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山東省濰坊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山東省濰坊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山東省濰坊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山東省濰坊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濰坊〔安丘市、諸城市、高密市〕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座號等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2.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2B鉛筆〔按填涂樣例〕正確填涂;非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一、選擇題:此題共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廣西賓陽縣位于22°54′N—23°27′N,108°32′E—109°15′E以下列圖示意賓陽縣不同坡向月太陽輻射量變化。據此完成1~2題。1.乙坡向是A.東坡 B.西坡 C.南坡 D.北坡2.甲坡向太陽輻射量5—7月小于其他坡向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太陽方位 B.太陽高度 C.晝夜長短 D.天氣狀況雅丹是在河湖相土狀沉積物上形成的侵蝕地貌,近年來由于臺吉乃爾湖水位上漲,漫延湖泊邊緣的雅丹,使之成為“水上雅丹〞。以下列圖為青海省局部區域圖。據此完成3~4題。3.“水上雅丹〞屬于A.風力堆積地貌 B.風力侵蝕地貌 C.流水堆積地貌 D.流水侵蝕地貌4.欣賞“水上雅丹〞景觀,最正確的月份是月月月月通常情況下,冬季平流層的極渦由強烈的西風圍繞,極冷空氣主要集中在極地區域內。異常情況下,平流層極渦會被擾動,變形或崩潰,使禁錮冷空氣的屏障被平流層打破,其效應向下傳導,會迫使對流層極區的冷空氣大規模向南擴散,寒潮就此爆發。以下列圖示意北極渦旋異常時的狀態。據此完成5~7題。5.穩定的極地渦旋A.屬于高空高壓系統 B.屬于高空低壓系統C.在北極極晝期強盛 D.位于對流層底部6.與穩定狀態相比,北極渦旋異常時A.高空西風急流增強 B.北極地區溫度更低C.整個北半球遭遇寒潮 D.局部區域暖空氣北上年1月,北極渦旋異常使我國遭遇極寒天氣,帶來的影響是A.新冠病毒傳播速度減緩 B.海南島島內旅游者劇增C.南方電網負荷壓力增大 D.東北地區霧霾天氣加劇當暖濕空氣流經冷的下墊面時,空氣中的水汽易冷卻凝結成霧,大多數海霧均屬此類。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霧頻發的海區之一。下面左圖示意世界某區域,右圖示意西北太平洋沿145°E經線上成霧頻次時空分布。據此完成8~9題。8.甲海域夏季海霧發生次數多于其他季節的主要原因是A.多吹偏南風 B.寒流外表溫度更低C.寒暖流交匯 D.附近航線船只更多9.與3月份相比,甲海域6月份海霧頻發〔5次以上〕南界移動方向和形成原因是①南移②北移③氣壓帶風帶南移④暖流外表溫度更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陜北延安至榆林間的森林草原區〔左圖黃土丘陵溝壑地貌發育,右圖為該區自溝壑底部到丘陵頂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圖。1999年以來,該區域實施了大規模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大范圍坡耕地轉為林草地,在植被覆蓋率提高、水土流失減弱的同時,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現了明顯枯燥化趨勢,給林木正常生長帶來潛在威脅。據此完成10~11題。10.該區域谷底的中生喬木主要是A.硬葉林 B.針葉林 C.落葉闊葉林 D.常綠闊葉林11.該區域坡面林地土壤枯燥化過程是①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劇土壤的枯燥化②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資源短缺③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陽輻射增多,蒸發加劇,土壤變干④該地植被覆蓋率增加A.④→①→②→③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賀蘭山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呈東北—西南走向,南北長約140km,東西寬約20km-40km,主峰俄博疙瘩海拔。賀蘭山植物物種豐富。以下列圖示意賀蘭山自然帶分布。據此完成12~13題。12.甲處的自然帶是A.高山草甸帶 B.山地針葉林帶 C.山地苔原帶 D.高山荒漠帶13.賀蘭山植物物種豐富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熱量資源充足 B.位于夏季風迎風坡C.地處氣候過渡地帶 D.自然環境復雜多樣阿克庫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區〔阿爾泰山南麓、準噶爾盆地北緣〕,湖區年降水量1000mm以上。以下列圖為該地區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14~15題。14.導致②河流量季節變化小于①河的主導因素是A.氣候類型 B.地勢起伏 C.補給形式 D.冰期長短15.阿克庫勒湖湖區降水較多的主要原因是①西來的大量水汽易沿峽谷進入②山區谷風使氣流沿山坡爬升③高大地形對氣流抬升作用顯著④湖泊面積廣闊湖水蒸發量大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此題共4小題,共55分。1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以下要求。〔13分〕以下列圖為某年10月不同時刻亞洲局部海平面氣壓場分布圖。圖中甲地16日下午經歷了一次明顯的降水過程,17日凌晨有霧,持續至上午08時消散。〔1〕判斷16日08時乙處天氣系統的類型,并分析其對山東半島天氣的影響。〔3分〕〔2〕17日02時甲地出現大霧天氣,分析大霧的形成原因。〔6分〕〔3〕說明17日08時甲地大霧消散的原因。〔4分〕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以下要求。〔14分〕雅魯藏布江地處青藏高原南部,該流域屬干旱半干旱氣候向半濕潤氣候的過渡區,年均降水量為252-580mm,集中于59月,年潛在蒸發量為2293-2734mm。年平均風速,大風集中于冬春兩季〔12月至次年5月〕。以下列圖為加查-米林段河谷局部區域示意圖。〔1〕分別指出該區域河漫灘與沙丘形成的外力作用。〔2分〕〔2〕說明河谷沙丘的形成過程。〔6分〕〔3〕冬季是一年中沙丘面積增長最快的季節,分析其原因。〔6分〕1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以下要求。〔12分〕正常情況下,赤道附近太平洋東岸和西岸海水溫度存在差異,從而在上空形成大氣熱力環流,也叫“沃克環流〞。以下列圖示意正常年份熱帶太平洋附近地理事物分布。〔1〕在圖中南太平洋3支洋流〔實線〕上分別畫上箭頭表示其流向,在圖中沃克環流圈〔虛線〕中用4個箭頭畫出其大氣運動方向。〔4分〕〔2〕當東南信風減弱時,從海一氣相互作用角度分析太平洋西岸甲附近氣候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8分〕1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以下要求。〔16分〕凋落物是聯系植被與土壤兩個系統的紐帶,主要包括植被凋落的葉和莖等物質。落葉有兩種情況:一是每當干旱或寒冷季節來臨,落葉是植物減少蒸騰,保持體內水分,度過寒冷和干旱季節的一種適應;二是樹木在新葉長出后,老葉漸次脫落,就全樹看,終年常綠。下面左圖示意我國某地凋落物數量的逐月變化,右圖示意甲樹種某季節凋落景觀。影響該地總凋落物變化的主要是外鄉樹種。〔1〕指出該地的外鄉樹種類型〔常綠闊葉樹或落葉闊葉樹〕。〔2分〕〔2〕據左圖判斷乙樹種在我國廣泛分布的氣候區并說明判斷依據。〔6分〕〔3〕分析該地落葉對林下土壤的影響。〔8分〕高二地理答案一、選擇題此題共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5DABDB6-10DCABC11-15CBDCA二、非選擇題此題共4小題,共55分。16.〔13分〕〔1〕氣旋〔低壓〕,山東半島位于其西部,以來自海洋〔渤海〕的偏北風為主,可能產生大范圍降水。〔3分〕〔2〕冷鋒過境時有降水,近地面大氣中水汽含量大;等壓線稀疏,水平氣壓梯度力小,風速小;夜間天氣晴朗,大氣逆輻射弱,近地面氣溫低〔產生逆溫層〕,水汽凝結成霧。〔6分〕〔3〕日出后,太陽輻射增強,近地面氣溫升高〔逆溫層消失〕;等壓線變密,水平氣壓梯度力加大,風速增大,大霧消散。〔4分〕17.〔14分〕〔1〕河漫灘:流水堆積;沙丘:風力堆積。〔2分〕〔2〕河流攜帶泥沙〔在凸岸〕沉積,形成河漫灘;河流水位低時,河漫灘露出水面的泥沙受風力侵蝕,搬運過程中,風力減小,泥沙便堆積形成沙丘。〔6分〕〔3〕河流處于枯水期,沙源〔河漫灘〕出露面積大;降水少〔處于旱季〕,植被稀疏,易起沙;大風天氣多。〔6分〕18.〔12分〕〔1〕畫圖如右圖。〔4分,洋流箭頭畫對1個得1分。大氣環流箭頭4個都畫對得1分,錯一個或少畫1個都得0分。〕〔2〕當東南信風減弱時,南赤道暖流減弱〔赤道附近自東向西的暖流減弱〕,赤道附近太平洋東西部海面溫差減小,甲地上升氣流減弱或消失〔甚至出現下沉氣流〕,氣候由炎熱多雨轉變為枯燥少雨。〔8分〕19.〔16分〕〔1〕常綠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