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網絡語言對傳統文化的影響網絡以文字、聲音、圖片、影像等多種形式呈現,但最主要的還是文字,所以從網絡誕生開始,網絡語言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網絡語言包括編輯網頁和編程所使用的計算機語言,與網絡設施、技術有關的術語,與網絡有關的特別用語,人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詞語和符號。本文所說的網絡語言,是指人們在網絡聊天室和BBS上常用的、帶有明顯網絡背景和自身特點的詞語和符號。該類詞語和符號,生成速度快,使用頻率高,不僅以獨特的方式在網絡中流行,而且已經堂皇地步入報刊雜志、廣播電視、大中學校等現實生活,成為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喜愛乃至標榜的時尚,對人們的思想行為和傳統文化觀念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一、網絡語言對中國傳統禮俗等差的影響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在傳統社會中無處不有、無時不在。從社會文化角度看,禮是溝通天人的儀式,是貴族等級的標志,是鄉里庶族的規范,是立身處世的準則。從表現形式看,禮在社會上下層有不同表現,在社會上層表現為等級分明的貴族禮法制度,在社會基層則表現為鄉里庶族家禮俗規。傳統禮俗具有鮮明的等差性特點。所謂“等差”,即等級、差別,人與人之間的秩序。《禮記·祭統》云:“夫祭有十倫,見鬼神之道焉,見君臣之義焉,見父子之倫焉,見貴賤之等焉,見親疏之殺焉,見爵賞之施焉,見夫婦之別焉,見政事之均焉,見長幼之序焉,見上下之際焉。”這種君臣父子、長幼上下等十種人倫關系是宗法社會基本的等級關系。禮的作用就在于區分并維持這種等級關系,根本職能就在于按照等差原則調整社會關系,使“民不遷,農不移,工賈不變,士不濫,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從而達到穩定社會秩序的目的。由于傳統禮俗過度強調等差關系,重在保障尊者、長者和貴者的權益,底層的人們或相對弱勢群體由此積聚著一種壓抑的心理,正常的個性不敢張揚,正確的主張不敢表達,正當的利益不敢爭取。但是,從人類的本質來看,他們始終在等待或尋求機會,以張揚其個性,表現其主張,實現其利益,始終會把成為高層或優勢群體作為終身或階段性的奮斗目標。但競爭激烈的現實社會很難給底層的人們或相對弱勢群體以這種機會。然而,新興的網絡卻給接觸它的群體慷慨地提供了這種機會。網絡空間是一個虛擬的世界,網民們可以借助屏幕的遮蔽,掩飾自己的身份,隱藏自己的年齡,隱瞞自己的性別,改變自己的語言習慣,通過網絡自由交流。交流的對象即便是官員,他可以“Slap”(打耳光)他;即便是長輩,他可以稱他為“BB”(孩子);即便是仇人,他可以“愛老虎油”(我愛你);即便是妻子,他可以把她當作“BB”(情人);自己是男性,可以“娶”交流的男性對象為“妻”,甚而“結婚、登記、生子”。交流當中,沒有君臣之義、父子之倫,沒有貴賤之等、親疏之分,沒有夫婦之別、長幼之序,更沒有爵賞之施、上下之際。人們(尤其是年輕人)樂網不疲,就是因為在網絡里,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網絡語言,通過網絡語言,釋放現實沉重的壓抑,享受內心渴望的平等。誠然,這種虛擬世界的發泄與享受,不失為是一種難得的心理調劑。但是,這種原本只在網絡中流行的思想方式與行為,已經來到了現實生活。許多年輕人用自我標準去評價長輩或上級領導,凡不合自我標準的長輩或領導就不尊重,用利己的價值觀去評判他們的決策,凡對自己不利的決策就不執行或消極執行。這是一種必要的禮俗等差秩序嚴重缺失的現象,這種現象不予以重視并有效地加以修正,容易導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從而出現社會的無序。因此,我們應該尊重他們,認真執行他們的決定。我們既要調整過于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傳統禮俗規約,但也應該通過適當的教育,使人們自覺遵守必要的傳統禮俗秩序。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有序、和諧地存在和發展。二、網絡語言對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影響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是中華民族道德實踐經驗的總結,是長期社會實踐中逐漸凝聚起來的民族精神。歷史上的各種哲學派別都曾對傳統倫理道德規范的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其中儒家思想的影響最大。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在繼承西周時期倫理觀念的基礎上,建構起了第一個完整的道德規范體系,形成了相對系統的倫理道德思想。孔子倫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義、禮,這三個方面,可以視為三基德或三母德。他還提出了孝、悌、忠、恭、敬、誠、信、剛、直等德目,把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范進一步具體化。孟子豐富和發展了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具體表現為四端:“惻隱之心,人之端也;羞惡之心,父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又發展成為“仁、義、禮、智”四種道德。“四德”是孟子倫理思想的主要范疇,是處理“五倫”關系的行為規范。發展到漢代,董仲舒更是提出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的“三綱”倫理,明確規定了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尊卑和隸屬關系。儒家所倡導的道德規范體系,總體上促進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和光大。同時,傳統倫理道德逐步發展成為中華民族所共同尊崇的價值原則。在這種價值原則的作用下,中華民族形成了許許多多美好的品德。這些美德,比如仁愛孝悌、重義輕利、謙和禮讓、真誠有信、崇尚圣賢,不僅為過去中華民族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也必將為中華民族未來的騰飛發揮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傳統美德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網絡的虛擬性、遮蔽性以及網名的非真實性,很容易使交流者放心、放松甚至放肆,自然也就導致了恣肆放縱、不文明不道德的網絡語言應運而生。有的不守口德,隨意謾罵和進行人身攻擊,擾亂人們正常的生活秩序。有的為使自己受到別人的重視故意發表反調言論、表現另類性格,與現實社會的行為規范存在明顯沖突。有的肆意詆毀、無端誹謗已有歷史定論的古圣先賢,誤導青少年的道德取向。有的甚至粗話、臟話連篇,喪失起碼的文明,如TMD(他媽的)、S##(神經病)、Kickyourass(踢你的PP)、爆頭(打得腦袋開花)、748(去死吧)、TNJJ(踢你的JJ)等等。網絡語言表現的非道德現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網民的道德素質。網民的道德素質取決于平時的道德教育,平時道德教育的效果取決于人們所處的道德環境,道德環境的好壞在于人們的道德行為表現,道德行為表現的好壞在于社會對道德行為的評價與取舍。網絡語言反映的道德問題表明,我們高度重視的道德教育,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在網絡中所表現的非道德現象,真實地反映出網民們低層次的道德素質。網民們在現實生活與網絡世界中所表現的道德反差,既顯示出當今社會的道德環境存在著問題,也表明網民們接受了現實的道德環境,習慣了這種表里不一的道德行為。這些現象,實際上是道德的缺失,尤其嚴重的是,網民以及更多的人們對這種道德的缺失沒有感覺,而有感覺的人們,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對改變這種現象在責任上進行逃避。因此,我們要從網絡語言表現出來的非道德現象中,意識到倫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針對不同的對象,確定不同的教育內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輔以不同的教育措施,以使倫理道德教育真正取得實效。三、網絡語言對中國傳統語言文字的影響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它具有較大的穩固性,但也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際的需要而發生相應的變化。文字是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為了便利的需要,人們總是不斷地追求它的形體的簡明化。人們的這種追求,以及書寫工具的重大變革,從不同的側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文字的發展變化。聚美優品CEO陳歐主演的廣告中采用“你有XX,我有XX。你可以XX,但我會XX……但那又怎樣,哪怕XX,也要XX。我是XX,我為自己代言!”的敘述方式,在播出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迅速躥紅網絡,網友競相模仿造句,“我是XX,我為自己代言”這句“陳歐體”成了接龍的熱門話題,各種版本的“陳歐體”遍地開花。如甄嬛版:“你只看到本宮的壽康宮,卻沒看到本宮的凌云峰,你有你的氣度,本宮有本宮的本事。你可以輕視本宮的存在,本宮會讓你見識糙米薏仁湯的口感。回宮注定是一段孤獨的旅程,路上少不了三姑六婆但那又怎樣,即使是滑胎,也要滑得漂亮。本宮是甄嬛,本宮為自己代言。”但是,由于傳播的過于分散,信息泛濫和重復造成審美疲勞,在傳播過程中也沒有意見領袖的出現,對于信息的篩選“過濾”標準也并未建立,網友間的大量模仿、互相復制粘貼,直接加速了“陳歐體”的降溫。和很多網絡語言一樣,“陳歐體”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盛極一時。這種在文化層面除了“自強”、“爭鳴”等優秀內核外,也形成了自傲、保守、盲目、只追求實用忽視創新等不良文化意識。這些負面文化精神在我國文化巨匠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形象”與“阿Q精神”中就有過傳神的描述,它們對新興的網絡語言也有著至深的影響,比如,網絡詞匯中火星文的創造中所展現出的網眾們對自我個性展現的病態追求與魯迅先生筆下孔乙己對“回”字的四種寫法洋洋自得病態精神狀態本出一轍;網絡文體中的“裝13體”與“埋汰體”同樣也是阿Q精神勝利法在網絡的再生。網絡語言的迅速傳播,對語言教育也帶來沖擊。青少年學生是上網族的主要群體,對新生事物特別敏感;而網絡語言簡約、快捷和形象的特點,對于喜歡追求新穎時髦、貪圖便捷的青少年學生來說,正中下懷。他們不僅在網上享受、傳播、創造網絡語言,而且還將網絡語言運用進了自己的作文、日記、隨筆以及班級墻報中。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網絡語言對中小學生的影響最大,尤其是對中小學生的語言文字教育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青少年學生正處在語言能力的培養、提高階段,對語言正誤的鑒別能力和語言優劣的鑒賞能力比較低,經常與網絡打交道,他們極可能養成不規范使用語言的壞習慣,從而干擾、影響他們正常的語言學習。特別是錯別字的反復使用,對原本語言還未穩固的青少年學生來說,簡直是災難性的。因此,為了減少網絡語言對學生語言能力的負面影響,年輕學生應大量閱讀語言規范、文字優美的文章,不斷地積累漢語言文字材料,提高語文能力。網絡上的文章大多是網民們“貼”上去的,本身語言水平就不高,而且這些文章又沒有經過網絡編輯的字斟句酌,因而錯字、錯句、病句連篇累牘,滿目皆是。如果年輕學生經常接觸網絡,花過多的時間“泡網”,他們還未穩固的語言運用能力不但不會提高,反而會受到負面的干擾。四、結語語言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網絡語言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網絡語言中所投射出來的追求平等、富于創新、尊重個性的時代精神,是對傳統文化精華的發揚光大。簡潔經濟、方便快捷、形象直觀、幽默詼諧、富于生機活力的語言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傳統語言的發展。我們要以積極、寬容的態度對待網絡語言,但不能對它放任自流。我們應適時建立與網絡語言發展相適應的規章,引導和規范網絡語言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以使其對優秀傳統文化起積極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模具設計師考試的學習成果展示與試題答案
- 2024年籃球裁判員考情分析及試題及答案
- 現場安全管理培訓隱患分析
- 2024年度足球裁判考試問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資格考試的準備材料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籃球裁判員考試解讀試題與答案
- 游泳救生員救生手段與方法研究試題及答案
- 農業植保員考試的成功指導與復習技巧試題及答案
- 甲肝培訓課件
- 展望2024年籃球裁判員考試的發展方向與試題與答案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級第二次調研考試歷史試卷(含標準答案)
- 一年級信息技術下冊 在網上交流信息教學設計 清華版
- 廣西《疼痛綜合評估規范》(材料)
- 廣東省2024-2025學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檢測政治試卷及答案(二)高三試卷(佛山二模)
- 11.1 杠桿 課件 2024-2025學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學期
- 搶救工作制度課件
- LOGO更換普通夾板作業課件
- 2025年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班會課件
- 美容師考試與法律法規相關知識及試題答案
- 婦產科課件-早產臨床防治指南(2024)解讀
- 2024年無錫市錫山環保能源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