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豐富詞語積累任務一了解詞語“家族”,讓積累更加有效【必備知識】語素、詞、短語、語匯語素是有一定意義的、用于構詞的、最小的語言單位。例如,“語言”一詞由“語”和“言”兩個語素構成;“吩咐”一詞由一個語素構成,因為“吩咐”拆成“吩”和“咐”就都是無意義的了;“人”這個詞由一個語素構成。“語言”“吩咐”“人”等語素都各有一定意義,都是不能分割的最小的語言單位。詞是由語素構成的。從這個關系看,詞是比語素大的語言單位。由幾個語素構成的詞,詞和語素是容易區別的。由一個語素構成的詞,則詞和語素是一個同形單位,二者統一為一個形體。從語言結構中的功能看,某個語言單位就構詞而言,它是語素;就造句而言,它是詞。例如“馬拉車”和“馬拉馬車”,在第一個句子里,“馬”和“車”都是詞。在第二個句子里,作主語的“馬”是詞;作賓語的“馬車”是一個詞,在這個詞里,“馬”和“車”都是語素。可見一個有一定意義的最小的語言單位究竟是詞還是語素,要根據它所依存的條件和分析的角度來判斷。短語是由句法、語義和語用三個層面上能夠搭配的語言單位組合起來的沒有句調的語言單位,又叫詞組。它是大于詞而又不成句的語法單位。簡單的短語可以充當復雜短語的句法成分,短語加上句調可以成為句子。短語是由語法上能夠搭配的詞組合起來的沒有句調的語言單位。語匯,又叫詞匯,是詞和語的總匯,即語言符號的聚合體。語言符號包括語素、詞和固定短語。語匯所指范圍有大有小,最大范圍是指一種語言系統中的全部詞語,如漢語語匯、英語語匯等;語匯也可指一種語言或方言中某個歷史時期的詞語的聚合體,如現代漢語語匯、中古英語語匯、北京話語匯等;語匯有時還指某個作家、某部作品、某個學科或某種性質的詞語的聚合體。如魯迅的語匯、《紅樓夢》的語匯、計算機語匯、常用語匯等。語匯是個集合概念,不能指個別詞語。【情境活動】情境1漢語中的詞語并非雜亂無章,而是有家族、成系統的。從詞語的“家族”或“系統”出發,觸類旁通,可以大大增加詞匯量。仔細觀察和思考下列幾組詞語,看看它們有什么規律,對你積累詞語有什么啟發。(1)①“理解”“理由”“整理”“辦理”“梳理”“條理”等②“希望”“眺望”“展望”“瞻望”“遙望”“凝望”“盼望”“渴望”等(2)①發揮—發揚;侵犯—侵占;堅決—堅定;履行—執行②熟悉—陌生;勤奮—懶惰;軟弱—堅強;精致—粗糙③炒—燴—燉—炸—煎—烤—燜—涮④初試—復試;學士—碩士—博士;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情境2觀察下面三組詞語,請找出書寫上的錯誤的地方,嘗試分析是什么原因導致書寫錯誤。在梳理這些詞形的過程中達到積累詞語的目的。(1)反應意見、禮上往來、手屈一指、再接再勵、紛至踏來、一愁莫展(2)略奪、弱不經風、遺笑大方、串插、哀聲嘆氣(3)按排、編緝、脈膊、漚心瀝血、滿臉縐紋[即學即練]1.請思考并寫出含有語素“細”的詞語或成語。2.下列成語均含語素“然”字,請填寫下列成語空缺的字并做好積累。(1)()然自得 (2)()然如故(3)()然大悟 (4)()然若失(5)()然天成 (6)()然開朗(7)()然無恙 (8)()然一新(9)()然大物 (10)()然有序(11)()然不同 (12)()然允諾(13)()然成風 (14)()然處之(15)()然失色 (10)()然無味(17)()然無存 (18)()然失笑(19)()然一笑 (20)()然而生(21)()然紙上 (22)()然起敬(23)()然一身 (24)()然可親(25)()然長逝 (26)()然若揭(27)()然心動 (28)()然置之(29)()然于胸 (30)()然若失(31)()然屹立 (32)()然大波(33)()然作色 (34)()然長嘆(35)()然冰釋 (36)()然神傷(37)()然成章 (38)()然而止(39)()然不同 (40)()然不動(41)()然不悅 (42)()然而愈(43)()然不顧 (44)()然正氣(45)()然改進 (46)()然改途(47)()然足音 (48)()然而返(49)()然大怒 (50)()然物外(51)春意()然 (52)大義()然(53)道貌()然 (54)防范()然(55)故我()然 (56)果不()然(57)環堵()然 (58)理所()然(59)毛骨()然3.請分別寫出“幽靜”“繁榮”的近義詞。(1)幽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繁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請分別寫出“淵博”“疏遠”的反義詞。(1)淵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疏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務二豐富熟語積累,讓語言多姿多彩【必備知識】熟語1.定義:是用詞固定、語義結合緊密、語音和諧,能獨立運用的詞匯單位。2.分類3.特征【情境活動】活動一:成語來源情境1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辟的定型詞組或短句,漢語的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來自神話寓言、歷史故事、古典詩文、群眾口語、外來文化等。請思考下列成語的出處并進行歸類。女媧補天一鼓作氣火中取栗揠苗助長臥薪嘗膽狼子野心四面楚歌三顧茅廬完璧歸趙毛遂自薦夸父逐日瓜田李下亡羊補牢千夫所指守株待兔殺雞取卵情境2古代經典著作是漢語成語的重要來源。越是有名的著作,產生的成語也就越多。據《成語探源辭典》統計,出自《詩經》的有177條,出自《論語》的有173條,出自《孟子》的有136條,出自“春秋三傳”的有255條,出自《莊子》的有101條,出自《史記》的有265條,出自《漢書》的有158條,出自唐詩的有310條,出自宋代詩詞的有140條。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在一定程度上也隱含在這些成語之中。請分別從以上文本中找出若干條成語,說說它們的含義。[即學即練]1.下列成語選自“三十六計”,請根據各句的語境選擇恰當的成語填空。趁火打劫渾水摸魚打草驚蛇調虎離山欲擒故縱反客為主聲東擊西圍魏救趙(1)《三國演義》三十回:“曹軍劫糧,曹操必然親往;操既自出,寨必空虛,可縱兵先擊曹操之寨;操聞之,必速還:此孫臏‘________’之計也。”(2)《黃繡球》第三回:“這一天見來的很是不少,黃通理更代為躊躇,怕的是越來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難免有________,順手牽羊的事。”(3)這是敵人的先頭部隊,放他們過去,以免________,影響全殲敵人主力的計劃。(4)今天他來我家做客,可他卻毫不拘束,還不讓別人吃這吃那:簡直是________了。2.參照成語的五種來源,從本冊學過的課文中找出兩個例句,說說這些成語是在什么樣的具體語境中使用的;再查成語詞典,說說它們的意義。活動二:成語中的文言情境3成語可以稱為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橋梁,有些成語中還保留了古代漢語詞匯、語法等方面的特征。請思考下列成語在古漢語詞匯、語法等方面的特征,并結合提示或查找古漢語詞典來進行理解。1.通假和古今異讀現象(要按照本字的音來讀)。(1)被發文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暴虎馮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博聞強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圖窮匕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虛與委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余勇可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臧否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字、詞古今異義現象。(解釋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古義)(1)不刊之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赴湯蹈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曾經滄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成語本身古今意義、用法不同。(解釋下列詞語)(1)鉤心斗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閉門造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粉墨登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道貌岸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成語中的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1)名詞用作動詞①衣錦還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翼而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名詞作狀語①抱頭鼠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虎視眈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形容詞用作名詞①避重就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抱殘守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形容詞用作動詞①鳥語花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集思廣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敬而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使動用法①豐衣足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完璧歸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意動用法①草菅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古非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幕天席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狀語后置①無濟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重于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曉之以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繩之以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賓語前置①時不我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何罪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夜以繼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學即練]1.指出下列成語中的具體活用現象。(1)星羅棋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毛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閉月羞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遠萬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龍飛鳳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披堅執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衣冠禽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下列成語的句式特點。(1)疲于奔命、迫于無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時不我待、唯命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持之以恒、相濡以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三:成語中的文化情境4成語深植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土壤,包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1.成語中體現的民族精神(1)強烈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中華民族熱愛祖國,有著偉大的愛國主義傳統。這種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成語中凝聚著、傳承著,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日知錄·正始》)、“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愛國主義是一種群體精神、團結奮斗的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匹夫”泛指普通人、人民群眾。團結就是力量,成語凝聚、傳承著這種精神,如“萬眾一心”(《后漢書·朱擕傳》)、“眾志成城”(《國語·周語下》)、“同心同德”(《尚書·泰誓中》)。(2)崇尚勤勞勇敢、艱苦奮斗的精神。成語真實地記錄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眾多優秀人物勤勞勇敢、艱苦奮斗的品格。“胼手胝足”,語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和《荀子·子道》,意思是手和腳都磨出老繭,形容十分辛勤勞苦。“精衛填海”,語出《山海經·北山經》,指有深仇大恨,立志必報,也比喻不畏艱難,努力奮斗。(3)崇尚誠信的精神。中華民族是崇尚誠信的民族,視誠信是為人、立業、處世之本。在成語中凝聚、傳承誠信精神的有“言而有信”(《論語·學而》)、“言行信果”(《論語·子路》)、“言行一致”(宋·趙善璙《自警篇·誠實》)、“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論語·顏淵》)。(4)崇尚謙虛謹慎的精神。“謙虛謹慎”,出自《晉書·張賓載記》。內涵是“為人虛心,處事嚴謹慎重”,是同驕傲、自以為是、妄自尊大以及那種貌似謙恭而實際虛偽的“謙謙君子”相對立的高尚的品格和作風。古人要求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老子》),要“虛懷若谷”(《老子》),善于接受別人的意見和觀點。平時待人要“溫柔敦厚”(《禮記·經解》),夫妻之間也要“相敬如賓”(《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對待地位不高但有才能的人要“謙恭下士”(《漢書·韋玄成傳》),個人有了權勢地位后要“泰而不驕”(《論語·子路》);做學問、做事情要“戒驕戒躁”(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打仗用兵也要謙虛,因為“驕兵必敗”(《漢書·魏相傳》)。2.成語中的政治法律(1)“天下為公”,出自《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原指君位不為一家私有,國家屬于公眾的,后來指一種權利平等的美好的社會政治理想。(2)“革舊維新”,出自元代宮大用的《范張雞黍》:“文武氏革舊維新,周公禮百王兼備。”指去掉舊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換代或重大變革。(3)“懷柔天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其懷柔天下也,猶懼有外侮。”舊指統治者用政治手腕籠絡人心,使之歸服。(4)“令之以文,齊之以武”,出自《孫子兵法·行軍篇》:“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指用政治道義教育部隊,用軍紀軍法來統一步伐。(5)“法不阿貴”,出自《韓非子·有度》:“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指法律即使是對高貴的人、有權勢的人也不徇情;形容執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居官守法”,出自商鞅《商君書·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俗,學者溺于所聞,此兩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與論于法之外。”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規。3.成語中的文化常識(1)天文地理。①“七月流火”,出自《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歷六月出現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漸偏西下沉,故稱“流火”。“七月流火”指夏去秋來,天氣轉涼。現也用來形容天氣炎熱(因人們誤把“七月”理解為公歷7月,把“火”理解為火熱)。②“氣沖斗牛”,出自唐代崔融的《詠寶劍》:“匣氣沖牛斗,山形轉轆轤。”牛、斗,即牽牛星和北斗星,借指天空。“氣沖斗牛”形容氣勢或怒氣很盛。(2)衣食住行。“亦步亦趨”,出自《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原意是說,老師走學生也走,老師跑學生也跑。比喻自己沒有主張,或為了討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從別人,跟著人家行事。[即學即練]1.請解釋下列成語中包含的民族精神。(1)光明磊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鍥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臨危不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舍生取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解釋下列成語中的政治法律意義。(1)道路側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河清海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務三關注新詞語,讓語言鮮活生動【必備知識】新詞語是詞匯中的動態系統。詞匯同語音、語法比較起來,與社會生活的關系更直接。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都會很快反映到詞匯中,使得一些舊詞語逐漸消失,而許多新詞語又不斷在交際場合和傳播媒體中出現,變化更替的速度是驚人的。詞語的“新”“舊”只能是相對而言的,不同時期都會有那個時期的新詞語,某個時期的新詞語也不可能永遠是新詞語。新詞語的“存活期限”,多數學者認為,一個詞語從產生到被人熟悉成為通用詞語的過程一般需要20年左右。因此,新詞語同流行時間較短的網絡流行語要有所區別,應以最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新收錄的詞語為依據。【情境活動】情境1詞語和社會生活密不可分,分析下列新詞語,探究新詞語的來源及其含義,從中探究社會的發展變化或文化現象。新詞語來源含義反映了哪些發展變化或文化現象逆行者颯后浪直播帶貨雙循環一帶一路云計算MP3曬的士老板超女情境2新詞往往具有很明顯的時代特征,按照下列時間來寫出有代表性的新詞,從中感受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時代的發展變化。1978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91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1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8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9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3在漢語中,很多新詞的產生往往會影響到其他詞語的變化。結合下列詞語,探究新詞語之間的關系。支付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網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學即練]1.“雪藏”是近年來產生的新詞。根據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別用一個詞語置換(每處不超過4個字)。(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經紀人,從此被公司雪藏,不知雙方何時才能握手言和。(2)為確保最后一場小組賽能盡遣精銳上場,該隊正在考慮明日與法國隊交手時雪藏部分主力。(3)這個原先頗有一定知名度的鄉鎮企業,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舉躋身“中國百強企業”之列。2.根據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中國教育報》上刊登的一則消息稱,“菜鳥”“粉絲”“BT”“PK”“雷人”……這些流行于網絡的新詞語,近年來頻頻在電視、廣播、報刊上亮相,并出現在中小學生的日記、作文中。“作業寫到晚上10點,真是‘杯具’!”這個句子出自一篇小學生的作文。老師和家長都看不懂。之前,在《重慶日報》《課堂內外》雜志社聯手打造的“寒假快樂作文大本營”報名處,負責培訓的鐘老師解釋,“杯具”是“悲劇”的諧音,是現在最流行的網絡用語之一。對于網絡語言出現在學生作文中的現象,你有什么看法?請簡要闡述。要求:觀點明確,語言準確、流暢,不少于100字。
【參考答案】任務一【情境活動】情境1(1)①包含語素“理”;②包含語素“望”。這些詞包含共同的語素,可以據此積累詞語,這叫共同語素積累法。(2)①同義關系。②反義關系。③類屬關系。④順序關系。可以根據一些詞在語義上的共同特點和相互關系,進行分類積累,這叫語義關系積累法。情境2(1)音近致誤:反應(映)意見、禮上(尚)往來、手(首)屈一指、再接再勵(厲、礪)、紛至踏(沓)來、一愁(籌)莫展。(2)義近致誤:略(掠)奪、弱不經(禁)風、遺(貽)笑大方、串(穿)插、哀(唉)聲嘆氣。(3)偏旁同化致誤:按(安)排、編緝(輯)、脈膊(搏)、漚(嘔)心瀝血、滿臉縐(皺)紋。[即學即練]1.(示例)仔細、細心、細微、精細、纖細、底細、細胞、細菌、瑣細、細致、奸細、明細、細則、巨細、微細、和風細雨、細枝末節、細嚼慢咽、細水長流、事無巨細、膽大心細、精雕細刻、心細如發、粗中有細、精打細算、細大不捐、精耕細作、呢喃細語2.(1)怡(2)依(3)恍(4)茫(5)渾(6)豁(7)安(8)煥(9)龐(10)井(11)迥(12)欣(13)蔚(14)泰(15)黯(10)索(17)蕩(18)啞(19)嫣(20)油(21)躍(22)肅(23)孑(24)藹(25)溘(26)昭(27)怦(28)漠(29)了(30)惘(31)巍(32)軒(33)忿(34)喟(35)渙(36)黯(37)斐(38)戛(39)截(40)巋(41)怫(42)霍(43)悍(44)浩(45)翻(46)幡(47)跫(48)廢(49)勃(50)超(51)盎(52)凜(53)岸(54)未(55)依(56)其(57)蕭(58)當(59)悚3.(1)清靜、靜謐、恬靜、幽深、靜寂、寂靜、安靜、肅靜、僻靜等(2)富強、繁華、繁盛、昌盛、旺盛、茂盛、強盛、興盛等4.(1)膚淺、貧乏、淺陋、鄙陋、淺薄等(2)親密、親近、親昵、密切等任務二【情境活動】情境1[答案](1)源自神話寓言的成語:女媧補天、夸父逐日、守株待兔、揠苗助長、亡羊補牢。(2)源自歷史故事的成語:臥薪嘗膽、四面楚歌、三顧茅廬、完璧歸趙、毛遂自薦。(3)源自古典詩文的成語(這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從古書中直接摘引原句;另一種是經過加工,或緊縮,或減字,或增字,或換字)。一鼓作氣——《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瓜田李下——古樂府《君子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4)源自群眾口語的成語:狼子野心——《左傳·宣公四年》:“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千夫所指——《漢書·王嘉傳》:“里諺曰:‘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臣常為之寒心。”(5)源自外來文化的成語:火中取栗:源于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登的寓言《猴子與貓》。比喻冒著危險給別人出力,自己卻上了大當,一無所得。也指冒險行事,使自己蒙受損失。殺雞取卵:源自希臘《伊索寓言·生金蛋的雞》。比喻只圖眼前的好處而損害長遠的利益。情境2(示例)(1)《論語》中的成語,舉例如下:①巧言令色:用花言巧語和假裝和善來討好別人,也指討好別人的花言巧語和偽善態度。語出《論語·學而》“巧言令色,鮮矣仁”。②一以貫之: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貫穿在他的全部學說之中,后來泛指用一種思想理論貫穿始終。語出《論語·里仁》“吾道一以貫之”。③文質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后來形容人文雅有禮貌。語出《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④循循善誘:善于有步驟地引導別人學習。語出《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⑤升堂入室: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語出《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2)《孟子》中的成語,舉例如下:①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于事。語出《孟子·告子上》“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②不言而喻:不用說就可以明白。語出《孟子·盡心上》“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③出爾反爾:說了又反悔或說了不照著做,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復無常。語出《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④出類拔萃:形容超出同類,多指人的品德才能。語出《孟子·公孫丑上》“出于其類,拔乎其萃”。⑤反求諸己:從自己方面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語出《孟子·離婁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3)《莊子》中的成語,舉例如下:①越俎代庖:廚子不做飯,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過自己的職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廚子做飯。一般用來比喻超過自己的職務范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情。語出《莊子·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②薪盡火傳:前一根柴剛燒完,后一根柴已經燒著,火永遠不熄,比喻師生傳授,學問和技藝一代代地繼承下去。也比喻種族、文化等代代相傳。語出《莊子·養生主》“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③白駒過隙: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一閃而過,形容時間過得飛快。語出《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④亦步亦趨:比喻自己沒有主張,或為了討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從別人,跟著人家行事。語出《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⑤呆若木雞:呆得像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訝而發愣的樣子。語出《莊子·達生》“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即學即練]1.(1)圍魏救趙(2)趁火打劫(3)打草驚蛇(4)反客為主2.(示例)(1)風華正茂。出自毛澤東《沁園春·長沙》,該詞最初見于《漢書·蚡田傳》——古書成句。詞中是在形容“同學少年”的才華的情況下使用的,指風采才華正盛。指風采和才華正在最好的時候。(2)青出于藍。化用《荀子·勸學》中的“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古書成句。原文是形容學習可以提高人的學問和修養。比喻學生勝過老師,后人勝過前人。情境31.(1)“被”同“披”,“被發”意為“披散著頭發”。(2)“馮”同“憑”,“馮河”意為“徒步渡河”。(3)“識”同“志”,意為“記住”。(4)“見”同“現”,意為“出現、顯現”。(5)“委蛇”音wēiyí,意為“敷衍、應付”。(6)“賈”音ɡǔ,意為“賣”。(7)“否”音pǐ,“臧否”意為“褒貶”。2.(1)刊,削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2)湯,滾開的水。(3)曾經,經歷過。3.(1)原指宮室結構精巧工致,后用來指各用心機,互相排擠。(2)關上門造車,比喻只憑主觀辦事,不管客觀實際。(3)化裝上臺演戲,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臺(含譏諷意)。(4)形容神態莊嚴(現多含譏諷意)。4.(1)①衣,穿著。②翼,長翅膀。(2)①鼠,像老鼠一樣。②虎,像老虎那樣。(3)①重,重的責任;輕,輕的責任。②殘、缺,指殘缺陳舊的東西。(4)①香,散發香味。②廣,增廣、擴大。③遠,遠離。(5)①豐,使……豐富;足,使……充足。②完,使……完好。(6)①草菅,把……看作野草。②是,認為……正確;非,認為……錯誤。③幕,把……當作幕;席,把……當作席。(7)①“于事”為后置狀語,正常語序為“于事無濟”。②“于泰山”為后置狀語,正常語序為“于泰山重”。③“以理”為后置狀語,正常語序為“以理曉之”。④“以法”為后置狀語,正常語序為“以法繩之”。(8)①“我”為前置賓語,正常語序為“時不待我”。②“何罪”為前置賓語,正常語序為“有何罪”。③“夜”為前置賓語,正常語序為“以夜繼日”。[即學即練]1.(1)星、棋,名詞作狀語。(2)毛,名詞用作動詞。(3)閉、羞,使動用法。(4)遠,意動用法。(5)龍、鳳,名詞作狀語。(6)堅、銳,形容詞用作名詞。(7)衣冠,名詞用作動詞。2.(1)被動句式(2)賓語前置(3)狀語后置情境4[即學即練]1.(1)形容中國人胸懷坦白,沒有私心。(2)形容中國人做事有恒心、有毅力,持之以恒。(3)形容中國人面臨危難從容不迫,毫不畏懼。(4)形容中國人為了正義事業而犧牲生命。2.(1)形容政治暴虐,人們不敢講話。(2)形容社會太平,四方無戰事。任務三【情境活動】情境1新詞語來源含義反映了哪些發展變化或文化現象逆行者抗疫由于職責和信念所系,在發生重大危險時不顧個人安危,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職業技能培訓課件下載
- 東南大學交通工程課件
- 世界名城課件
- 城市綠化用地租賃合同范本
- 【課件】多普勒效應++課件-高二下學期物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 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淮揚美食文化主題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博睿特外國語學校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聯考數學試題含解析含解析
-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2024-2025學年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
- 不同職業的服裝課件設計
- 上海歐華職業技術學院《風景園林設計基礎中小場地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HG20202-2014 脫脂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 公司收款委托書模板
- 宏觀經濟學全套課件(完整)
- JT-T-808-2019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終端通信協議及數據格式
- 鍺γ射線譜儀校準規范
- 七年級下冊數學平行線中拐點問題
- 計算機基礎知識題庫1000道含完整答案(歷年真題)
-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2023-2024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下學期5月期中歷史試題
- 走進歌劇世界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20G520-1-2鋼吊車梁(6m-9m)2020年合訂本
- 城市綜合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平臺解決方案( 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