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離與回歸: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角色的分析_第1頁
偏離與回歸: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角色的分析_第2頁
偏離與回歸: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角色的分析_第3頁
偏離與回歸: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角色的分析_第4頁
偏離與回歸: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角色的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問題的提出在傳統的教師角色觀念中,大部分人認為教師是知識的教授者,而幼兒則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但是,隨著幼教課程改革的不斷探索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與傳播,幼兒教師的角色觀念定位也逐漸從幼兒活動的控制者與監管者轉變為幼兒活動的觀察者與支持者,教師逐漸認識到要在游戲中細心觀察兒童,陪伴幼兒學習并成長。2022年教育部印發的《幼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關于教育過程的師幼互動部分明確指出:教師要支持幼兒自主選擇游戲材料、同伴和玩法,支持幼兒參與一日生活中與自己有關的決策。[1]依據文件的有關內容,與其相對應的幼兒自主游戲也隨即受到眾多幼兒園的追捧。自主游戲按照簡單的理解即幼兒自己做主的游戲,在本文中,戶外自主游戲是指在幼兒園的戶外游戲場地中,幼兒自由選擇,自主把握游戲內容與進程,玩自己的游戲。[2]戶外自主游戲能夠拉近幼兒與環境、材料的距離,使幼兒在與環境以及材料的互動中自我成長。《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點》中提出:要實施“安吉游戲”推廣計劃,推進科學保教。[3]安吉游戲是中國幼教本土化的積極探索,以“真游戲”為代表,倡導把游戲的權利還給兒童,是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典型代表。由此可見,將游戲的權利歸還兒童,落實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教育方針在幼兒教育課程改革中從未停止過腳步。但是,在幼兒的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一直以來都是廣大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即便教師知道自身應該扮演何種角色,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仍然會出現角色偏離的現象,從而導致幼兒的戶外自主游戲開展受阻,幼兒也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而在安吉游戲中,安吉的教師則為教師在幼兒游戲中應扮演何種角色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如何學習并有效借鑒安吉游戲的成功經驗,讓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實現自我成長,是每一位幼兒教師亟須思考的一大問題。二、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角色的偏離及原因分析(一)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角色的偏離1.成為幼兒游戲活動的設計者與控制者幼兒的游戲活動具有雙重價值,即本體價值與工具價值。游戲不僅可以為幼兒帶來自由、愉悅的游戲體驗,而且還可以促進幼兒健康、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發展等。[4]教師應充分認識幼兒游戲所具有的雙重價值,在開展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過程中尋求本體價值與工具價值之間的平衡點,雙向兼顧,不偏重某一方,充分發揮幼兒游戲應有的作用。然而,在當前的幼兒園實踐中,存在著幼兒的游戲被作為教育的一種輔助工具,教師是幼兒游戲活動的設計者與控制者的現象,即教師對幼兒的自主游戲活動進行設計,為幼兒預設好自主游戲的主題、規則以及玩法,一旦幼兒的行為與規則不相符合時,教師便會毫不猶豫地干預或糾正,幼兒在游戲中無法獲得獨立與自由,更沒有愉快的游戲體驗,游戲的本體價值被表面所掩蓋。幼兒游戲的工具價值被強化、本體價值被弱化,游戲功利性的放大使得幼兒的游戲內容被異化,游戲的自由與體驗度也隨之而降低。2.成為幼兒游戲材料的制作者和守衛者游戲材料是幼兒得以進行游戲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構成幼兒游戲活動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教師要想順利開展戶外游戲活動,就需化身幼兒游戲材料的制作者,提前制作幼兒自主游戲時所需的游戲材料,更有甚者在制作時會刻意追求游戲材料的精美或逼真,以便能夠借此機會來展示自己專業的材料設計與動手制作能力。然而,當游戲材料制作完成后,對于花費了一番心血精心制作而產出的成果,教師又會害怕幼兒在游戲中會對其進行破壞,于是便會不自覺地充當起了游戲材料的守衛者,有意識地對游戲材料進行保護,防止幼兒在游戲中對其進行拆卸或重組,更有部分教師甚至會將游戲材料放置于幼兒可望不可即之處當作美觀的擺設,令幼兒只可遠觀而不可觸摸,教師的守衛使得材料沒能實現與幼兒的深度互動,游戲材料對于幼兒本該有的教育價值也因此而大大降低。3.成為幼兒游戲安全的看守者由于幼兒的年齡小,安全意識薄弱,所以保障幼兒的安全一直以來都是幼兒教師所關注的首要問題。也正是因為如此,部分幼兒教師在戶外游戲活動中會首先考慮幼兒的安全問題,進而使用言語或肢體行為來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束縛或限制,以便減少安全問題的產生。[5]過于考慮安全問題教師在幼兒的戶外自主游戲中像是在履行一位“看守者”的職責,時時刻刻集中注意力監視或監管著幼兒在游戲中的一舉一動。因此,當教師發現幼兒的行為超出了教師內心所劃定的安全警戒線,他們就會下意識地使用語言或行為強行限制或制止并及時將幼兒帶回到預定的安全框架之內。教師的過度看守使幼兒的游戲空間被限定于教師認為的安全范圍之內,幼兒雖能抬頭便望見廣闊的天空,卻沒有足夠的自由“翱翔”空間,而且教師的過度擔心也使其自身時常因為幼兒在戶外游戲中的舉動而提心吊膽、東奔西跑,在日常工作中身心愈加疲憊。(二)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角色偏離的原因分析1.教師角色扮演定位的偏差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階段性和規律性,隨著其身心發展的不斷深化與完善,作為教師也應認識到幼兒是發展中的個體,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然而,在現實中受幼兒各方面發展水平低的僵化思維的影響,許多教師對幼兒的認識仍舊基于前期的刻板印象,認為幼兒還不具備某方面的能力,而作為教師則需要充當幼兒游戲的“引路人”。但是對幼兒游戲活動的過度干預卻使得教師角色定位偏離,教師成為幼兒游戲活動的設計者與控制者以及游戲材料的制作者與守衛者,只是幫助幼兒設計游戲、制作并保護游戲材料、規范游戲行為等。因此,在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往往也會因為自身角色扮演定位的偏離而在幼兒的游戲活動中不敢放手或不愿放手讓幼兒自己完成游戲,這表現為在幼兒的游戲活動中包辦替代,對幼兒的游戲主題、規則與玩法進行設計。表面的“自主”實則被教師主導的“他主”所隱匿代替,顯現出對活動的一種“高控”現象,教師對活動的設計、材料的制作與玩耍的過程都全然把控于掌心之中,把幼兒的游戲活動安排得明明白白,未意識到幼兒是有學習能力的個體。對幼兒游戲活動的計劃與材料的包辦,是教師角色扮演定位的偏差,這使得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性降低。習慣性地被安排,幼兒容易逐漸形成依賴,進而發展的潛能也不能得到及時挖掘。2.教師面臨幼兒安全的壓力有相關研究表明,人身傷害已經成為造成兒童住院或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對兒童人身傷害的防范在社會上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但這種防范也在逐步走向“安全過剩”,從而導致兒童戶外活動的時間與自由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自由游戲與玩耍的機會也在不斷地被剝奪。[6]幼兒的戶外游戲活動潛藏著一定的危險因素,因意外而發生的傷害事故將成為教師們最為擔憂且家長們難以接受的事實。于是,站在教師角度上來考慮,他們便會堅定不移地把幼兒的安全作為幼兒戶外活動的第一要素。[7]確實,安全問題在幼兒的戶外游戲活動中是相當重要的,它關系到幼兒園每個個體的健康。所以迫于幼兒安全的壓力,作為班級管理者的教師寧可采取過度保護措施來兼任幼兒戶外游戲中的“看守者”角色,也不愿幼兒在安全的邊緣稍微試探。這種過于保守的幼兒安全保護思路在為幼兒營造了安全的戶外游戲環境的同時也使他們失去了正確面對和認識危險的情境和機會,從而使幼兒難以發展出有效的安全認知以及應對能力。三、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角色的回歸(一)善于發現:成為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敏銳觀察者在幼兒的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一般會關注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與表現,但是部分教師仍然有試圖掌握和主導幼兒游戲走向的習慣。雖然出發點是為了幫助幼兒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卻往往適得其反,要想改變教師這種固有的不敢放手讓幼兒自主游戲的行為,最為便捷有效的方法便是從觀察幼兒開始。教師只有對幼兒進行觀察,才能了解他們的現有發展水平、興趣以及需要,才能夠更加信任他們,從而為他們提供豐富并且具有挑戰性的游戲環境。在安吉游戲中,會發現教師經常做兩件事:一是在旁邊細心地觀察,二是在現場錄像和拍攝照片。在觀察的過程中,教師會對幼兒的安全問題、材料的使用、幼兒在游戲中的狀態和表現以及問題解決等行為進行觀察。而在觀察的同時,教師還會進行思考,不僅會思考游戲中的哪些問題需要幼兒在游戲后分享并討論,而且還會思考游戲中隱含著哪些方面的教育契機以及可以生成什么課程。安吉的教師為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作為“敏銳的觀察者”的角色提供了很好的示范。細心的觀察使教師看到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環境中所具有的發展潛能,教師也在觀察的過程中增進了對幼兒的理解和認識,進而更加放心地給予幼兒更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以便促進幼兒在游戲中的發展。對于幼兒而言,幼兒在充滿信任和尊重的積極的游戲氛圍中,也能夠更加盡情地釋放自己的天性,充分地展現真實的自我。因此,在教師與幼兒如此“雙向奔赴”的良性循環中,教師能夠更加理解幼兒,也能夠從幼兒角度出發給予幼兒游戲更加專業的支持。(二)全面支持:成為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忠實伙伴與傳統的幼兒戶外游戲教師角色有別,在安吉游戲中,教師是幼兒游戲的忠實伙伴,努力為幼兒的真游戲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保障幼兒的真游戲權利。首先,表現在教師在幼兒的真游戲中“管住手、閉上嘴”,竭力控制自己想要管控幼兒游戲的欲望,使幼兒真正地擁有獨立自主的游戲權利。他們不會過多地對幼兒的游戲材料進行設定和規定,而是讓幼兒自己決定游戲活動的內容、自主選擇游戲的玩伴、自主商量確定游戲的方式以及玩法,教師在其中需要做的便是為幼兒游戲提供全面的支持,保障幼兒進行真游戲的權利。其次,表現在教師會在材料投放、游戲時間以及游戲空間上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幫助。在安吉幼兒園中,游戲場地充滿自然野趣,兼顧冒險與安全;游戲時間充足,幼兒可在游戲中盡情享受真游戲所帶來的快樂;游戲材料天然無毒,種類豐富多樣,每個游戲區域都有與之相應的游戲材料與器械,如木梯、滾筒、積木、箱子、推車、蹺蹺板、水缸、鍋碗瓢盆等可移動以及組合的低結構游戲材料,幼兒在與材料互動的同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對材料進行組合或改造等創造性地使用。因此,在游戲中我們不會看見幼兒因害怕游戲材料被他人搶走而產生爭執的場景,能夠看見的只是幼兒在遠遠大于他們需求的游戲材料中盡情地自由選擇與創造性互動。最后,表現在教師給予幼兒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大膽放手將游戲的環境交給幼兒,幼兒是自己游戲的主人,玩什么、怎么玩以及和誰玩等都由幼兒自己決定,游戲材料也不受場地的限制,幼兒可根據自己的游戲意愿或想法將材料移動至其他游戲區域,幼兒在自由自主的游戲中發展了自主的精神與應對問題的能力。(三)給予信任:成為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可靠保護者安吉游戲具有運動性、挑戰性與冒險性等特征,幼兒在游戲中選擇各種高難度、高危險的動作,在大多數人看來是一種極其冒險的行為,存在著較大的爭議。然而,華愛華教授以一位小男孩勇敢地從兩米多高的木樁上跳下來的例子來說明幼兒在游戲中是能夠慢慢地提升對危險的識別與應對能力的,而教師在旁則既要做一個有心的觀察者,又要做一個敢于擔當的可靠保護者,而不是像“保姆”一樣時刻護著幼兒,從而使幼兒有機會在不斷探索與冒險的過程中獲得經驗、快樂與滿足。[8]因此,教師要充分地相信幼兒能夠勝任、自律,在一定限度內要學會放手,給予幼兒更多的活動自由,而幼兒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受一點傷也是正常的。也許會擦破點皮或者摔個跟頭,可這些小傷害并不會讓他們白白承受,因為幼兒能從中學會提高對危險的警惕,學習該如何保護自己,所以教師可樹立“游戲即幼兒的學習”的理念,相信他們能夠在游戲中獲得自我成長與發展,放心并大膽地將游戲的權利交給幼兒,讓幼兒盡情地去嘗試、自主地去探索以及解決問題。但是教師的放手并不是對幼兒的行為不管不顧,而是會在幼兒遇到風險時以一位幼兒游戲的“可靠保護者”的角色及時出現,在排除風險后又退回后方仔細觀察,以保證幼兒不會因為困難或恐懼而喪失游戲的快樂體驗以及成長與發展的機會,持續為幼兒的真游戲保駕護航。(四)用心解讀:成為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知心者幼兒游戲行為的背后隱藏的是幼兒的某種想法或愿望,教師只有讀懂幼兒的游戲行為,才能更好地為幼兒的游戲提供幫助。正如程學琴女士所提到的:“在游戲過程中,孩子們游戲情節轉換和想象替代越多,越能說明孩子的能力在得到鍛煉,教師沒看懂時千萬不要打擾他們的游戲。”[9]因此,在幼兒玩戶外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也應學會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解讀,做幼兒游戲活動的知心者。而要想看懂幼兒的游戲行為,則需要對幼兒的游戲進行觀察與分析。在安吉游戲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