: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先秦時期的布幣形如工具“鏟”,流行于兩周、三晉、鄭、衛等農業區域;刀幣起源于漁獵經濟時期,形如工具“削”,主要由齊、燕、趙三國鑄造發行。這可以用來說明先秦()A.鑄幣形制體現勞動人民智慧 B.商品經濟活躍推動貨幣產生C.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差異性 D.諸侯國借貨幣提升農本意識2.秦初發行的半兩錢重十二銖,幣值也很高。漢初經濟蕭條,百業待興,交易多為小規模貿易,若仍以秦半兩錢為基礎貨幣,則小的物品無法交易,故熔毀大錢,改鑄為小錢。這一現象反映出漢初()A.秦朝半兩錢的貨幣價值消失 B.貨幣發行權統一于中央C.改鑄貨幣適應商業發展需要 D.戰爭導致貨幣大幅貶值3.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宣布廢止五銖錢,改行“開元通寶”錢,這種錢制不僅成為有唐一代的定制,而且持續流行了近千年,被作為后世錢制的楷模。“通寶”錢制流行()A.體現了中國古代貨幣開始走向規范化 B.說明年號鑄錢強化了貨幣經濟功能C.反映出貨幣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增強 D.標志我國金屬鑄幣制度的成熟4.宋代是我國古代發行貨幣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歷史上一個經常鬧“錢荒”(一種銅幣短缺現象)的朝代。據《宋史》記載,“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錢,百貨不通,人情窘迫,謂之錢荒”。宋代的“錢荒”現象說明()A.當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B.國家財政困難C.傳統貨幣政策急需改革 D.國家經濟管理制度混亂5.由于明代鑄錢規模較小,寶鈔與當時東亞其他地區的通貨格格不入,因此銅錢和紙幣均難以作為國際結算的媒介,歷史就給予了白銀擺脫補充貨幣地位的重大機遇。這說明當時()A.貨幣結構的轉變順應了時代發展 B.白銀開始發揮價值尺度的作用C.中國商品積極融入世界市場體系 D.政府濫發寶鈔致惡性通貨膨脹6.1935年,國民黨政府實行法幣改革,規定由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后加上中國農民銀行)所發行的鈔票為法幣,并禁止銀元的流通,將白銀收為國有。法幣的發行()A.維持了銀本位制 B.維持了金融體系的長期穩定C.加速了白銀外流的現象 D.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危機的影響7.1816年到19世紀末,各主要工業國家相繼采用了金本位制。它以在各國的統一性為世界商品貿易的流通提供了媒介基礎,并限定了匯率波動,確保了國際貿易與信貸關系的安全性。由此可推知()A.國際金本位制利于世界經濟發展 B.金本位制使黃金取代了各國紙幣C.貨幣的統一使國際經濟活動消沉 D.工業革命必然導致匯率劇烈波動8.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美國的國際收支狀況趨向惡化。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越南戰爭的爆發使美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更加糟糕。到1968年,美國的黃金儲備降至120億美元,只能夠償還短期債務的1/3。這些狀況直接導致()A.美國喪失了世界經濟霸主地位 B.“一超多強”的格局被徹底瓦解C.美元主導的貨幣體系受到挑戰 D.美國在冷戰中處于守勢地位9.《周禮·地官司徒》曰:“凡均力政(力役之征),以歲上下。豐年,則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則公旬用二日焉;無年,則公旬用一日焉。兇札,則無力政,無財賦,不收地守、地職,不均地政。”這些舉措表明周代()A.積極推行社會救濟與優撫 B.有效化解了各種社會矛盾C.實行較為開明的賦役政策 D.封建土地私有制發展迅速10.780年,宰相楊炎奏請唐德宗實行賦稅制度改革,收稅“唯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古代賦稅制度逐漸由“舍地稅人”朝“舍人稅地”的方向發展。這有利于()A.促進農產品商品化 B.保證農民生產時間C.放松人身依附關系 D.催生新的經濟因素11.明萬歷十五年(1587年),朝廷頒布新的賦役法:把各州縣的田賦、賦役以及其他雜稅總為一條,合并征收銀兩,按田折算繳納,史稱“一條鞭法”。據此可知,一條鞭法的實施()A.解決了土地兼并的問題 B.削弱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C.加速了農產品的商品化 D.使古代賦稅制度開始簡化12.有學者指出,中國古代每一次“并稅式改革”最后都陷入“稅輕費重—并稅除費—雜派滋生—稅輕費重—并稅除費—雜派又起”的循環。由此可見()A.古代官吏貪腐的根源是賦稅制度 B.賦稅收入決定了歷代王朝的興衰C.中國古代賦稅內容始終過于繁雜 D.稅制改革未能根本解決小農負擔13.19世紀60年代,總稅務司署成立后,清政府引進英國海關管理模式。從船舶貨物的申報、查驗、估稅、審核、征稅、交款直至驗放等各個環節,都有制度保障,嚴密管理,防止舞弊。同時,重視海關人員的素質操行考核,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這主要反映了()A.清政府掌握了海關自主權 B.近代海關制度有所發展C.經濟侵略損害了國家利益 D.晚清官吏管理得到加強14.1934年7月,《紐約時報》稱:“在蔣介石的授意之下,中國的關稅政策發生了引人矚目的變化……新的關稅政策將極大地提高美國、英國和蘇聯向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的關稅稅率,同時降低日本向中國的主要出口商品的關稅稅率。”這反映了()A.經濟大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B.國民政府以妥協換取中日和平C.改訂新約運動取得大進展 D.國民政府的親日傾向明顯加強15.下表反映了南京國民政府進行關稅自主談判后,中國關稅收入和關稅收入在中央財政總收入中的比重有了較大變化。這表明關稅自主()年份關稅收入/萬元占中央財政總收入比重1913年169721%1928年1791441%1929年2755451%A.有助于南京國民政府穩定財政 B.是中國人民捍衛經濟主權的終結C.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D.擺脫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16.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國海關工作會議和全國人大均要求對明顯過高的稅率做局部調整,以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促進國內生產的發展。隨后各地海關開始改革管理體制,恢復海關征稅和海關統計。據此可知,海關關稅改革()A.強化了關稅制度的法制化建設 B.適應了國家改革開放的需要C.為保護國內的生產行業而施行 D.初步統一了全國的關稅制度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宋王朝表面上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可在幣制和貨幣流通上存在嚴重的地方性。南宋的紙幣,東南用會子,四川用川引,兩淮用交子,湖廣有湖會。宋以前主要的價值尺度是銅錢,兩宋的交子和會子性質上是兌換券。北宋政府在四川設有兌換機構,并備有相應準備金,可以隨時兌取,交易和納稅均不受限制。元朝滅掉南宋后,依數收回舊鈔,印造中統元寶交鈔(中統鈔),以作為全國通行的統一紙幣。元朝又在消滅南宋政權后的第三年下令禁止私人買賣金銀,不可兌換紙幣,人們可以持有金銀,但禁止民間金銀買賣和流通,以取得人們對紙幣的信任,建立我國貨幣史上最早的純紙幣流通制度。中統鈔發行后,一改以往用銅錢為價值尺度的習慣,采用白銀為價值尺度,并且逐漸發展到用白銀為流通手段。——摘編自李育安《紙幣在中國元代的流通和發展的特點》(1)根據材料,概括宋元紙幣制度的不同之處。(12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元代紙幣制度的影響。(8分)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1928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發表對外宣言稱:“今當統一告成之際,應進一步而遵正當手續,實行重訂新約,以副完成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權之宗旨。”7月,外交部提出重訂新約三原則:(一)屆滿期者廢除,另訂新約;(二)未滿期者以正當手續解除而重訂之;(三)舊約已滿期新約未定者,另訂臨時辦法處理一切。同時宣布了改訂新約的方法、步驟,此后,改訂新約運動便大張旗鼓地開展起來。1928年7月,首先訂立《整理中美兩國關稅關系之條約》,接著簽訂了《中德條約》,與挪威、荷蘭、瑞典、英國、法國訂立《關稅條約》,與比利時、意大利、丹麥、葡萄牙、西班牙訂立《友好通商條約》,1930年,與日本訂立新的關稅條約,改訂新約運動結束。改訂新約運動中的主要問題是關稅和領事裁判權,訂立新約的國家都承認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在與比、意、丹、葡、西等國訂立的《友好通商條約》中均有這樣的條款:“此締約國人民,在彼締約國領土內,應受彼締約國法律及法院之管轄。”這說明這些國家已同意取消領事裁判權。1929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就撤廢領事裁判權問題照會英、法、美、荷、挪等國駐華公使,上述各國均未明確反對。1931年5月,南京國民政府公布《管轄在華外國人實施條例》,但實施日期一再后延。一直到抗日戰爭期間,不平等條約才得以廢除。——摘編自張豈之《中國歷史·晚清民國卷》(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南京國民政府發起改訂新約運動的背景和目的。(8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南京國民政府的改訂新約運動。(12分)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從16世紀開始,美洲的黃金和白銀通過西班牙大量流入歐洲。19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國際貨幣結算日益頻繁和復雜。1816年,當時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制定法案,實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鎊為中心、以金幣或黃金在國際間流通為主的國際金本位貨幣制度。1929年,美國爆發了經濟大危機。資本主義世界貨幣失去了統一的標準和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嚴重削弱了英國等歐洲國家,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1944年7月,美國、英國等44個國家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召開會議,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實際上等同于黃金,取得了在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據教育部組織編寫《普通高中教科書歷史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整理閱讀材料,提煉一個主題,結合所學知識對其進行解讀。(要求:主題立意明確,解讀邏輯清晰)答案1【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先秦時期的布幣形如工具‘鏟’,流行于兩周、三晉、鄭、衛等農業區域”“刀幣起源于漁獵經濟時期,形如工具‘削’,主要由齊、燕、趙三國鑄造發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先秦時期布幣和刀幣的形成源于勞動人民的生活,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故選A項。2【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秦朝發行的半兩錢幣值很高,不適應漢朝初年經濟蕭條的局面,所以漢朝初年將秦朝半兩錢熔毀,改鑄適應當時經濟發展水平的小錢,故選C項。3【答案】C【解析】“通寶”錢制不僅在唐代成為定制,而且在后世流行了近千年,說明“通寶”錢制適應了經濟發展的需要,意味著貨幣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增強,故選C項。4【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錢荒”現象,說明在社會經濟運行中貨幣的嚴重不足,這是工商業發展對貨幣需求量增加的必然產物,也說明傳統的貨幣政策已不適應工商業經濟的發展需要而急需改革,故C項正確。5【答案】A【解析】材料“銅錢和紙幣均難以作為國際結算的媒介,歷史就給予了白銀擺脫補充貨幣地位的重大機遇”反映了國際貿易對明代貨幣結構的影響,說明白銀貨幣地位的確立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故A項正確;“開始”表述有誤,明代之前就已經使用白銀,排除B項;材料強調白銀貨幣化,而不是中國商品積極融入世界市場體系,排除C項;D項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6【答案】D【解析】法幣的發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白銀外流,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緩解經濟危機的作用,故D項正確。7【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19世紀,主要工業國家相繼采用金本位制,使世界性的商品貿易有了統一媒介,穩定了匯率,確保了國際貿易與信貸關系的安全性,這說明國際金本位制利于世界經濟發展,故選A項。8【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美國主導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在該體系中,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隨著美國經濟競爭力的削弱,國際收支狀況的惡化,黃金儲備的下降,各國紛紛拋售美元兌換黃金,最終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故選C項。9【答案】C【解析】從《周禮》的記載看,周天子在征調力役時,根據當年的收成適時調整,發生災荒和疫病流行時,還會免除力役和賦稅,這說明當時實行較為開明的賦役政策,故C項正確;材料主旨是征收力役,而非社會救濟,排除A項;B項表述過于絕對,排除;這一時期屬于奴隸社會,排除D項。10【答案】C【解析】古代賦稅制度逐漸由“舍地稅人”朝“舍人稅地”的方向發展,有利于放松人身依附關系,故C項正確;“舍人稅地”與農產品商品化無關,排除A項;租庸調制有利于保證農民生產時間,排除B項;新的經濟因素指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于明朝中后期,排除D項。11【答案】C【解析】一條鞭法實行賦役征銀,農民為獲得白銀就必須把大量農產品投放到市場上,這有利于農產品的商品化,故C項正確;中國古代土地兼并問題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這一問題在封建社會無法得到根本解決,排除A項;這一政策并沒有削弱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排除B項;“開始”說法錯誤,排除D項。12【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稅輕費重—并稅除費—雜派滋生—稅輕費重—并稅除費—雜派又起”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是小農經濟,小農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賦稅制度改革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小農負擔,故選D項。13【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政府引進英國海關管理模式,有利于近代中國海關制度的發展,故選B項。14【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開始了局部侵華,材料中提高美、英、蘇向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的關稅稅率,同時降低日本向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的關稅稅率,是試圖通過妥協換取中日和平,故B項正確;材料與經濟大危機無關,排除A項;改訂新約發生在1928年,排除C項;從材料中無法得出國民政府的親日傾向加強,排除D項。15【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南京國民政府和外國進行關稅自主談判之后,中國關稅收入及其在中央財政總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都有所上升,說明關稅自主有利于中國經濟、財政的穩定和發展,故A項正確。16【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國海關工作會議和全國人大均要求調整海關稅率,以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促進國內生產的發展,由此可知海關關稅的改革適應了改革開放中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增加的需要,故選B項。17【答案】(1)不同之處:宋代幣制具有地方性,元代發行中統鈔,幣制全國統一;宋代以前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