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貓教案集錦七篇_第1頁
有關貓教案集錦七篇_第2頁
有關貓教案集錦七篇_第3頁
有關貓教案集錦七篇_第4頁
有關貓教案集錦七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有關貓教案集錦七篇貓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去做客的游戲激發幼兒親近大自然,熱愛大熊貓的情感。

2、通過幫助熊貓媽媽做事,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和一定的行為能力。

3、以“請客人老師幫忙”的形式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場景布置:師生共同制作青青的草地和清澈的`小河。

2、熊貓家的創設:熊貓寶寶、小奶瓶、小手帕等幼兒人手一份,竹葉、水、抹布、盆子。

3、配班老師扮演熊貓媽媽。

4、錄有歡快音樂和《搖籃曲》的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打扮自己,去做客

在輕快的音樂聲中幼兒以開火車的方式進入活動室,

T:咔嚓咔嚓,嗚——小X班的火車來啦!咦,這兒有這么多的客人老師呀,客人老師好!手機鈴響,教師接電話

T:喔,你好,您是熊貓媽媽呀!……您又生了小寶寶了?恭喜你呀,我們來看你和小寶寶吧!

T:我們去熊貓家,好嗎?

T:我們來打扮一下自己吧!來,我們搽點寶寶霜,梳梳頭發……(幼兒自由打扮自己)你

們真漂亮!準備好了,我們出發啦!

T:這兒有什么呀?(草地和小花),真漂亮,我們要愛護小草和小花,從它們身邊輕輕地

饒過去吧!……這兒有一條美麗的小河呢,小河里有什么呀?真像一面鏡子,我們一起來照

照鏡子吧!……再見小河,再見,小草,我們去熊貓家咯!……咔嚓咔嚓——停!熊貓家到了!

2、幫助整理,愛勞動

T:熊貓媽媽好,我們來看你了!

熊貓媽媽:你們好,歡迎歡迎!

T:我們輕輕地去抱抱熊貓寶寶,看看熊貓抱抱是什么樣的!

幼兒自由地抱熊貓,找座位坐下,輕輕地搖搖熊貓寶寶,看看熊貓寶寶。

T:熊貓寶寶是什么顏色的?它黑黑的耳朵是什么形狀的?還有什么地方是黑黑的?哪兒是白白的?……我們來摸摸它胖乎乎的肚子吧!

T:呀,熊貓寶寶的肚子扁扁的,它餓了,怎么辦呢?

T:熊貓寶寶是吃什么的?(奶水)它和我們小朋友一樣小時侯都吃奶。我們一起來喂喂熊貓寶寶吧!

幼兒自由地拿小手帕和奶瓶給熊貓喂奶,教師用自己的動作和語言來影響幼兒的行為:輕輕地把奶瓶和小手帕分類放入盆子里。

T:熊貓寶寶吃飽了,我們輕輕地搖搖它們讓它們睡一會兒吧!

在《搖籃曲》中幼兒自由地哄熊貓寶寶睡覺。

T:你的熊貓寶寶睡著了嗎?我們請客人老師幫忙照顧一下,我們還可以幫助熊貓媽媽做事情呢!(鼓勵幼兒大膽與客人老師交往)

3、滲透環保,再利用

T:我們可以幫助熊貓媽媽做什么事情呢?

幼兒通過環境中的物品:奶瓶,小手帕,竹葉等提示進行回答。

幼兒自由地幫助熊貓媽媽做事情,例如:洗洗小手帕、小奶瓶、竹葉等,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T:地板上濕漉漉的,怎么辦呢?(擦地板)

T:真干凈呀,可是這抹布放在哪兒洗呀?

T:我們可以用剛才洗東西的水來洗洗抹布呢!

T:用過水我們還可以用來干嘛?

T:這么長時間了,熊貓寶寶會想媽媽的,我們去接他們吧!

幼兒自由地與客人老師交往,接回熊貓。

T:外面的太陽真好,我們和熊貓寶寶一起把小手帕放到外面去曬曬吧!

T:謝謝客人老師,老師再見!

貓教案篇2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的”“折”;理解19個新詞語的意思,能用“逐步”“無憂無慮”造句,領悟“可是”在語句中表示的轉折作用,能用“說它……可是……”的句式說一段話。

2.初步學會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二、過程和方法:

1、品詞品句,反復誦讀,感受的語言,感受的情感。

2、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靈活運用多種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運用摘錄法概括兩段課文的段落大意,整體感悟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貓難以捉摸的性格及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1、課外閱讀老舍的文章數篇,初步感受的語言魅力。

2、布置學生觀察貓。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學習字詞,了解課文大意并給課文分段,完成作業第一、二題。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貓。知道貓嗎?誰能說說你印象中的貓?

2、指名說。

3、揭示課題。

(1)如果學生能說得比較細致,就及時予以鼓勵:你真會觀察!已經學會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樣去仔細地觀察事物了。揭示課題。

(2)如果說的只是粗線條的:你們所說的貓如果要老師畫出來的話,我就畫不出來了,因為你們沒有把貓的形象說具體、細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老舍先生筆下的貓是怎么樣的。揭示課題。

4、齊讀課題。

5、說說老舍。

老舍原名舒慶春,我國著名的小說家和戲劇家,被譽為語言大師,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龍須溝》、《茶館》、《駱駝祥子》等。

二、自學課文

1、要求:

(1)讀通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記記新詞的字形,聯系上下文想想詞義。

(2)讀讀想想:你喜歡這些貓嗎?

(3)課文哪些自然段寫了大貓,哪些自然段寫了小貓?

2、交流反饋

(1)做作業本第一、二、三題。做完后集體交流反饋。

(2)你們喜歡這些貓嗎?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自由朗讀。同桌互讀。指名讀。

(3)說說課文哪些自然段寫了大貓,哪些自然段寫了小貓。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

第二段:第4自然段

貓教案篇3

教學要求:

1,教同學認讀15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培養同學有順序地,仔細地觀察事物的能力。

4,通過學習本課使同學了解大熊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樹立維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教同學認讀15個生字。

2,讓同學了解大熊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有順序地說出大熊貓的外形特點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說明文。通過學習課文,一方面可了解有關大熊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另一方面可感受動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組成局部,是人類的好朋友,從而樹立維護動物的意識。同時課文中又布置了15個要求能認的字和8個要求會寫的字。在教學時,老師可以把課文的學習和同學的課外學習融合到一起,使同學更多的了解大熊貓的習性,掌握大熊貓的特征。

教具準備:

1,動物園的熊貓館錄像

2,生字卡片。

3,熊貓白描圖。

4,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今天真有精神,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動物園去玩兒,好嗎?動物園里有許多動物,現在咱們就去看一種珍奇的動物吧!

1,(放動物園的熊貓館錄像)

2,小朋友們快看,是誰來迎接我們啦?(板書課題大熊貓)讓我們大聲地跟它打聲招呼吧。(齊讀課題)

二,朗讀課文,認識生字:

1,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剛才看了大熊貓的錄像,你們覺得大熊貓可愛嗎?下面,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的29頁,讀一讀《大熊貓》,假如遇到不認識的字,你該怎么辦呢?

生:請拼音朋友幫助。請老師,小朋友幫助。在生字表中找一找。猜一猜等方式。

師:這些都是解決困難的好方法,請小朋友自身讀一讀。

(1)自身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并用自身喜歡的.方式學會不認識的字。

師:剛才我聽有的小朋友讀得又準確又響亮,棒極了!讓我們聽聽你的同桌怎樣讀?假如他讀得好可以夸夸他,假如他遇到困難,你應該協助他。

(2)同桌互相讀課文,想一想:課文里寫了大熊貓什么?

(3)小朋友你認為哪一段或者整篇課文讀得好,可以站起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師:小朋友讀得既流利又有感情,我也想試一試,讀給你們聽,行嗎?

(4)老師范讀課文。

師:大熊貓這么可愛,你能準確說出他的外形特征嗎?

(5)指明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考慮問題,然后交流。

師:大熊貓不只模樣逗人,而且生活習性也特別有意思,趕緊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看看是怎么說的?

(6)自身讀第三自然段,然后交流。

師:大熊貓說:"既然小朋友們對我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了解的這么清楚,我還想給你們介紹幾個生字朋友,好嗎?

2,認識生字

(1)拿出自身的字卡,四人一組學習生字,看看哪一組學字的方法多,記字的方法好。

師:剛才有的組的小朋友識字的方法不只多,而且還很巧妙。誰愿意做一個出色的小老師來領著大家讀一讀。

(2)小老師領讀生字。

師:大熊貓覺得你們的生字讀得不錯,它建議我們班舉行一場擊鼓傳花的識字競賽,小朋友有信心嗎?

游戲規則:我請一名同學背對大家敲鼓,當鼓聲一響的時候,前面的小朋友迅速地向后傳小花,鼓聲一停,小花的主人就讀出我指的生字。讀對的,就可以把小花裝在自身的生長袋里!

(3)游戲:擊鼓傳花識字。

三,小組合作,拓展思維

1,大熊貓這么可愛,你還了解到它什么知識了?老師課前請小朋友收集一些有關大熊貓的資料(照片,書上或網上瀏覽的有關知識),都帶來了嗎?

2,請大家四人一組互相討論,交流一下。

3,小組代表介紹交流效果。

你們真是愛學習的好小朋友,通過自身的努力,學到了那么多課外知識,老師真為你們高興!

四,動手操作,加深印象。

大熊貓是我們國家的"國寶",它那么可愛,小朋友們應該怎樣做呢?(維護它,不傷害它。)

最后請拿出你的水彩筆,畫一畫,描一描大熊貓的樣子吧!

貓教案篇4

【教材分析】

《貓》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它是著名作家老舍寫的一篇散文。課文細致生動地描寫了貓的古怪特點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語言優美樸實,淺顯易懂,字里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

【學情分析】

貓是孩子們所熟悉的動物,在不同孩子的眼里,貓各有特點,但是如何把貓的特點寫具體,以及透過文字體會對貓的喜愛之情,對于初入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有一定的難度。

【設計理念】

1、文因情而生,語文教學要抓住“情”字,引導學生于“情”的體悟中與進行交流。

2、語文是用來讀的,在學習中,讓學生于讀中思考,在讀中悟情,讀中享受語文。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任憑、盡職”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是如何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4、激起熱愛生活的情趣,激發課外觀察事物的興趣。

【重難點、關鍵】

體會是如何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整體感知課文,了解大花貓的古怪和它小時候的可愛。

3、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大花貓小時候的可愛。

【重難點、關鍵】

學習生字詞,體會貓小時候的可愛及對其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謎,出示貓的圖片,介紹貓。

2、簡介老舍。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字詞。

1.明確自學要求。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為止。

(2)讀準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認為難讀的詞語和同桌多讀幾遍。

(3)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⑴自讀課文,思考:想想課文主要寫了幾只貓?分別寫了什么時候的貓?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中?

大時候(第1——3自然段)

貓小時候(第4自然段)

(2)根據寫貓的不同時段把課文分為兩個部分。

(3)老舍筆下的貓在大時候、小時候各有什么特點?匯報、交流。

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寫大花貓古怪的特點。

第四自然段寫大花貓小時候很可愛。

(4)填空:補充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小花貓的可愛

1、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找出中心句.(用——畫出)寫出了小貓的什么特點.(圈重點詞)

2、課文的哪些句子體現可愛淘氣的這特點?

3、文段中采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

4、是怎樣評價貓?可看出對貓的什么樣的感情?

5、學生匯報讀懂的內容,教師相機引導。

教師引導:哪些句子描寫小貓淘氣、好玩、堅強、可愛?找出來,讀一讀。(引導朗讀,要讀出小貓的可愛。)

理解:沒完沒了枝折花落

6、教師歸納:

7、一起讀一讀第四自然段,注意讀出喜愛的感情。

五、鞏固練習:略

六、課堂小結

七、作業設計

1.抄寫詞語。

2.背誦第四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是如何把貓的性格特點寫具體,并

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感受“人愛貓,貓親人”的生活情趣。

2、激發學生愛護小動物,熱愛生活的情趣。

3、學習細致觀察,描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在閱讀中體會“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了解是怎樣

寫出貓的性格特點的。

2、引導學生體會對貓的喜愛之情.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了小時候的貓淘氣可愛,這節課我們看看長大了的貓又如何呢?

二、品味賞讀,理解‘古怪’

(一)整體感悟1—3自然段

1、體會貓的性格特點。

(1)自由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哪一句話來寫?

(2)古怪什么意思?

(2)貓的古怪性格體現在哪?小組討論交流

(三個方面:老實、貪玩、盡職;高興與生氣的表現;膽小與勇猛)

(3)談一下讀后感受。

(二)賞讀第一自然段: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老實”、“貪玩”、“盡職”,體驗對貓的喜愛。體會用具體事例來寫貓的`性格的寫法。

1、抓住‘乖’類比生活體驗,品讀老實。

過渡:這真是一只老實的貓呀,她很乖,半步也不出門,只是睡大覺什么事也不過問,但是貪玩起來又表現怎樣?

2、引導想象會有誰用什么方法來呼喚貓?(任憑····也)過渡:玩的那么痛快,工作又那么盡職。

3、理解: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1)‘屏息凝視’什么意思?

(2)體驗屏息凝視10秒鐘

(3)結合插圖感受貓的身心疲憊。

(4)‘非···不可’體會到什么?(貓對工作認真負責,它等老鼠的決心、耐心,還有專心,聯系生活鼓勵學生像貓學習)

4、擬人手法運用

5、體會對貓的喜愛之情。抓住‘乖’‘出去玩不來,有人找’(明貶實褒)

(三)、自主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進一步理解貓的性格“古怪”。

過渡:老舍如此喜愛貓,貓又如何對待主人呢?

1、自主發現:自讀第二、三自然段,找出貓矛盾的性格,體會貓的古怪。

2、匯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重點理解“蹭”“印??小梅花”“豐富多腔”“無論??也??”等詞句。體會其中流露出的對貓的喜愛之情,感受“貓親人,人愛貓”,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生活情趣,并體會擬人、比喻的寫法。

3、理解句子:引導學生想象,叫聲背后有趣的故事:

吃飽喝足——長叫聽到主人召喚——干脆利落短叫要打架時——粗吼一聲伸脖抓癢、蹭腿時——細叫(帶著體驗朗讀)

4、感受貓的膽小與勇猛。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三、明確寫作方法:

1、以第一自然段為例:領悟‘總分式’構段方式。

2、運用具體事例寫出了貓的性格特點。

四、小結

同學們,人有百姓,這貓也有百姓呀!老舍先生家的貓真是古怪至極,但我們又分明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一種并不古怪的東西在涌動,那就是老舍對貓的喜愛!老舍爺爺對生活是多么熱愛啊,即使是身邊最普通的小動物——貓,也是如此喜愛。這說明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處處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們熱愛生活,就能發現、享受這種美。今天,大家一起享受了人與貓其樂融融的這種美,相信同學們也一定會更加熱愛我們的生活。

五、布置作業:

1、摘錄課文中你喜歡的句子。

2、課后觀察貓,找找有關貓的資料,跟同學們交流交流。

3、觀察身邊的小動物,可記觀察日記。

六、板書設計:

15貓

老實

貪玩盡職

大貓——古怪高興不高興膽小勇猛

小貓——淘氣:玩耍、跌倒

喜愛

貓教案篇5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大花貓性格的古怪和小貓的可愛。

2、體會是如何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教學重、難點]:

在閱讀中體會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了解是怎樣寫出貓的`性格特點的。

【自主學習】

1、讀讀記記“任憑、盡職、淘氣、貪玩、抓癢、暖和、的確”等詞語。2、課文填空并解答:課文主要寫了()的大貓和()的小貓。從這些詞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

3、自主朗讀課文。

4、自由讀課文1——3自然段用“————”畫出圍繞哪句來寫的,用“~~~~~”畫出描寫大花貓性格古怪的句子。(重點)

5、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寫貓老實、貪玩、盡職的詞句。

【合作探究】

(溫馨提示:小組內自主讀文,讀中交流、理解、感悟。)

1、這只大花貓既既()又(),既()又()。真是()。

2、貓的老實表現在(),貪玩表現在(),盡職表現在()。

3、讀第二自然段,用“——————”畫出貓高興時的樣子,用“~~~~~~~”畫出不高興時候的樣子。

【檢測提升】

今天,我學習了課文《貓》,知道了老舍爺爺家的大花貓()。

它既()又(),既()又()。高

【歸納整理】(小提示:學會了哪些主要的字詞、文章的主要內容、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等。)

1.這節課我學會了興時()它有時很()有時很()。小貓()可以看出老舍爺爺對貓的()之情。

請學習的寫作方法,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等詞語。

2.本文的主要內容:

3.我還想說

【學習后記】

請你將本課學習的收獲、感想、惑記下來。

貓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三只貓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蘊涵的'人生哲理。3、揣摩生動的細節描寫。

4、形成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教學重點:

概括比較三只貓的不同來歷、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動的細節描寫。

教學難點:

體會對第三只貓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引導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貓教案篇7

學習目的:

1、理清課文敘述的順序及線索,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美、深刻的語句,提高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

3、激發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的情感,引導學生初步思考和認識人與動物的關系。

學習重點:

學習文章的第二或第三部分,探究第二只貓的失蹤或是第三只貓的死亡所引起的思想感情。

學習難點:

在感知的基礎上體會的思想感情。

學習步驟:

一、導入新課

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很多家庭因為貓惹人喜愛而養它。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過小貓。從養小貓的過程中,他領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樣的哲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鄭振鐸先生的《貓》。

二、整體感知

1、文章寫了幾只貓?

明確:

文章共寫了四只貓,即自家喂養的三只貓和偷吃芙蓉鳥的黑貓。

2、文章按什么順序和線索敘寫了“我”養貓的情況?

明確:

養貓是全文記敘的中心,作品圍繞這個中心敘寫了三個故事,每個故事都以養貓與亡失為線索展開,都有發生、發展和結局,具有相對完整性。三個故事又按時間順序排列,組成一串,構成了一段家庭養貓的悲劇史:得貓——養貓——亡失——再得貓——再養貓——再亡失——復得貓——復養貓——復亡失——永不養貓。情節三起三落,層層推進(板書)。

3、在養貓的經歷中,哪一次養貓,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第二或第三次養貓的經歷。

三、重點研討

1、快速找出文中養第二或三只貓的有關段落。

2、理解作品內容——

學生按句式說話:“讀,我看到了一只貓。”

教師擇要點引導深入(引導學生從來歷、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上去認識貓):

A“有時蝴蝶安詳地飛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一只更活潑更有趣的小貓。

這一個鏡頭,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小黃貓圓圓的腦袋、轉來轉去的眼睛、伺機捕捉的形神躍然紙上,真是妙筆生輝。

…………

或:

B“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只很可憐的小貓。”——一只可憐的貓。

來得可憐: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遺棄,無家可歸,幾乎為冬寒與饑餓所殺。

活得可憐: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歡它,它不活潑,不像別的小貓那樣喜歡頑游,對于它不加注意,仍不活潑,仍不改它的憂郁性,不去捉鼠。

去得可憐: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

…………

3、品味“我”的感情——

“文學作品的創作往往就是思想感情的宣瀉”,本文在樸實的筆墨和平靜的敘事中其實潛藏著一條深沉而真摯的感情之流。

學生按句式說話:“讀,我體味到。”

師范例:讀“我坐在藤椅上看著他們,可以微笑著消耗過一二小時的`光陰,那時太陽光暖暖地照著,心上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我體味到“我”的愉悅之情。

A“我也悵然的,憤恨的,在詛罵著那個不知名的奪去我們所愛的東西的人。”——“我”失貓的悵然,對惡人的憤恨!這些損人利己的人實在可恨!

三妹怪隔壁周家的丫頭:“他們看見了……”

提問深入:

①周家的丫頭代表了怎樣的人?“那個不知名的奪去我們所愛的東西的人”代表了怎樣的人?

②為什么周家丫頭的這種人也應該責怪?

③按的想法,怎樣做才是好人?

B“自此,我家好久不養貓。”——突然間失去了一個親愛的同伴,一種失落感久久縈繞在心,缺德的人太氣人了,叫人恨恨難消,養貓固然快樂,可是亡失的痛苦更讓人難受,干脆不養了。朗讀指導:重讀“好久不”,讀得低沉、余味無窮。

學生朗讀。

或:

C“自此,我家永不養貓。”——一種負罪感永遠不能消除,一見到貓就觸發了自己靈魂的傷痛,覺得永遠愧對這類生命。朗讀指導:重讀“永不”,讀得沉郁、果決,讀出傷痛。學生朗讀。重點品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