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敬業與樂業梁啟超
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政治、經濟、文學、史學、哲學、宗教及文化藝術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作者簡介背景資料《敬業與樂業》是梁啟超先生于1922年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為學生所作的演講,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啟蒙教育,有很強的針對性。
演講的基本知識
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群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煉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
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既要有針對性。
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所以必須了解聽眾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
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
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議論文常識簡介: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結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本論)(引論)(結論)議論文的三要素:①論點②論據③論證證明解決“需要論證什么”的問題;解決“用什么來論證”的問題解決“怎樣論證”的問題
1、論點:作者對所議論的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在形式上是一個判斷句。)2、要求:論點必須鮮明、正確
.4、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只有一個中心論點
,可能幾個分論點
.中心論點是全文的統帥,是靈魂,分論點是為證明中心論點服務的。3、
論點的位置:題目、開頭、文中、結尾、自我概括。三要素——論點1、論據:用來證明論點的事實和道理。2、類型有代表性古今中外的事例,現實中的現象,自己的經歷,確鑿的數據,可靠的史實等理論論據:公認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真實可靠,有典型意義,能揭示事物本質并與論點有一定的邏輯聯系.敘述要簡明扼要.
事實論據:三要素——論據1.論證:是運用論據論證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邏輯聯系紐帶。2.文章使用的論證方法常見的有四種:
舉例論證——事實論據道理論證——道理論據比喻論證——事實論據、道理論據對比論證——事實論據、道理論據三要素——論證1、舉例論證舉例論證是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典型)的事例論證論點的方法。因為“事實勝于雄辯”,所以用確鑿典型的事實來證明論點,會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分析舉例論證應首先明確作者列舉了一個什么典型事例,是為了論證什么,然后再把握例證法的特殊作用——增強文章的說服力。議論文——常用論證方法的作用2、道理論證道理論證是引用經典著作中的精辟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論證論點的方法。因為引用的內容具有權威性,所以這種方法使用得當就有很強的論證力量。3、比喻論證
喻證法就是通過形象的比喻來論證論點的方法。這種論證方法,可把抽象的道理講得通俗形象,淺顯易懂,容易被人接受。分析道理論證,應先弄清引用了誰的言論,是為了論證什么,再把握引證的特殊作用——具有權威性,論證有力。4、對比論證對比論證是運用正反兩方面的事例和道理進行對比,在對比中論證論點的方法。
分析對比論證,首先分辨文中用什么和什么做對比,然后分析這樣對比是為了論證什么論點的,最后,把握對比論證法的特殊作用——正確錯誤分明,是非曲直明確,給人印象深刻。立論:就一定的事件和問題正面闡明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駁論:批駁錯誤或反動的觀點,從正面樹立自己的正確論點。反駁的方法有三種:(1)駁論點(2)駁論據(3)駁論證議論文——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初讀課文熟悉內容。標上段序。疏通字詞。檢查預習給下列紅字注音旁騖(
)
惟其(
)
銜著(
)
佝僂(
)()
駢進(
)
褻瀆(
)()強聒不舍()承蜩(
)wù
wéi
xián
ɡōu
lóupián
xièdú
qiǎnɡɡuōtiáo褻瀆:駢進:斷章取義:安居樂業:心無旁騖:強聒不舍:不顧全篇內容,只是根據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話。使人民安定生活,快樂勞作。心中沒有正業以外的任何追求。硬要啰唆個不停。聒,喧擾。輕慢,不尊重。并進,一起前進。詞語解釋朗讀課文,思考問題:1、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圍繞中心論點談了哪幾個問題(分論點)?。2、依據議論文的基本結構劃分文章結構。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1)要有業(2)要敬業(3)要樂業一覽眾山小
分論點:中心論點:文章結構敬業與樂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1)(2—8)(9)揭示全文論述的中心—敬業與樂業論述有業、敬業、樂業的重要性總結全文,勉勵人敬業樂業總分總二、具體研習1、本文怎樣提出中心論點?3、你認為這幾個問題的關系怎樣?明確:有業敬業樂業明確:有業是前提;敬業是基礎;樂業才是最高境界.(2——5段)(6——7段)(第8段)2、在第二部分作者先后談論了哪幾個問題?《禮記》:敬業樂群《老子》:安其居,樂其業敬業樂業是人生的不二法門4、論證分論點(1).要有業(2-5段)用百丈禪師做事實論據先談有業的原因:有業是敬業的基礎無業的害處用孔子的話做理論論據反面論證有業的重要正面論證歸結強調: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試著為“有業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道理論據)1)經濟獨立,人格自尊的需要;2)身心安頓,避免無所事事、煩悶無聊;3)生活起居規律,健康養生;4)從業中的挫折磨練意志品性;5)事業的小小成功均能帶來自信;6)創造性的成就是對生命價值的最高肯定……庖丁巧解牛5、論證分論點:(2).要敬業(6-7段)5、什么是“敬業”?主一無適便是敬。--朱熹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莊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孔子作者是怎樣論述“敬業”的必要性的?1、什么叫敬業?2、為什么要敬業?3、怎樣才能做到敬業?引用朱子的話做理論論據列舉兩個地位懸殊的職業作事例論據引用《莊子》、曾文正、孔子的論述做事例論證和道理論據,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對比論證。怎樣深入理解“敬業”精神?(找出所講的道理)敬業,就是要熱愛自己的事業,要干一行,愛一行,不能蔑視普通職業,尤其體力勞動。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延伸拓展作者說: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即敬業的人)。請你舉出一兩個你認為敬業的人教師醫生軍人警察焦裕祿周總理全國勞模李素麗高原郵遞員王順友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敬業庖丁巧解牛6、論證分論點:要樂業(8段)1、怎樣理解“苦”和“樂”?——
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生活中正反兩方面的事例)第8段作者在分析“凡職業都是有趣味”時列舉了哪些原因?你能否為“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幾個例子。(事實論據)凡職業都是有趣味(樂業)1、深入其中,看其變化發展,親切有味2、體會奮斗的快樂3、體會競爭的快樂4、專心做事,可以省卻無限煩惱道理論證課后研討第二題居里夫人諾貝爾托爾斯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能夠從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其為人也(指孔子自己),廢寢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全情投入于工作之中,什么也可忘記)引用古人的話進一步說明為什么要“樂業”孔子說:借孔子的話說明:「樂業」(從事情中領略趣味)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生活,是人類理想的生活。樂業的原因:人生免不了要勞苦,但我們可以從勞苦中找到快樂,而且職業本身都有樂趣.第三部分:解決問題,(得出結論是什么?)結論,強調論點:“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趣味”作者最后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那么,你認為“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文章結構敬業與樂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1)(2—8)(9)揭示全文論述的中心—敬業與樂業論述有業、敬業、樂業的重要性總結全文,勉勵人敬業樂業總分總觀點材料
統領證明第二部分中這些觀點和材料之間是什么關系?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有業、敬業、樂業)問題探究一文章更簡潔精煉含蓄典雅
增強說服力
引用孔子等人的名言說理好處是什么?★引用名言一般屬于道理論據問題探究二中心思想:
這篇講演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論題,深入地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殷切希望大家發揚敬業、樂業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總結全文語言特色內容論證方面:【請同學們在寫演講稿的時候特別注意演講的語言特色】(1)引用古籍名言時,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2)語言通俗,如話家常;(3)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眾現場交流。演講語言方面:大量引用經典、格言,增強說服力;口語特色舉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如:孔子、朱熹、曾國藩。課堂練習:
1、背誦大比拼:文中引用了許多古語中的經典詞句,請同學們在結合文下注釋弄懂它們的意思的基礎上,積累書中的名人名言或格言或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2、仿句練習:
文章的第8自然段寫得也很有意思,我在平日的生活中也經常會聽到“工作好苦呀!”這樣的埋怨聲,你經常會聽到什么樣的牢騷。請以“學習好苦呀!”或“凡學習都是有趣味的”的句式為開頭,續寫一段話,可以仿照第8自然段的句式。既然我們是學生,就應該敬業——忠于學習,樂業——樂于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學有所成,將來為祖國效力!結束語:拓展延伸課文說:“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又說:‘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作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然而,有人卻引用拿破侖的話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討論一下,對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怎么看。
參考答案:課文中,作者認為任何職業不分高下,是勸告那些“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的人,要腳踏實地、勤懇敬業,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進而體會職業的樂趣和人生的價值。從現實的個人生活幸福考慮,只有這樣,才能安身立命(儒家)、獲得心靈的寧靜與平和(佛家)。而拿破侖的名言,則是為了激勵人們樹立遠大抱負,努力挖掘自身潛能,勇于向命運發出挑戰。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會歷史階段,職業分工的確有“尊卑”之別,任勞任怨地“敬業”未必能保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與獲得尊重;這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