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關于冬至養生要注意什么_第1頁
2023年關于冬至養生要注意什么_第2頁
2023年關于冬至養生要注意什么_第3頁
2023年關于冬至養生要注意什么_第4頁
2023年關于冬至養生要注意什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慎而思之,勤而行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第2頁/共2頁精品文檔推薦2023年關于冬至養生要注重什么收拾(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嚴寒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那么你知道冬至養生要注意什么嗎?這次我給大家收拾了冬至養生要注意什么,供大家閱讀參考。

冬至養生要注意什么

冬至進補要因人而異

古代的相宜對冬至是異常重視的,這天還會舉行祝賀儀式,朝廷也會放三天假的,君不聽政,民間也會歇市三天,和過年一樣的熱烈。

日前,國家級名中醫、成都中醫名醫館張勇教授如是說,冬至送出的“紅包”,是進補福利。“冬至到,陰極陽始,人體內的陽氣開始生發,易吸收外來營養,從中醫角度而言,這是宜滋補的時節。

陰陽氣交宜進補

“冬至,是一年中冷時節的開始。”“從中醫學來說,冬至有個交替性,以陰陽觀點來論,冬至前陰氣盛,冬至后陽氣回升,如何才干提升陽氣?答案是進補。”

我國民間一直都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諺語)。”那么為什么冬天是相宜進補的呢?這是因為到了冬至,身體的新陳代謝就會減慢,消耗也會相對減少,冬至進補的話能夠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于體內,從而扶正固本,增強抵御力的作用。

就冬至而言,“它是天地陰陽氣交樞紐,陰極必陽,從冬至開始,人體內的陽氣開始生發,容易吸收外來的營養,所以冬令進補常挑選于冬至日開始。”

進補之前先引補

進補如何才干補到實處?答案是引補。

“冬季進補時,好先做引補,給身體先打好底子,讓腸胃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以免發生虛不受補的情況。”,“比如脾有濕邪的人,脾胃虛、消化差,進補不僅達不到補虛效果,反而容易出現腹脹、惡心,讓身體更虛。”

倘若對體質情況不清晰,好進補前先看中醫。“該養脾胃的先養脾胃,該去濕熱的先去濕熱,之后再進補。”普通來說,引補可在冬至前1個月舉行,可選用芡實、山藥、紅棗、花生仁等食材,調節脾胃功能,做好引補工作,方能提高滋補效果。

有的放矢好進補

進補要因人而異、有的放矢。“按照中醫理論,人體可以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所以滋補通常可分為四類,即補氣、補血、補陰和補陽。”推薦到,“氣虛的,容易出虛汗、說話乏力、精神疲勞;血虛的容易貧血、失眠、面色差;陰虛容易盜汗、燥熱;陽虛容易手足冰涼、怕冷。”

腎主蟄“厚味來補”

補陽,是冬日進補的重頭戲。“冬至后,陽氣開始生發,腎主陽,是生命的源動力,人能不能長壽、免疫力高不高,與腎都有莫大關聯。”,補陽要多吃板栗、核桃仁、韭菜、羊肉、狗肉、鱔魚、蝦類(基圍蝦)等,中藥上可選用枸杞、巴戟、羊藿等調補。“我推薦一個老少咸宜等方子,它出自醫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里有記載,叫當歸生姜羊肉湯,當歸60克、生姜15克,配上1000克羊肉,燉兩小時即可食用,我自己加了一點料,陳皮10克,可以增鮮、開胃。”

12月21日冬至節氣,意味著進入數九天,迎來嚴寒的天氣,《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這是因為節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可見,冬至前后人們開始進補是好時光。

冬至養生食療怎么補

飲食進補原則

1、食療方應按體質區別:冬季進補僅適用于體質陽虛或寒、濕等病理變化的人群,不相宜體質陰虛火旺和實熱癥候的人群。因此進補之前,絕對要辨清自己的體質,好到中醫門診咨詢后,根據醫生開的處方進補。

2、滋補食物功效盤點:天寒地凍,首選溫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鯽魚等。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也可進補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蛤士蟆、銀耳、豬肝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還有一類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龜肉、甲魚、鮑魚等。

3、飲食種類宜多樣化,注意平衡:飲食種類宜多樣化,注意平衡:我們要注意谷、果、肉、蔬合理搭配,合適選用高鈣食品。飲食相宜吃清淡的,不相宜吃濃濁、肥膩和過咸食品。

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因此宜吃溫熱的食物以保護脾腎。吃飯宜少量多餐。

相宜進補的人群有哪些

冬至進補既可治病,又可防病,那么,哪些人需要冬至進補呢。中醫認為陽氣虛弱者、易患冬病者、養生益壽者相宜冬至進補。有不足就要補充。人們進補應注意年齡,過早進補容易影響人體的正常生長發育,過晚則可能錯失良機。普通情況下,男性在40歲左右開始進補,女性則從35歲左右開始。男子在40歲以前,精力茂盛,肌肉飽滿,筋骨矯健;40歲以后開始出現“腎氣衰”現象;女子也是如此,35歲前身體茁壯,35歲以后便開始精力不濟,面部開始焦枯,頭發開始脫落。中醫認為,中年人的脾胃運化功能優于老年,既能進補亦能受補,是進補相宜的時期。

冬至進補食療方精薦

1羊肉燉白蘿卜(皇家御膳“冬至”日的首選菜肴)

白蘿卜、羊肉洗凈切塊備用,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后5、6分鐘撈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換水燒開后放入羊肉、姜、料酒、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卜入鍋至熟。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腰膝酸軟,困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者更為相宜。

2枸杞子羊肉粥

枸杞子30克,羊肉100克,大米150克,蔥白、精鹽、味精各適量。將枸杞子洗凈。將羊肉洗凈,切碎。將大米淘洗干凈,與羊肉、枸杞子、蔥白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成粥即可,食時加味精、精鹽,有養肝陰、溫腎陽的功效。

3芋頭粥

做法:鮮芋頭10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將芋頭洗凈去皮后切成小塊,與淘洗凈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煮開,后轉小火熬至米熟粥成,參加白糖,再稍煮即成。有補肝健脾益腎的功效。

4姜汁牛肉飯

做法:鮮牛肉100克,姜汁5克,粳米500克,醬油、花生油各適量。將鮮牛肉切碎,剁成肉糜狀,放碟上,然后加姜汁,拌勻后加醬油、花生油攪拌。把粳米淘凈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如常法煮飯,待鍋中水分將干時,將牛肉倒入米飯,約蒸15分鐘,待牛肉蒸熟即成。有益氣和胃,補腎健脾的功效。

5荔枝山藥蓮肉粥

做法:干荔枝15枚,山藥、蓮肉各15克,粳米150克。先將前3味洗凈,粳米淘凈,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冬至養生小常識

運動:動中求靜

冬至起,天然界的陽氣開始升高,我們體內的陽氣如何升發呢?“動則生陽、靜則生陰”。通過合理的運動就可以關心我們升發體內的陽氣,但是過度的升發陽氣就會耗散真元反而不合冬季蟄藏的養生道理了。冬季運動,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襲,第二運動量不宜過大,要在動中求靜,以臻安身靜體、氣定神閑的境界。八段錦、(太極拳)等平和的運動都是很好的挑選。

飲食:補充津液

另外還需要注意,冬至日不可吃太過辛辣刺激的食品,過食辛辣只可生陽動火,導致內熱積聚,郁熱上沖。過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導致飲食不化,聚濕生痰。北方在補充熱性食物的同時,也得吃一些補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薺、藕、梨、蘿卜、白菜等。

養心:寬厚暢達

養生也要重點養心,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保持精神暢達積極,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兒女要對老人噓寒問暖,使老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