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和不規則字組平行周遍原則的擴展_第1頁
規則和不規則字組平行周遍原則的擴展_第2頁
規則和不規則字組平行周遍原則的擴展_第3頁
規則和不規則字組平行周遍原則的擴展_第4頁
規則和不規則字組平行周遍原則的擴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規則和不規則字組平行周遍原則的擴展

一/h通過語類推導,轉化生成語言的可推導性和語義1.1.區分規則組和不規則組是自然環境理解和第二語言教育的基礎。我們曾經在字本位(徐通鏘,1997)的基礎上提出并初步討論過區分規則字組和不規則字組的平行周遍原則(陳保亞,1999;2005)。本文打算把這個原則擴展到規則語素組和不規則語素組的區分,并對這一原則所涉及的問題展開進一步的討論。索緒爾(1912)最先提出提取單位的基本原則是對比,后來Bloomfield(1926;1933)以及其他結構語言學家深入討論了對比。如果給出一定的限制(陳保亞,1997),用對比原則提取語素基本上是可行的。語素是話語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單位,問題是語素可不可以作為生成話語的基本單位?Harris(1946)曾經設計了一種發現程序,就是要直接從語素描寫話語。這一發現程序包含了一個前提:生成話語的基本單位由語素構成。Harris的一個基本思路是:語素組合的類可以從語素的類推導出來。我們可以拿漢語的實例來表達Harris的思路:Harris的意思是說,A類語素加V類語素是VP類語素組。我認為這種語類推導思想是后來轉換生成語法的短語結構規則和語杠理論(Chomsky,1970;1986)暗含的一種基本思想:即,只要直接成分的語類確定了,短語的語類就可以推導出來,只要短語的語類確定了,直接成分的語類也可以推導出來。Harris的語類推導思想通過分布解釋了話語生成的遞歸性,但把語類推導建立在語素這一級單位上,卻會遇到困難。以漢語語素“視”為例,我們暫定“視”的類是V,由這樣的語素組成的語素序列的類是不可以推導的。比如:以上前后兩個語素的語類相同,但語素組的類并不一致。可見,如果把語素作為生成話語的單位,語類推導就不能實現,如果沒有語類推導,生成話語的規則就很難確定,生成語法的短語結構規則和語杠理論也就失去了基礎。把語素作為生成話語的基本單位,也不能有效區分規則組合和不規則組合。語素在線性方向的組合有兩種根本不同的行為:有規則的活動方式和無規則的活動方式。比如:“白車”是指白顏色的車,其整個片段的意義可以通過“白”和“車”的意義加上組合關系推導出來,這是語素有規則的組合。但“白菜”卻不是指白顏色的菜,整個片段的意義不可以通過“白”和“菜”的意義再加上組合關系推導出來,這是語素無規則的組合。很明顯,不規則語素組是需要記憶的,也不滿足語類推導,這類語素組在數量上應該是有限的。有效區分規則語素組和不規則語素組是語言習得和自然語言理解的基礎,也只有規則語素組才可以進行語類推導。如果把語素作為生成話語的基本單位,不能說明為什么“白車”的意義可以推導,而“白菜”的意義不能推導。無論是語類推導還是意義推導,都是從單位到組合的一種推導過程,我認為可推導性是自然語言生成性的核心,說話者和聽話者雙方在享有共同的單位和規則的前提下,說話者之所以能夠說出從來沒有說過的組合,而聽話者能聽懂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組合,都依賴可推導性。生成話語的單位首先應該滿足可推導性,從上面的分析看,這種可推導性所依賴的單位不是語素。1.2目前大多數學者的做法是把詞作為生成話語的基本單位。不容否認,詞在韻律上表現出很多規律(王洪君,2000),但詞作為生成話語的單位還不能滿足可推導性(陳保亞,1999、2005)。Chomsky(1957)句法的基本單位是語素(morpheme)和語形(formative),兩者并不嚴格加以區分。Chomsky(1965)明確規定句法的基本單位是語形。語形到底是語素還是詞?或者其他什么單位?怎么定義和判定?Chomsky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也不追問單位的提取過程,而是預先假定了句法描寫的基本單位,或在不同的條件下利用了語素或詞這樣一些既定單位。Chomsky非常重視規則形式和不規則形式的區分,并且系統討論過規則和不規則問題(Chomsky,1970)。我認為上個世紀60到70年代生成語法關于限制轉換規則生成能力過強的討論,本質上也是和區分規則組合與不規則組合有關系。但是,由于沒有追問單位的提取,轉換生成語法后來一直沒有給出區分規則組合和不規則組合的方法,沒有解釋句法研究需要什么單位才能反映句法的可推導性。下面我們集中討論我們曾提出的平行周遍原則,觀察這一原則在區分規則語素組和不規則語素組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問題。二平行規則及其生成性2.1我們曾經以“字”為出發點分析過下面實例(陳保亞,2005):從以上語素組可以看出平行性包括了以下三個方面:1.被替換的部分具有平行特征。2.在被替換部分保持平行特征的前提下,組合關系平行。3.整個組合在分布上平行。上表第1、2、3列滿足這三個條件,第4列的語素組不滿足這三個條件。盡管第1、2、3列都滿足平行對比的條件,但有很大的區別,第1列的平行關系可以周遍到每一個行為語素,第2列的平行關系可以周遍到每一個單音節姓氏語素,第3列的對比關系卻不能周遍到每一個單音節動物語素,“老雞”就不可以說。我們說第1、2列對比不僅平行,而且周遍,而第3列對比只平行,但不周遍。不周遍的含義是,我們總可以找出平行的實例,但卻不可以言說。以上三個平行條件也可以用規則來表述,比如對于“老張、老李”這樣的語素組,我們可以給出這樣的平行規則:Ⅰ.單音節姓氏語素放在“老”的后面,整個語素組表示尊重。由于這條平行規則是周遍的,所以也可以說成:Ⅱ.所有單音節姓氏語素放在“老”的后面,整個語素組表示尊重。也就是說,三個平行條件等價于平行規則,平行周遍等價于含有全稱量詞的平行規則。為了討論問題的方便,我們有時候也用“平行規則”指三個平行條件,用“平行周遍規則”指平行周遍條件。如果不能從某些相似的語素組中提取出一條規則,這些語素組就不算是平行的。2.2“老虎、老鷹、老鼠”這樣一種平行關系已經顯示出一定的規則性,我們可以從字面上推導出這些語素組的意義,但由于這種關系不具有周遍性,我們無法預測哪些單音節動物語素可以和“老”組合,哪些不能,因此這類組合方式不能無限制地類推,可以說“老鼠”,但不能說“老兔”。“老來、老去、老睡”以及“老李、老張、老劉”這樣的平行關系由于是周遍的,可以無限制地類推,生成“老哭、老吃”以及“老王、老賈”等新的語素組。從“老X”的分析看,我們可以把語素組分成三種類型:1.不規則語素組:如“老板、老手、老實”。這類語素組既不平行,也不周遍,語素組的意義不能從成分和組合關系上得到解釋。2.解釋性規則語素組:如“老虎、老鷹、老鼠”等。這類語素組平行但不周遍,其意義可以從成分和組合方式上得到解釋,但不能根據這種組合方式無限制地生成新的平行語素組,不可以說“老兔、老鴨”。3.生成性規則語素組:如“老李、老張、老劉”以及“老來、老去、老睡”等。這類語素組既平行且周遍,其意義不僅可以從成分和組合方式上得到解釋,還可以根據這種組合方式無限制地生成新的平行語素組。解釋性規則語素組和生成性規則語素組的區分旨在說明,語言的理解過程和生成過程并不一樣,生成過程比理解過程要求更嚴格的條件。理解過程只需要平行的條件,生成過程不僅需要平行條件,還需要周遍條件,因此以上三種語素組的語言行為機制并不一樣:在語言習得過程中,發現生成規則比發現解釋規則要困難得多。要聽懂言語片段,只需要滿足平行條件的解釋規則,要說出正確的話語,需要滿足平行周遍條件的生成規則。從理解的過程看,解釋性規則語素組和生成性規則語素組是一類,不需要記憶;不規則語素組是另一類,需要記憶。從生成過程看,生成性規則語素組是一類,不需要記憶;不規則語素組和解釋性規則語素組是另一類,都需要記憶。不規則語素組可以稱為不可解釋語符,解釋性規則語素組可以稱為可解釋性語符,兩者統稱為語符。語符庫中應該通過標注把不可解釋語符和可解釋語符區別開。三平行周遍的認定3.1以上平行原則的第一個條件要求被替換的部分具有平行特征,這種平行特征可能隱藏在語法、語音、語義等多個層面中,比如前面的“老X”(老張)中的X既有語音特征(單音節),也有語義特征(姓氏)。下面是以語類為平行特征的語素組:X+的:吃的、寫的、買的、用的、大的、小的、公的、金的、……除了少數能夠解釋的例外,這一格式可以周遍所有的V、A、D(即通常所說的區別詞)語類。但是有時候僅僅是語類上的平行不一定周遍,以“X鞋”為例:V+鞋:跳鞋、跑鞋、拖鞋、*走鞋、*登鞋、……D+鞋(D:區別詞):金鞋、銀鞋、男鞋、女鞋、童鞋、*公鞋、*母鞋、……以上每一類都有一定的平行實例,但并不周遍。現在我們考慮語義上的條件,如果我們把X的平行特征限制為質料,就可以周遍:質料語素+鞋:布鞋、棉鞋、草鞋、皮鞋、銅鞋、銀鞋、……除去X表示質料的實例,從其他“X鞋”實例中還可以抽出一些語義上平行的實例:第1列“跑、跳、拖”之間是平行的,這些語素表示的是運動,但不周遍。第2列“球、冰、水”之間是平行的,表示的是和運動項目相關的名物,也不周遍。從兩列的關系看,這兩組語素和“鞋”組合都是表示跟運動有關系的鞋,第3列給出了平行的語義解釋。一個重要的區別是,跑步的鞋要說成“跑鞋”而不說成“步鞋”,但滑冰的鞋卻要說成“冰鞋”而不說成“滑鞋”,平行的語義要用不同的表達方式,理由還無法解釋。在找到平行周遍條件以前,“跑鞋、跳鞋、拖鞋”都應該看成語符,“冰鞋、水鞋”也應該看成語符,當然,如果“冰鞋”是指用冰做的鞋,比如哈爾濱冰燈節中展出的用冰做的鞋,這時候“冰”滿足質料語義特征,冰鞋也是規則語素組。“球鞋”的性質后面還要討論。3.2平行的第二個條件是組合關系的平行,這是指組合方式和由組合方式表達的組合含義要平行。有些片段的組合關系表面看起來是平行的,但認真對比實例,并不平行。考慮下面語素組: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上海大學、重慶大學、昆明大學、……組合方式看起來好像是平行的,前一個成分是城市,后一個成分是“大學”,兩者有限定關系,但組合關系的含義實際上并不明確。比如“北京大學”既不是北京所屬的大學,也不是在北京的大學。“昆明大學”卻是昆明市管轄的一所大學。至少我們現在還不能明確找出“X大學”組合關系的含義(X表示地名),所以談不上平行。因此像“北京大學”這樣的片斷,都應該存放在語符庫中。并不是因為“北京大學”有特定的指稱就必須存放在語符庫中,有特定的指稱和不滿足平行周遍沒有必然聯系。下面兩個片段的所指是相同的:相對論創始人=愛因斯坦但“相對論創始人”可以進行平行周遍對比:相對論創始人、微積分創始人、幾何學創始人、物理學創始人、……因此“相對論創始人”這一類片段并不需要存放在語符庫中。與此不同,“愛因斯坦”的所指盡管和“相對論創始人”相同,但必須存放在語符庫中。羅素(1905)把“相對論創始人”這類片段稱為摹狀詞,而把“愛因斯坦”這類片段稱為專有名詞,羅素指出了摹狀詞和專有名詞的區別。從平行周遍的角度看,摹狀詞和專有名詞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于摹狀詞是規則片段,不需要存放在語符庫中,而專有名詞不是規則片段,需要存放在語符庫中。與此相關的一個結論是,我們不應該根據一個片段是否有特定的所指而斷定這個片段是否是語符,而仍然應該根據平行周遍原則。“北京大學”中“北京”和“大學”的關系不容易定性。在很多情況下組合關系都很難定性,比如下面每一列語素組是什么組合關系,不容易定性:但是每一列在組合上的平行關系是容易判定的。這樣的實例還可以給出很多,一般地說,判定組合關系是否平行比判定組合關系的性質更容易。這也是我們為什么要從平行周遍入手而不是從定性的角度來區分規則語素組和不規則語素組。3.3從“老虎、老鷹、老鼠”和“老李、老張、老劉”等實例看,平行性的第三個條件“組合體分布的平行”似乎可以從前兩個條件推導出來,也就是說只要滿足前兩個條件,第三個條件自然就形成了。實際情況并不完全如此,1.1中已經初步涉及這個問題,再考慮更多實例:這里的實例都滿足平行的前兩個條件,但組合體的分布并不相同。平行性的第三個條件是針對周遍性說的,如果不考慮周遍性,我們可以說“遠視、弱視”的分布是平行的,“輕視、重視”的分布是平行的,等等。如果考慮周遍性,我們說“遠視、弱視”和“輕視、重視”是不平行的。正是因為我們找不到上述組合體在分布上產生差異的條件,這些實例都需要存放在語符庫中。四平行周遍的語素組和規則組合4.1周遍和平行實例的數量沒有必然的聯系。有些片段的組合,可以找到很多平行對比的實例,比如:盤兒、碗兒、杯兒、瓶兒、罐兒、刀兒、板兒、門兒、窗兒、……其特點是指稱性語素加“兒”后(或者說兒化后)仍然是指稱性語素,有小稱的含義。這種平行的實例還可以舉出很多,這說明語素“-兒”是組合指數(陳保亞,1999)很高的語素,甚至超過了“老X”(老張)的平行實例,但并不周遍,并非所有的指稱性語素都可以加“兒”,比如“筆、布、筷”等后面就不能加“兒”。哪些指稱性語素后面可以加“兒”,哪些不可以,周遍條件還沒有找到。可見,用平行周遍原則區分語符和規則組合,不在于平行實例的多少,而在于平行實例是否周遍。“老”后邊出現的單音節姓氏語素比“兒”前面出現的指稱性語素要少,但“老X”滿足周遍條件,屬于生成性規則語素組,而“X兒”不滿足周遍條件,屬于解釋性規則語素組。4.2從下面兩組材料中可以進一步理解周遍的本質:腕兒、腿兒、桌兒、門兒、本兒、……、*筆兒、*腳兒、*手兒、……這兩組似乎都有不平行的實例,但有根本的區別。第一組不平行的實例“白菜、白金、白鐵”是可說的(前面加#號表示可以說),這些實例最初出現時和“白紙、白墻、白鞋、白毛、白車”可能有平行關系,只是后來轉義了,除了這些轉義的實例,對于任何一個指稱語素,只要語義上允許其所指內容有某種顏色,都可以放在語素“白”的后面,和“白紙、白墻、白鞋、白毛、白車”保持平行,比如“白布、白頂、白燈”等等。也就是說,“白紙、白墻”這樣的語素組格式是平行周遍的,盡管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有轉義實例出現,但平行周遍集合中減去轉義的實例,仍然是平行周遍的。與此不同,第二組的實例“筆兒、腳兒、手兒”和“腕兒、腿兒、桌兒、門兒、本兒”顯然是平行的,但不可以說,不是語義上不允許,也沒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釋。“X兒”必須看成是不周遍的。“白紙、白墻、白鞋、白毛、白車”等是生成性規則語素組,“腕兒、腿兒、桌兒、門兒、本兒”是可解釋語符。平行而不周遍是說在同一平行條件下存在不能說的實例。一般地說,只要我們尚未找出一個平行格式不周遍的特殊理由,或者說無法對不周遍的實例作出充分的解釋,這個格式只能看成平行而不周遍的格式。從語言生成的角度看,這些格式都需要記憶。4.3平行周遍的情況可以分成有限平行周遍和無限平行周遍。“老X”是有限周遍的情況,因為能出現在X位置上的單音節姓氏語素是有限的。“第X”(X為數詞)是無限周遍的情況,因為能出現在X位置上的數字語素或數字語素序列是無限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一百、……“X的”(X表示陳述的語素或語素序列)也是無限周遍的情況:[寫]的、[昨天買]的、[剛看過]的、[準備借給他]的、[前天上午發現]的、……如果把無限平行周遍語素組儲存在語符庫中,會違反單位有限性這一原則。如果把有限平行周遍語素組儲存在語符庫中,可能出現兩種情況。當有限平行周遍語素組實例很多時,比如“老張”這類語素組,這時把平行周遍語素組儲存在語符庫中會違反簡單性原則(陳保亞,2005)。當有限平行周遍語素組實例不多,如“初一、初二、……、初十”這類語素組,這時平行周遍語素組既可以作為規則語素組處理,也可以儲存在語符庫中,但放在語符庫中除了會增加語符庫的項目,同時還要對增加的每個項目進行解釋,不完全符合簡單原則。無論滿足有限平行周遍對比還是無限平行周遍對比,都是規則組合。用規則來表達的言語片段和文本是無限的,但在實際語言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實現了,比如我們聽說過“第五”,但可能并沒有聽說過“第一億零三十二”。同樣,我們聽說過“布鞋、皮鞋、草鞋”等言語片段,但可能就沒有聽說過“鋼鞋、石鞋、玉鞋、鋁鞋”。這并不等于這些片段將來不說,也并不等于這些實例不滿足平行周遍。我們需要區分可能出現的片段和已經出現的片段,不能因為有些實例尚未出現就把該實例所在格式當作不規則組合。既然“鋼鞋、石鞋、玉鞋、鋁鞋”沒有聽說過,就表明我們并沒有把“X鞋”周遍完(X表示質料),我們怎么知道“X鞋”是規則的?和“X兒”相比較,“X鞋”始終沒有遇到例外。這里有一個概率抽樣的過程,只要沒有遇到例外,就可以看成平行周遍的格式。一旦遇到例外,如果例外屬于轉義的情況,“X鞋”仍然是有規則的。如果例外仍然滿足平行但不可以說,就要承認不周遍。這種概率抽樣的發現過程并不證明平行周遍可以用概率解釋,因為平行周遍的本質體現在,對于任何一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語素X,只要可以表示質料,我們就可以生成“X鞋”。當然,使用頻率很高的規則組合往往容易轉義,取得特定的意義,最后成為不規則的組合。和“第十”相比,“第一”出現頻率要高得多,現在“第一”已經取得了“首先”的意義,可以和“其次”、“最后”等相互照應。從工程技術的角度看,高頻率的有規則語素組合有時候也可以放在語符庫中,有利于在文本中自動切分語符,但缺點是使得語符庫收錄標準不統一,規則語素組和不規則語素組混在一起,記憶、理解、生成三種機制的差異得不到反映。當自動切分需要高度精確時,頻率標準會為成為障礙。另外,規則語素組頻率達到多少就可以儲存在語符庫中,沒有統一的標準,比如“布什總統”是一個出現頻率很高的片段,是否可以儲存在語符庫中?會引出很多爭議。為了避免這些缺點,還是應該嚴格堅持平行周遍原則,只有當規則語素組發生轉義時,才需要把轉義的項目儲存在語符庫中,比如具有“首先”義項的“第一”就可以存放在語符庫中。4.4平行周遍有一個發現過程。有時候兩個語素的組合是否有規則,跟我們是否已經找到規則有關系。當兩個語素的組合規則還沒有找的時候,這兩個語素是語符,當兩個語素的組合規則找到的時候,就是規則組合。比如前面討論的“X鞋”這種組合中,當X表示質料這個平行條件被找到后,“X鞋”就是平行周遍的,有規則組合,但是在我們發現這個平行周遍條件以前,“皮鞋、布鞋、草鞋”等語素組都應該儲存在語符庫中。語符庫不是先于組合規則的分析而形成的。語素的提取不需要組合規則的信息,語符的提取卻需要組合規則的信息。語符的提取和組合規則的提取是同一項工作的兩個方面,隨著組合規則研究的深入展開,提取到的規則越來越多,語符的數量越來越少,這是一個動態過程。有時候從直覺上能夠感到規則的存在,但平行周遍條件并沒有給出來,這時的實例都要作為語符處理,因為這時我們沒有辦法告訴第二語言學習者規則在哪里,必須讓他記住實例。平行周遍發現過程的另一個方面表現在規則的統一解釋上。“布鞋”和“白鞋”這兩類情況都滿足平行周遍對比,“布鞋”類的平行周遍條件是“質料”,“白鞋”類的平行周遍條件是性質。這兩類可以進一步統一起來,因為“質料”和“性質”可以統一看成屬性,統一的平行周遍規則是:X表示屬性,鞋具有X的屬性。即使統一的解釋規則沒有找到,“布鞋”這一類組合和“白鞋”這一類組合仍然分別作為規則組合處理。有無規則和是什么規則屬于兩種不同的情況,前者是對無規則而言的,后者是對規則描寫的簡單程度而言的。五多序列判定原則5.1前面我們說“冰鞋、球鞋”這樣的平行實例是不周遍的,這是從前項的替換觀察平行周遍情況。如果從后項看,“球鞋”可以進行平行周遍替換:球鞋、球衣、球褲、球帽、球襪、球套、……平行規則是:“球X”中,X表示運動的服裝。因此,“球鞋、球衣”等可以看成規則語素組。但“冰鞋”從后項看,似乎也找不到平行周遍的實例,所以“冰鞋”是不規則語素組。一般地說,有些組合滿足雙項平行周遍對比,即前后兩項都可以進行平行周遍對比,有些組合只有一項可以進行平行周遍對比。比如:第1列的“布鞋”前后兩項都可以作平行周遍替換。第2列的“球鞋”只是后項可以作平行周遍替換,前項不周遍。第3列“同學們”只是前項可以進行周遍替換,后項沒有平行實例可比。5.2兩項中只要有一項可以進行平行周遍對比,該語素組就是規則語素組,這為判定規則語素組提供了程序化的可能。一般地說,對任何一個由n個語素構成的片段,只要其中任何一個語素或語素組合可以做平行周遍對比,這個由n個語素構成的片段就不是語符而是規則組合。我們把這個結論稱為平行周遍的多序列判定原則。這個原則的價值在于,當語素組某個位置上的成分的平行關系不好確定時,可以考察其他位置上成分的平行周遍情況。比如從語感上看,“兩個人”是規則組合,但我們目前還不知道滿足什么條件的名物語素或名物語素組合可以出現在“兩個”后面,只能舉例說明:兩個X:兩個人、兩個梨、兩個頭、*兩個豬、*兩個書、……由于X出現在“兩個”后面的條件沒有找到,不可能通過X實例的平行情況來斷定“兩個X”是否是規則組合,但是這個組合中所包含的“兩”是可以做以下平行周遍對比的:兩個人、三個人、四個人、五個人、六個人、七個人、……所以“兩個X”作為規則組合的地位仍然可以通過平行周遍確定。加上多序列判定原則,可以判定“將他的軍、理一次發”都是規則組合,“將軍、理發”都不是規則組合。但多序列原則不能確定語素組合的層次。在多序列判定原則基礎上,不連續語素組或其他更復雜的語素組是否是規則組合也容易得到判定。比如“越走越快”:“走”被替換:越走越快、越做越快、越吃越快、越看越快、……在“越V越A”中,V和A都可以被替換,替換后滿足平行周遍,剩下的“越…越…”不能再進行平行周遍對比,也應該看成語符。由于“越…越…”是不連續的,可以稱為不連續語符。通常所說的固定格式或固定搭配,都不能進行平行周遍對比,如果這些固定格式或固定搭配是不連續的,性質上都應當屬于不連續語符。與多序列判定原則相關的一個問題是,如果某個片段可以進行平行周遍對比,包含這個片段的更大片段是否也可以進行平行周遍對比?回答是否定的。“狗肉”可以進行平行周遍對比,但包含“狗肉”的片段“掛羊頭賣狗肉”就不能進行平行周遍對比。類似“掛羊頭賣狗肉”這樣的片段應該存放在語符庫中。語符庫是存放不規則語素組的,凡是不滿足平行周遍的片段,都應該存放在語符庫中,不論組合的長短。六判定詞的標準6.1很多語言學家區分句法和詞法兩個部分,詞法研究詞的內部構造,以語素為基本單位,句法研究句子的內部構造,以詞為基本單位。這個區分是以自由和粘著為標準的,自由語素組或可以擴展的語素組是句法研究的對象,否則是詞法研究的對象。下面把規則語素組和不規則語素組的區分跟句法和詞法的區分作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