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湖心亭看雪》教學設計及評價《湖心亭看雪》教學設計及自我評價
(包29中譚漢光)
【教學目標】:
1.完成張岱等文學常識的積累,理解文意,歸納把握重點文言詞匯。
2.把握白描手法。
3.在閱讀的過程中觀賞張岱描繪的湖心亭雪景的意境以及文中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只,只有。更,撐,劃。擁毳衣爐火:穿著,帶著。霧凇沆碭:白氣充滿的樣子。而已:語氣詞,罷了。
2.把握“白描”寫作手法。
3.觀賞西湖雪后的奇景和游湖的雅趣。
【教學難點】
觀賞西湖雪后的奇景和游湖的雅趣。
【教學方法】
朗讀法、爭論法、點撥法。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新課導入
有一種畫軸,且細且長,悄悄垂于廳堂之側。她不與那些巨幅大作比氣概、爭地位,卻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潔,惹人寵愛。在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就垂著這樣兩軸精品,這就是宋蘇東坡的《記承天詩夜游》和明張岱的《湖心亭看雪》。
——梁衡《秋月冬雪兩軸畫》
(多媒體顯示課題以及導入話語)
現在,我們跟隨者張岱的筆觸,一起走進湖心亭,去觀賞雪夜奇景,理解那個驚奇的老頭。
二、美文初讀
一讀讀準字音(課件顯示朗讀時需留意的字音)
需要留意的字音:崇禎chóngzhēn毳cuì霧凇sōng沆碭hàngdàng長堤dī鋪氈zhān
二讀讀出一些感情來(形式多樣,可以同學齊讀,老師泛讀,同學單獨讀,師生合作讀)節奏把握:
湖心亭看雪
?明?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三讀讀懂文意
同學自由朗讀,同時借助課下解釋和工具書,讀懂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多媒體出示重點詞匯)
三、奇景賞析
《湖心亭看雪》歷來被當做寫景的名篇來讀。今日,我們也效仿前人,一起賞析張岱筆下的奇景究竟如何奇。
奇在記敘要素的支配
重新劃分段落:
人教版八班級上冊收錄的《湖心亭看雪》一文,在教材中,編者將課文劃分為兩段:
湖心亭看雪
?明?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我將課文分成四段(學習余映潮老先生的方法),即:,
湖心亭看雪
?明?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這樣設計的好處是:
第一段交代了時間、地點以及當時的天氣狀況,為下文寫“我”夜深人靜時到湖心亭賞雪巧相襯托。
其次段詳細寫看雪景。從上到下,由宏而微,動靜結合,層次清晰地呈現出一幅天地茫茫、物我相融的西湖雪夜水墨畫。
第三段移步換景,寫湖心亭上兩位金陵人對坐飲酒、被邀勉力喝了三杯的情景,為文章開出另一境界。
結尾段借舟子之口,畫龍點睛。舟子的大惑不解,為文章平添了無限趣味,深化了文章的意境,突出了的自欣之情。
這樣支配課文的好處是課文的“文脈”清楚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讓大家一目了然。
這樣支配不僅讓同學讀通了課文,而且對他們的寫作也有關心。
奇在白描手法的運用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①、這段景物描寫雖只有兩句話,但寫得很美,意蘊也很深遠。請你結合朗讀體會,細細品嘗它的美,分別說說它們美在哪兒?
(同學依據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見)
(老師依據同學的解答,適當點撥明確:
前一句連用三個“與”,生動地寫出了天空、云層、湖水之間白茫茫渾然難辨的景象,寫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闊大遼遠之勢,即著眼于“大”字。
后一句變換角度,連用“一痕、一點、一芥、兩三?!保纱蟮叫。蛇h到近,不僅表現了視線的移動,景色的變化,而且示意了小船在夜色中緩緩行進,呈現了一個微妙而變幻的意境,給人一種似有若無,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
②、引導學習:
“一白、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這些文字簡練樸實,不加渲染,寥寥幾筆就勾畫出湖中雪景之美,這種寫作方法就稱謂白描。
補充白描概念:
白描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是指一種不加顏色或很少用顏色,而只用墨線在白底上勾畫物象的畫法。(展現圖畫)作為一種描寫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質樸的文字,寥廖幾筆就勾畫出事物形象的描寫方法。白描用于寫人,只需三言兩語即可勾畫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態,使讀者如見其人。白描用于寫景,只需幾筆就可勾畫出一幅鮮亮的圖畫,使人如臨
其境。白描用于寫事,也只要幾筆就可使事態畢現,生動形象。(誦讀“白描”的解釋。關心同學理解。)
③、遷移訓練:
推斷下列句子哪些才是白描,并說說白描的作用。如:
a.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際。(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白描)
評述:運用白描手法對九個景物進行了排列,勾畫了一幅“天際游子圖”。在這幅圖中,藤是枯的,樹是老的,鴉是黃昏中的,它們給人的心情是蕭索暗淡的。此時再看到小橋流水人家,那種思鄉思家的心情就很自然地從心底充滿開來。抬頭望望遠處漫漫古道,聽聽耳邊咆哮秋風,看看跨下長途跋涉的瘦馬,啥感覺?只能斷腸!僅28字就達到了一種千古絕唱的效果。這就是白描。
b.究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c.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d.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朱自清《背影》)——(白描)
評述:朱自清僅用“攀”、“縮”、“微傾”這三個極凝練的動詞逼真形象地寫出父親攀爬月臺時的努力,真實地再現父親的背影,我們的眼前好像就消失了那令人終生難忘的感人背影,父親攀爬月臺的背影將永久定格在讀者心中。沒有一處過多的形容、修飾、陪襯之類的語言,只是白描,只是寫實,乍讀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訥,細細品嘗,卻情真意濃,隱藏著一股深情。這就是白描的力氣。
e.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周密《觀潮》)
④、拓展:看誰能用最新奇且貼切的量詞填空。
一()新月一()斜陽夕陽外,寒鴉萬()
小結:記敘要素,白描手法,背誦全文
其次課時
四、奇人奇事奇情
(一)、情感鋪墊
張岱對西湖情有獨鐘,曾寫過《西湖尋夢》,在《自序》中,他說“西湖無日不入吾夢中?!闭鎼畚骱?,舍我其誰?
請再讀課文,體會的情感。
(二)、課文探究
1、找出最能體現對西湖情感的一個字,并從文中找出依據。(癡)
(同學各抒己見,可以引用原文,可以拓展發揮。如:癡在行為——更定看雪。癡在情感——拏船獨往。)
老師歸納引申,拓展同學學問面:
中國傳統文化中,“獨”是個常常消失的字,如獨愛蓮、獨釣寒江雪、獨清、獨醒??這些“獨”字傳達了一份不隨波逐流的糊涂、一種卓然不群的精神追求。蘇軾說“高處不勝寒”,達到這種精神境界的人,必定是孤獨的。試想:大雪鋪天蓋地,西湖萬籟俱寂,天色尚未破曉,“我”就冒著寒冷乘舟去湖心亭看雪,個中癡意,誰人能解?所以,“賞雪之情,無人領悟”,只好“獨往”了。
那么,為什么刻意選擇“人鳥聲俱絕”的“更定”時“獨往”呢?由于此時西湖最安靜、最純潔、最本色,未被踐踏污染。所以,“西湖之美,必于無人處領悟”,只能“獨往”矣。
“強飲”:可解“牽強飲”或“痛飲”,都是為答謝知己。
一“獨往”一“強飲”,張岱真可謂是西湖的“癡情知己”?。∥覀儾环粮脑焯K軾的名句——何處無湖?何處無雪景?但少癡人如張岱者耳。
2、結尾引用舟子的話,是褒?是貶?
參考:舟子本意是貶,由于不理解“我”大雪中獨往西湖的意趣。
引用是褒,是得意——“癡”亦常指最求抱負境界的執著精神。
(同學齊讀課文,要求讀出滿心得意的一片癡情。)
(三)、寫作探究
1、西湖美景,是否真的無人領悟?(生回答)
從題目看,從“我”的情感看,都可以不寫“亭中二人”;可不但寫了,還花了不少筆墨,畢竟有何用意?只是為了寫此二人嗎?
(同學品嘗最終一段中對二人的描寫,可爭論)
老師總結,授之以漁。
辛棄疾說:“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此處亦可以說:我見二客多癡情,料二客見我應如是。寫癡情二客“大喜”,“拉余同飲”,正是借二客之眼,寫癡情之“我”。一筆不寫自己,卻筆筆暗寫自己。這種寫法可稱之為“對面落筆”,非常奇妙。
2、第一段也有些句子,是刻意從獨特的角度落筆(不肯定是“對面落筆”),自由讀一讀,看誰先找出,也可謂是“張岱知己”了。
明確:(1)“人鳥聲俱絕”:從聽覺寫雪之大,傳出冰天雪地、萬籟無聲的森然寒意。
(2)“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
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保ū痴b此句)
五、奇文總結
請同學自己總結歸納學習的收獲,記錄在積累本上。
六、反思
《湖心亭看雪》教學點滴
《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班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倒數其次課,在本單元中,這篇文章是自讀課文。雖然是自讀課文,一旦能奇妙的設計,這篇文章會迸發特別妙的思想火花。我在教授這一課時,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別出心裁的段落劃分
筆者曾有幸聽過余映潮老先生講的《湖心亭看雪》,受其啟發也將此文做了和他一樣的創新設計,詳細內容如下:
下面是人教版八班級上冊收錄的《湖心亭看雪》一文,在教材中,編者將課文劃分為兩段:
湖心亭看雪
?明?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但我在教學時,學習余映潮老先生的方法,將課文分成四段,即:
湖心亭看雪
?明?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這樣設計的好處是:
第一段交代了時間、地點以及當時的天氣狀況,為下文寫“我”夜深人靜時到湖心亭賞雪巧相襯托。
其次段詳細寫看雪景。從上到下,由宏而微,動靜結合,層次清晰地呈現出一幅天地茫茫、物我相融的西湖雪夜水墨畫。
第三段移步換景,寫湖心亭上兩位金陵人對坐飲酒、被邀勉力喝了三杯的情景,為文章開出另一境界。
結尾段借舟子之口,畫龍點睛。舟子的大惑不解,為文章平添了無限趣味,深化了文章的意境,突出了的自欣之情。
這樣支配課文的好處是課文的“文脈”清楚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讓大家一目了然。這樣支配不僅讓同學讀通了課文,而且對他們的寫作也有關心。
(二)、韻味十足的導入
在學習《湖心亭看雪》一文時,許多老師習慣用與雪有關的材料導入此文,而我在此文的導入處理上借鑒了余映潮老先生的靈感,詳細如下:
有一種畫軸,且細且長,悄悄垂于廳堂之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潔,惹人寵愛。在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就垂著這樣兩軸精品,這就是宋蘇東坡的《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執行力課件模板
- 護理技能操作大賽
- 非洲豬瘟防控安全教育
- 靜脈血栓臨床經驗分享
- 智能家居物聯網平臺建設與運營方案
- 旅游融合示范點
- 物流倉儲自動化與智能化升級改造方案研究
- 四年級數學(四則混合運算帶括號)計算題專項練習與答案匯編
- 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專項技術服務項目協議
- 手術室感染控制與預防措施
- 外科術后洗胃、尿管與引流管護理
- 大學文化藝術節電子競技社團活動策劃書
- (二模)長春市2025屆高三質量監測(二)語文試卷(含答案)
- 《智能家居培訓教程》課件
- 多元藝術融合創造性舞蹈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南京藝術學院
- 《油藏物理》西安石油大學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實驗一、RNA提取及檢測ppt課件
- 美學-漢語言文學測試題
- 湘源控規使用方法和技巧
- SCB10-1000變壓器出廠檢驗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