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第1節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監利一中吳小華溫馨提示
請大家拿出導學案,課本,雙色筆,還有我們的激情。今日贈言: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1.熟練掌握“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證據2.分析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的設計思路3.激情投入,探索生命奧秘,學會感恩父母。學習目標自主學習(5分鐘)要求:自糾不是抄答案,要有思考和總結。
1.認真獨立,記憶基礎。
2.深入思考,總結歸納。
3.標注疑難,準備討論。比一比,看一看,哪個小組效率更高!重點討論內容:1.熟練掌握“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證據2.分析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的設計思路要求:1、組長負責協調好分層討論,先一對一討論,然后組內共同討論。要求每個人都有事干,注重討論的效率;A幫B,B幫C,將疑難問題解決,A層注意搞好拓展總結。組長搞好調控,ABC達成分層目標(A120%,100%,C80%)。2、要討論出自己的東西,討論完的同學整理總結知識,注意總結本組好的解題方法和規律。3、組長宏觀調控,負責做好討論結果的反饋;并做好展示、點評及質疑的準備。合作探究(6分鐘)展示要求:①完全脫稿;②認真規范③注重小結;④雙色筆點評要求:①注意儀態;②言簡意賅③拓展提升;④引導互動其他同學:①認真思考;②做好筆記③注意傾聽;④補充質疑分層目標:A層準備補充拓展;B層積極思考,記好筆記;
C層記好筆記,有疑問大膽質疑。展示問題展示點評1.DNA、蛋白質的單位和組成元素2.格里菲斯的肺炎雙球菌體內轉化實驗得出的結論?3.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的結論?設計思路?4.怎樣標記噬菌體?5.用35S標記噬菌體,為什么反射性主要在上清液,用32P標記噬菌體,為什么反射性主要在沉淀物中?123組c24組5組C29、10組A21組B22組B2展示點評分工—
全部脫稿7組B18組B15組A24B26組C23組B2多糖類莢膜1928年,英國的格里菲思用一種細菌——肺炎雙球菌感染小鼠實驗。R型菌(無毒,無莢膜)S型菌(有毒,有莢膜)DNA是遺傳物質的證據(一)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體內轉化實驗S型細胞R型細胞光滑Smooth粗糙rough有多糖類的莢膜無多糖類的莢膜有毒性,可致死無毒性菌落菌體毒性實驗結論:已經被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中,必然含有某種促成這一轉化的活性物質——轉化因子
實驗過程:
多糖脂類蛋白質RNADNADNA水解物
分別與R型活細菌混合培養
RRRRRSRS型活細菌
RS
多數
少數
DNA的純度越高,轉化就越有效。(二)艾弗里確定轉化因子的實驗
DNA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遺傳變化的物質,DNA是轉化因子。
以上轉化實驗表明:
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實驗結論:思考:
你認為在證明DNA是遺傳物質還是蛋白質是遺傳物質的實驗中最關鍵的設計思路是什么?
必須將蛋白質與DNA分開,單獨、直接地觀察它們的作用,才能確定究竟誰是遺傳物質。(三)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1)噬菌體的結構模式圖(2)研究方法:同位素標記法蛋白質的組成元素:DNA的組成元素:C、H、O、N、SC、H、O、N、P
(標記32P)(標記35S)①標記噬菌體方法:在分別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的培養基中培養細菌分別用上述細菌培養T2噬菌體,制備含32P的噬菌體和含35S的噬菌體離心離心實驗過程及結果:第一組實驗第二組實驗親代噬菌體35S標記蛋白質32P標記DNA
寄主細胞內無35S標記蛋白質有32P標記DNA子代噬菌體外殼蛋白質無35SDNA有32P標記實驗結論DNA分子具有連續性,是遺傳物質DNA是唯一的遺傳物質嗎?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結論:
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DNA是一種連續性的物質。RNA(核糖核酸)有些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它們不含有DNA,只含有RNA。在這種情況下,RNA就起著遺傳物質的作用。3、DNA是主要遺傳物質的證據DNA——主要的遺傳物質目前,已有充分的科學研究資料證明,絕大多數生物都是以DNA作為遺傳物質的。例:病毒的遺傳物質是()人的遺傳物質是()A、DNAB、RNAC、DNA和RNAD、DNA或RNA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核酸包括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絕大多數生物都是以DNA作為遺傳物質的,因此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課堂小結思考: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能總結出作為遺傳物質應具備什么樣的特點?①分子結構具有相對的穩定性②能夠自我復制,保持前后代的連續性③能通過指導蛋白質合成,控制生物性狀④能產生可遺傳的變異(1)利用細菌和病毒作為遺傳實驗材料的優點①個體很小,結構簡單,容易看出因遺傳物質改變導致的結構和功能的變化。②繁殖快。(2)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分析
①加熱殺死S型細菌的過程中,其蛋白質變性失活,但其內部的DNA在加熱結束后隨溫度的降低又逐漸恢復活性。
②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的實質是S型細菌的DNA與R型細菌的DNA實現重組,表現出S型細菌的性狀。③體內轉化與體外轉化實驗的關系體內轉化實驗說明S型細菌體內有轉化因子,體外轉化實驗進一步證明轉化因子是DNA。
(3)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結果分析:①說明DNA是真正的遺傳物質;②說明DNA能自我復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連續性;③說明DNA能控制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④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也不能嚴格證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若添加以下步驟即可有力證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將蛋白質外殼注入細菌細胞內,然后觀察細菌體內是否出現子代噬菌體
【易錯易混】①直接將S型細菌的DNA注入小鼠體內,其DNA沒有生物活性,不會使小鼠患病,因為外源DNA進入體內后會因裂解而失去生物活性。
②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要經過“短時間”的保溫后,攪拌、離心,“短時間”是因為必須在菌體裂解之前進行攪拌和離心,才能使被感染的細菌形成沉淀,且只有沉淀物中有放射性,保溫時間過短或過長都會使上清液中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③轉化后形成的S型細菌可以遺傳下去,說明S型細菌的
DNA是遺傳物質。
④由于DNA、蛋白質中都有C、H、O、N四種元素,因此不能用其對噬菌體進行標記,否則無法判斷到底是DNA還是蛋白質進入細菌細胞中。
⑤不能同時標記一個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和DNA,因為這樣無法通過離心來跟蹤兩者的去向,用32P和35S分別標記噬菌體,相當于間接地將蛋白質和DNA分開。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分析
1.培養含放射性標記的噬菌體不能用培養基直接培養,因為病毒營寄生生活,故應先培養細菌,再用細菌培養噬菌體。
2.噬菌體在宿主細胞中的增殖過程:吸附→注入→合成→裝配→釋放。侵入細菌細胞內的噬菌體DNA的復制及噬菌體蛋白質的合成所需的原料、酶、能量、場所等條件均由細菌提供。這時細菌細胞的一切都是為噬菌體所利用,其代謝活動由噬菌體的DNA
控制。
3.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還說明了噬菌體特有的增殖方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設計驗證承包協議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折返站和終到退乘作業課件
- 2025年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R2證考試題庫
- 中國交通文化課件英文版
- 中專職業形象課件下載
- 地下車位買賣合同模板規范
- 員工股票期權授予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供暖工程承包合同
- 購銷合同完整模板
- 股權轉讓協議書2025
- 圍墻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性發育異常疾病課件
- 動態分析與設計實驗報告總結
- 清水河儲能電站施工方案設計
- 從汽車檢測看低空飛行器檢測發展趨勢
- 《短視頻拍攝與制作》課件-3短視頻中期拍攝
- 中鐵投資公司招聘筆試題
- 2024年十堰市中小學教師職稱晉升水平能力測試題附答案
- 中藥熱奄包在急性胃炎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 觀光小火車方案
- 《資本論》思維導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