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成功“走出去”的成功經驗及案例研究_第1頁
中國企業成功“走出去”的成功經驗及案例研究_第2頁
中國企業成功“走出去”的成功經驗及案例研究_第3頁
中國企業成功“走出去”的成功經驗及案例研究_第4頁
中國企業成功“走出去”的成功經驗及案例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裝訂處PAGE1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成功經驗及案例研究一、中國五礦并購案例中國五礦的轉型與發展是資本運作兼并重組的成功典范。以下以五礦并購澳大利亞OZ礦業為例進行分析。(一)審時度勢,并購時機恰到好處OZ礦業是澳大利亞大型礦業集團之一,是澳洲第三大多金屬礦業公司,擁有世界第二大露天鋅礦等多種資源。其在澳大利亞昆士蘭的鋅礦每年產量就在50萬t左右,是全球第二大鋅生產商。公司主要生產鋅、銅、鉛、黃金、銀,在澳洲、亞洲和北美都有發展項目。但由于金融危機的爆發,OZ礦業在2008年下半年陷入債務危機,無力償還近5.6億澳元的債務,并自2008年11月28日起股市停盤,公司董事會試圖在全球尋求資本層面的合作。在獲知這一情況后,中國五礦迅速做出反應,從談判到提出最終方案,僅僅用了兩個月時間。(二)面對阻力,積極靈活應變對于這起來自于中國央企的收購案,澳大利亞政府認為,由于OZ礦業旗下ProminentHill銅金礦位于南澳大利亞的伍默拉軍事禁區,出于國家安全考慮,不予通過。五礦迅速調整方案,放棄收購OZ礦業最優質的ProminentHill銅金礦資產,并做出必要承諾,如將所購礦產的經營管理總部設在澳大利亞,以澳管理團隊為主體進行經營;產品價格必須由五礦設在澳的銷售總部根據國際基準價格來確定;保持和提高當地就業水平,尊重與當地社區達成的協議。(三)價格談判,牢牢掌握定價主動權2008年2月是OZ礦業股價的最高點,為3.97澳元/股,金融危機爆發后,其股價一路下滑,到2009年6月交易宣布時,股價只有0.90澳元/股。五礦迅速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繼續壓低收購價格,最終以0.825澳元/股成交,僅相當于OZ礦業最高價格的1/5,大大節約了并購成本。而當澳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收購申請時,中國五礦立即剝除了位于軍事禁區的銅金礦資產,并對報價和承諾重新做了相應調整,在原成交價基礎之上再減少10億澳元,并不再承擔OZ礦業11億澳元的全部債務。而且,中國五礦還與OZ礦業簽署了捆綁性協議,即一旦OZ礦業拒絕被收購,則須向中國五礦支付1.2億美元的賠償金,這對OZ礦業最后就范也構成了約束。而另外兩家央企的并購正好相反:中石化于2009年8月宣布并購瑞士Addax石油公司,在此之前的8個月中,Addax的股價一路上揚,從2009年1月的19.6加元/股上升到了8月的52.7加元/股,這筆交易最終以52.8加元/股成交。可以說,成交的時機幾乎是Addax股價的歷史高點。中國五礦對定價時機把握的準確,避免了被目標公司牽著鼻子走的被動局面。(四)適當加價,沖破競爭對手的圍堵為了阻止中國五礦的收購,加拿大皇家銀行和澳投資咨詢公司RFC集團在最后一次股東大會前半路殺出,向OZ礦業提出了12億美元的融資替代方案。同時,澳大利亞著名投資銀行麥格理集團也向OZ礦業提交另一個融資替代方案,計劃通過25.4億美元的配股發行來籌得14億美元的融資。面對競爭威脅,同時也考慮到大宗商品價格已大幅上漲的客觀實際,中國五礦與OZ礦業董事會商討,適當加價15%,成功阻擊了對手的競購方案。(五)高效溝通,爭取最大程度理解在整個收購過程中,中國五礦團隊之間有高效溝通,而且與澳大利亞相關政府部門、OZ礦業股東董事會也保持了及時充分的溝通,甚至與反對黨領袖也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接洽。這使得澳大利亞相關各界明確了中國企業尋求的不是控制澳洲礦產資源,而是尋求得到長期、健康、穩定的能源資源供應。因此,一直反對中鋁并購力拓的澳大利亞反對黨,對于五礦收購OZ礦業并沒有言辭過激的行為,對交易表示了肯定。二、蘇寧電器并購案例(一)入主日本LAOX和香港鐳射,蘇寧開始國際化LAOX公司是日本家電連鎖企業,創立于1930年,在東京交易所上市,在日本國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與口碑。但由于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近年來LAOX公司經營日趨嚴峻。但蘇寧電器認為,LAOX是一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十分透明,同時經營規模適度,風險可控性強,且并購對價5700萬元人民幣僅相當于蘇寧當年第一季度22億元經營現金流入的2.6%,其228億元總資產的2.5‰。更重要的是,此次收購將帶來三大提升:一是借鑒日本家電連鎖行業在商品規劃、店面運營和客服等方面的經驗;二是形成采購協同平臺,從日本引進動漫游戲、玩具模型等產品;三是契合“走出去”的海外市場發展戰略。此交易完成是蘇寧電器管理團隊第一次海外并購的訓練。(二)對香港鐳射公司的并購在對位列香港電器零售連鎖前三甲的鐳射公司并購時,蘇寧堅持了一貫的穩參考文獻:(1)張紀康.跨國公司與直接投資[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2)張永生.廠商規模無關論:理論與經驗證據[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3)盧進勇.入世與中國企業的“走出去”戰略[J].國際貿易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