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上冊期末模擬物理試卷含答案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用發聲音叉觸及面頰,發現音叉在振動;一段時間后,音叉停止振動,聲音便立即消失。此現象說明聲音()A.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能夠通過空氣傳播C.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D.是具有能量的疏密波2.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圖中,城市某些路段兩旁的透明板墻可以減小噪聲污染B.乙圖中,敲鼓時用力越大,所發聲音的音調越高C.丙圖中,隨著向外不斷抽氣,正在發聲的手機鈴聲越來越大D.丁圖中,卡片在梳子上劃動得越快,聽到的聲音就越響3.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深受觀眾喜愛,下列對古詩詞中涉及的熱現象解釋正確的()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冰的形成是升華現象B.“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C.“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D.“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4.下列對常見物理量的估計符合實際的是()A.本考場內課桌的高度約為80dmB.一個雞蛋懸浮在鹽水中,所受浮力約為2NC.本考場內的空氣質量約為15kgD.本考場內的氣壓約為1×105Pa5.用飛機向高空云層(氣溫低于0℃)噴灑干冰(固態的CO2)是一種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幾個物態變化過程.a.干冰迅速吸熱升華;b.干冰吸熱熔解;c.云層中水蒸氣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層中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冰晶;e.水蒸氣以干冰為核心凝結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氣流熔化成雨滴。在這種人工降雨過程中,發生的主要物態變化過程為()A.ae B.adf C.bc D.ab6.三月天,鷹嘴界自然保護區陽光明媚,綠水青山,云霧繚繞,鳥語花香,到處勃勃生機。如圖我們看到溪水中的倒影是()A.光沿直線傳播 B.凸透鏡成像原理 C.光的折射現象 D.光的反射現象7.平行光從左側通過透鏡的情形如圖甲所示,現讓光從右側沿原圖中的光路入射透鏡(如圖乙),關于以上情形有下列說法.①該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②該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③光從透鏡右側入射后,將會平行射出④光從透鏡右側入射后,將不會平行射出其中正確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如圖所示,當我們看遠處物體時,遠處物體的光線正好聚焦在視網膜上。當我們從看遠處物體改為看近處物體時(一般不小于10cm),為了使近處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上,晶狀體凸度和焦距的變化情況分別是()A.晶狀體凸度變大,焦距變短 B.晶狀體凸度變大,焦距變長C.晶狀體凸度變小,焦距變短 D.晶狀體凸度變小,焦距變長9.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層中穿梭,他選擇的參照物是()A.月亮 B.云層 C.停在路邊的汽車 D.遠處的高山10.如今武漢的很多街口都安裝了360°高清晰攝像頭,由公安局實施24小時監控,來保護人民的安全。攝像機的像距幾乎不變,但鏡頭的功能類似于人眼睛的晶狀體,焦距可以調節。如圖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經成清晰的像,此時鏡頭的焦點在F處,在監控此人的過程中(該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如果該人遠離鏡頭,鏡頭的焦點可能變在b點B.如果該人遠離鏡頭,鏡頭的焦點可能變在a點C.如果該人靠近鏡頭,鏡頭的焦點可能變在b點D.如果該人靠近鏡頭,鏡頭的焦點可能變在c點二、填空題11.1978年在湖北隨州出土的曾侯乙編鐘,是由65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敲擊時會使編鐘______而發聲,用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編鐘,主要是為了改變編鐘發聲時的__(選填“響度”、“音色”或“音調”)12.身高為1.6米的人站在平面鏡前1.5米,像的高度是_____米,人和像的距離是_____米。斜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被折斷了,如圖所示,這是光的_____現象,水中部分的筷子比空氣中部分筷子略粗,這是筷子的_____像(選填“實”或“虛”)。13.放電影的銀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這是利用光的_________(選填“漫反射”或“鏡面反射”)使影院里坐在不同位置的觀眾均能看到畫面,并且白布能______________顏色的光,使觀眾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畫面。14.野外求生節目介紹,按如圖所示方法可獲取少量淡水。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__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________加快,形成水蒸氣;水蒸氣在塑料膜上_________形成小水滴;塑料膜下表面結成的水滴受重力作用滑到最低處滴入水桶,可得到淡水。15.如果一束來自遠處某點的光經過角膜和晶狀體的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視網膜的_____(填“前”或“后”)方,這就是近視眼的成因,矯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____鏡片做成的眼鏡。16.如圖所示,物體甲的長度為______cm,停表乙的示數為______s.17.如圖所示,一束光斜射入水中,既會發生折射也會發生反射,若入射光線與水面的夾角為30°,則反射角為_____;水中有一條魚,若沿著你看見魚的方向去叉它,會叉不到,這是由于我們看到的魚的位置比它的實際位置要_____(選填“高”或“低”)一些。18.某種固體加熱時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由圖中提供的信息可知.(1)該物質是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熔點是______,熔化過程是______段(填字母),在此過程中溫度______;(2)在圖象中N點時,該物質為______態。19.隨著科技的發展,“刷臉”的時代到來了,如圖所示“刷臉機”的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其成像原理是當人站在它的二倍焦距以外,能成一個_____(選填“正立”或“倒立”)、縮小的實像;當人遠離“刷臉機”時,這個像將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0.兩輛汽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時出發,其路程s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甲車的速度______乙車的速度(選填“<”“=”或“>”),甲車的速度為______,當時,甲、乙兩車相距______。三、作圖題21.(1)請完成光路圖(2)甲乙兩個大小完全相同的實心球是由兩種不同物質制成的,甲的質量是乙的2倍。圖中畫出了甲球質量與體積的關系,請你畫出乙球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四、實驗題22.曉偉在觀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樂器的弦振動的情況后猜測.在弦張緊程度相同的條件下,發聲的音調高低還可能與弦的粗細、長短及弦的材料有關。于是他想通過實驗來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下表是他在實驗時選用琴弦的相關數據。(1)在探究一個物理量是否與多個因素有關過程中,常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如果曉偉想探究弦發聲的音調是否與弦的材料有關,你認為他應選用表中編號為________的琴弦;(2)如果選用編號為A、B的兩根琴弦,可探究弦發聲的音調是否與弦的________有關。控制因素編號琴弦材料琴弦的長度L/cm琴弦的橫截面積S/mm2A鋼200.3B鋼200.7C尼龍300.5D銅400.5E尼龍400.523.小明為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律,在實驗室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探究實驗。根據測量結果他畫出了相關圖象,如圖a所示。(1)這個實驗需要用到的測量儀器是溫度計和______。(2)在圖a中,BC段冰處于______狀態,這一過程需要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3)試管中的冰全部熔化后,小明將試管取出,把溫度計正確放在燒杯中繼續探究水的沸騰實驗,這時小明發現當水沸騰后,溫度計示數______(填“升高”或“不變”)。小明發現溫度計水面上的部分出現了小水珠不便于讀數,小水珠是由于水蒸氣發生了______而產生的,這時小明在燒杯上加了一個______就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同時還加快了水的沸騰。(4)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b所示,則水的沸點是______℃,此時實驗室的大氣壓______1個標準大氣壓。(填“高于”、“等于”或“低于”)24.小華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的實驗.(1)如果有6mm厚和3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較合適。玻璃板在擺放的時候要與桌面______。實驗中選用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______關系;(2)在實驗過程中為了研究平面鏡所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小麗把光屏放在蠟燭B所在的位置發現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蠟燭A的像,由此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______像。25.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凸透鏡位于光具座上刻度為50cm處。(1)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實像.分析實驗成像情況可知實驗中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cm。調節光具座上燭焰、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2)當把點燃的蠟燭由圖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時,向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光屏會得到一個倒立、_____的實像;若蠟燭燒短后,燭燃的像成在光屏的_____(選填“上方”或“下方”)。(3)在(2)小問的基礎上若光屏和凸透鏡位置不變,則應在凸透鏡和蠟燭之間放置一個合適的_____(選填“遠視眼鏡”或“近視眼鏡”)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實驗過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紙板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則光屏上的像(____)A.只出現燭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現燭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現燭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變,只是變暗了.26.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從A點由靜止山發在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1)實驗原理是.______。(2)圖中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3)不同實驗小組測得的平均速度不同,是因為他們選擇的______不同。(4)要測AC段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兩種方法計算.方法1.vAC=;方法vAC=;以上兩種方法正確的是方法______(1或2)。(5)小車從A到C運動圖象是_____。A.B.C.D.【參考答案】一、選擇題A解析.A【詳解】用發聲音叉觸及面頰,發現音叉在振動;一段時間后,音叉停止振動,聲音便立即消失,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故選A。2.A解析.A【詳解】A.由A圖知道公路兩側設置透明板墻可以讓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減小噪聲污染,故A說法正確;B.聲音的響度跟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用力敲鼓,增大鼓膜的振動幅度,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故B說法錯誤;C.聲音的傳播靠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所以手機懸吊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傳播聲音的介質--空氣越來越少,手機的鈴聲會越來越小,故C說法錯誤;D.振動頻率越大,音調越高,用卡片快速撥動木梳齒時,木梳齒振動快,頻率越大,音調高,故D說法錯誤.3.C解析.C【詳解】A.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A錯誤;BC.“露”和“霧”都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水珠,故B錯誤,C正確;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急劇降溫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D錯誤。故選C。4.D解析.D【詳解】A.本考場內課桌的高度約為80dm=8m沒有這么高的桌子,課桌應為學生身高的一半最為合適,約為80cm,故A不符合實際;B.一個雞蛋的重力約為0.5N,懸浮在鹽水中時等于自身重力,所以所受浮力約為0.5N,故B不符合實際;C.空氣的密度約為1.29kg/m3,考場的空間容量約為由可得考場內空氣的質量約為故C不符合實際;D.一個標準大氣壓約為1×105Pa,考場內氣壓與之差不多,故D符合實際。故選D。5.B解析.B【詳解】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在空中會迅速變為二氧化碳氣體,固態變為氣態的現象叫升華,升華是吸熱的過程,云層中水蒸氣遇冷變成小冰晶,由氣態變為固態稱為凝華,冰晶變成水,由固態變為液態的稱為熔化,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干冰被投射入高空中,升華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溫度迅速降低,高空中的水蒸遇冷凝華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降過程中遇到暖空氣熔化為小水珠,最后小水珠聚集變大落到地面上形成雨,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6.D解析.D【詳解】來自岸上物體的光照到平靜的水面上,反射回來進入人眼,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根據平面鏡成像,人就看到了岸上物體的虛像,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7.C解析.C【詳解】由圖甲可知,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為凹透鏡。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光從透鏡右側入射后,將會平行射出。故選C。8.A解析.A【詳解】當我們看遠處物體時,遠處物體的光線正好聚焦在視網膜上,當我們從看遠處物體改為看近處物體時,物距減小,若晶狀體的凸度和焦距不變,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此時像距會變大,則成像在視網膜之后。為了使近處物體所成的像前移到視網膜上,應將通過晶狀體的光線更加會聚,所以晶狀體的凸度要變大,使焦距變短。故選A。9.B解析.B【詳解】月亮在云層中穿梭,是月亮相對云層發生了位置的變化,所以云層是參照物,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0.C解析.C【詳解】AB.如果該人遠離鏡頭,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點更靠近焦點,為使像成在原來位置,應減小透鏡的會聚能力,增大焦距,所以鏡頭的焦點可能變在c點。故AB錯誤;CD.如果該人靠近鏡頭,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點更遠離凸透鏡的焦點,為使像成在原來位置,應增大透鏡的會聚能力,減小焦距,所以鏡頭的焦點可能變在a、b點。故C正確,D錯誤。故選C。二、填空題11.振動響度【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敲擊編鐘時,編鐘振動而發聲。[2]影響響度大小的因素為振幅大小,用力敲同一個編鐘,編鐘響度會大,輕敲編鐘,編鐘響度小。12.63折射虛【分析】本題考查平面鏡的成像規律及光的折射現象【詳解】[1][2]根據平面鏡的成像規律.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大小相等,像和物體到平面的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得到,像的高度與物體的高度一樣,應是1.6米;人到鏡面的距離是1.5米,那么像到鏡面的距離也是1.5米,所以人和像的距離是3米[3][4]斜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像被折斷,是由于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發生偏折造成的,所以是光的折射現象;水中筷子比空氣中的略粗是由于此時的水相當于放大鏡,起放大作用,所成是虛像。【點睛】平面鏡成像規律.等大、等距、連線垂直13.漫反射反射各種【詳解】[1]放電影的銀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表面粗糙的白幕布,是為了發生漫反射,使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能進入各位同學的眼睛,使觀眾們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2]由于銀幕是白色的,而白色能反射所有的色光,所以,能使觀眾看到多彩的畫面。14.吸熱蒸發液化【詳解】[1][2]陽光照射通過熱傳遞改變海水內能,海水吸收熱量內能變大,溫度升高,吸熱加快,蒸發加快,形成水蒸氣。[3]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塑料膜,放熱液化成小水滴。15.前凹透鏡【詳解】[1][2]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太厚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使得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造成的,因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所以近視眼應該配戴凹透鏡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解析.前凹透鏡【詳解】[1][2]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太厚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使得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造成的,因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所以近視眼應該配戴凹透鏡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16.15(估計值可以有差別)337.5【詳解】[1]刻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示數2.00c解析.15(估計值可以有差別)337.5【詳解】[1]刻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示數2.00cm,右側示數5.15cm刻度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2]在秒表的中間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在“5”和“6”之間,偏向“6”一側,分針指示的時間為5min,且秒針已經轉過一周,在秒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37.5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7.5s,即秒表的讀數為17.60°高【詳解】[1]入射光線與水面的夾角為30°,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即為入射角,故入射角為60°,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為60°。[2]如圖所示解析.60°高【詳解】[1]入射光線與水面的夾角為30°,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即為入射角,故入射角為60°,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為60°。[2]如圖所示,小魚發出光線,經折射后進入空氣,人眼逆著光線看到魚,故魚的像在魚的上方,即我們看到的魚的位置比它的實際位置要高一些。。18.晶體0℃BC不變液【詳解】(1)[1][2][3][4]由圖知,該物質在BC段為熔化過程,溫度保持0℃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熔點為0℃;(2)[5]由解析.晶體0℃BC不變液【詳解】(1)[1][2][3][4]由圖知,該物質在BC段為熔化過程,溫度保持0℃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熔點為0℃;(2)[5]由圖象可知,該物質的熔點是0℃,在圖象中N點時,該時刻的溫度高于該物質的熔點,物質處于液態。19.倒立變小【詳解】[1][2]攝像機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利用了當u>2f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原理制成,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因此當人遠離“刷臉機”時,這個像將變小解析.倒立變小【詳解】[1][2]攝像機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利用了當u>2f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原理制成,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因此當人遠離“刷臉機”時,這個像將變小。20.>20200【詳解】[1][2]由圖得出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在t=50s時,甲車行駛的路程s甲=1000m,乙車行駛的路程s乙=700m,甲車的速度v甲==20m解析.>20200【詳解】[1][2]由圖得出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在t=50s時,甲車行駛的路程s甲=1000m,乙車行駛的路程s乙=700m,甲車的速度v甲==20m/sv乙==10m/sv甲>v乙[3]由圖可知,行駛20s時甲車追上乙車,當t=40s時,甲車行駛的路程s′甲=800m-400m=400m乙車行駛的路程s′乙=600-400m=200mΔs=s′甲-s′乙=400m-200m=200m三、作圖題21.(1);(2)【詳解】(1)由光的反射規律可知,此時入射角等于45°,故此時的反射角也等于45°,即此時反射光線將平行于主光軸射出,又由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可知,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解析.(1);(2)【詳解】(1)由光的反射規律可知,此時入射角等于45°,故此時的反射角也等于45°,即此時反射光線將平行于主光軸射出,又由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可知,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從焦點射出,故光路圖如下圖所示.(2)因甲乙兩球的大小完全相同,即體積相同,甲的質量是乙的兩倍,故由可知,甲的密度是乙的兩倍,即相同體積的情況下,甲的質量是乙的兩倍,乙球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四、實驗題22.控制變量DE橫截面積【詳解】(1)[1]在物理實驗中,所探究的物理量與多個因素有關,只能讓其中一個因素發生變化,其它因素保持不變,這種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2]要探究解析.控制變量DE橫截面積【詳解】(1)[1]在物理實驗中,所探究的物理量與多個因素有關,只能讓其中一個因素發生變化,其它因素保持不變,這種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2]要探究發聲音調與弦的材料的關系,應保持弦的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材料不同,所以應選用表中DE編號的琴弦。(2)[3]A、B編號的琴弦,材料、長度都相同,但橫截面積不同,所以可探究音調與弦的橫截面積是否有關。23.鐘表(秒表)固液混合吸收不變液化有孔的紙板(硬紙板)98低于【詳解】(1)[1]由題意可知,本題需要測量溫度和時間,所以還需要的測解析.鐘表(秒表)固液混合吸收不變液化有孔的紙板(硬紙板)98低于【詳解】(1)[1]由題意可知,本題需要測量溫度和時間,所以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鐘表(秒表)。(2)[2][3]由題意可知,BC段冰的溫度為0℃,在熔化過程中,此時處于固液混合態,這一過程需要吸熱。(3)[4][5][6]晶體沸騰時,吸熱不升溫,溫度計示數不變。沸騰形成的水蒸氣溢出后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著在溫度計表面,可以在燒杯上方加一個有孔的硬紙板蓋上,減少液面上方的熱量散失。(4)[7][8]根據圖像可知,此時水的沸點為98℃,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故可判斷此處大氣壓強小于一標準大氣壓。24.垂直大小不能虛【詳解】(1)[1]當玻璃板越薄,兩個反射面成像距離越近,可以近似看成一個像,使實驗簡單化,避免因為玻璃板后導致的重影對實驗產生影響,所以選擇3mm解析.垂直大小不能虛【詳解】(1)[1]當玻璃板越薄,兩個反射面成像距離越近,可以近似看成一個像,使實驗簡單化,避免因為玻璃板后導致的重影對實驗產生影響,所以選擇3mm的玻璃板。[2]為了能使像和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實驗中應使玻璃板與桌面垂直。[3]實驗時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一支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點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時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读孔恿W(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生物醫學傳感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國際商務綜合模擬與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濟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吨兴幮滤幯芯颗c開發》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商學院《高級英語(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外交學院《企業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華東師范大學《安裝工程造價軟件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手機械設備買賣合同協議書
- 板材木方購銷合同
- 企業采購物資長期供貨合同
- 醫學課件慢性胰腺炎2
- CMOS光電圖像傳感器課件
- HG∕T 3781-2014 同步帶用浸膠玻璃纖維繩
- 【萬向傳動軸設計11000字(論文)】
- 基于BOPPPS模型的微觀經濟學網課教學設計探析-以市場結構理論的教學為例
- 體檢培訓系列課程(五)-體檢套餐選擇與制定
- 子宮內膜癌-醫師教學查房
- 2024年保密教育線上培訓考試題目及答案【全優】
- 2024年4月自考00149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DZ∕T 0214-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銅、鉛、鋅、銀、鎳、鉬(正式版)
- 營銷現場作業安全工作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