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針灸處方
及
傳統針灸療法針灸處方一、學習目標1.掌握針灸處方的基本原則。2.能開具治療消化不良、便秘、腹瀉、腹脹的針灸處方。何謂針灸處方學?是在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處方的指導下,結合現代醫學的針灸作用機制理論,根據傳統取穴原則和恰當的配穴方法,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腧穴有效組合,從而達到針到病除的一門學科。針灸處方與針灸處方學在概念上是不同的,它的定位對象是某一疾病,即以病論方,一病一方。發展歷史
針灸處方的產生與人們對腧穴的認識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腧穴功能的總結是針灸處方的形成基礎。從現存的文獻看,較早的針灸處方見于《內經》中,如用腧募配穴法形成的治療臟腑病的經典處方就出于《素問?奇病論》。在治療熱病方面,《靈樞?熱病》中提出了“五十九刺”,是針灸治療熱病的大處方?!秱s病論》也論述有針灸處方的相關內容,主要在治療外感病的處方方面有很大貢獻,如我們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感冒的“二風方”(風池、風府),就選自《傷寒論?二十四條》“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俞?!钡恼撌??!夺樉募滓医洝肥乾F存的第一部針灸學專著。書中重點論述了腧穴,其中也歸納了許多針灸處方,共計500多條,以單穴方為主。針灸處方的特點
《靈樞?九針十二原》云:“余欲勿使被毒藥,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說明針刺治療疾病的作用特點與中藥不同,針刺的作用特點是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因此,針灸處方也必然存在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1.理論特點《扁鵲心書》中云:“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苯浗j理論是針灸處方的基本理論基礎。離開了經絡理論的指導,就無法充分發揮針灸處方的優越療效。經絡是運行氣血的循環系統,內連臟腑外絡肢節體表與九竅的聯絡系統,協調臟腑、肢體功能及氣血陰陽平衡的調節系統,傳到針灸刺激和傳注病邪的傳導系統。針灸處方是在經絡理論的指導下,結合中醫的臟腑、氣血等理論,根據辨經、辯證、辨病結果,而將有關穴位進行合理組合而成。盡管針灸處方也包括了臟腑辯證等理論,但它與中藥處方的根本區別在于經絡學說針灸處方的基礎。如頭面疾患可選至陰穴,其理論基礎是足太陽經脈抵達頭面;委中治療腰痛是由于足太陽膀胱經抵達腰部。2.技術特點針灸處方的這一特點表現在包含有技術操作,這是中藥處方所沒有的。針刺手法不同,同一針灸處方可產生不同的效應。例如:足三里穴用艾灸或針刺補法可輔助人體正氣,用于保健或體虛的患者;當邪氣犯胃,胃痙攣出現緊急性疼痛時,足三里用強烈的捻轉瀉法,可疏通胃腑氣機,解除胃之脈絡拘攣而止痛。這就使臨床上出現不同醫者采取同一針灸處方對于同一患者同一病癥治療時而出現不同的治療效果。3.作用特點針灸處方的作用特點是促進機體自我調節功能,這也是針灸治病的作用實質。針灸的物理刺激引起機體本身功能的調節,提高機體自我調節、自我康復能力而良性干預病理過程和狀態,以實現疾病的良性轉歸。因此,針灸處方的效能是建立在人體自我調節機能的基礎上的,這就是說針灸處方的作用效能不能離開人體的自我調節機能而獨立存在。針灸處方的分類
1.按穴位多少單穴方、雙穴方、多穴方。一般而言,針灸處方的學位數目已6~9個最為常見。2.按功效分類疏通經絡方、協調陰陽方、止痛方、調神開竅方、通竅方、安神利眠方、解表方、通利方、和解方、清熱方、補益方、固攝方、理氣方、調理經血方、消導化積方和治風方等。針灸處方的組成要素
穴位操作技術一、針灸處方的穴位組成穴位是針灸處方的第一組成要素,穴位選擇是否合理,直接關系著針灸的治療效果。在中藥方劑學中,方劑的組成成分為君臣佐使;針灸穴位處方則根據自身的特點一般分為主穴、輔穴和配穴。主穴是針灸處方中處于主導地位和起主要作用的穴位;輔穴是輔助主穴以加強治療作用的穴位;配穴則是根據具體情況隨癥而加的穴位。某些情況下,主穴也可以是2個或2個以上,這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二、穴位主治特點(1)局部作用是指穴位均具有治療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鄰近組織、器官病癥的作用。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規律的體現。這種作用的體現與穴位的歸經無關,而與位置有關。(2)循經作用是指穴位具有治療其遠隔部位的臟腑、組織、器官病癥的作用。十四經脈,尤其是十二經脈中位于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經穴,遠治作用尤為突出。如合谷穴不僅能治療手部的局部病癥,還能治療本經所過處的頸部和頭面部病癥,這是“經脈所過,主治所及”規律的反映。古代醫家有“定經不定穴”之說。(3)特殊作用是指穴位具有雙向的良性調整作用和相對的特異治療作用。三、選穴原則1.局部選穴是指針灸處方時選取病變臟腑、組織、器官、肢體局部或鄰近的穴位。2.遠部選穴是指針灸處方時,選取與病變部位距離較遠的穴位,一般適用于四肢肘膝關節以下選穴,用于治療頭面、五官、軀干、內臟病癥。自古就有“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敝f。3.辯證對癥選穴辯證選穴就是根據疾病的癥候特點,分析病因病機而辯證選取穴位的方法。臨床上有些病癥,如發熱、多汗、盜汗、虛脫、抽搐、昏迷等均無明顯局限的病變部位,而主要呈現全身癥狀,這是應采用辯證選穴。這就根據穴位自身的穴性及其功效來確定。對癥選穴是根據疾病的特殊癥狀而選取穴位的原則,是穴位特殊治療作用及臨床經驗在針灸處方中的具體運用。簡單說就是治療某一特定的疾病就選取某一特地穴位。這是大部分奇穴的主治特點。四、配穴方法1.單側配穴:指在患側選穴配方的方法2.左右配穴:在患病動物肢體左右兩側對稱選穴拼配方的方法。3.前后配穴:即在頭、尾或前、后軀同時選穴配方的方法。4.內外配穴:是選取口腔內穴位與體表穴位,內外相應配方的方法。5.表里配穴:是根據臟腑的表里關系,在疾病的相表里兩經上選穴配方的方法。由于表里兩經穴位彼此具有協同作用,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確實。6.背腹配穴:是選取背、腹兩側的穴位配方的方法。7.遠近配穴:是選取患部與遠離患部的穴位配方的方法。是針對患者的病情和具體情況而確立的治療手段。1.概念:毫針因細如毫發而得名,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針具,材料多為不銹鋼。2.構造:毫針的結構共分針柄、針尾、針尖、針身、針根五個部分。3.規格:毫針的規格,主要是指針身的直徑和長短。常用毫針的直徑在0.2mm-0.3mm之間,長度在25-75mm之間。4.常用進針法(1)單手進針法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針,中指指端緊靠穴位,中指指腹抵住針身下段,當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壓時,中指隨勢屈曲將針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2)雙手進針法指切進針法:押手(按壓固定穴位之手)拇指端或食指尖切按在穴位旁邊,刺手(持針向深層刺入之手)持針,針尖緊靠指甲刺入穴位。多適用于短針的進針。夾持進針法:押手食、拇兩指夾捏棉球,裹住針身,露出針尖直對穴位下按,刺手捻動針柄,將針刺入。多適用于長針的進針。舒張進針法:押手食、拇兩指將穴位處的皮膚向兩側撐開,使皮膚繃緊,便于進針。多適用于皮膚松弛部位穴位的進針。提捏進針法:以押手食、拇兩指將針刺部位的皮膚捏起,刺手持針從捏起的上端刺入腧穴,多適用于皮肉淺薄的部位穴位的進針。(3)管針進針法以針管替代押手進針的方法5.針刺的角度、方向、深度(1)針刺的角度直刺(90°)適用于大部分穴位。平刺(15°)皮薄肉少,頭面部,透針。斜刺(45°)肌肉淺薄,重要器官,血管。(2)針刺的方向依穴位所在部位、依經脈循行、依穴位與病位而定。(3)針刺的深度依據針感反應和體重、肥胖度、體質、年齡、病程、季節等適當調整深度。6.運針進針后為調節針感、促使得氣而采取的操作方法。常用方法包括提、插、捻、搗、搓、搖、刮、彈、留針等。常見針感反應有皮膚、肌肉收縮顫動、排便排尿反應、指下重感、針顫、吸引等。7.留針與出針留針是指將針刺入穴位后,將針留置穴內。留針的目的是為了加強針感和便于繼續運針。是否留針和留針時間的長短,主要依病情而定。一般病癥,得氣后留針15-20分鐘;對慢性頑固性疼痛,痙攣性病癥,可適當延長留針時間。在留針過程中間歇運針,可以增強療效。對針感反應較差的動物,留針還可以起到候氣的作用。治療結束后將針從穴位拔出。出針時先以押手拇、食兩指按住針孔周圍皮膚,刺手持針輕微捻轉并慢慢將針提至皮下,然后將針起出,并用消毒棉球輕揉針孔,以防出血。最后檢查針數,以防遺漏。8.異常情況的處理及預防(1)動物異常反應在針灸過程中動物出現不安、吠叫、扭動,甚至暈厥(罕見)等異常反應。這些可能由于動物精神高度緊張、性格乖張、體質虛弱、疲勞、饑餓,或因體位不適,或醫者操作不當,手法過重等因素造成。出現這種情況,應立即停止針刺,將已經針刺的毫針取出,令動物恢復平靜。必要時按休克采取救治措施。為了防治和減少動物異常反應的發生,對于初次接受針灸治療和精神緊張者,應先通過語言和動作做好安撫工作,從容易操作的穴位開始,使用細針,用輕柔的手法操作。手法不宜過重,盡量少留針或留針時間不宜過長;對于過度疲勞和虛弱者不宜針刺;發現異常反應先兆時,應及時采取處理措施。(2)滯針因動物高度緊張,針刺入后,局部肌肉強烈收縮;或運行針時肌纖維纏繞針身;或因針身刺入肌腱;或針刺后體位改變,都可引起滯針,表現進針后針下異常緊澀,出現提插、捻轉及出針困難。遇到這種情況,可設法消除動物緊張情緒,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反向捻轉,或留針一段時間,然后再行捻轉出針,也可輕輕按揉針刺周圍的皮膚肌肉,或在附近部位加刺一針,以宣散氣血,緩解痙攣,因體位改變者,應恢復體位后隨之將針取出。為了預防滯針的發生,對精神緊張者,采取放松措施。運針時不可用力過猛,避免單向捻針及將針刺入肌腱,留針過程中不隨意改變體位。(3)彎針因術者手法不熟練,進針時刺激過強,導致肌肉劇烈收縮,或針下碰到骨骼;或留針過程動物體位改變;針柄受外力作用,以及滯針處理不及時等造成針身彎曲,針柄與刺入的方向改變,提插、捻轉及出針困難,患者有疼痛反應等。發現彎針后,不能再行提插、捻轉等運針操作,可順勢慢慢退出;如因體位改變引起,應慢慢恢復體位,使肌肉松弛再將針退出。不可強行拔針,以免發生斷針事故。為了減少彎針的發生,針刺前將動物保定在舒適的體位,術者要熟練掌握進針手法,指力要均勻輕巧;留針期間防止體位變動;針刺部位和針柄要避免外力作用。(4)斷針因針具質量欠佳,或反復使用損壞;運針時手法過重,肌肉強烈收縮;或動物體位改變,滯針和彎針現象未能及時正確處理等,均可造成針身折斷,或部分針身尚露于皮膚之外,或針身殘端全部埋入皮膚之下。目前使用一次性不銹鋼毫針在犬貓臨床極少發生斷針現象。一旦發生斷針,不可慌張。要防止斷針繼續向深部陷入。如斷端露于體外,可立即用手指或鑷子取出;如殘斷與皮膚持平,可按壓針孔兩旁,使斷短露出,再行取出;如斷針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時,應在x線下定位,手術取出。為了預防斷針的發生,應選擇質量可靠的針具,并在針前認真檢查針具,最好不反復使用。針刺時不將針身全部刺入,進針過程中,如發生彎針時,應立即出針,切不可強行刺入。當發生滯針、彎針時應及時正確處理,不可強行拔出。(5)血腫
因針刺時誤傷血管,起針時沒有及時按壓造成出針后,局部腫脹疼痛,皮膚呈青紫色。對輕度血腫,一般不必處理,可自行消退。若局部疼痛較劇,腫脹明顯者,先作冷敷或加壓止血,血止后再作熱敷以促使局部淤血消散。為預防血腫的發生,應避開血管針刺,出針時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壓迫針孔。二、操作步驟(一)確定病證和穴位針灸治療的適應癥主要為脾胃虛弱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腹瀉、腹脹。選取相鄰的穴位或依據病證,選取脾經、胃經、大腸經、小腸經等相關經絡的穴位。(二)針灸處方1.依據病證確定治療原則2.選取穴位常用脾俞、胃俞、大腸俞、后三里、后海、前三里、關元俞、神闕等穴位。針灸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故相同的穴位,在不同的機能狀態依補瀉手法可產生多種治療效果。3.針法(1)毫針:根據穴位選取適當的針具,運用補瀉手法給穴位以刺激。(2)水針:穴位注射維生素、生理鹽水等藥劑。(3)溫灸:艾灸、特定電磁波照射穴區。(4)按摩:使用按摩手法對穴位和腹部進行按摩。三、相關知識1.消化不良引起消化不良的病因很多,這里主要是指因脾胃功能失調而引起的,表現食欲減退、或糞便粗糙、酸臭,腹瀉等主要癥狀的一類病證。臨床上根據病因,分如下證型確定治療原則和針灸穴位。(1)脾虛以補脾益氣治療原則。針灸脾俞、后三里等穴。(2)食滯以消積導滯,健脾理氣為治療原則。針后海、玉堂、關元俞等穴,并輔以按摩手法。2.便秘便秘指因寒熱或體虛等引起的糞便干燥,排糞艱澀難下,甚至秘結不通的病證。(1)熱秘以清熱通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慧交通系統的用戶接受度調查試題及答案
- 關注CAD 工程師的學習行為試題及答案
- 二零二五足球教練聘用協議書
- 婚姻協議書保證書范例二零二五年
- 精進設計能力2024年Adobe中國認證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質量工程師資格考試的拓展試題及答案
- 紡織機械故障排查方法試題及答案
- 創新思維2024年紡織機械操作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
- 商務禮儀師考試培訓效果試題及答案
- 解析焊接工藝中的關鍵問題試題及答案
- 電工日常巡視維修工程記錄
- GB/T 14388-1993木工硬質合金圓鋸片
- 二月份循證護理查房課件
- JJF(湘) 09-2018 純水-超純水系統監測儀表(電導率)計量校準規范-(高清現行)
- SJG 82-2020 政府投資學校建筑室內裝修材料空氣污染控制標準-高清現行
- 大一下【世界古代史】期末復習資料
- 《脂蛋白(a)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關系及臨床管理的專家科學建議》(2021)要點匯總
- 腫瘤化學治療
- 尾礦庫筑壩施工組織方案
- 中藥斗譜排序
- 空調系統維保記錄表格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