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之中學體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答案_第1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體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答案_第2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體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答案_第3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體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答案_第4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體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之中學體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答案

單選題(共50題)1、“運動員血液”作為一個專有名詞而出現,它的概念是指經過良好訓練的運動員由于運動訓練使血液的性狀發生了()改變,這種改變在運動訓練停止后是可逆的。A.系統性B.適應性C.強化性D.抵抗性【答案】B2、高抬腿跑教學中,多數學生不能按要求完成動作,教師進行集中講解時應重點講解()A.動作過程B.動作要點C.練習要求D.注意事項【答案】B3、核心力量通常是指哪個部位的力量()。A.下肢及足部B.下肢及手部C.腰、腹、背及臀部D.四肢及頸部【答案】C4、脊髓前角是()。A.感覺神經元胞體集中處B.運動神經元胞體集中處C.感覺和運動神經元胞體集中處D.中間神經元胞體集中處【答案】B5、人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濃度的變化特點是()。A.升高B.降低C.不變D.不確定【答案】A6、我國《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要求3~6年級和初中每周體育課時為()。A.4課時B.3課時C.2課時D.1課時【答案】B7、足球運動最早起源于()A.美國B.英國C.法國D.中國【答案】D8、不屬于青年拳基本動作的是()A.沖拳B.亮掌C.踹腿D.云手【答案】D9、體育教學設計的主要特征是()A.系統性、綜合性、靈活性B.系統性、程序性、靈活性C.整體性、程序性、實效性D.整體性、綜合性、實效性【答案】B10、籃球三分投籃區是以籃圈中心點的投影為圓心,距離端線中點的內沿()處,以6.25米為半徑的圓形。A.1.575米B.1.60米C.1.65米D.1.75米【答案】A11、運動技能學習與文化知識學習的本質區別體現在()A.神經元間形成的環路聯系B.大肌肉群活動的參與C.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D.海馬活動的參與【答案】B12、在無氧運動過程中主要的能源物質是()A.糖B.蛋白質C.脂肪D.維生素【答案】A13、()在興奮——收縮偶聯過程中與肌鈣蛋白相結合。A.Na+B.Mg2+C.Ca2+D.Fe2+【答案】C14、排球運動中,墊球用力的大小與來球的力量(),與墊球的目標距離()。A.無關;成正比B.成正比;成反比C.成反比;無關D.成反比;成正比【答案】D15、下列哪一種學習策略有助于解決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出現的興趣不高,態度較差,情緒低落等問題?()。A.練習策略B.選擇性注意策略C.精加工策略D.認知-調控策略【答案】D16、哪位著名的教育學家首先提出體育、德育、智育,并把體育放在三育之首()A.雅克·盧梭B.約翰·洛克C.赫伯特‘斯賓塞D.古茨姆斯【答案】B17、足球運動中踢定位球時,為便于小腿發力,要求支撐腿落在球橫軸稍前方,目的是避免哪一肌肉出現力量性“主動不足”?()A.臀大肌B.腘繩肌C.腓腸肌D.股直肌【答案】D18、體育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有()個。A.1B.2C.3D.4【答案】D19、在籃球比賽中,運動員在跑動中未接穩球,掉在腳上彈出去3米,此時該名運動員拿起球并開始運球進行比賽,該名運動員的動作屬于()。A.腳踢球違例B.帶球走違例C.合法D.非法運球違例【答案】C20、技術動作學習過程中,學生表現出緊張、不協調,并伴有多余動作,此時學生處于動作學習的哪一階段()A.粗略掌握階段B.改進動作階段C.鞏固提高階段D.運用自如階段【答案】A21、為了保證體育課堂教學秩序和效益所進行的設計與控制工作,可稱為()。A.體育教學組織B.體育教學方法C.體育教學模式D.體育教學原則【答案】A22、在100m賽跑中,機體主要供能系統是()A.磷酸原系統B.乳酸能系統C.有氧氧化系統D.乳酸能系統和有氧氧化系統【答案】A23、在運動技能形成的泛化階段學生的動作表現為()A.僵硬、不協調B.順利、連貫C.協調、流暢D.準確、優美【答案】A24、缺乏下列哪種物質,會影響視力()A.維生素AB.維生素C.維生素ED.維生素D【答案】A25、下列不屬于運動性病癥的是()A.運動中口渴B.暈厥C.運動中腹痛D.肌肉痙攣【答案】A26、以下物質中具有保肝解毒功能的是()。A.蛋白質B.膳食纖維C.糖D.脂類【答案】C27、()指教師按照學期體育教學過程的方案,按教學內容合理性的安排一些單元,進行課時分配并實施教學的過程。A.學年體育教學過程B.學期體育教學過程C.單元體育教學過程D.課時體育教學過程【答案】C28、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徑賽的是()。A.跳躍B.競走C.跨欄跑D.障礙跑【答案】A29、凡身體發育及健康狀況無異常或身體發育和健康有輕微異常,而功能檢查良好,具有一定鍛煉基礎者,體育課分組應分在()。A.基本組B.準備組C.醫療體育組D.以上均不對【答案】A30、擲標槍的“引槍”動作可增加器械的出手速度,其遵循的生理學原理是()。A.牽張反射B.翻正反射C.狀態反射D.姿勢反射【答案】A31、技術結構包括動作基本結構和技術組合,哪一選項屬于乒乓球運動的技術組合?()A.推擋B.攻球C.高拋發球D.左推右攻【答案】D32、()是指個體對體育活動所持有的評價、體驗和行為傾向的綜合表現。A.體育動機B.體育習慣C.體育興趣D.體育態度【答案】D33、下列哪種練習可能有效提高雙杠前擺下技術動作的質量?()A.掛臂擺動B.支撐擺動C.壓肩動作D.吊肩動作【答案】B34、抽屜試驗可用于檢查膝關節哪一結構的損傷()A.前、后交叉韌帶斷裂B.腓側副韌帶斷裂C.內側半月板損傷D.外側半月板損傷【答案】A35、下列選項中,()是生命活動中樞。A.脊髓B.延髓C.小腦D.大腦皮層【答案】B36、體育教學過程中,為解決學生“想不想學”問題的學習策略屬于()。A.學習認知—運動策略B.學習認知—注意策略C.學習認知—練習策略D.學習認知—調控策略【答案】D37、下列哪項不屬于人體基本組織?()A.保護組織B.上皮組織C.結締組織D.神經組織【答案】A38、下列選項中,屬于語言感知的教學方法的是()A.講解法B.示范法C.分解法D.游戲法【答案】A39、()一般是指一節課教與學內容的合理順序,各練習之間的有機聯系及時間分配。A.體育課密度B.體育課結構C.體育課組織形式D.體育課負荷【答案】B40、下列哪一選項容易誘發運動性猝死?()。A.胃腸綜合征B.力量性心臟肥大C.馬方(凡)氏綜合征D.耐力性心臟肥大【答案】C41、籃球比賽中有7支球隊參加單循環比賽,比賽場次共有多少場()A.15場B.18場C.21場D.24場【答案】C42、在現代三級跳技術中,對三跳的基本要求是()A.-跳平、二跳遠、三跳高B.-跳遠、二跳平、三跳高C.-跳平、二跳高、三跳遠D.-跳高、二跳遠、三跳平【答案】A43、提高反應速度的鍛煉方法是()A.信號反應法B.指令法C.減負法D.競賽法【答案】A44、下列屬于單軸關節的是()A.髖關節B.肩關節C.橈腕關節D.指間關節【答案】D45、維持身體平衡,協調肌肉運動是()具備的功能。A.大腦B.小腦C.間腦D.腦干【答案】B46、印度“狼孩”8歲時回歸人類社會,用了4年才勉強學會走路,其主要原因是()A.沒人指導B.缺乏營養C.沒有同伴D.錯過了學習走路的最佳期【答案】D47、關于課堂教學效果表述錯誤的是()A.是教學有效運行的主要表現B.是判斷教學質量高低的根本標志C.評價要點包括課時計劃的完成情況D.評價要點包括學習方法的指導和教學語言與板書【答案】D48、人體自由上肢骨與自由下肢骨分別為()塊。A.64、62B.60、60C.62、64D.58、60【答案】B4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體育與健康課程總目標的是()。A.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方法B.表現出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C.提高文化課學習水平D.形成體育鍛煉的意識與習慣【答案】C50、根據新課程要求,目前體育課時計劃中的“結構”可分為幾個階段()。A.2個B.3個C.4個D.5個【答案】C大題(共10題)一、案例:初二(3)班體育教師周老師安排了一堂《挑食與偏食》課。課上,周老師向學生簡單講解了青少年挑食與偏食的危害,之后組織學生按照情感意愿自由分組,并指定一名組員調查小組內其他組員的飲食情況,然后根據調查結果制作全班學生的膳食結構表格。周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提出改善膳食習慣的方案,指導評價每一組學生的學習成果。問題:分析本案例的設計思路和教學組織形式。【答案】設計思路:教師先進行知識講解,然后組織學生分組調查,并聯系實際了解不合理飲食的危害,接著學生討論在平時的膳食習慣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善方案,最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點評,以達到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案例的教學組織形式屬于分組教學中的友伴分組。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關系比較好的同學共同學習,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更好地發揮各自的作用,形成合力,增強凝聚力。二、郎平帶領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上再次登上冠軍寶座,又一次給過人注射了一支強心劑!但是女排取得成績的背后所付出的艱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而作為,女排總教練的郎平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和做法是中國女排再創輝煌的基礎。下面是郎平曾說過的幾句話:“不要一贏球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但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2016年8月21日里約奧運會賽場。“中國地大物博人才濟濟,而女排還需要我,說明我還有價值。我心里明白,人活著,被人需要,是一種幸福,能被國家需要,是更大的幸福。”——2013年4月25日,郎平再次執掌起處于低谷的中國女排的教鞭。問題:(1)試分析郎平的這些話所表達的內涵。(2)結合實際談“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這句話對未來工作的啟示。【答案】(1)材料中郎平教練說:“中公教師研究院提供不要一贏球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但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每一滴汗水凝結勛章,每一滴淚水幻化翅膀。人生需要砥礪與蛻變,方能實現提升與飛躍。女排的勝利,來之不易,“女排精神”,感召國人。無論是體育競技還是國際競爭,無論是個人奮斗還是民族崛起,我們不能丟失一種精神,我們需要傳承一種精神,這,就是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作為主教練,郎平看到的,不僅僅是有些虛空的精神的存在,更是一個個隊員們實實在在付出的拼搏與努力。她看到了她們額頭滴下的一顆顆汗珠,看到了她們在奔跑跳躍中的一次次摔倒,看到了她們受傷之后一次次的流淚堅持著。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次揮汗如雨,又豈是簡簡單單一句女排精神,就能夠全部概括的。女排姑娘教給我們的,絕對不僅僅是精神而已,更是金牌背后那扎扎實實的訓練真真切切的努力。隊長惠若琪說:我們不會去想結果,不會去設計結果,只是永遠不放棄,認真地打好每一分,是的,我們并不是因為會成功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了才會成功。材料中郎平教練說:“中國地大物博人才濟濟,而女排還需要我,說明我還有價值。我心里明白,人活著,被人需要,是一種幸福,能被國家需要,是更大的幸福。”由此想到,教育工作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是為學生服務,如果我們能被學生所需要,則我們就有存在的意義與價值,這就是我們的最大幸福!能為教育事業作出一分貢獻,則是我們最大的幸福。有時候,就是需要這種責任和拼命精神。2013年5月10日,在郎平率隊完成上任后的第一堂訓練課后,隊員們業余的表現讓她頗感意外,基本攻差、團隊意識差、心理素質差等不足之處。她不得不對記者坦言:“隊員們目前的身體狀態還不錯,但在技術能力、場上意識上,跟我想象的有差距,慢慢來吧。”正是這句“慢慢來吧”成就了三年后的里約奧運冠軍隊!作為一名教師也經常遇到這樣別無選擇的難題。比如又分到一個全年級最差的班,或者班級里有個成績最差的學生等等。浙江省特級教師肖培東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作為一名教師,要永遠相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可以學會的,是能夠進步的。教師是主導地位要把心態擺正。教師是要幫助學生學習的,而不是讓學生成就你個人的精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或者整個班級的成績在整個年級中比較落后的情況。但是就像中國女排一樣,落后的原因也許是學習、訓練方法的不適應,也許是學習環節中的某一步出了問題,這時候更需要老師耐心的指導,和傳輸給學生不拋棄、不放棄的態度。三、案例:初一年級女生上體育課,學習排球的墊球技術(第一次課)。任課教師李老師先讓學生進行自由拍擊練習作為準備活動。到了課的基本部分,他要求學生進行自拋自墊練習。練習一段時間后,李老師把學生集中起來說:“同學們墊球時手臂都伸得很直,很好!如果能把球拋得再高一點就更好了!”聽了他的話后,同學們紛紛把球拋得高了起來……問題:(1)請指出本次課教學采用了哪些教學策略,并分析其優點與缺點。(10分)(2)請指出李老師這種評價方法的作用。(5分)【答案】(1)李老師本次課主要應用了自主學習教學策略和支架式教學策略。①自主學習教學策略的優點: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其著眼點是如何幫助學生“學”。一方面關注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提取、應用,另一方面關注學生在發現過程中的思維模式,關注探究能力和內在動機的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學習興趣,有利于知識的保持和應用。缺點:這種教學策略往往需要用更多的時間,效率較低。②支架式教學是學習者建構一種對知識理解的概念框架,促進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優點: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水平。缺點:練習過程相對枯燥乏味,動作比較單一,不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該評價方法是屬于在課堂當中的一個過程性的評價,該評價的使用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引導課堂前進,及時提示階段課堂的結果和學生學習的進展情況、存在問題等,以便及時反饋、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工作。四、某學校召開春季田徑運動會,甲同學報名參加100米跑和跳遠比賽,可當準備參加跳遠比賽時,100米跑比賽也即將開始,甲同學不知道應該先參加哪項比賽,就找裁判長問:“王老師,我先參加哪項呀?”王老師剛要回答,又有乙同學來問:“老師,我的跳高成績和第一名的跳高成績都是1.68米,為什么我是第二名呢?”王老師根據規則,分別做了解答。你認為應如何回答乙同學的提問?【答案】田賽項目中,遠度項目以比賽的六次試跳或試擲中最好的一次成績作為個人的最好成績,包括第一名成績相等決定名次賽時的成績,然后以各運動員的最高成績排列名次。高度項目以每名運動員最好一次試跳成績,包括第一名成績相等決定名次賽時的成績,作為最后決定成績。田賽高度項目比賽成績相等的錄取辦法:在出現成績相等的高度中,試跳次數較少者名次列前。如成績仍相等,在包括最后跳過的高度在內的全賽中,試跳失敗次數較少者名次列前。如成績仍相等并涉及第一名時,則令成績相等的運動員在其造成成績相等的失敗高度中的最低的高度上,每人再試跳一次。如仍不能判定,則橫竿應提升或降低,提升和降低的高度,跳高為2厘米,撐竿跳為5厘米,他們應在每個高度上試跳一次,直到決出名次為止。決定名次的試跳,有關運動員必須參加。如涉及其他名次時,成績相等的運動員名次并列五、案例:某校初二(1)班,學生40人,操場1塊。教學內容為少年拳(甲段)套路,新授課。教學過程:首先,王老師用多媒體播放了少年拳的完整套路,學生看完后躍躍欲試,紛紛模仿。然后,王老師認真細致地講解了少年拳的動作技術要領并進行基本動作的示范。接著,王老師把學生分成8組,并進行分組合作練習,教師巡回走動糾正錯誤。之后,各組學生分別進行表演,其他同學觀摩,相互交流學習。期間,兩位同學利用所學動作相互演練對打起來,導致其中一名學生鼻子出血。王老師嚴厲地批評了對打的兩名學生,可學生們感到很委屈。問題:(1)該案例運用了哪些教學策略?(2)談談對案例中學生“對打事件”的看法。【答案】(1)該案例運用了多種教學策略:一是示范一模仿教學策略,教師先向學生播放了整套少年拳的完整套路,然后闡明少年拳的動作要領,并示范少年拳的基本動作,由學生進行觀察和模仿,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練習結果給予幫助、糾正和強化;二是情境教學策略,教師在教學開始時用多媒體播放少年拳的完整套路,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案例中的兩名學生在游戲練習環節中,利用所學動作相互對打,屬于偶發事件,是這兩名學生在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練習,屬于正常的課堂活動,發生事故是不小心所為。案例中的王老師沒有提前告知學生們練習少年拳的注意事項以及自我保護的方法,造成學生受傷,王老師應負有一定的責任,不能一味苛責學生。王老師應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課堂安全防范措施,同時注意培養學生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六、王老師根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設計了初一年級(水平四)學生第一學期的運動技能評價表,部分內容見表1.問題:(1)該評價表對學生學業評價的意義有哪些?(9分)(2)指出表1中設計內容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6分)【答案】(1)學業評價是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的有效杠桿,為教師的教學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和指導,使教學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評價表清晰的將評價角度、評價標準展現出來。其意義在于更明確的提出了學生努力的方向和學習目標,起到指導作用;(2)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了目標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能更有針對性,激發教師不斷改進教學的主動性和創造性;(3)評價結果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促進學生進一步的發展。從教師的角度將評價結果幫助其反思教學過程、改進教學方法。(2)表1中所設計的評價內容存在以下幾點問題:①跳躍和排球項目只有定性評價的描述,缺少評價的量化標準。②只有終結性評價,缺少形成性評價。③只有絕對性評價,缺少相對性評價。2.針對以上問題應從以下幾點進行改進:①在跳躍和排球項目中添加定量評價標準。如,排球雙手墊球動作76~84分,上肢技術正確,下肢移動合理,能連續墊擊20次。②在終結性評價的基礎上添加對學練過程學生學習態度的評價。如,支撐跳躍85分以上,提臀分腿直臂頂肩對手快,落地穩,并在學練過程中主動保護與幫助同伴,分享學練心得,幫助同伴掌握技術動作。③絕對性評價是每個學生與同伴的橫向比較,在此基礎上增加學生與自己進行縱向比較的相對性評價內容,也就是將運動技術的完成必須要掌握的若干個動作要素羅列出來,學生由一開始只能完成其中1—2兩個要素,到測試時能完成3~4要素,以此為依據對學生進行評價。如:蹲踞式跳躍-騰空步技術要素,a.兩臂向前上方伸展;B.騰空點高;c.起跳腿屈膝及時;D.擺動腿與起跳腿屈膝上提;e.兩腿靠近胸部;f.上體前傾;g.在空中成蹲踞姿勢。評價時可以依據上述幾個要點評價學生的學練習過程,騰空步技術由掌握a、e、f三個要素,提升為掌握a、e、f、c四個要素,從而體現相對性評價。七、案例:徐老師給某初中三年級學生上課時,剛站好隊,突然隊伍中一陣騷亂,兩個學生打起架來。徐老師大聲地訓斥他們,兩人互相不服氣,不肯認錯,課堂教學因此而無法繼續進行下去。問題:(1)你認為徐老師的解決方法是否妥當?請說明原因。(2)如果是在你的課堂上發生了這種問題,你會如何解決?【答案】【知識點】教學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1)徐老師的處理方法并不妥當。徐老師面對學生的打架,不夠沉著冷靜,沒有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只是一味地訓斥學生。這種方式不僅起不到教育學生的作用.而且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可能會對體育課產生厭煩情緒。對教學中發生的突發事件的處理是教師教學思維、教學智慧和教育方法的體現。(2)如果是我在課堂上遇到這種問題,首先,我會讓自己保持冷靜,然后快速思考合適的應對方法,因勢利導,將原本不利的因素轉化為教學、教育的契機。具體處理方法是把打架“曲解”為比武.而自己毛遂自薦當比武的裁判。其他同學則是觀眾,兩個打架的學生是比武選手,借助這一事件進行傳統武術、搏擊類運動項目共性知識的傳授。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武術,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打架時的激動情緒得以緩解,因為初三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判斷是非能力.冷靜后就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樣處理還能滿足學生好“面子”的心理,使其自尊心得以保護。八、案例:某校初二(1)班學生30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0人。教學內容:魚躍前滾翻。任課教師張老師為本節課制定的教學目標是:(1)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學生學會魚躍前滾翻的基本動作;(2)快樂教學,發展學生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活性。教學過程:(1)上課,教師宣布該堂課的內容和目標。(2)教師講解并示范魚躍前滾翻的基本動作和要領,強調注意事項。(3)學生觀察教師動作,模仿。(4)自由分組練習。(5)教師總結,學生自評。(6)游戲:打龍尾。將學生分為兩組,每組15人。其中一組學生站在圈外,拿著球擲向圈內排成縱隊的另一組組員,被擊中的學生要退出游戲,一直到所有組員都被擊中,游戲結束。(7)回收器材,宣布下課。【答案】(1)教師讓學生自由分組練習、學生自評,目的是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運用了自主學習教學策略。打龍尾游戲是一種情境教學策略,采用游戲的形式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2)該案例考慮到了初中生的特點,在下課前安排了放松益智的集體游戲——打龍尾,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興趣點,在娛樂的同時發展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建立起他們對體育課的興趣。此外,整節課的安排,學生自主練習的比重較大,有利于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分組游戲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九、案例:上課鈴聲一響,李老師大聲說“Helloeveryone!”學生們齊聲喊“Helloteacher!”接著,李老師又說:“來,往前一點”(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