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討論 22期(全文)_第1頁
思想討論 22期(全文)_第2頁
思想討論 22期(全文)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思想討論22期(全文)張虹:讓孩子全面成長

看到《中國青年》關于“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的討論話題,我不由得想起小時候。我們家屬院里的四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1984年的9月同時都上了南關實驗小學,一回到家,他們的爸爸媽媽就問:今天學的啥課?考得怎么樣?要多煩人有多煩人。

我的爸爸從不問我學習上的事,只問我在學校呆得開心不開心,又和哪些同學交了好朋友……他說:“你愿意去上學,肯定知道每天該怎么辦,爸媽相信你,就希望你天天開心健康就心滿意足了?!卑謰尳o了我愛和信任,讓我更自律,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如今已經從大學畢業,成為律師。我的女兒也上小學三年級了,在班上年齡最小、個子最矮,成績很好。大家問我的教育方法,我說,無他,關心孩子的全面成長。

馮宗輝:教育要制造快樂

我出身于一個教師家庭,家庭氣氛民主而自由,父母工作忙碌而思想開明,從來沒有在我們身上套上無形的條條框框,任我們原生態地成長,所以,我的童年是陽光燦爛的,心靈是干凈明朗的。現在,我走上教師的崗位,一直把“教育是制造快樂的”當成座右銘。真誠地為學生的進步與成長助力,始終裝著學生的快樂及心聲。

學生遇到困難,我鼓勵他學會樂觀,學會面對。經濟困境,人際矛盾,賽事(包括考試)失利,家庭風波,都有可能對學生造成心理陰影,我通過心理咨詢知識,給學生一個愛的拐杖,一個心的后盾。掌握一項技能,明白一個道理,掌握一種方法,他們會那樣的快樂,我也一樣的欣慰。

就像漁夫與富翁都有追求快樂的權利一樣,不同層次的孩子也都有追逐快樂的要求,窮人躺在海灘上,與富翁躺在海灘上,他們身上的陽光應該是一樣的。我們的教育,是否也應達成這樣的共識:不祈求每個學生都成飽學之士,不能因為教育的過程,給孩子們的人生留下陰影。鑒于此,我倡導教師的施教少些功利色彩,多些愛人的思想,讓學生成就不了學業,絕不能再損失健康;成不了人才,決不可失去生存技能;成不了學優生,萬不該死去活來。我們那么多前輩,沒有進過一天學堂,他們也一樣有精彩的一生。對于學生而言,教育是讓你快樂的。

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樂的;你是快樂的,我也倍感幸福。這是我的教育理念與情懷。

藺麗燕:世界,我交給你一個孩子

臺灣著名散文家張曉風有篇散文《世界,我交給你一個孩子》:“學校啊,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你,你保證給他怎樣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他開始識字,開始讀書,古往今來的撰述者啊,各種方式的知識傳遞者啊,我的孩子會因你們得到什么呢?你們將飲之以瓊漿,灌之以醍醐,還是哺之以糟粕?他會因而變得正直、忠信,還是學會奸滑、詭詐?”

身為老師,讀過此文難以忘懷――我們應該把學生培養成怎樣的人?一個“人”字,簡簡單單的兩筆,卻韻味深長。彼此依靠,彼此協助,才能端端正正,頂天立地。

首先得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學生與老師之間,教學相長。

其次,要把學生塑造成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就應該在教育中滲透“知禮節,懂禮貌”的教育理念。才有高低多少之分,德卻應該是每一個成長中人的必需品。

審視當下社會形勢,競爭激烈。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是最好的參照。所以,學校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在競爭中體驗現實的殘酷,收獲上進的快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