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b2、slc26a4和線粒體dna12srrna基因在近親結婚配家系中的突變率分析_第1頁
gjb2、slc26a4和線粒體dna12srrna基因在近親結婚配家系中的突變率分析_第2頁
gjb2、slc26a4和線粒體dna12srrna基因在近親結婚配家系中的突變率分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jb2、slc26a4和線粒體dna12srrna基因在近親結婚配家系中的突變率分析

目前,50%以上的先天性聽力損失是由遺傳因素引起的,通常染色體的隱性遺傳大約占77%。對非綜合征性聽力損失的基因gjb2、slc26a4和mrnasrnas565g進行基因檢測。作者:成為聽力損失的常規基因篩選項目。本研究對甘肅省的聾啞學校學生共801人進行基因篩查,發現了29個有近親結婚史的耳聾先證者,并對其進行常見致聾基因的篩查工作,現總結如下:1數據和方法1.1體格檢查和數據檢查來自甘肅省7所聾啞學校因近親結婚致聾的學生29名,其中男18人,女11人,抽血時年齡1~21歲,中位數為14歲,在聾校老師的配合下填寫耳聾情況調查表,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排除藥物性聾和綜合征型耳聾后,進行全面的聽力學檢查:純音測聽、耳聲發射、聽性腦干反應等,并建立數字化檔案。1.2pcr擴增和酶切鑒定繪制家系圖,進行系譜分析。提取基因組DNA,用Primer5軟件針對GJB2基因、SLC26A4基因的編碼區和線粒體DNA12SrRNA1555位點設計引物,通過PCR擴增,產物純化后測序,用DNAStar軟件進行序列分析,具體方法如下:1.2.1GJB2基因分析方法采用25μl反應體系,用美國GeneAmpue617PCRSystem9700型熱循環儀進行擴增,反應條件為94℃預變性5分鐘,94℃變性持續30秒,58℃復性持續30秒;72℃延伸反應持續30秒,設30次循環,最后72℃延伸反應持續7分鐘,用4℃溫育,擴增出約800bp的片段,通過1%的瓊脂糖凝膠電泳分析PCR產物并純化,送測序分析。1.2.2線粒體DNA12SrRNAA1555G突變檢測分析方法采用25μl的PCR反應體系,反應條件為95℃預變性5分鐘,95℃變性30秒,62℃退火30秒,72℃延伸70秒,30個循環,最后用72℃延伸7min,4℃溫育。以1.5%的瓊脂糖凝膠電泳觀察PCR擴增結果。然后取PCR反應產物6μl,加TangoBuffer2μl,Alw26I內切酶0.2μl,補充雙蒸水至20μl。37℃水浴箱內消化150分鐘,以2%的瓊脂糖凝膠電泳觀察酶切結果。對于酶切反應不能切開的病例,取相應的PCR產物純化后直接測序分析結果。1.2.3SLC26A4基因檢測分析方法針對SLC26A4基因共21個外顯子的區域設計20對引物,用25μl的PCR反應體系和不同的反應條件進行目的片段的擴增,瓊脂糖凝膠電泳觀察結果,然后直接進行測序分析。2家系和采用的方式多為共同進展近親結婚家系的耳聾學生聽力情況:全部為極重度聾(純音聽閾>95dBHL),ABR、DPOAE均未引出。先證者全部為語前聾,父母為近親的有26人,多為姨表親、姑表親;祖父母為近親結婚的2人,有1個先證者的曾祖父母為近親結婚,其父母也是近親結婚。29個近親結婚的家系中,父母一代及祖父母一代均無耳聾癥狀,所有家庭均有2個以上的耳聾患者出現,家系圖譜有16種類型(圖1)。GJB2基因檢測結果:299—300delAT突變的1人(純合型),檢測到79G>A突變21人(純合型6人,雜合型15人)、109G>A突變3人(均為雜合型)、341A>G突變15人(純合型2人,雜合型13人)和558G>A突變1人(雜合型),5人未檢測到突變。79G>A和341A>G都出現的11人,79G>A和109G>A都出現的2人,三者都出現的1人。SLC26A4基因突變的1人(H723R雜合型);線粒體DNA12SrRNAA1555G純合突變的1人,并伴有GJB2基因79G>A和341A>G多態表現。3u3000說近親結婚(consanguineousmarriage)通常指兩個配偶在3~4代之內曾有共同祖先的婚配,近親通婚的夫婦從共同祖先那里獲得相同基因的概率更高,兩人攜帶相同的隱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容易在子代相遇。而在隨機婚配(非近親婚配)時,由于夫婦兩人無血緣關系,相同的基因很少,所攜帶的隱性致病基因不同,因而不易形成隱性致病基因的純合體。因此在近親結婚時,其后代遺傳病的發病率升高,增加了某些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的發生風險。本研究通過對29個近親結婚的家系的調查發現,其系譜圖遺傳方式的特點是:先證者的雙親表現正常,系譜圖中看不到連續遺傳現象,至少有2個發病者出現,男女發病機會均等,患者大部分出現在同胞之間。完全符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遺傳學特點,說明對近親婚配家系的基因研究,尤其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更有意義。本研究對29個近親婚配的耳聾先證者的常見致病基因GJB2的篩查中并未發現文獻報道的中國人群中最常見的235delC突變,僅發現1例299—300delAT純合突變,而79G>A、341A>G等多態表現出現的頻率為75.9%;有5人未檢測到突變,占17.2%。而mtDNA12SrRNA1555G位點有1例檢測到突變,占3.3%;SLC26A4基因僅檢出1例雜合突變(占3.44%)。三種基因突變率都是3.3%,GJB2基因突變攜帶率為3.4%,SLC26A4基因突變攜帶率為1.7%。與郭玉芬等報道的同是西北地區的聾啞人群GJB2基因近9%、SLC26A4基因5.6%的突變率相比要低一些。而mtDNA12SrRNA1555G的突變率接近國外的統計數據,比有文獻報道的西北地區8.3%的統計要低。體現了在同一地區的不同人群耳聾基因突變譜也不盡相同。GJB2、SLC26A4和mtDNA12SrRNA三個耳聾常見基因在近親結婚家系中突變檢出率較低,不能排除遺傳漂變(geneticdrift)在小群體中的作用,還有入選人群先證者的始祖效應,也不能忽視遺傳異質性以及遺傳易感性等情況,是否有新的突變位點或致聾基因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