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制度與大革命讀書筆記_第1頁
舊制度與大革命讀書筆記_第2頁
舊制度與大革命讀書筆記_第3頁
舊制度與大革命讀書筆記_第4頁
舊制度與大革命讀書筆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讀書筆記 書目名稱:《舊制度與大革命》所在班級:法學二班姓名:朱國華學號:00640122亞歷克西·德·托克維爾,法國出名歷史學家、政治家,政治社會學的奠基人。托克維爾出身貴族世家,經歷過五個“朝代”,能夠說經歷了法國革命的大半歷程,對于各類政體,如大革命前的君主專制政體,大革命后來的君主立憲,民主共和,都有所理解,并都加以研究。同時作為文官的他還出訪美國,遍游歐洲,在美國考察長達一年,對于美國的民主共和制有著深刻的見解。在他生命的后期,他終于完畢《舊制度與大革命》這一部著作,開法國革命研究的先河。《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成書于1856年,此時已是托克維爾的暮年,這一階段的他,或許是人生中最不如意的時刻了,1851年被拿破侖三世逮捕,其后又深受病痛的折磨。但這也讓他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從事研究工作,同時他作為一名政府高官,貴族子弟對法國走過的歷程也有著不同于常人的見解,因此此書的價值不容無視。《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中托克維爾重要目的在于闡明三個問題:一,為什么在歐洲同時醞釀的革命風潮會首先發生在法國而不是其它歐洲國家。二,為什么大革命自發產生于他即將摧毀的社會。三,為什么法國的君主制會如此快速徹底地垮臺。這三個問題托克維爾都有著專門的章節進行敘述,在這就不加以贅述。托克維爾書中有諸多精辟的觀點,無法一一列舉。下邊對托克維爾書中的某些典型論點進行摘錄和解析。托克維爾在開卷就指出了專制社會的一大弊病:專制制度使人與人之間隔絕,“用一堵墻把人們禁閉在私人生活中。”每個人只關心自己的個人利益,“蜷縮在狹隘的個人主義之中”。托克維爾強調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以及所形成的公共美德是一種健全的公民社會必不可少的要素。亞里士多德說,一種正義的社會中需要友愛這種德性,而在一種友愛的社會中并不需要正義。顯然托克維爾在這一點上和亞里士多德是一致的:強調友愛對社會的基礎性構建。在一種隔絕的社會中,由于沒有公共情感而只有私人美德,一種專制社會能夠在物質成就上集大成,卻不存在偉大的公民。金錢成為分辨貴賤尊卑的重要標志。“不惜一切代價發財致富的欲望、對商業的嗜好、對物質利益和享有的追求,便成為最普遍的感情。”當下中國似乎成為了托克維爾所洞察的對象,或許這就是讀史使人明智吧。只要平等與專制結合起來,人類的心靈和精神的普遍水準便將不停地下降。專制社會經常被認為是自由的對立物,我們腦海中對于專制社會的想象集中在壓迫、剝削、思想控制。托克維爾對專制社會的另一批判同樣入木三分,“壓迫不僅僅體現在這些不幸者處境惡化,而更多地體現在不讓它們改善自己的處境。”換言之,專制社會不僅剝奪人獨立行為的自由,更在于剝奪人想改善處境的自由。托克維爾還敘述了專制政府與受奴役的人民之間的微妙關系。首先,全部的獨裁者都樂意給自己的行徑掛上民主的旗幟。“幾乎全部的曾經摧毀自由的君主最初都想保持形式上的自由,他們自覺得這樣便可將只有專制力量才干予以的種種便利與公眾承認的道德力量結合起來。”空洞的自由外表和真實自由的匱乏力的對比是專制政府的慣性特點。另首先,人民對于專制的服從僅僅出自習慣而非意愿。人們對于政治和管理的全部能力都來自專制政府,一旦有一天人民企圖推翻這個政府,所用的手段也只能是專制政府交給他們的一套。“只有當人民想回絕法規時才會以法規來反對法規。”可能專制造就的社會經濟和發展問題能夠在幾十年內恢復,但對于諸多從專制時代過來的人來說,專制對人思想的鉗制和腐化可能是一輩子都無法變化。對于現今的教育專制也大致如此吧。經歷了高考之后來到大學,學生并沒有獲得真正的自由,人們仍舊習慣性保持高中學習辦法,獨立思考,自由發展或許只是一句空談吧。自由與奴役的關系也在托克維爾的敘述中有清晰的顯現。自由一向不是無程度的,“誰規定過大的自由獨立,誰就是在謀求過大的奴役。”從烏托邦走向極權,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遠。一種渴望占一極稱快而不肯調和妥協的民族必然是極端與極端兩點上的搖晃物。和自由相比,人民似乎更渴望平等。這種驚人論斷似乎暗示著自由與平等的內在持久張力。精英民主和大眾民主,可能只有不停地博弈對抗才干找到所謂的當代政治的中庸之道。托克維爾強調建立一種保障自由的制度的必要性,這是基于他對歷史和人性的進一步觀察而得出的最后結論。自由制度不是一種健全社會的全部要素,但卻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沒有人能夠確保永遠熱愛自由,并且這種熱愛并不在自由之中尋找自由以外的東西。自由制度的作用就是當人們厭惡自由,不再關心自由的時候也不會立刻喪失自由,而是繼續擔當自由的后盾,等待人類的精神復歸自由之中。對于《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中學時代便已經聽老師多次推薦,到后來政治局常委王岐山的推介,對此書的愛好也不停增加,在高考假期買了這本書,但始終放于書柜當中,沒有拜讀。這學期雙學位課程占用了大量時間,也只得草草的略讀了一下。對于這書,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學會探求歷史背后的因素,以及歷史對現今的啟發作用。對于革命,由于我們國家獲得政權的方式便是革命,因此從小學到高中,始終接受的思想便是革命一定是進步的,但讀了托克維爾的這本書后來,對革命的理解也就更加全方面深刻。革命或許能夠摧毀之前的一切,但革命之后所建立的東西并非完美無缺,可能由于革命的極端情緒影響,革命所建立的東西往往偏向激進和片面。并且革命推翻的東西可能在之后又重新恢復,并且更加強烈。就像托克維爾書中所說,大革命后法國中央集權已經達成前所未有的高度。革命并非絕對有益,舊制度也并非一無是處。對于改革,托克維爾提出了典型的觀點“對于一種壞政府來說,最危險的時刻往往是它開始改革的時刻。”一旦苦難減輕,人民的感覺開始恢復敏銳。托克維爾從人性角度揭示了改革中存在的風險。我們當今的社會正處在社會變革的核心時期,如何解決好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避免進一步的革命,造成政權的不穩定是一種重要的問題。或許很快的將來,一場大革命也會在我們身邊興起吧。綜合全書來看,我覺得或許托克維爾的治學辦法是我們最應當學習的,從史料出發,做到有理有據,體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