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三一輪總復習歷史教材版:單元綜合檢測12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發展的新變化_第1頁
2023版高三一輪總復習歷史教材版:單元綜合檢測12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發展的新變化_第2頁
2023版高三一輪總復習歷史教材版:單元綜合檢測12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發展的新變化_第3頁
2023版高三一輪總復習歷史教材版:單元綜合檢測12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發展的新變化_第4頁
2023版高三一輪總復習歷史教材版:單元綜合檢測12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發展的新變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綜合檢測(十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

界發展的新變化

一、選擇題

1.(2021?遼寧沈陽二模)1947年末,美國國防部部長詹姆斯?福雷斯特爾

說:“只要我們在制造業上領先世界,能夠控制海洋,能夠用原子彈打擊內陸,

我們就敢冒之前不敢冒的風險。”這體現戰后初期美國()

A.與蘇聯爭奪的重點是海洋

B.以核壟斷確保自身的安全

C.敢于冒險突破冷戰的局限

D.力圖建立全球霸權的野心

D[根據題干表述,可得出詹姆斯?福雷斯特爾認為憑借制造業、海軍、

核武器這三個美國實現霸權的基石,就可以實現稱霸全球的野心,故選D項;

戰后美國與蘇聯爭奪的重點是歐洲,故排除A項;B項表述不能完整反映題意,

排除;C項與史實不符,排除。]

2.(2021?山東濟南模擬)1975年,美、英、法、西德、日、意的國家元首

或政府首腦開始就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問題進行磋商,1976年加拿大也加入其

中,形成每年舉行一次的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會議從主要討論國際經濟問題,發

展為越來越多地討論政治問題。西方七國首腦會議的出現()

A.促進了西方經濟的持續繁榮

B.實現了國際關系民主化

C.體現了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

D.鞏固了美國的霸主地位

C[“1975—1976年”,此時歐共體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世界

仍是兩極格局,美蘇爭霸,西方七國首腦會議的召開,說明在兩極之外有新的世

界力量崛起,反映了世界政治出現多極化趨勢,故選C項;20世紀70年代,隨

著中東石油危機,出現經濟危機、滯脹,排除A項;20世紀70年代,世界仍是

兩極格局,美蘇爭霸,美蘇兩國肆意踐踏國際法,排除B項;20世紀70年代,

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美國霸權地位不斷削弱,排除D項。]

3.(2021?山東德州二模)1969年勃蘭特出任聯邦德國總理,正式推行新東

方政策,承認戰后歐洲各國的現有邊界,改善與蘇聯和東歐各國的關系;承認德

意志民主共和國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表示愿意實現兩國關系的正常化,并表

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謀求國家統一。這一政策()

A.立足于東歐各國拓展外交空間

B.遏制了共產主義力量的發展

C.著眼于自身利益改善國際關系

D.惡化了西方陣營各國的關系

C[根據材料“1969年勃蘭特出任聯邦德國總理,正式推行新東方政策,

承認戰后歐洲各國的現有邊界,改善與蘇聯和東歐各國的關系……并表示愿意以

和平方式謀求國家統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美蘇兩國從冷戰對峙轉向競

爭性合作,聯邦德國為維護自身利益,也適時進行了政策調整,緩和與蘇聯和東

歐各國及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關系,故C項正確。]

4.(2021?山東青州二模)1986年,G7財長(美、英、日、法、西德、意、

加)在東京召開會議,并達成如下協議:七國相互之間對匯率、經濟增長率、通

貨膨脹率、貨幣增長率、利息率、失業率、財政赤字、外貿差額以及儲備狀況9

個宏觀經濟指標,進行“監督”和“政策協調”。這反映了()

A.貿易保護主義B.經濟重心轉移

C.經濟區域集團化D.國家調節的國際化

D[材料反映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聯系進一

步加強,簽訂條約來進行協同性的經濟調控,這反映了國家調節的國際化,故選

D項;材料反映的是資本主義國家間經濟的協調與合作,而不是貿易保護主義,

故排除A項;1986年七國集團財長會議并未導致世界經濟重心轉移,故排除B

項;經濟區域集團化指的是相鄰若干國家建立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G7財長會

議不屬于經濟區域集團化范疇,故排除C項。]

5.(2021?廣東廣州一模)1970年,一位觀察家寫道;美國在30個國家駐軍

100萬,是4個地區性防務聯盟的成員,還積極參與其他聯盟的活動。此外,美

國還與42個國家有雙邊防務條約,參加了53個國際組織,對全世界近100個國

家提供軍事或經濟援助。美國的這些舉措()

A.體現了馬歇爾計劃的深入推進

B.意在緩和國內經濟“滯脹”

C.促成與歐洲各國的多領域合作

D.反映強權政治影響國際關系

D[根據“駐軍”“國際組織”“經濟援助”可知美國與世界許多國家保

持了軍事、社會、經濟關系,所以是多方面的綜合關系;由所學知識可知,二戰

后世界進入兩極格局,美國作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具有霸權地位,而本題的

“1970年”正處于兩極格局之下,所以D項符合題意;本題不僅僅體現了經濟

關系,排除A項;本題沒有展現美國國內的問題,排除B項;本題強調了美國

與世界多國間的聯系,并不只是與歐洲各國,排除C項。]

6.(2021?山東濰坊二模)下面為二戰后部分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情況表。

這說明了()

1957年人均1993年人均

國家與地區世界排名世界排名

GDP(美元)GDP(美元)

新加坡400141985014

韓/p>

斯里蘭卡1298160090

印度73101300109

巴基斯坦7010443098

A.新興國家與發達國家經濟差距縮小

B.新興國家的現代化進程艱難曲折

C.政治獨立是發展經濟的重要前提

D.亞洲整體發展水平高于其他地區

C[從材料可以看出,表格中的國家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其前提是這些

國家都實現了民族獨立,因此說明,政治獨立是發展經濟的重要前提,C項正確;

材料沒有體現發達國家,排除A項;材料不能得出艱難曲折,排除B項;沒有

比較不能得出高于其他地區,排除D項。]

7.(2021?山東荷澤二模)北約首位秘書長英國人洛德?伊斯梅勛爵說,冷

戰時期北約的戰略功能就是三句話:“壓住德國人、留住美國人、防住蘇聯人」

這說明()

A.歐美對建立北約的利益訴求各不相同

B.北約是美國參與歐洲事務的工具

C.北約建立是出于全球集體防御的需要

D.北約是美歐相互利益需求的結果

D[根據“壓住德國人、留住美國人、防住蘇聯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北約對美國來說主要是“防止蘇聯人”,也可以參與歐洲事務,掌握話語權,對

歐洲來說是留住美國人,也是防住蘇聯人”,因此體現了北約是美歐相互利益需

求的結果,D項正確;防住蘇聯這一利益訴求是相同的,排除A項;B項不夠

全面,排除;全球防御的說法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

8.1951年,法國、意大利、比利時等六國在巴黎簽訂了《歐洲煤鋼共同體

條約》;1957年,六國又在羅馬簽訂了《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

體條約》。這些條約的簽訂()

A.反映了歐洲經濟發展要求

B.挑戰了美國經濟霸主地位

C.消除了歐洲國家間的矛盾

D.鞏固了歐盟成員國的關系

A[材料中一系列條約的簽訂反映了歐洲在經濟的發展中一體化的要求,

故選A項;20世紀50年代歐洲的一體化還沒有能力挑戰美國經濟霸主的地位,

到20世紀6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領域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排除B項;歐洲

的合作不能“消除”歐洲國家的矛盾,排除C項;歐盟1993年速立,與題干時

間不符,排除D項。]

9.(2021?山東煙臺模擬)二戰后初期,美國主導建立關貿總協定,踐行自

由貿易理念。1974年,美國制定《貿易改革法》,提出“公平而有害”與“不公

平的貿易”等概念,并授權總統可以對外采取貿易報復措施。這反映了()

A.世界性經濟危機愈演愈烈

B.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崩潰

C.世界格局呈現多極化趨勢

D.蘇聯對美國形成巨大挑戰

C[材料與經濟危機無關,排除A項;材料涉及的是國際貿易問題,而非

貨幣體制,排除B項;材料與蘇聯無關,排除D項;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

義世界三足鼎立,為維護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美國提出“公平而有害”與“不

公平的貿易”等概念,折射出世界格局呈現多極化趨勢,故選C項。]

10.(2021?湖南郴州模擬)下圖漫畫反映出的主旨是()

A.布雷頓森林體系走向瓦解

B.南北對話緩和世界局勢

C.世界經濟秩序亟待改革

D.逆全球化發展成為趨勢

C[通過觀察漫畫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漫畫旨在通過發達國家和發展

中國家爭奪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話語權的場景,強調世界經濟秩序亟

待改革,C項正確;漫畫并未涉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原則和內部矛盾,A項錯誤;

南北對話緩和世界局勢與爭奪“話語權”這一主旨不符,B項錯誤;“逆全球化”

在材料中沒有體現,D項錯誤。]

11.下表為1978年至1988年世界半導體芯片生產情況統計。這些變化()

1978年至1988年世界半導體芯片的生產情況保)

年份型號美國日本歐共體全世界合計

19784K87130100

198216K61345100

198464K38584100

1986256K15821100

19881M5913100

A.加劇了美日之間貿易摩擦

B.促使“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C.使資本主義陣營開始分化

D.使世界科技重心向日本轉移

A[根據表格可知,1978—1988年世界半導體芯片生產中美國與日本形成

競爭,且美國逐漸落后于日本,這導致日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加劇,故選A

項;材料只提到半導體芯片的生產情況,無法代表各自的經濟發展狀況,不能說

明“三足鼎立”局面形成,排除B項;資本主義陣營分化主要指多極化趨勢沖

擊兩極格局,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C項;材料說的是芯片生產日本占優勢,

并不能說明世界科技重心向日本轉移,排除D項。]

12.(2021?山東濟南二模)如圖所示為21世紀以來世界不同經濟體的經濟

增速。據此可知,當今世界()

1010

88

66

興44

菱第221

00智

-2-2

發達國家新興農場和發展4H.m

-4?經濟體一中國家經濟體.世界-4

-6

-6出?汁皆世甘若巖社既好好既阱第近土土

9coe6O—ZE寸9918

ss8SB888SSSESoSoooS

(S(N(NCN(N(N(NCN(NCNfSO4(N(NCN(Nn(>l(N

A.新興經濟體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主動力

B.新興市場國家主導著國際經濟格局

C.發達國家喪失了經濟發展的優勢地位

D.發展中國家經濟體制轉型收效明顯

A[根據材料中“21世紀以來世界不同經濟體的經濟增速”的圖示信息可

以看出,21世紀初期,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體整

體的經濟增速要高于發達國家經濟體,可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當今世界新興經

濟體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主動力,故A項正確;當今世界全球化之下,新興市場

國家不是國際經濟格局的主導者,故B項錯誤;C項“喪失”表述絕對化,不

符合史實,故排除;材料表明的是新興經濟體的增長趨勢,無法體現發展中國家

經濟體制轉型收效是否明顯,故D項錯誤。]

13.(2021?山東棗莊二模)1975年到1988年,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由是美

國的0.4倍到0.29倍,這一時期的蘇聯的核武器保有量則從是美國的0.84倍變

成1.82倍。這說明這一時期的蘇聯()

A.經濟結構嚴重失衡

B.軍備競賽影響經濟發展

C.軍事實力超過美國

D.經濟改革的成效并不大

B[材料反映了1975—1988年,蘇聯的核武器保有量與美國相比大幅增加,

而國民生產總值卻與美國差距越來越大,這說明軍備競賽影響了蘇聯經濟發展,

故選B項;材料無法體現蘇聯的經濟結構情況,故排除A項;材料只反映了核

武器保有量的情況,無法體現蘇聯的整體軍事實力情況,故排除C項;材料強

調的是軍備競賽對蘇聯經濟的影響,經濟改革成效不大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D項。]

14.(2021?江蘇徐州二模)下面為蘇聯20世紀50年代糧食產量(單位:百萬

噸)狀況表。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年份總產量墾荒地的產量其他地區的產量

195382.526.955.6

195485.637.348.3

1955106.847.759.1

1956127.663.364.3

1957105.038.166.9

1958141.258.482.8

A.新經濟改革使糧食產量逐年提高

B.集體農莊規模擴大提高農業產量

C.政府政策調整引發糧食產量變化

D.國營農場和農莊開始實行租賃制

C[從材料可以看出,此時正值赫魯曉夫改革時期,其改革通過擴大集體

農莊的自主權,提高農產品價格,開墾荒地等措施,擴大了糧食種植面積,提高

了糧食產量,與材料中的數據相符合,故體現出政府政策調整引發糧食產量變化,

C項正確;新經濟政策在1928年基本上停止,排除A項;材料無法反映集體農

莊規模的擴大,排除B項;“開始”的說法錯誤,排除D項。]

15.(2021?山東日照二模)如表為拉美、東亞部分國家出口商品結構(%)。由

此可知,與韓國、新加坡相比,墨西哥、阿根廷兩國()

類別初級產品工業制成品

國家1970年1992年1970年1992年

墨西哥68473352

阿根廷86741417

韓國2477693

新加坡70223178

A.出口貿易呈現減少趨勢

B.對外國資本依賴程度較高

C.產業轉型進程較為緩慢

D.區域經濟合作化水平較低

C[與韓國、新加坡相比,墨西哥和阿根廷出口的產品中初級產品更多,

工業制成品較少,說明墨西哥和阿根廷的工業化發展水平較低,產業轉型較為緩

慢,故選C項;表格信息反映的是出口商品結構比重,不能說明出口貿易出現

減少趨勢,排除A項;僅根據出口產品結構不能說明對外國資本依賴程度如何,

排除B項;表格信息反映的是各國的出口產品比重,和區域經濟合作無關,排

除D項。]

16.(2021?河北張家口模擬)二戰前,發達國家出口制成品和資本,購買大

宗初級產品;二戰后特別是冷戰結束后,新興市場經濟體有能力生產并出口包括

高科技產品在內的制成品,世界最大經濟體的美國出現巨額赤字,并從新興市場

經濟體輸入大量資金。這反映出當今全球化的特點是()

A.地區間貿易不平衡現象日趨嚴重

B.國際分工突破了中心與外圍的格局

C.國際資本的市場流動性空前加強

D.西方國家喪失經濟發展的優勢地位

B[根據材料可知,二戰前發達國家出口制成品和資本,是工業制造業中心,

殖民地半殖民地生產大宗初級產品,是生產原料的外圍;而二戰后特別是冷戰結

束后,新興市場經濟體成為新的工業制造業中心,而且向老牌發達國家輸出資本,

打破了傳統國際分工中心與外圍的格局,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發達國家與新

興市場經濟體的關系,而不是地區間貿易問題、國際資本的市場流動性問題,A、

C兩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內容與史實不符,排除。]

二、非選擇題

17.(2021?江西撫州二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45年,美國向日本

一投擲兩顆原子彈

—1946年,第一臺電子

1949年,蘇聯原子彈試爆成功----------計算機在美國問世

1957年,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

人造地球衛星_1958年,美國發射第

一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59年,首顆月球探測器在蘇聯發射____

升空

1961年,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載著加____19614,美國提出

加林進入太空“阿波羅”計劃

年,蘇聯宇航員實現世界上首次太一

1965_1969年,美國成功栽

空行走一人登陸月球

1971年,蘇聯率先發射空間站

_1983年,里根提出

“星球大戰”計劃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就世界現代史的某一角度,自擬一個論題,并運

用具體史實予以論證。(要求:觀點明確,論證充分,史實準確,表述清晰)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美國和蘇聯在核技術和航空技術上的發展情況,結

合所學知識可提出論題:美蘇高科技實力的較量是冷戰的重要體現。論證:根據

所學美蘇冷戰的知識,可從二戰后美蘇開始冷戰,蘇聯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載著

加加林進入太空時,美國為了迎頭趕上,發起了“阿波羅''登月計劃,八年后成

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載人登月飛行的國家等,說明美蘇極力發展重大科技是為了爭

奪霸權,美蘇的爭霸不僅表現在政治和軍事領域,高科技領域也是其爭奪的重點。

[答案]示例:

論題:美蘇高科技實力的較量是冷戰的重要體現。(2分)

論證:二戰后,美蘇在重要科技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如1961年4月12

日,蘇聯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載著加加林進入太空時,美國為了迎頭趕上,發起

了“阿波羅”登月計劃,八年后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載人登月飛行的國家。其實,

美蘇極力發展重大科技是為了爭奪霸權。這說明大國爭霸的背后是科技實力的較

量。因此,美蘇的爭霸不僅表現在政治和軍事領域,高科技領域也是其爭奪的重

點。(10分)

18.(2021?福建福州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一經濟冷戰是指二戰后的美國及其盟國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

進行的經濟遏制政策。1947年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決定對蘇聯集團各國實行貿

易管制,1950年西方國家成立巴黎統籌委員會,限制成員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

戰略物資和高技術,1948年馬歇爾計劃正式啟動,歐洲各國接受了美國金融、

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達131.5億美元。1950年美國國會通過援助不發

達國家法案,通過資金技術援助,使這些國家在衣食住等條件方面得到適當改善,

以防止共產主義在自由世界擴張。1969年尼克松政府靈活處理經濟冷戰政策,

通過《出口管理法》放松對蘇聯的出口管制,希望通過發展美蘇貿易誘使蘇聯在

越南戰爭、限制戰略武器談判方面讓步。1979年里根政府強化對蘇聯的經濟冷

戰政策,對蘇聯施行經濟制裁和禁運,同時鼓勵沙特阿拉伯增加石油生產和出口,

打壓石油價格,削弱蘇聯賺取外匯的能力,加劇了蘇聯的經濟危機。

——摘編自左鳳榮《蘇聯與美國的經濟冷戰及教訓》

材料二1950年7月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主導的巴黎統籌委員會決定對

中國實施貿易禁運。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作為“緩和”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尼克松決定放松對中國的貿易禁運。1972年尼克松訪華,雙方聯合發表《上海

公報》,指出:“雙方將貿易關系看作是另一個可帶來互利的領域。”中美之間

貿易迅速上升,貿易額從1971年為零到1974年達8億美元。在美國對華貿易中,

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出口占了較大的比例,如向中國出售10架波音707飛機。從

1974—1977年,中國先后同日本、聯邦德國、美國等國的廠商簽訂了價值37.4

億美元197項設備引進合同。中國利用這些設備,通過國內配套和改造興建27

個大型工業項目,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