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教案-人教版八年級音樂上冊《八音之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1頁
初中音樂教案-人教版八年級音樂上冊《八音之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2頁
初中音樂教案-人教版八年級音樂上冊《八音之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3頁
初中音樂教案-人教版八年級音樂上冊《八音之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4頁
初中音樂教案-人教版八年級音樂上冊《八音之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初中音樂教案-人教版八年級音樂上冊《八音之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古代按材質分類的“八音”以及現代按樂器演奏習慣和樂器性能分類的四大樂器組。

2.了解“琵琶”這件古老的樂器。

3.在歷史故事的背景下欣賞琵琶曲《十面埋伏》,感受琵琶的表現力及音樂表現要素對戰爭場面的刻畫。

教學重、難點

1.知道我國古老的八音分類方法以及民族樂器按演奏方法和性能分類的四個類別。

2.欣賞琵琶曲《十面埋伏》,感受音樂要素對戰爭場面的刻畫。

教材分析

1.我國民族樂器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把它們分為八大類,統稱為“八音”,這八大類分別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金:青銅類的樂器(編鐘等);石: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有青石和玉石(磬等);絲:各種弦樂器(琵琶、胡琴等);竹:竹制吹奏樂器(竹笛、簫等);匏:葫蘆類的植物果實(笙和竽等簧片樂器);土:陶制樂器(塤等);革:主要是各種鼓;木:木頭制做的樂器(木魚、梆子等)。

2.琵琶是我國古老的民族樂器之一,相傳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我國出現得較早,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我國。在隋唐九、十部樂中,曲項琵琶已成為主要樂器,對盛唐歌舞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唐代是琵琶發展的高峰。明、清時期琵琶的制作基本定型。

3.琵琶曲《十面埋伏》,它是根據公元前202年的垓下決戰這一歷史事實編寫的。描述的是劉邦與項羽之間的戰爭,秦朝滅亡后,項羽和劉邦開始爭霸天下,他們雖然進行了多年的戰爭,但是由于雙方勢均力敵,一直是難分高下,后來由于項羽優柔寡斷,錯失了斬殺劉邦的良機,最終被劉邦的十萬大軍包圍,在烏江邊展開了激戰,最終項羽敗陣,拔劍自刎。

全曲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漢軍大戰前的準備(一、列營,二、吹打,三、點將,四、排陣,五、走隊),第二部分描繪了兩軍殊死決戰的激烈情景(六、埋伏,七、雞鳴山小戰,八、九里山大戰),第三部分描寫楚軍戰敗,項羽烏江自刎的情景(九、項王敗陣,十、烏江自刎,十一、眾軍奏凱,十二、諸將爭功,十三、得勝回營)。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導入

聽音樂,選樂器。

二、了解“八音”及樂器分類

1.教師提問:同學們知道這些樂器都是用什么材質制作的嗎?哪位同學能模仿一下它們都是如何演奏的?

2.教師在引導同學討論的基礎上簡單介紹我國民族樂器的發展歷史和“八音”的相關知識。

3.師:我國的民族樂器分類按照不同的演奏性能分為四大類,同學們能將屏幕上的這些樂器歸到它相應的樂器組里嗎?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并加以補充,討論時老師(學生)將四組常見的民族樂器填充正確。

三、《十面埋伏》

1.師:剛才我們了解了一些常見的民族樂器,同學們能說一說你們都知道哪些民族樂器演奏的樂曲嗎?

2.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著名的琵琶樂曲《十面埋伏》。

3.師:首先來了解一下這個樂器。教師簡介琵琶的歷史知識和器形。

4.教師介紹樂曲表現的歷史背景。

5.欣賞其中的兩個音樂片段。

片段欣賞前教師提問:

(1)請同學們欣賞后說一說它們表現的是屏幕上展示的哪些場景?

(2)樂曲是怎樣表現戰爭場面的?

教師播放:第一部分中“列營、吹打”。

學生發言:發表自己見解。

師生共同討論:“列營”是全曲的引子。節奏比較自由而富于變化。開始就使用“輪拂”手法先聲奪人,渲染了強烈的戰爭氣氛。鏗鏘有力的節奏猶如扣人心弦的戰鼓聲,激昂高亢的長音好像震憾山谷的號角聲,形象地描繪了戰場特有的鼓角音響。此后,用種種表現手法表現人聲鼎沸,擂鼓三通,軍炮齊鳴,鐵騎奔馳等壯觀場面,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古代戰場緊張激烈的典型環境。

“吹打”是全曲中唯一的旋律性較強、抒情氣息濃郁的段落。琵琶用輪指奏出的長音,模擬了古代管樂器演奏的行進曲音調。這段間樂極像古代行軍時笙管齊鳴的壯麗場面,刻畫了紀律嚴明的漢軍浩浩蕩蕩、由遠而近、闊步前進的形象。這段音樂在樂曲藝術形象的塑造上具有高屋建瓴的氣魄。

教師播放:第二部分中的“九里山大戰”。

學生發言:發表自己的見解。

師生共同討論:

九里山大戰則是全曲的高潮,運用琵琶高超復雜的絞弦技巧真實地再現了戰爭的慘烈:人仰馬嘶聲,兵刃相擊聲,馬啼聲,吶喊聲等等,驚心動魄,讓人振奮。中間一段琵琶長輪模擬簫聲,隱約透出四面楚歌,暗示項羽兵敗。

6.全曲欣賞《十面埋伏》

(1)教師:請同學們關注在表現不同內容和情景時,樂曲的演奏速度、力度、節奏等音樂要素是如何表現的。

引導學生討論:

點將場面:節奏──整齊緊湊;速度──有條不紊。

戰爭場面:節奏──鏗鏘有力;速度──加快;演奏──輪拂、剎弦等多種技巧。

烏江自刎:旋律──悲壯、凄慘;情緒──低沉。

(2)教師:琵琶曲分文曲和武曲兩種類型,這首曲子屬于文曲還是武曲呢?

生:武曲。

四、課堂小結

我國是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民族樂器的發展歷史非常悠久。民族音樂浩如煙海,種類紛呈,風格各異。在長期的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