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能耗監測平臺工作進展情況_第1頁
北京市能耗監測平臺工作進展情況_第2頁
北京市能耗監測平臺工作進展情況_第3頁
北京市能耗監測平臺工作進展情況_第4頁
北京市能耗監測平臺工作進展情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建筑節能與建筑材料管理辦公室2013年11月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統計及大型公建監測平臺建設情況第1頁,共45頁。能耗統計開展情況第2頁,共45頁。一、能耗統計基本情況

按照建筑能耗統計制度的規定,我市填報基本信息的民用建筑物14191棟,面積11378萬平米。國家機關辦公建筑100棟大型公共建筑702棟居住建筑1590棟中小型公共建筑900棟全市建筑能耗統計樣本3292棟,面積5388萬平米。第3頁,共45頁。二、近年能耗統計工作情況2012年,我市實際填報建筑能耗數據2856棟,面積共計4976萬平米。其中:國家機關和大型公建筑764棟居住建筑1203棟中小型公共建筑889棟填報建筑能耗數據的建筑占應填報建筑總數的86.7%。其中,填報電力數據1736棟,燃氣數據2046棟,供熱數據2635棟。經審核剔除其中的錯誤數據,上述填報數據的有效率分別為76.1%、81.9%和87.2%。第4頁,共45頁。2013年,我市統計情況:國家機關和大型公建電耗721棟89.9%國家機關和大型公建燃氣775棟96.6%;國家機關和大型公建供熱800棟99.7%,7兆瓦以上鍋爐房1419個100%。第5頁,共45頁。三、作用與成效為編制《北京市“十二五”時期民用建筑節能規劃》及規劃實施情況的年度考核評估提供了基礎數據依據;為開展“北京市公共建筑能耗限額和級差價格”和“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統計指標體系”及“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統計制度”等課題研究提供了技術支持;為實現我市建筑節能的“可統計、可計量、可核定”。第6頁,共45頁。四、工作的方式和做法(一)條塊結合的實施責任主體根據《北京市貫徹<民用建筑能耗統計報表制度>實施辦法》(京建材〔2008〕240號),我市城鎮民用建筑能耗和節能信息統計工作實行條塊結合的工作體制,由各區縣政府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與市級建筑能源供應主管部門分工負責相關的能耗統計工作。第7頁,共45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

各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市燃氣集團市熱力集團市發展改革委市統計局市政市容委北京電力公司第8頁,共45頁。(二)能源供應系統、行政管理信息、入戶采集三結合的數據采集方式1、是來源于建筑能源供應部門的計量信息體系;2、是來源于各區縣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的行政管理信息體系;3、是來源于主管部門組織的入戶采集。第9頁,共45頁。(三)依托專業技術單位的數據審核與分析方式首先由專業能源供應單位對他們和相關單位采集填報的電力、燃氣、熱(冷)消耗統計匯總數據進行第一次審核;然后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將全市的民用建筑能耗和節能信息統計數據委托住房城鄉建設部科技促進中心進行第二次審核;最后委托住房城鄉建設部科技促進中心對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和節能信息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工作,編制數據分析報告。第10頁,共45頁。另外,我市還委托住房城鄉建設部科技促進中心完成了《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統計制度》和《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統計指標體系》兩項課題的研究工作,形成了《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統計試點實施方案》,為完善我市民用建筑能耗統計制度、提升能耗統計質量,順暢能耗統計渠道提供了保障。第11頁,共45頁。五、工作保障(一)落實統計工作人員(二)加強培訓(三)加強協調、督辦第12頁,共45頁。六、工作中的主要困難與問題(一)統計基礎條件仍然薄弱一是建筑物的計量水平參差不齊。沒有樓棟的電力、熱力、燃氣的消耗計量裝置;二是建筑信息渠道不統一。建筑的基本信息與能源供應公司計量收費體系的建筑基本信息存在很大程度的差異。第13頁,共45頁。(二)體制機制建設有待于加強

1、建筑能耗和節能信息統計未列入各級統計部門的工作范圍;

2、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沒有統計工作的專門機構、編制和人員;

3、工作經費沒有形成制度化的保證;

4、統計工作積極性或重視程度不高,對統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產生了一定影響。第14頁,共45頁。七、工作建議(一)建議將建筑能耗統計工作納入統計主管部門的日常工作之中,依托統計部門的渠道開展統計,使建筑能耗統計數據成為各級政府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考核的依據。(二)針對很多民用建筑沒有樓棟的電力、熱力、燃氣計量裝置的現實,建議將部分統計對象由單棟建筑擴展到建筑群,利用建筑群較為完備的計量系統提高建筑能耗統計的效率和質量。(三)建議明確民用建筑能耗統計工作的經費來源,保障能耗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第15頁,共45頁。大型公建能耗監測情況第16頁,共45頁。一、平臺建設

1、大型公建在線監測情況完成54棟國家機關辦公建筑、258棟大型公共建筑的用電分項計量設施安裝,建筑面積共計1399萬平米。委托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完成了軟件平臺的開發工作。第17頁,共45頁。統一的計量表柜第18頁,共45頁。統一的柜內布置接線第19頁,共45頁。第20頁,共45頁。2、軟件平臺建設情況---軟件平臺包含8個子系統

1、基礎信息維護系統2、數據采集系統3、數據傳輸接收系統4、數據處理(拆分計算)系統5、能耗監測數據展示系統6、數據上傳系統7、能耗監測工作協同管理平臺8、樓宇甲方能耗監測系統第21頁,共45頁。1、基礎信息維護系統

主要進行基礎信息維護和樓宇配置信息維護。基礎信息維護包括建筑物基本信息、行政區域、建筑物類型、分類分項能耗字典及其他數據字典等基礎信息維護。樓宇配置信息維護包括建筑物能耗采集器信息、計量儀表信息,建筑物用電回路拓撲關系及各個回路計量儀表安裝信息,建筑物分類分項能耗與用電回路之間的關系等。第22頁,共45頁。1、基礎信息維護系統第23頁,共45頁。2、數據采集系統

嵌入于樓宇的數據采集器中,采集樓宇內所有安裝的計量儀表的信息數據,通過GPRS傳輸網絡,發送到數據中心的數據傳輸接收系統。第24頁,共45頁。3、數據傳輸接收系統

傳輸接收采集器上傳的能耗數據,完成數據合法性校驗和認證后將數據分發給異步消息中間件。數據傳輸系統采用了雙通道技術。雙通道指數據傳輸通道和信息控制通道。網絡傳輸環境:可以采用有線或者GPRS等無線傳輸方案,也可以采用專用虛擬GRE隧道。GRE隧道屬于將多協議的本地網通過單一協議的骨干網傳輸服務,將一些不能連續的子網連接起來,而且這些服務通過兩個安全協議AH和ESP來承載,提供了數據的私有性、完整性保護,并能對數據源進行驗證。第25頁,共45頁。3、數據傳輸接收系統第26頁,共45頁。4、數據處理(拆分計算)系統

根據樓宇方案中用電回路和分項能耗的關系,采用加法、減法、拆分、百分比預估等方式,對原始采集數據進行拆分計算,得到合理的分項能耗數據。第27頁,共45頁。5、能耗監測數據展示系統

以數據報表和數據圖表的方式,將建筑能耗監測數據展示給最終用戶。數據展示的度量值一般包括:能耗(或者總能耗)、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單位空調面積能耗或者其他度量值。展示維度一般包括:能耗分類、能耗分項、時間軸(可以細分為逐日、逐月、逐年、任選時間段等)、行政區域、建筑物類型等。第28頁,共45頁。6、數據上傳系統

按照部級針對數據上傳的內容和格式的要求,通過定時任務調度子系統,自動從數據中心數據庫中提取能耗分類分項數據,合并整理打包后發送到部級數據中心。數據交換格式為XML數據包。第29頁,共45頁。7、能耗監測工作協同管理平臺

針對建筑能耗監測工作進行協同管理的一個工作平臺,提供多方進行協同工作,比如能耗監測管理單位、能耗監測技術支撐單位、能耗監測現場施工服務單位、監理單位、采集器提供商、計量儀表提供商等等。協同管理(公告、消息、組織和人員管理);監測樓宇和設備資產管理;流程管理(方案審批和竣工驗收等);設備、網絡和計量儀表的監控預警。第30頁,共45頁。8、樓宇甲方能耗監測系統

主要是給樓宇甲方或者具有多個樓宇的公司,面向單個樓宇進行能耗監測管理.能夠針對樓宇能耗數據按照時間維度進行橫向對比,也能通過系統提供的所在行政區和北京市的能耗平均數據或者所屬建筑分類的能耗平均數據,進行多個維度的對比分析,和能耗的最高值、最低值及標桿建筑能耗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清楚樓宇本身的耗能定位,及時發現差距和不足,以利于節能改造。系統還能給出本樓宇的月度和年度能耗分析報表,給用戶以專業化的指導。第31頁,共45頁。第32頁,共45頁。辦公建筑121棟占比46.8%;賓館飯店建筑37棟占比14.3%;商場建筑28棟占比10.8%;文化教育建筑10棟占比3.8%;體育建筑18棟占比6.9%;綜合建筑28棟占比10.8%;其他建筑16棟占比6.2%。3、被監測建筑情況

第33頁,共45頁。上傳建筑分布情況示意圖第34頁,共45頁。2009年11月,我市啟動了對北京市能耗監測系統數據中心的建設工作;2010年1月,我市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測平臺于順利通過了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驗收;

2010年6月,能耗監測系統數據中心集成工作全部順利完成,并實現了電耗數據的穩定上傳。4、系統運行及維護情況

第35頁,共45頁。2010年,我市聘請了專業公司負責用電分項計量系統及能耗監測平臺的日常維護工作。目前,由于財政資金尚未到位,我市大型共建用電分項計量系統和能耗監測平臺分別由施工單位和技術支撐單位進行義務維護。第36頁,共45頁。財政部于2007年12月24日下發了“關于下達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撥付我市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共計1840萬元,其中能耗動態監測平臺建設補助1450萬元。二、資金情況第37頁,共45頁。2009年,為解決市財政配套資金問題,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財政局向北京市政府聯合遞交了《關于使用建材發展補充基金支持建立建筑節能監管體系費用的請示》(京建經[2009]666號),建議使用“建材發展補充基金”作為市財政的支持資金,該請示最終得到了市政府的批準。第38頁,共45頁。三、使用模式分級使用北京市大型公建能耗監測平臺進行了分級管理,針對北京市、區縣和大型公建業主的不同需求和權限分別進行了設定,各自根據各自需求進行使用。定期分析委托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定期編制北京市大型公建能耗監測平臺數據分析報告,對被監測建筑能耗情況進行數據分析,為我市開展大型公建節能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礎。第39頁,共45頁。強化培訓我市對已實施用電分項計量的大型公建業主開展了能耗監測平臺的使用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耗監測平臺軟件的使用”及“如何分析、利用監測平臺的數據指導建筑運行節能”兩部分。通過培訓,大型公建業主熟悉了平臺的使用功能和數據的分析方法,深化了平臺的使用效果。靈活應用能耗監測平臺數據用于科研、建筑綠色評級、日常管理和節能改造效果監控。第40頁,共45頁。被監測建筑能耗水平普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12年,我市辦公類大型建筑平均每平方米耗電104.31kWh,根據我市大型公建能耗監測平臺監測數據顯示,被監大型公建能耗水平普遍較能耗統計數據大幅降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