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5工業文明沖擊下中國的轉型(1840-1894)1.(2023·全國乙卷)19世紀70年代之前,倫敦市場上中國茶葉價格的日常波動很難影響到中國國內的茶葉出口價格。隨著中英間電訊聯系的建立,中國茶葉的出口價格隨著倫敦市場的標價而變動,銷售數量也隨著世界經濟的變動而波動,這A.導致中國茶葉出口衰落 B.改變了中國對外貿易的入超狀況C.促成了世界經濟一體化 D.削弱了中國茶葉的國際市場地位【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材料可知,由于中國產茶,中國出口的茶葉價格高低影響倫敦市場茶葉價格高低,19世紀70年代后,隨著電訊聯系的建立,中國茶葉的價格和銷量深受國際市場的影響,特別是印度和日本茶葉進入市場,使中國茶葉面對的競爭對手增多,客觀上削弱了中國茶葉的國際市場地位,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中國茶葉出口的價格和銷售數量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表明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中國茶葉出口的數值在材料中無法得知,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中國茶葉出口的銷量“隨著世界經濟的變動而波動”,但沒有涉及其他出口商品的數量,也沒有涉及中國進口商品的總數量,不能反映中國對外貿易入超狀況是否改變,且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70年代前后,中國對外貿易入超狀況并非改變,排除B項;世界經濟一體化是指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的經濟活動相互依存、相互關聯,形成世界范圍內的有機整體,此時期不是促成世界經濟一體化,排除C項。故選D項。2.(2023·湖北卷)鴉片戰爭后,列強將不平等條約強加給中國,清朝原有的法律體系隨之發生改變。《北京條約》簽訂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從根本上被打破。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擊拐賣人口出洋、允許華民出洋務工的條文。1909年,清政府頒布《大清國籍條例》,以保護海外華僑。上述材料說明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響明顯 B.條約體系與中國國內法關系密切C.清朝被迫從閉關鎖國走向開放 D.清政府通過調整法律以應對時局【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信息“鴉片戰爭后,……清朝原有的法律體系隨之發生改變。……海禁律例從根本上被打破。……《大清律例》新增打擊拐賣人口出洋、允許華民出洋務工的條文。……清政府頒布《大清國籍條例》,以保護海外華僑”可知,鴉片戰爭后,隨著西方列強侵略的不斷加深,清政府原有的律例內容如海禁等規定被逐漸打破,還新制定了打擊拐賣人口、保護海外華僑的法律規定,可知清政府通過調整法律以應對時局,D項正確;材料未提及清朝借鑒西方法律,排除A項;《北京條約》簽訂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從根本上被打破,這體現了條約對中國國內法的影響,但這不能概括題干中“清朝根據局勢變化修訂和新出臺法律”等相關信息,排除B項;清政府并未采取對外開放政策,排除C項。故選D項。3.(2023·湖南卷)光緒年間,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國的薛福成感慨,“強盛之國,事事欲軼(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繩之”;“衰弱之國,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這突出反映了A.公法在外交實踐中形同虛設 B.擺脫公法束縛符合弱國利益C.對外交往深化對自強的認知 D.晚清士人對西方的高度推崇【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光緒年間的中國。據題干可知主要結論:光緒年間,晚清政府的外交官薛福成認識到強國不受國際法的限制,弱國事事受制于國際法,且受到不平等對待。這反映了近代中國對外交往過程中對國家自強的認識,C項正確;“形同虛設”說法絕對,國際法仍起到協調各國關系的作用,排除A項;薛福成認為弱國受制于公法,而且還受到不平等對待,而不是認為擺脫公法符合弱國利益、不是對西方的高度推崇,排除B、D項。故選C項。4.(2023·北京卷)關于鴉片戰爭,有人認為,“自由貿易者背后的經濟能力極其強大,無法遏制或阻擋”“如果在鴉片之外還有其他好的選擇,比如說糖蜜或者大米,這場沖突就可能被稱為糖蜜戰爭或者大米戰爭”。對于上述觀點,認識正確的是①濫用了自由貿易原則②混淆了毒品與一般商品的區別③沒有揭示英國發動戰爭的侵略本質④意在說明英國發動戰爭是偶然事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該學者將鴉片戰爭完全歸因于于自由貿易,是不科學的,濫用了自由貿易原則,①正確;根據材料可知,該學者將鴉片貿易和一般商品等同,混淆了毒品與一般商品的區別,②正確;結合所學可知,鴉片戰爭的本質是英國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而對中國進行的侵略,而該學者沒有看到英國侵略中國的本質,完全歸因于自由貿易,③正確;根據材料可知,該學者認為自由貿易背后的經濟能力極其強大,就算不是鴉片,英國還會以別的理由打開中國的市場,因此該學者認為英國發動戰爭是必然的而非偶然時間,排除④。綜上,A項正確,排除BCD項。5.(2023·湖北卷)下表是有關太平天國運動領導人洪秀全的描述,對此解讀最準確的是來源內容太平天國方面軀長大,面微圓而白,鼻高耳圓而小,其聲音響亮而沉重,笑時屋為之震,有極大之膂力與極敏捷之知覺清廷方面身材魁碩,赤面高顴,有須,粗通文墨,素無賴,日事賭博;體質肥鈍,了無異人處民國前后革命黨人面長豐滿,紅須,手垂過膝;身干長大,富雄姿,豪邁博學,治《春秋》《漢書》A.不同史料對人物的記載不同 B.不同的描述體現人物的多面性C.不同立場影響對人物的描述 D.不同時期對人物描述有所側重【答案】C【詳解】本題是最佳選擇題。時空是前太平天國運動時期(中國)。根據材料“有極大之膂力與極敏捷之知覺”“粗通文墨,素無賴,日事賭博;體質肥鈍,了無異人處”“身干長大,富雄姿,豪邁博學,治《春秋》《漢書》”并結合所學可知,太平天國運動是幾千年來,農民起義的最高峰,其平分產品和土地的主張,滿足了農民階級的需要,太平天國方面對洪秀全做出了較高的評價;太平天國運動對準的矛頭是清政府,其被清朝政府撲滅以后,清朝政府對洪秀全的形象進行了大肆的詆毀;而民國前后的革命黨人由于歷史需要,稱他為“英雄”、“豪杰”,革命派認為,只有推翻清朝政府,推翻封建制度,才能把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里救出來。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顯然是中國自近代以來的一次自發革命運動,是一個革命的摸索。雖然失敗了,卻為后來的革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這個時期人們對洪秀全的評價基本是大義凜然的。故對人物的評價受制于當時的歷史條件,不同立場影響對人物的描述,C項正確;不同史料對人物記載的不同是由于其立場的差異,排除A項;洪秀全人物本身并非多面,只有受制于立場的差異,對其做出了不同的評價,排除B項;不同時期對人物描述有所側重的根本原因是其立場的差異,排除D項。故選C項。6.(2023·浙江1月選考)1865年,上海大英自來火房制成煤氣燈。19世紀80年代,有人記云:“地火皆由鐵管通至馬路,于是各戲館及酒樓、茶肆俱可接點。其燈每盞有玻罩,或倒懸,或直豎,或向壁上橫穿,各隨其便。人行其間,真如入不夜城也。”這一時期“煤氣燈”在上海的使用①與上海是通商口岸密切相關②反映了上海對外貿易的繁盛③為居民創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④開啟了近代上海城市化進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根據“1865年,上海大英自來火房制成煤氣燈”,結合所學可知,與上海是通商口岸密切相關,①正確;根據“于是各戲館及酒樓、茶肆俱可接點……人行其間,真如入不夜城也”可知,“煤氣燈”在上海的使用,為居民創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③正確;①③正確,A項正確;④錯在“開啟了”,排除④,排除BD項;材料無法體現上海對外貿易的繁盛,排除②,排除C項。故選A項。6.(2023·浙江·6月統考)莊票是由錢莊簽發的有若干金額的票據,可以代替現金。1846年,洋商在與華商的交易中首次接受上海錢莊的莊票。19世紀50年代之后,莊票已經成為外商普遍接受的結算工具。1869年,匯豐銀行首次接受錢莊以莊票作為抵押,向其提供貸款。據此可知(
)A.現金快速退出了中外貿易結算 B.莊票在中外商業往來中獲得認同C.錢莊資本主要來自于外國銀行 D.帝國主義對華經濟侵略日益加深【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46年至1869年(中國)。據材料可知,在近代的中外經濟交往中,外商最終接受了莊票,B項正確;外商接受了莊票不代表現金退出了中外結算,同時現金快速退出了中外貿易結算也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據材料無法得出錢莊資本主要來自于外國銀行,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外商最終接受了莊票,排除C項;D項表述符合題干時空,但是據材料信息無法看出列強對中國經濟侵略加深,排除D項。故選B項。7.(2023·廣東卷)晚清洋務派創辦各種新式企業;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產興業”政策。二者的共同點是()A.引進了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 B.以實現富國強兵為目的C.主要采用官督商辦經營方式 D.瓦解了封建統治的基礎【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特點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和日本。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的目的都是要富國強兵,挽救民族危亡,鞏固統治,中國洋務運動以“自強”和“求富”為旗號,日本明治維新以鞏固天皇政權,殖產興業,實現民族振興為己任,B項正確;洋務運動創辦的軍事工業屬于封建性企業,民用工業采用了一些資本主義管理方式,但不是資本主義經濟體制,排除A項;洋務派創辦的民用企業主要采用官督商辦經營方式,日本殖產興業是建立官營工廠,扶植民營企業,排除C項;洋務運動在中體西用指導之下根本目的維護清王朝的封建統治,排除D項。故選B項。8.(2023·海南卷)輪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辦”的經營管理模式。創辦初期,李鴻章通過允許其承運官物、免稅、貸款和緩息等多種途徑,使它在與外國輪運公司的競爭中未曾處于劣勢。從1874年到1892年,年年盈利。由此可知,該局(
)A.得益官方扶助,實力匹敵洋商 B.過于依賴官方,不利自身成長C.專意謀取貼補,影響競爭公平 D.享有壟斷特權,助推同業發展【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材料強調,1874年到1892年輪船招商局年年盈利,但盈利原因是因為官方扶持,如允許其承運官物、免稅、貸款和緩息等,而不是依靠自身的管理優勢、技術優勢等,這并不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B項正確;材料只是強調輪船招商局在創辦初期不處于劣勢,不等于實力可以匹敵洋商,排除A項;結合所學可知,輪船招商局屬于洋務派創辦的民用企業,主要目的是為軍用企業提供資金,故“專意謀取貼補”的說法錯誤,排除C項;材料只是強調輪船招商局得到官方扶持,不等同于“享有壟斷特權”,排除D項。故選B項。9.(2023·北京卷)關于鴉片戰爭,有人認為,“自由貿易者背后的經濟能力極其強大,無法遏制或阻擋”“如果在鴉片之外還有其他好的選擇,比如說糖蜜或者大米,這場沖突就可能被稱為糖蜜戰爭或者大米戰爭”。對于上述觀點,認識正確的是(
)①濫用了自由貿易原則 ②混淆了毒品與一般商品的區別③沒有揭示英國發動戰爭的侵略本質 ④意在說明英國發動戰爭是偶然事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該學者將鴉片戰爭完全歸因于于自由貿易,是不科學的,濫用了自由貿易原則,①正確;根據材料可知,該學者將鴉片貿易和一般商品等同,混淆了毒品與一般商品的區別,②正確;結合所學可知,鴉片戰爭的本質是英國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而對中國進行的侵略,而該學者沒有看到英國侵略中國的本質,完全歸因于自由貿易,③正確;根據材料可知,該學者認為自由貿易背后的經濟能力極其強大,就算不是鴉片,英國還會以別的理由打開中國的市場,因此該學者認為英國發動戰爭是必然的而非偶然時間,排除④。綜上,A項正確,排除BCD項。10.(2023·浙江1月選考)現代化潮流浩浩蕩蕩,中國的現代化在探索中前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現代化的最初啟動可以上溯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自強運動。從十九世紀后期的世界發展來看,以內燃機和電動機帶來的“電工技術革命”正以新的力量推動現代化的第二次浪潮。從國內形勢來看,這時正處于一次全國性農民運動的平息與社會恢復時期,對外貿易大都是順差,對外關系也有新近的調整(只有中法關系趨于惡化)。這正是幸存的清王朝得以推動改革的有利時機。在陳腐土壤上,嫁接若干近代工業的植株,其前景雖然未必美妙,但啟動了中國早期由政府主導的自上而下的工業化進程。——整理自羅榮渠《現代化新論》等(1)根據材料一,概括十九世紀后期中國“自強運動”面臨的“有利時機”。結合所學,指出在這場運動中最初創辦的工業企業所體現的現代化因子。【答案】(1)時機:電工技術革命興起;國內社會趨于穩定;對外貿易大都順差;中外關系相對緩和。因子:機器大生產,工廠制度。【詳解】(1)時機:根據材料一“從十九世紀后期的世界發展來看,以內燃機和電動機帶來的‘電工技術革命’正以新的力量推動現代化的第二次浪潮”可知,電工技術革命興起;根據材料一“從國內形勢來看,這時正處于一次全國性農民運動的平息與社會恢復時期,對外貿易大都是順差,對外關系也有新近的調整(只有中法關系趨于惡化)”得出國內社會趨于穩定;對外貿易大都順差;中外關系相對緩和。因子: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可知,最初創辦的工業企業所體現的現代化因子是機器大生產,工廠制度。1.(2023·貴州畢節·統考三模)鴉片戰爭時期,西方列通過不平等條約從中國獲得大量權益。清政府將給予西方列強的條約權益視為清帝國的“恩施”,并強調這種單向施予應限制在條約范圍之內,要求對方“恪守章程",不要在此范圍之外“妄生冀幸”。這反映了清朝統治階層A.國家主權觀念淡薄 B.固守傳統政治理念C.嚴格履行條約規定 D.具備近代外交意識【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列強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攫取大量權益,清政府卻將此視為“恩施”,并要求嚴格按照條約內容執行,反映清政府思想固化,固守傳統政治理念,B項正確;材料并未涉及清政府國家主權觀念淡薄,排除A項;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履行條約內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C項;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列強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攫取大量權益,清政府卻將此視為“恩施”,并要求嚴格按照條約內容執行,反映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識,排除D項。故選B項。2.(2023·江西南昌·統考三模)清末畫報曾刊《鐵人善走》一圖(如下圖),配文道,美國一博士獨出新法,用鐵鑄一人形,高六英尺,口銜呂宋煙一枝。腹中藏有機器爐鼎,以火燃之,其人即自能行走,迅捷異常。當時見者疑為生人,初不料其為塊燃之頑鐵也。嗚呼,技至此,可謂神矣。由此可知,當時A.工業革命成果在中國迅速傳播 B.西方工業文明沖擊國人視野C.“師夷長技”的思想獲得認同 D.列強資本輸出影響經濟發展【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項類單項選擇題。據題干關鍵信息“由此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據題干“配文道,美國一博士獨出新法,用鐵鑄一人形,高六英尺,口銜呂宋煙一枝。腹中藏有機器爐鼎,以火燃之,其人即自能行走,迅捷異常。當時見者疑為生人,初不料其為塊燃之頑鐵也。嗚呼,技至此,可謂神矣”,結合所學可知,題干反映的是工業革命后美國鋼鐵冶煉業的生產情況,與中國傳統的手工工場冶煉業發展反差巨大,沖擊了國人視野,B項正確;題干只是強調“清末畫報曾刊《鐵人善走》一圖”,未涉及工業革命成果在中國迅速傳播,排除A項;題干主旨是“清末畫報曾刊《鐵人善走》一圖”,反映西方冶煉業的發展,而未涉及“向西方學習”的思想,排除C項;題干未涉及“列強資本輸出”的影響,而是反映的“清末畫報曾刊《鐵人善走》一圖”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B項。3.(2023·海南·統考模擬預測)19世紀50年代.倫敦布道會傳教士醫生合信來華并與中國人合作.翻譯了《西醫略論》《內科新說》《婦嬰新說》等著作。此舉有助于A.開闊國人的醫學視野 B.實現中西文化的融合C.中體西用思潮的傳播 D.完善傳統中醫學理論【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50年代(英國)。由材料信息可知,傳教士將西方醫學知識介紹到中國,開闊國人的醫學視野,豐富了國人的醫學知識,A項正確;題干只涉及對西方醫學書籍的翻譯,并未涉及“中西文化的融合”、“中體西用思潮的傳播”,也談不對上傳統中醫學理論的完善,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4.(2023·重慶·統考一模)1881年底,中國第一條長途電報線路——津滬電報線全線建成,發報費以7個字起算,“路有遠近,費有等差”。比如,天津至通州,每字一角;天津至上海,一角五分;加急電報,收費加三倍。而在當時,銀元一角可購買16斤大米。盡管如此,拍發電報者仍大量增長。這表明A.通訊變革適應了社會發展需求 B.洋務派忽視普通民眾利益C.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較快發展 D.帝國主義列強擴大資本輸出【答案】A【詳解】題干材料介紹了津滬電報線建成后的收費標準及良好的社會反響,雖然收費并不便宜,但是使用者日多,可見通訊變革適應了社會發展需求,A項正確;材料主旨信息是強調通訊變革符合時代潮流,并非洋務派忽視普通民眾利益,排除B項;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材料未體現民族資本主義得到較快發展,排除C項;材料未體現帝國主義列強擴大資本輸出,排除D項。故選A項。5.(2023·云南·統考二模)1858年清政府在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條約》第五款中提出了保留條款,即“銅錢不準運出外國”“凡米谷等糧,不拘內外土產,不分由何處進口者,皆不準運出外國”。該條款A.抑制了洋貨對經濟的沖擊 B.阻礙了早期民族工業發展C.從根本上確保了國家實力 D.有利于維護當時社會穩定【答案】D【詳解】據材料可知在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條約》規定,銅錢、米谷等糧食不能運出國外,這有利于維持中國國內貨幣體系和糧食的穩定,進而有利于維護當時社會的穩定,D項正確;據所學知識可知,此時期列強仍舊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材料中的規定不能達到抵制了洋貨沖擊的程度,排除A項;中國民族工業產生的時間是19世紀70年代前后,1958年中國民族工業尚未產生,排除B項;材料中的規定有利于社會穩定,但不能從根本上確保國家實力,國家實力主要體現在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上,排除C項。故選D項。6.(2023·山西太原·統考一模)1853年,戶部右侍郎王茂蔭上奏建議貨幣改革,將寶鈔改為可以兌換金銀的鈔票,總量以一千萬兩為上限,并指出“官能定錢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反對鑄造“當五百、當千大錢”。這些建議被咸豐皇帝斥責“專為商言而不問國事”。這表明,清政府當時A.面臨嚴重財政困難 B.大力推行重農抑商C.厲行專制閉塞言路 D.注重維護社會穩定【答案】A【詳解】“1853年,戶部右侍郎王茂蔭上奏建議貨幣改革,將寶鈔改為可以兌換金銀的鈔票,總量以一千萬兩為上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后,鴉片繼續流入,白銀大量外流,1851年,天平天國運動興起,清政府軍費開始浩大,財政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內部主張幣值改革,但是卻遭到嚴重抨擊,難以實行,因此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清政府對農業和商業的發展政策,排除B項;材料與閉塞言路無關,是政治改革的分歧,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是財政困難,非維護社會穩定,排除D項。故選A項。7.(2023·內蒙古呼和浩特·統考一模)鴉片戰爭后,魏源所述“師夷之長技”,并不限于堅船利炮即軍事一面,而是包含了軍事、科技、文教等多個方面;對于美國的民主政治制度,他也是抱著贊賞的態度,雖然沒有明確表示要予以采納,但也沒有表示排斥和反對。這表明魏源的主張A.系統地借鑒了資本主義制度 B.以維護封建倫理綱常為根本出發點C.宣揚了中體西用的價值理念 D.是對西方列強侵略挑戰的積極回應【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可知,魏源主張學習西方的軍事、科技、文教等方面,而且對西方的政治制度等也抱著贊賞的態度,是鴉片戰爭后,面對民族危機,先進的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具體表現,D項正確;“系統地借鑒了資本主義制度”與材料主旨不相符,排除A項;材料沒有封建倫理綱常的相關信息,排除B項;中體西用是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與材料所述時間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8.(2023·吉林長春·統考模擬預測)清朝末年,西方外交圈廣泛流傳著一個故事:英國阿美士德使團曾贈送嘉慶皇帝一面凸透鏡,但清廷上下都不認識此物,認為英國人企圖通過這個凸透鏡窺視朝廷隱秘,決定將其打碎埋掉。實際上,英國使團贈送的禮物并無凸透鏡,清朝宮廷中也藏有各種天文觀察儀器。這個故事的流傳反映出A.清朝君臣的愚昧 B.西方社會對中國的偏見C.中西文化的沖突 D.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野心【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朝(中國、英國)。西方外交圈流行的觀念認為,中國不識凸透鏡,污蔑清廷因生怕被窺視隱秘而毀壞凸透鏡,可事實是使團并未贈送凸透鏡,中國宮廷收藏大量西方天文儀器,反映出西方對中國的無知和偏見,B項正確;材料指出清朝宮廷中藏有各種天文觀察儀器,沒有反映清朝君臣的愚昧,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西方外交圈對中國的認識和看法,沒有體現中西文化方面的沖突,排除C項;材料中強調的是西方對中國的偏見,并未涉及西方的侵略,排除D項。故選B項。9.(2023·黑龍江·統考二模)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一書中說:“洋務運動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背負傳統包袱的官吏們無法掙脫對商人之藐視,他們壓制民辦實業和私家競爭,并且未能在官辦工業或官督商辦企業中注入個人的能動性。”該學者認為洋務運動敗于A.缺少民眾的支持 B.民族資本的競爭C.內憂外患的環境 D.貪污腐敗的官僚【答案】A【詳解】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洋務運動敗于”可知,這是原因題。時空范圍為洋務運動時期的中國。徐中約認為洋務運動受制于傳統封建體制的束縛,雖然創辦了企業,壓制民辦實業和私家競爭,但是并不能調動企業中個體的積極性,這說明徐中約認為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是缺少民眾的支持,動力不足,A項正確;洋務運動壓制民辦實業和私家競爭,減少了競爭,但是這并非徐中約認為的洋務運動失敗的全部原因,B項片面解讀材料,排除B項;內憂外患、貪污腐敗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排除C、D項。故選A項。10.(2023·安徽蕪湖·統考二模)中國近代數學家李善蘭專注于研究西方數學,曾自署對聯“小學略通書數,大隱不在山林”,并在1859年出版的譯著中希望“異日人人習算,制器日精,以威海外各國。”這體現了A.“實業救國”思潮 B.“經世致用”思想C.“中體西用”觀念 D.“民主科學”主張【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時期的中國。據材料“異日人人習算,制器日精”可知,在李善蘭看來,只要我們中國人堅持學習遲早有一天我們中國的科技也會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這體現出了經世致用,B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實業救國”思潮,而且“實業救國”思潮出現于19世紀末,題干涉及時間中國還未出現該思潮,排除A項;中體西用思想是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D項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主張,排除D項。故選B項。11.(2023·河南鄭州·統考三模)有學者根據鴉片戰爭后中國近代外交權的演變趨勢繪制了下圖,這說明A.近代民主政治有所發展 B.晚清中央政府權威削弱C.地方行政權力不斷擴大 D.地方與中央已分庭抗禮【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鴉片戰爭后地方外交權的演化過程示意圖,可得出地方外交權限擴大,受到的控制監督減弱,地方外交自主權的擴大反映中央集權的削弱,B項正確;題干所述主要講外交而非民主,排除A項;題干所述主要涉及地方外交權力而非行政權力,排除C項;清末中央集權削弱,但20世紀以前中央權威仍然存在,沒有到“地方與中央分庭抗禮”的程度,排除D項。故選B項。12.(2023·陜西·統考模擬預測)厘金是清王朝于1853年對幾乎所有商品開征的一種商品貿易稅。所謂“厘金”主要是對過境商品進行征收。厘金最濫時期,全國厘卡一萬多處,密集地區,幾十里地就設置多個厘卡,過境商品層層扒皮。貨物逢關抽厘,稅率較高且重復征收。厘金的實施A.抵制了外國商品的傾銷 B.阻礙了國內統一市場發育C.瓦解了傳統的自然經濟 D.沖擊了清政府的海禁政策【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時空是1853年后的清朝。根據材料“厘金最濫時期,全國厘卡一萬多處,密集地區,幾十里地就設置多個厘卡,過境商品層層扒皮。貨物逢關抽厘,稅率較高且重復征收。”及所學可知,厘金征收苛重,不僅增加了商人和消費者的負擔,也嚴重地摧殘了剛剛有所發展的商品經濟,全國設置了大量厘卡征稅點,不利于國內統一市場的發展,B項正確;在外國商品侵入我國,并通過不平等條約取得免納厘金稅特權的情況下,它進一步削弱了我國商品的競爭能力,而有利于外國商品的侵入,排除A項;鴉片戰爭后,中國傳統的自然經濟開始緩慢瓦解。厘金的實施不利于自然經濟的瓦解,排除C項;厘金是19世紀中期以來的國內貿易征稅制度之一,與海禁政策無關。鴉片戰爭后,標志著閉關鎖國政策逐漸走向破產,排除D項。故選B項。13.(2023·遼寧沈陽·統考三模)李鴻章認為:“無論中國制度文章,事事非海外人所能望見,即彼機器一事,亦以算術為主,而西術之借根方,本于中術之天元”;“中術四元之學,闡明于道光十年前后,而西人代數之新法,近日譯出于上海,顯然脫胎四元,竭其智慧不出中國之范圍,已可概見。”這一主張A.證明了西學源于中國的正確性 B.打破了傳統“華夷之變”的偏見C.體現洋務運動“中體西用”的思想 D.有利于減輕西學傳播的阻力【答案】D【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和影響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材料“顯然脫胎四元,竭其智慧不出中國之范圍,已可概見”,可知李鴻章認為西方的算術之學源于中國,該觀點有利于減輕西學傳播的阻力,D項正確;僅憑材料中的觀點無法論證西學源于中國的觀點是正確的,排除A項;李鴻章認為西學源于中國,說明其未打破傳統“華夷之變”的偏見,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西學中源”思想,并非“中體西用”思想,排除C項。故選D項。14.(2023·四川資陽·統考三模)19世紀90年代末,日本駐華大使館的書記官中島雄稱:“現在的北京政府……建條鐵路就動輒要去占卜風水;敕議很久,才能下定決心辦采礦等實務……像這樣要在短短三年里急速冒進的行為,其結果只能導向政變蜂起的窮途末路。”這可用于說明A.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的艱難性 B.晚清政府革新舉措的滯后性C.清廷舉辦洋務新政的緊迫性 D.近代中國變革活動的冒進性【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設問詞可知是本題題。據時間信息可知時空是19世紀90年代末。據材料“建條鐵路就動輒要去占卜風水;敕議很久,才能下定決心辦采礦等實務……像這樣要在短短三年里急速冒進的行為”,可以看出近代中國想突破,想改變現有的狀況,受到了歷史傳統的嚴重阻礙,說明近代中國轉型的艱難性,A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晚清政府革新措施的激進型,并不是滯后性,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近代中國轉型的艱難性,并不是新政的緊迫性,排除C項;從變革的冒進,更能體現出社會轉型的艱難性,排除D項。故選A項。15.(2023·廣西柳州·柳州高級中學校考模擬預測)19世紀50年代以來,紳士開始廣泛介入地方事務,“官紳”“紳董”“員紳”“紳商”等名詞隨之大量出現在地方官員報告政務的奏章之中。這一現象反映出當時A.新式企業發展的訴求 B.中央集權制度的瓦解C.地方社會結構的變化 D.社會治理模式的更新【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根據材料“19世紀50年代以來,紳士開始廣泛介入地方事務”可知,19世紀50年代,在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下,清政府不得不大量倚重紳士處理地方事務,從而使得這一群體介入地方權力結構,引發地方社會結構的變化,C項正確;新式企業的發展起步于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期間,排除A項;材料描述的現象雖然對中央集權制度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并未使其瓦解,排除B項;雖然紳士影響擴大,但并未改變官紳合作這一中國傳統的社會治理模式,排除D項。故選C項。16.(2023·湖北·統考模擬預測)【人才與留學教育】材料中國青年去東京接受現代教育始于1896年。在1898年的維新運動被鎮壓之后,在日本的中國學生人數仍不斷增多,1899年約二百人,1903年為一千人,1904年達到一千三百人,1905年底約八千人,1906年增至一萬三千人或更多一些……在清代最后十年里赴日深造的數萬人中約有一半人得到中國政府的資助,其中主要是得到省級政府的資助。留學生經常在新的省立學堂中做好留學準備,通常在年度派遣中前往東京。到那里后,他們便按照中國的做法,在同省同學中組建協會,這些會與許多世紀以來在北京的官員、士紳和商人們組建的同鄉會相類似。結果,在一段較長的時期內和在更能激發團體內聚力的情況下,新教育制度使青年男子、甚至一些青年女子團結起來,親密相處,這是舊的科舉制度所難以比擬的。正如在中國新的學生生活培養了省意識和對省的忠誠一樣,在日本的留學生活培養了民族主義。——摘編自(美)費正清主編《海外中國研究中國:傳統與變革》(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末留日學生增多的歷史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末留日學生增多所帶來的影響。【答案】(1)背景:維新變法的影響;政府的支持;甲午戰敗,民族危機的加深;清末“新政”;科舉制度被廢除;留學救國思潮的影響;西學東漸的影響;日本歡迎中國留學生;日本路途近、風俗差異較小、所需費用較少;(任答3點,其它答案酌情給分)(2)影響:沖擊了傳統思想;啟迪國人思想;為清末教育改革創造了條件;引進了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和民主思想,直接影響了中國近代的政治變革和思想演變;為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礎;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清政府的統治危機。(積極任答3點,消極1點,其它答案酌情給分)【詳解】(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清末(中國)。由材料“在1898年的維新運動被鎮壓之后”得出維新變法的影響;由材料“赴日深造的數萬人中約有一半人得到中國政府的資助,其中主要是得到省級政府的資助。”得出政府的支持;結合所學知識,還可從民族危機、政治、思想文化、對待留學生的態度、留學的成本等角度考慮,可得出:甲午戰敗,民族危機的加深;清末“新政”;科舉制度被廢除;留學救國思潮的影響;西學東漸的影響;日本歡迎中國留學生;日本路途近、風俗差異較小、所需費用較少;(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清末(中國)。由材料“使青年男子、甚至一些青年女子團結起來,親密相處”得出沖擊了傳統思想;由材料“在日本的留學生活培養了民族主義”得出啟迪國人思想;結合所學知識,可從政治、思想、存在問題等角度考慮,可得出:為清末教育改革創造了條件;引進了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和民主思想,直接影響了中國近代的政治變革和思想演變;為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礎;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清政府的統治危機。17.(2023·湖北·校聯考二模)【邊疆治理與海洋權益】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晚清時,以“西北史地學”為代表的邊疆治理研究掀起第一次高潮,時人開始認識到重核心區輕邊緣區的思路不能適應時代需要,“海塞并重”的觀念逐漸占據主導。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推行與內地相同的行政體制。1885年,在臺灣設置行省,在澎湖設立總兵,并修筑新式炮臺。1907年,清政府在東北置東三省總督巡撫,廢除旗官,民事政令劃一,統歸于州縣;軍政事務歸東三省總督掌管,統一軍隊指揮權力;并設置了許多兵備道,負責邊務和對外交涉。——摘編自張崢榮《清末治邊政策的轉變與近代中國的國家整合》材料二第二次鴉片戰爭不久,海軍建設成為清廷的重要議題。其間清廷有過購船的嘗試,但由于不盡如意,于是決定自造輪船,自建海軍。從1868年到1874年,江南制造總局和福州船政局相繼制造了48艘輪船。1874年日本侵犯臺灣事件是轉折性事件。事件發生后,清廷在朝廷督撫中立即開展了一場海防大討論,最后決定立即籌辦北洋、東洋和南洋三支海軍。海防大討論的決心雖然很大,但受制于海塞防之爭、滿州集團與準系集團之爭等因素,到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時,只初步建成了5支各自為政、殘缺不全的艦隊,海軍建設并沒有取得理想的結果。1895年,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的覆滅,標志清朝海軍建設的失敗。——摘編自張海鵬《中國近代通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清末治邊政策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19世紀中后期中國海防大討論的背景及歷史意義。【答案】(1)特點:有思想理論指導;海防與邊防并重;政治體制與內地趨同;軍政分離,重視軍事防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清明節活動幼兒園方案
- 2025年信息工作方案
- 工作總結年終匯報
- 護理禮儀心得體會
- 朔州市朔城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5月模擬預測數學試題含解析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結構選型與模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歐華職業技術學院《主題閱讀(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釀酒工業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2025屆五下數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答案
- 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語法與翻譯》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2年06月2022年廣東肇慶廣寧縣司法局招考聘用政府雇員名師點撥卷V答案詳解版(3套版)
- a320飛機空調系統工作原理與使用維護分析
- 施工機具進場檢查驗收記錄
- HSK標準教程4上第1課課件
- 《液壓與氣動技術項目教程》高職配套教學課件
- 民俗學概論 第一章 概述課件
- 2022年七步洗手法操作考核評分標準
- 過敏性紫癜的護理PPT課件(PPT 33頁)
- 基礎降水井封井方案
- 110kv變電站電氣主接線設計資料全
- 圍術期患者轉運專家共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