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例貫之,以簡馭繁一例貫之,即用一個典型人物作為支架貫通整篇文章。它須從人物素材與作文主題最契合的點切入,對人物進行深度挖掘,做到發人之所未發。這是一個“以少而豐勝多而癟”的用例策略,“少”可使筆力集中,文氣緊密;“豐”可使“析”有層次,“貫”有邏輯。熱點人物素材一般都有著豐富的內涵,包含多個話題,有多個運用角度。在寫作時,我們要根據文章的需要,對人物素材進行剪裁、加工,選取主干,去粗取精,進行定向敘述,并要深入挖掘其內涵。對人物素材不做取舍,全盤抄搬到作文中,是素材運用的大忌。佳作示范:走踏實步,做先行者重慶一考生“人”字,一撇一捺,雙腳踏在地面上才可以讓步子邁得更穩。人生之始應敢于藏而不露,迎難而上。1961年夏季的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樣在稻田里觀察。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形態奇特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氣凝神,伸出雙手,欣喜地撫摸著那株可愛的稻穗,激動得幾乎要喊出聲來,他發現了一株天然雜交稻!之后他獲得靈感:既然自然界存在雜交稻,也就會有天然的雄性不育株,也就是說水稻之所以會天然雜交,關鍵就在于雄性不育株。于是,他開始了尋找天然的水稻雄性不育株的工作。這是頂著“對遺傳學的無知”的指責與壓力,向國際權威發起的挑戰。他沒有退縮,而是選擇在種著幾千萬株水稻的稻田里大海撈針,一穗兒一穗兒、一株一株一行一行地觀察。每天,他都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盡管很辛苦,他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尋找,常年的辛勞讓他患上了嚴重的腸胃疾病。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袁隆平找到了天然的水稻雄性不育株,并經過艱難探索培育出了雜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產量。袁隆平不外露,不張揚,不虛浮,將雙腿深深地扎在泥土之中,實現了“禾下乘涼”的夢想。行在征途則要不偏不倚,得體端正。有人告訴袁隆平,他身價千億。袁隆平不屑地說:“用財富衡量科學家的價值太低級,太庸俗。”袁隆平一生為人低調,生活簡樸,如一株飽滿的稻穗,始終將頭垂向大地,卻是中國的脊梁。即使有人指責他買了兩部華為手機、住豪宅,他也只是淡然一笑,然后挽起褲腿走向稻田。袁隆平行得端走得正,那些蠅營狗茍之輩又怎么能沖擊得了他呢?人在騰達之時要停滯迂回,緩緩出頭。做人行事要講究方略,即使在最后階段也要守得住,不要輕率冒進,倉促而為,行穩方能致遠。袁隆平雖是共和國功勛人物,但他甘做“泥腿子”。他一輩子都是在田里度過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在田中,在萬千稻穗中“輕攏慢捻抹復挑”,為我們樹立起“認真做人,踏實做事”的榜樣!行在稻田,稻穗飄香。袁隆平頭戴草帽,挽起褲腿,雙腳站立在稻田里的身姿,是一個大寫的“人”字!運用點撥:此文如同袁隆平的一篇外傳,刻畫了袁隆平一生腳踏實地、行走田野、迎難而上、品行高潔的形象,在袁隆平剛剛離世之際寫下此文是一種緬懷和紀念。以人生之始、行在征途和人在騰達之時這三個階段,重點選取了袁隆平尋找雄性不育株、坦然面對流言蜚語和甘做“泥腿子”三個事例進行論述,將道理說得透徹、明白。在沒有過多溢美之詞、樸實的語言中,洋溢著對袁隆平的敬意與感佩。考生以一個熱點人物架構一篇文章,選材和構思獨具匠心,與其他考場作文相比,個性十足。2.借助外衣,制造奇幻這種方法,就是借助熱點人物的外衣,編織奇幻故事,以制造奇異的效果。寫作時,一般采用荒誕體和穿越體小說的寫法,拋開現實的束縛,對熱點人物作變形處理,讓其從原本生活的時空到另一個時空展開一系列的活動。在這里,熱點人物只是引發作者想象的觸發點,作者可以任意地對其進行想象和“開發”,例如讓熱點人物變換身份,與古人對話,給未來人講歷史等。這類作文基本是編述故事,有情節,有對人物、場景的具體描繪,它需要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一定的歷史知識儲備。這種寫法對熱點人物只取其神韻,而無須顧及其真實性,這就使得作者有了極大的寫作自由。人物訪談、喜劇小品等都是這種技法的運用。佳作示范:木鐸在心天津一考生我跟上他那年,天下依然是那樣。遙遠的南方剛剛燃起了戰火,東方的一位倒霉國君因秋雨連綿而無法下葬。與此同時,各國的大夫們吵來吵去,公子們跑來跑去,如孩童般在朝堂之上戲耍。我瞪著饑餓的雙眼,跟定那個大個子——他看起來像個貴族,只是身體太過結實了些。夫子友誰?篤篤篤……篤篤篤……夫子背對著我走在前頭,不吭聲。“咱夫子沒有朋友吧?”我怯怯地問,然后因此被隊伍里最兇惡的黑臉大漢揍了一頓,多虧一個看起來很圓滑的家伙說了好話,我才沒被棄于荒野。夫子好像真的沒朋友。這支隊伍浩浩蕩蕩,老少俊丑都有,可他們全都畢恭畢敬,沒一個像是夫子的朋友。可后來我才知道,夫子和一位大夫常年通信,還贊美他有道則仕,無道則隱;夫子曾用手杖敲著一個老頭兒的腿,罵他“老而不死是為賊”。那神情,錯不了,他才是夫子的朋友。那個圓滑的男人悄悄告訴我,這二人,肝膽照人啊。“友直,友諒,友多聞!”對于弟子的提問,夫子的回答總慢半拍,但總會到來。夫子何讀?篤篤篤……篤篤篤……夫子牽著瘦馬的韁繩,頭也不回。我學了乖,閉緊嘴。夫子仿佛是不讀書的。他活像個只出不進的大口袋,每日誨人不倦,跟國君們侃侃而談,偶爾還要跟敵人唇槍舌劍。夫子不僅能說,還能做,粗的、細的、高貴的、卑賤的本領,他都會,并駕輕就熟。于是我漸漸懂得,書未必都寫在竹簡上,大道未必全存于典籍中。直到多年以后,我聽說夫子在讀一本玄妙之書,一直讀到皮繩斷掉,最終發現那些“元亨利貞”不是寫在簡上的,而是飄在空中、印在地上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夫子像在對我說,又仿佛在對自己說。夫子何為?篤篤篤……篤篤篤……我們一直跟著夫子趕路,卻從不知道夫子要去哪里。去獲得一個官位嗎?去平息一場禍亂嗎?去勸諫哪個國君嗎?好像都不是。后來我們又走了好多地方,一路上失散過,斷糧過,被人追殺過,夫子還被人當作“喪家之狗”。可他仍義無反顧地向前走,不回頭。跟隨他數年以后,我漸漸明白了夫子行走的意義,夫子一直行走,不是要去哪里,而是肩負著某種使命步履不停。天下動蕩,周禮邈遠不可復,但來者如斯,宣仁道方為千秋大業——自然,這是我許久以后才知道的,那時須發盡白的夫子沐浴在故鄉魯國的陽光下,面如赤子。“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木鐸,就是教化人心的鈴聲。這天大的預言由一位小人物說出。百年之后,千年之后,人們驚駭地看著它一步步被驗證、一步步成為現實。等到夫子終有一日消失于這片土地,或許唯有衛國巷陌里、陳蔡衰草間的光陰深處還記錄著那一番過往:那不友之友,那無字之書,那無窮之路……原來,這一切只為踐行自己的使命——成為木鐸。篤篤篤……篤篤篤……運用點撥:文章虛構了孔子與弟子周游列國的故事。全文擷取了周游列國路上的幾個片段,分別就“夫子的交友”“夫子的讀書”“夫子的使命”展開討論,呼應了2023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題提到的“交友”“讀書”“使命”等關鍵詞,借“我”之視角敘述了孔子對自己使命的認同與踐行,也包括使命賜予他的精神力量,自然貼切,別開生面。作者化用《論語》中:“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作為題目,切合主旨、主題明確,彰顯了作者深厚、廣博的文學積累和對素材靈活處理的深厚功底。3.點面結合,詳略有致議論文中的“點面結合,詳略有致”強調論據敘述既要有重點述評,又要有一般概述,不能平均使用筆墨。“點”是一兩個富有代表性的熱點人物,“面”是與觀點或情感具有本質關聯的一組概括性事例。“點”例往往要扣住一點詳細敘述、描寫,“面”例則往往要概述例舉。“點”為繁例,“面”為簡例,點面結合,詳略有致,既可以展示行文的變化,力避呆板,又可以在突出重點的前提下擴大涵蓋面,突出文章的中心。佳作示范:平衡落差,行道仍我浙江一考生人生而在世,或按照父母的要求,循規g:或我行我素,隨心所欲:或在落差中夫自我而沉論。無論做出何種選擇,回首時我們都會發現我們與自己所要求的、社會所屬子的有差距。面對落差,究竟是墨守成是改棄自我,還是不管不顧追求自我?最好的答案自然是平衡落差,行道仍我。短視頻創作者李子柒火爆網絡,在別人眼里她十分幸運,殊不知她也扛下了無數的壓力與落差。社會對她的評價不等,她雖有抗拒,但還是接受了所有的評價,努力在評價與自我中尋找平衡點,抑或說她平衡了所有的落差,從中找到了生活的真意,選擇堅定于山水自然,相諧于春水煎茶、松花釀酒的純粹氣氛中,擔起了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重獲了很多人的支持。她真正做到了平衡落差,善鑒他言,但依然走自己的道路。人是社會性動物。社會的評價各不相同,每個人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如果我們被其裹挾,挖掘不到隱藏在評價中的真知灼見,堅定不了自己的內心,那或許我們最終也會淪為時代的陪葬品。人生而在世,應有自己的見解與追求,有個人的破除與堅定。面對落差,我們應善于借鑒他人的言論,從中汲取養分來澆灌堅定之花。倘若歷經生死的司馬遷堅定不了自己的意志,墨守成規引刃自決,那茫茫塵世中又由誰來扛起史學巨筆,成就“史家之絕唱”?倘若歷經磨難的魯迅平衡不了他人與自己的信仰,不以筆為投槍、為匕首來揭露社會的黑暗,那風雨如晦中又由誰來挺起中國的脊梁,“我以我血薦軒轅”?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中國從來不缺少平衡落差、行道仍我的人。史鐵生最后懂得“聆聽”母親的箴言,在地壇中感悟人生百態,平衡了社會與自己想法的落差;“時代楷模”黃文秀在面對職業選擇時,借鑒他言,平衡了來自社會、家庭與自己想法的落差,最終選擇踏上“扶貧攻堅”的不凡之路,完成了她一生的光榮使命。余華在《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提到,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生活,不平衡的生活。區域之間的不平衡,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個人生活的不平衡等,最后連夢想也不平衡了。我們應永遠避免這種情況,在千變萬化的世界中,平衡落差,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善鑒他言,平衡落差,行道仍我,這是面對選擇最好的方法。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激起浪花,于天地間奔涌。運用點撥:本文第二自然段運用李子染這個人物事例,從“點”的維度上,濃墨重彩地以“她真正做到了平衡落差,善鑒他言,但依然走自己的道路”來論證“平衡落差,行道仍我”的中心論點,敘例翔實,說理深刻,有力地凸顯了文章的主題。第三自然段先從反面假設列舉了司馬遷與魯迅兩個人物事例,第四自然段再從正面敘例,列舉了史鐵生與黃文秀兩個人物事例,四個典型人物從“面”的維度上拓展事例的廣度,更好的論證了主題。整篇文章在事例運用中構成了“點面結合,詳略有致”的用例格局,使得行文張弛有度,收放自如。4.同類疊加,多人組合在單個人物素材不能有效論證論點時,可以將幾個同類人物放在一起,同類互補,形成集團效應。具體行文時,可以用排比句分別敘述每個熱點人物的事跡,平均使用筆墨;也可以重點敘議一個人物,概括性地敘議其他人物,做到詳略有致;還可以由一個分論點統率幾個人物,也可以在中心論點下,一個分論點選用一個人物。同類疊加的人物材料首先要“同”,能指向一個共同點,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物材料不能放在一起使用;其次要同中有異,能夠從不同角度指向中心論點,同而無異,重復列舉,就有堆砌材料之嫌,反而會削弱論證的力量。佳作示范:肝膽常熱,履踐書魂天津一考生“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如秋瑾所言,與心中熾熱、志存高遠者共事,豈不美哉!而如周總理“于無字句處讀書”之言,將書中所得付諸實踐、造福一方,豈不壯哉!吾儕生逢其時,應攜心懷熱忱之友,踐行書本文章之魂,共筑華夏煜煜前程。赤心昭昭,與志同道合、心懷熱忱者偕行,做有溫度的青年。“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在山河動蕩、風雨飄搖的年代,李大釗與陳獨秀滿腔熱血,志趣相投,共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為黑暗中的中國帶來光芒;跨越三省,南遷求存,炮火中安之若素,西南聯大師生共歷炮火連天的戰爭歲月,在艱難困苦中弦歌不輟,共赴理想,同擔康續文化之使命。與有肝膽人共事,內心當似火焰般熾熱,不啻微芒,造炬成陽,照亮未知前路,溫暖徹骨之寒。終日乾乾,不做不問世事、空讀書卷的癡子,做善實踐的青年。張載曾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讀書不應拘泥于字里行間的小世界,而應放眼遼闊的大世界,求知而后濟世。揆諸疇昔,晏陽初先生曾帶領學者走入鄉間,為當地百姓寫報紙、開電臺,將知識帶到鄉間地頭,也帶到人民心中。放眼今朝,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帶著書中智慧,建設科技小院,從遼闊無垠的草地,到綠意盎然的山間,造福萬家。于有字句處讀書,往往浮而不實,于無字句處讀書,腳踏實地,才能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扶桑曄曄,吾輩生逢其時,使命在肩,當與肝膽常熱者相交,于實踐中求真知。“羨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常見青年與肝膽常熱者共事,懷揣共同理想,一起發光發熱,他們是北斗、天問團隊的工作者,一同筑夢星海;或是走入鄉間的大學生,攜手村民脫貧攻堅。亦見青年不只是讀圣賢書,亦敢于實干。中國空間站首位載荷專家桂海潮一路讀書求知,于太空履踐,將論文“寫”進星辰大海;“三清博士”謝邦鵬扎根一線,在平凡崗位上將所學用于實踐。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也當廣結同道,履踐致遠。“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青年如我,云程發軔,行遠自邇,自當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闕,胸中肝膽常熱,履踐文魄書魂。運用點撥:文章開頭提出觀點,揭示主題。主體部分采取“同類疊加,多人組合”的用材方式,選擇李大釗與陳獨秀、西南聯大師生、晏陽初、中國農業大學學生等人物,立足寫作材料“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這一關鍵句,從家國情懷、實干、勇擔使命三個層次展開論述,勾勒出中華民族砥礪前行的奮斗歷程,論述視野開闊。如此構思雖然未出人所料,但是勝在結構嚴謹。5.評說人物,“別有用心”解讀、評點熱點人物是考生經常運用的一種技法,這種方法,就是借對熱點人物的評說來表達自己對作文題目的理解。評說人物其實就是寫人物評論,不過在考場作文中寫人物評論和一般的人物評論有所不同,它必須契合作文題目要求,能夠體現對作文題目的理解,這就需要作者“別有用心”,刻意經營。要準確評說人物就得準確把握人物,首先要搜集素材,充分了解人物;其次要抓主流,突出人物的主要事跡或言行。評說人物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人物的主要事跡或活動對其進行客觀評價,不要被輿論和當下的主流觀點左右。更為重要的是,必須根據作文題旨確定評論點,不顧作文題旨,只對人物進行評說,也許客觀公允,但偏離題旨,是考場作文的大忌。佳作示范:高原上沒有臣服的山頭江蘇一考生近些年來,文學界關于魯迅的討論頗多如魯迅與胡適誰是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這不時代需要魯迅還是沈從文等,非此即彼。著人非要選邊站不可。其實,文學殿堂里不能只有一尊神,魯迅與胡適、沈從文,都是獨立的高峰。先說魯迅和胡適。魯迅主張對現實社會進行最激進、最無情、最全面的抨擊,而胡適則主張走改良主義的道路,只圖一點一滴的漸進式的社會改良進步。如果說魯迅的主張像一劑苦藥、猛藥,針對的是這個民族的頑癥,那么胡適的主張更像是“健”字號的沖劑,對身體健康的人,能起到調和身心的作用。兩種主張各有千秋,習慣于選邊站的我們昨天堅定地選擇魯迅而拋棄胡適,今天又企圖選擇胡適而拋棄魯迅,我們昨天和今天的立場都失之偏頗。再說魯迅和沈從文。魯迅和沈從文都是中國現代文壇中有大成就者,一個舉著劈向黑暗的啟蒙之劍,一個唱著至善至美的人性之歌。他們代表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就像玫瑰和紫羅蘭散發著不同的芬芳。但是兩位文學巨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魯迅成了現代文學殿堂里唯一的神,而沈從文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被人知曉。何以如此?非此即彼的極端思維使然也。有道是,物各有性,水至淡,鹽得味。每一個文學大師都是一個獨立的存在,文學的高原上從來就沒有臣服的山頭,只有互相致敬的高峰。一切生命有機體都需要新陳代謝,否則生命就會停止;一種文明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文明交流互鑒應該是平等的、多元的,而不應該是強制的、單一的。在文學殿堂里只立一尊神,強迫其他諸神臣服,那是對文學、文化和文明的肢解。回望歷史,肢解文學、文化和文明的事屢見不鮮。兩千多年前,中華大地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好不熱鬧。董仲舒感到“花”太多,無所適從,便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孔老夫子榮登“至圣先師”的寶座,一坐就是兩千余年。直到五四運動時期吳虞高喊“打倒孔家店”,這才把孔老夫子從寶座上拉了下來。其實,無論是漢代大儒董仲舒,還是“打倒孔家店”的吳虞,他們都犯了同樣的錯誤:認水不認鹽,認鹽不認水,削山頭以成就高峰。世界是多元的,少些非此即彼、有你無我的對立,多些取長補短、共存相生的包容,世界就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運用點撥:本文開篇由如何看待文學界關于魯迅的討論的問題,提出觀點,強調“文學殿堂里不能只有一尊神”,評判歷史,高屋建瓴,大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氣概。其后以“先說魯迅和胡適”引入,對魯迅與胡適進行辯證性的比較評說,認為“兩種主張各有千秋”;接著以“再說魯迅和沈從文”導入,對魯迅與沈從文進行了客觀的比較評說,認為魯迅成神、沈從文有很長一段時間寂寂無聞是“非此即彼的極端思維使然”;最后考生將行文導入縱深的歷史文化中進行評說,提出“多些取長補短、共存相生的包容,世界就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的觀點。整篇文章評述從容大氣,客觀辯證,頗具思考深度。6.正反對照,對比映襯將有關聯的正反面人物進行對比,或將同一個人物的不同情況進行對比,在鮮明的對比中表明自己的主張。“正反對照”主要分“同質對照”和“異質對照”兩種,“同質對照”又叫“縱比”,就是將同一個人物在不同時期、不同境況下的不同表現進行對照;“異質對照”又叫“橫比”,就是將兩個不同性質或存在差異的人物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凸顯主題。運用此法關鍵在于精選素材,材料本身要有可比性,敘述材料時要突出對比點;對比映襯應該有主有次,一般以正面人物為主,反面人物為輔。佳作示范:君子當為器天津一考生孔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應像器具那樣,讓自己的作用僅僅限于某一方面。而我卻說,君子當為器。君子當通過接受教育使自己進步完善,從璞玉渾金成長為之落:君子當海納百川成有容之器;君字當低腸前行成國之重器,懷抱為國為民。舍我其誰之志。君子當為有用之器。《三字經》中有“玉不,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一句,教育我們要努力學習,要像雕刻玉器一樣打磨自己,使自己成為有用之器。可見將“成器”作為成長目標,對個人的發展有著引導和激勵作用。三國東吳大將呂蒙,自小未曾讀書,行事粗魯,雖果敢卻學識淺薄,被人戲稱為“吳下阿蒙”,后因聽從孫權的勸導,堅持每天從繁忙的軍務中抽出時間,努力讀書學習而學問大增。此后呂蒙與學識淵博的魯肅交談,魯肅驚嘆他變化之大,“非復吳下阿蒙”,呂蒙則傲然對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與此相比,方仲永少時聰慧,長大后卻泯然眾人的故事,恰恰告訴我們有天賦而不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學習,只會將天賦消耗殆盡,抱憾終生。努力雕琢自己,使自己早日成為有用之器。君子當為有容之器。通常一件器物從打造之初,體量便已確定,但人們在打造自己這只器時,可能會發現體量的大小是每個人在奮斗中逐步定下的。人僅靠一己之力是很難成功的,因此一個人唯有以海納百川的胸懷、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梯維修漏水合同協議
- 甘肅承包合同協議書范本
- 申請延期簽合同協議
- 玻璃幕墻維護合同協議
- 生產供貨合作合同協議
- 玻璃鋼廠出租合同協議
- 白酒貼牌生產合同協議
- 環評類技術服務合同協議
- 疆模板腳手架合同協議
- 鹽城到洛陽高速合同協議
- 2022年四川省阿壩州中考數學試卷及解析
- 井蓋管理應急預案
- 鵪鶉蛋脫殼機的設計
- 行為安全觀察behaviorbasedsafety研究復習過程
- 動火作業風險告知牌
- 鍋爐專業術語解釋及英文翻譯對照
- 綜采工作面末采安全技術措施
- 《小石潭記》作業設計
- 密封圈定位套零件的機械加工夾具設計說明書
- 旅行社等級評定申報材料完整版
- 大粒種子精播機的設計【玉米、大豆快速精密雙行播種機含9張CAD圖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