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小蝌蚪找媽媽教案模板錦集5篇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體會體育嬉戲的樂趣。
2、能協作手臂和腿的動作進行爬行及跳動。
3、培育幼兒不畏艱險的意識。
活動打算:
圓圈數個、小椅子數把、青蛙的`生長過程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起先部分:
老師與幼兒一起聽音樂進行熱身運動(跳、爬……)
二、基本部分:
老師:“小摯友們,青蛙媽媽找不到她的寶寶,很焦急,你們想不想去幫助她?老師與幼兒一起探討青蛙媽媽的寶寶長什么樣子。(重點講解并描述青蛙的生長過程)老師:“讓我們一起去找找看,好嗎?“
老師帶領幼兒來到‘池塘邊’(用小椅子搭成)
幼兒仿照小蝌蚪爬過‘池塘’,幼兒邊爬邊把小蝌蚪的圖片撿起來。老師:“小蝌蚪變成小青蛙了,“請幼兒仿照跳動動作從擺成‘之’字型的圓圈中循序跳過,幼兒依次進行。
對實力強的幼兒予以表揚,實力弱的幼兒予以激勵。
體育嬉戲可反復進行,老師可隨機增加難度。
三、結束部分:
老師:“小蝌蚪找到媽媽啦!它邀請小摯友和它一起跳支舞。”幼兒聽音樂做各種動作表示開心的心情。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2
備課構想:
本課選自九年義務教化六年制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蝌蚪的媽媽這是一篇童話,全文共六個自然段,六幅圖分別與第1—6幅圖對應(六幅圖用投影)。為了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產生愛好,提高學生素養,我留意了下面幾點:
1、針對一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在語文課中培育他們動腦、動手的素養。在學完每幅圖之后,讓學生自己動手用粘貼紙粘貼出與這幅圖有關的小動物粘貼畫,這樣便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在課堂教學中要面對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
3、依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對他們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實力,發展他們的基本素養。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化六年制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蝌蚪的媽媽》。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改變。教化學生要愛護青蛙。
2.在理解課文基礎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結合插圖和課文,培育學生的視察思維和動手實力,講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長過程。
2.哪幾個自然段講小蝌蚪在找媽媽。
教具打算:
粘貼紙、幻燈片、頭飾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請同學們想一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學生回答)
二、用謎語導入新課,提示課題。
1.師:圓圓的腦袋黑黝黝,長長的尾巴水中游,長大是莊稼的好摯友。(啟發法)
2.引出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1)小蝌蚪是什么樣的?青蛙是什么樣的?
(2)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3)這篇課文共六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師:帶著這三個問題,我們來學習課文。
三、結合學習課文。
1.找一名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幅圖的投影)
(1)師:這群小蝌蚪在班干什么?(在池塘里愉快地游來游去)(提問法)
(2)師:小蝌蚪的腦袋什么樣?身子什么樣?尾巴什么樣?(大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提問法)
(3)師:通過回答以上問題,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內容。
(4)師:指導學生用粘貼紙粘貼出游動的小蝌蚪的粘貼畫,并讓細致視察。(指導視察法)
2.操作投影出現其次幅圖。
(1)分角色朗讀課文,男生讀小蝌蚪,女生讀鯉魚媽媽,老師讀旁白。
(2)師:其次自然段小蝌蚪有什么改變?他們遇到了誰?(小蝌蚪長出了兩條后腿,他們遇到了鯉魚媽媽)(啟發法)
(3)師:小蝌蚪問了什么?鯉魚媽媽說了什么?(學生自己讀)
(4)通過其次自然段的學習引出板書:變→長出兩條后腳。
找→鯉魚
(5)師:看投影,小蝌蚪見到鯉魚的時候心情怎樣?(學生發揮回答)
(6)指導學生用粘貼紙長出后退的小蝌蚪和鯉魚的粘貼畫。
(7)師:小蝌蚪照著鯉魚媽媽的話,接著找媽媽。(激趣法)
3.投影打出第三副圖。
(1)分角色朗讀第三自然段,找一名男生讀烏龜,找一名女生讀小蝌蚪,老師讀旁白。
(2)師:過了幾年,小蝌蚪又有了什么改變?他們又望見了誰?(小蝌蚪又長出了兩條前腿,他們望見了一只烏龜)(啟發法)
(3)師:小蝌蚪叫了什么?烏龜說了什么?(學生自讀)
(4)通過第三自然段的學習,引出板書:(長出兩條前腿,烏龜)
(5)依據第三自然段的學習內容,粘貼出長著四條腿,小尾巴的小蝌蚪和烏龜粘貼畫。
(6)師:小蝌蚪錯把烏龜當成了媽媽,他們又照著烏龜的話去找媽媽(激趣法)
4.操作投影,出現第四副圖。
(1)老師范讀第四、五自然段。
(2)師:過了幾天,小蝌蚪變成了什么樣?他們又遇到了誰?(依據投影回答)(小蝌蚪尾巴變短了,他們遇到了一只青蛙)(提問法)
(3)師:小蝌蚪叫了什么?青蛙媽媽說了什么?(學生自讀)
(4)通過讀第四、五自然段,從而引出板書:(尾巴變短了,青蛙)
(5)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學生粘貼出青蛙的粘貼畫。
5.齊讀最終一自然段,要求邊讀邊思索。
(1)師: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小蝌蚪的尾巴不見了,每天跟著媽媽去捉害蟲)
(2)通過讀最終一自然段引出板書:(尾巴不見了)
四、鞏固學問
師:今日我們學習了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知道了小蝌蚪長出兩條后退,再長出兩條前腿,最終尾巴不見了,變成了青蛙的過程。
(1)找同學,依據自己的粘貼畫講一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比一比看誰講的好玩(激趣法)
(2)帶上頭飾,將這個童話演出來(表演法)
五、總結全文
學生總結(自由發揮)
師: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知道了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全過程,還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摯友,我們要愛護它。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3
活動目標:1、再熟識故事的基礎上,依據故事的發展表現有情節的畫面。
2、學習表現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大膽添畫與情節有關的事物。
3、與同伴協商,在分工與合作的基礎上共同完成任務。
活動打算:
1、幼兒看過連環畫故事書,了解什么是連環畫。
2、幼兒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對股市情節比較熟識。
3、故事磁帶和動畫片,圖畫書《小蝌蚪找媽媽》。
4、圖片:鴨、魚、龜、鵝、青蛙。彩色筆、紙、訂書機等。
活動過程:1、幼兒觀看動畫片并探討。
老師:故事里有哪些動物?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小蝌蚪找媽媽時先遇到了誰?后遇到誰?是在什么地方遇到的?這些地方有哪些景物?最終他們找到媽媽了嗎?
2、請幼兒觀賞圖畫書,邊思索邊探討繪畫方法。
老師:這么長的故事我們可以怎么畫呢?小組合作時怎樣分工?一共要畫幾張?有哪幾張?每幅圖上可以畫些什么?怎么畫?除了動物,還能畫什么?
老師出示一本圖畫書u,提示幼兒制作完整的連環畫。
3、播放故事,幼兒創作,老師巡回指導。
老師留意提示幼兒依據情節的發展表現完整的畫面。
難點:與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4、幼兒之間相互觀賞、溝通,老師評價。
老師:你們小組是怎么合作制作連環畫的?哪一組的連環畫畫得最好?為什么?你們是怎么解決合作中遇到的問題的`?
教學反思:
在上好一節課時,我們肯定要做好活動打算,包括了物質打算,我做了40個小蝌蚪的頭飾,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仿照蝌蚪的樂趣、畫好了40幅彩色的池塘背景圖,讓每個孩子在視覺上體驗美的樂趣,受到美的熏陶。同時要做好閱歷打算,課前我問孩子們,看過《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片和故事嗎?沒想到有的幼兒從來沒有看過、也沒聽過這個故事,雖然是少數的孩子,但是在課前須要孩子們都能了解這個故事的也許內容,于是我在網上找到了這個動畫片,還是我小時候看的上海制片廠的水墨畫的動畫片,沒想到每個孩子都全神貫注特別仔細地觀看,并且要求再看一遍,連我都和他們一起重溫了我的童年了。現在的孩子只看《喜洋洋和灰太狼》之類新的動畫片。我問孩子們見過小蝌蚪嗎?大部分的孩子只是從動畫片、圖畫書上見到過,所以我確定在上課時要給孩子們拿幾只活的小蝌蚪,他們肯定很感愛好、很快樂。感覺孩子接觸活的動物太少了,接觸大自然的也太少了。我讓家長回家帶孩子了解小蝌蚪進化青蛙的過程,有條件的話,家里養幾只小蝌蚪,讓孩子親身視察,沒有的話可以看圖書和上網了解,雖然這個學問點不是活動目標的內容,但是通過這個活動,可以加強家園聯系達到共同教化孩子的目的,也可以引導家長在家如何教化孩子,都教化什么。老師也要有閱歷打算,做好預設問題,熟記教案,把每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都要預想到,做好相應的打算和方案。孩子們上課主動性很高,愛好很深厚,尤其是讓兩個孩子到前面做示范,畫蝌蚪,兩個孩子都不想回去了,孩子沒有用過棉簽畫畫,所以很新奇,愛好很高。美術活動,肯定要把要求提明確,畫畫要求,衛生要求,把可能發生的問題都要想到,對幼兒要提出要求。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請幼兒把故事中的一個情節畫成一幅畫,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建力。
2、讓幼兒留意畫面支配,留意遠近、大小關系。
活動打算:
1、故事《小蝌蚪找媽媽》;(老師對故事內容要很熟識,語言要生動、形象,特殊是講到動物的形態、色調、動態時,更要細致詳細)
2、每個一盒蠟筆、油畫棒、彩色鉛筆和一張紙。
活動過程:
1、啟發談話:小摯友,今日我們要畫“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圖畫,怎樣畫呢?不是看著老師的'畫再畫,而是聽了老師講的故事以后再畫。小摯友,你們會畫嗎?仔細聽老師講故事的小摯友,就肯定會畫?,F在聽老師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小池塘邊,長著很多水草,在草叢里,青蛙媽媽生了很多小寶寶。小寶寶長大了,變成了大腦袋、尖尾巴的小蝌蚪。很多小蝌蚪你追我趕地游呀游呀。小蝌蚪要回家了,可是媽媽呢?媽媽不見了,快快找,小蝌蚪找媽媽,游到西,游到東,游到荷花旁邊,望見一條金魚,眼睛圓又大,忙叫:“媽媽!媽媽!”金魚說:“你們認錯了,我是金魚,白肚皮的才是你們的媽媽?!毙◎蝌絾枂栠@個,這個說“不是”,問問那個,那個也說“不是”。“呱呱呱”,青蛙媽媽游過來了,說:“孩子,好孩子!我是你們的媽媽呀。”小蝌蚪看看青蛙:大眼睛,白肚皮,四條腿,樣子怎么跟我們一點兒也不像呢?青蛙媽媽說:“好孩子,你們還小呢,等你們長大了,就像媽媽了。”小蝌蚪最終找到媽媽了。
小摯友,故事講完了,請小摯友把故事里的事畫給老師和其他小摯友看好嗎?不要遺忘故事里講到的地方,是哪里?(在池塘里)那里有什么呀?(有水草、荷葉、荷花,還有各種小魚……)更不要遺忘小蝌蚪是去干什么呀?(找媽媽)……
2、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提示幼兒支配好畫面,留意遠近、大小關系。
3、講評:結束后,將幼兒的圖畫張貼起來,讓幼兒觀看和相互學習。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5
設計意圖:春天來了,池塘里游淶游去的小蝌蚪成了幼兒的最愛,他們關注著小蝌蚪的改變,伴隨著小蝌蚪的改變我給孩子們講解并描述了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故事中小蝌蚪們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的動態改變使我想到,在體育活動《小蝌蚪找媽媽》中有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走的教學目標,原來的活動方法是先念一段兒歌然后向指定方向跑,教學中幼兒常出現機械應付的現象,易失去活動的耐性和愛好,我想假如我能用這個故事情節貫穿活動的始終,把故事作為一種隱藏性的環境,掩蓋教學目標,那么將會增加活動的樂趣,調動幼兒的活動的.愛好,使孩子們主動的參加到體育活動中來,這樣既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滿意了肯定的活動量。
教學目標:
1、教幼兒練習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熬煉幼兒腿部肌肉力氣。
2、培育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教學打算:
1、學問打算:熟識《小蝌蚪找媽媽》,老師和幼兒扮小蝌蚪。
2、配班老師在場不同方位扮演(鴨、魚、龜、鵝、青蛙)媽媽。
3、幼兒胸飾(可正反翻轉)一面為小蝌蚪,一面為小青蛙。
4、音樂帶。
教學過程:
一、起先部分(老師和幼兒在場地中間蹲下作睡覺狀)
(音樂聲中)春天來了,溫煦的春風輕輕地吹著,陽光照著池塘里的水,青蛙媽媽生的卵漸漸活動起來,變成了大腦袋,長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們在水中游淶游去,非常愉快。
老師和小摯友在描述中漸漸醒悟,隨音樂在水中逍遙自在游淶游去,活動身體。
〔評:老師以角色身份帶領著幼兒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動,做嬉戲前的打算活動〕
二、中間部分
1、老師:聽,什么聲音?咦,小伙伴們,我們的媽媽在哪兒呢?讓我們一起去問鴨媽媽吧!
2、小蝌蚪們游到鴨媽媽那兒
小蝌蚪問:鴨媽媽,您好!您望見我們的媽媽了嗎?她在哪里?
鴨媽媽答:望見過,你們的媽媽有兩只大眼睛,嘴巴又寬又大。好孩子,去問魚媽媽吧!
3、蝌蚪們游到魚媽媽那兒
小蝌蚪問:魚媽媽,您好!您望見我們的媽媽了嗎?她在哪里?
魚媽媽答:望見過,你們的媽媽有四條腿。好孩子,你們到前面去問一下烏龜媽媽吧!
小蝌蚪:感謝您,魚媽媽,再見!
4、蝌蚪們游到烏龜媽媽那兒
小蝌蚪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一章概述第一節裝卸搬運機械的類型港口常用裝卸搬運機械按作
- 申請信息公開物業合同協議
- 白領西裝采購合同協議
- 電子商務勞務合同協議
- 生鮮肉類購銷合同協議
- 玻璃隔斷裝修合同協議
- 畜牧業轉讓合同協議
- 瓷磚加工合同協議書范本
- 盈利小作坊轉讓合同協議
- 玉米秸稈草料收購合同協議
- 2024年貴航貴陽醫院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廣州民用房屋租賃合同樣本
-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求職信撰寫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金融云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家庭暖通合同協議
- 心力衰竭填空試題及答案
- 全新機房搬遷協議合同
- 企業品牌部管理制度
- 2025年04月包頭醫學院公開招聘28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美的電器審計案例》課件
- 2025-2030中國冰鞋行業市場發展分析與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