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中添加乳酸菌對母豬和哺乳仔豬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及糞便微生物數量的影響_第1頁
飲水中添加乳酸菌對母豬和哺乳仔豬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及糞便微生物數量的影響_第2頁
飲水中添加乳酸菌對母豬和哺乳仔豬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及糞便微生物數量的影響_第3頁
飲水中添加乳酸菌對母豬和哺乳仔豬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及糞便微生物數量的影響_第4頁
飲水中添加乳酸菌對母豬和哺乳仔豬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及糞便微生物數量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飲水中添加乳酸菌對母豬和哺乳仔豬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及糞便微生物數量的影響

在現代豬業中,祖母的繁殖性能和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農場的經濟效益。在規模大、集約的飼養管理條件下,祖母繁殖障礙日益嚴重。許多祖母處于健康人狀態,尤其是由抗生素引起的腸道健康。廣譜抗生素和化學藥物等添加劑的濫用,不僅殺滅了致病菌,同時也殺死了益生菌,破壞了腸道微生物平衡,導致菌群生長失調。為解決上述問題,以乳酸菌為主的高品質微生態制劑已經成為打造安全、高效養殖的首選添加劑。乳酸菌是一種安全、優質、高效的益生菌,是形態、生理學特性和代謝性能不完全相同的無芽孢、革蘭氏陽性細菌的總稱。天然乳酸菌飼料添加劑是通過微生物發酵,真空冷凍干燥,再經配制而成的活菌凍干菌粉制劑。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可起到防治消化道疾病和促進生長的雙重作用,還能提高機體特異性免疫水平,通過加強宿主對有害菌非特異性免疫來提高機體抗病力。本試驗以母豬及哺乳仔豬為試驗對象,系統研究添加不同劑量乳酸菌對母豬繁殖性能及哺乳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以確定乳酸菌的適宜添加量,為乳酸菌制劑在養豬生產中的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1材料和方法1.1試驗豬及管理試驗豬選自山東銀寶食品有限公司養豬場,選擇第4胎次、體重和體況相近、健康無病、妊娠后期(81~85d)的長大(長白×大白)二元母豬40頭,隨機分成4組,每組10頭,飼養于妊娠舍,預產期前7天母豬由妊娠舍轉入產仔舍,舍內利用產床網上飼養,哺乳期21d。各組試驗豬進行1周的預試驗后進入正試期,試驗期間,基礎飼糧采用玉米-豆粕型,參照NRC(1998)豬飼養標準配合而成,4%預混料和大料均不含任何抗生素和藥物,基礎飼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對照組及3個試驗組母豬分別通過飲水每天每頭飼喂0、200、250、300mL的乳酸菌液,試驗期80d;各組哺乳仔豬通過飲水每天每頭飼喂0、5、10、15mL的乳酸菌液,試驗期7d,其他飼養管理按常規方法進行并保持一致。乳酸菌液由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乳酸菌自動發酵罐發酵制備,使用的菌種主要為植物乳桿菌與戊糖片球菌,發酵液活乳酸菌濃度≥1×109CFU/mL,乳酸含量≥30mg/mL,pH在3.5~4.5之間。1.2帶仔數和生長率母豬繁殖性能:分別記錄每頭母豬的總產仔數、活仔數、弱仔數(初生重小于0.9kg)、初生個體重和窩重。弱仔率為弱仔數占活仔數的比例,活仔率為活仔數占總產仔數的比例。根據母豬的產活仔數和乳房發育情況調整母豬帶仔數,使母豬實際帶仔數為10頭左右,記錄每頭母豬的實際帶仔數;育成率為母豬帶仔數與斷奶仔豬數的比例。哺乳仔豬生長性能:測定哺乳仔豬21日齡的斷奶個體重和窩重,分別計算4組仔豬在哺乳期間的增重速度。1.3試驗豬的一般情況試驗期間記錄各組母豬分娩滯產數、早產數、母豬三聯征(MMA)(乳房炎、子宮炎、無乳綜合征)發病數,以及哺乳仔豬腹瀉狀況。滯產率為母豬從開產到產完仔豬總時間超過6h的數量占總母豬數的比例;早產率為產仔日期比預產期提前的母豬數量占總母豬數的比例。母豬體況評分:在母豬斷奶時,由3名工作人員按1~5分對母豬的膘況進行評定,1分=極度消瘦,2分=消瘦,3分=適度,4分=肥胖,5分=過肥。仔豬腹瀉狀況評定:觀察并記錄試驗期間每頭試驗豬每天的腹瀉情況;腹瀉率=觀察記錄仔豬腹瀉個數總和∕觀察總天數。仔豬皮毛發育狀況評定:在仔豬斷奶前1天,由3名工作人員按1~5分對試驗豬的皮毛發育狀況進行評定,1分=皮毛非常粗糙,2分=皮毛粗糙,3分=皮毛較光滑,4分=皮毛光滑,5分=皮毛非常光滑并有光澤。1.4情期受胎率、情期返情率測定并分別統計4組母豬斷奶至再發情的時間間隔,斷奶后1~7d、8~14d內母豬發情數、未正常發情數,分析情期受胎率(母豬配種后25d,用B超診斷母豬是否受胎)、情期返情率的差異。1.5日泌乳力的測定以同窩存活仔豬哺乳至21日齡時的全窩增重代表母豬的泌乳力,包括寄養進來的仔豬在內,但寄出仔豬的體重不計在內;日泌乳力=[(斷奶窩重-初生窩重)×3]/21。采集每頭母豬的初乳(開產3h以內)放入滅菌的離心管中,-20℃保存備用。用福斯乳汁分析儀測定初乳成分;初乳抗體G蛋白用豬IgG酶聯免疫檢測試劑盒檢測,測定OD450nm值,根據標準曲線計算樣品IgG含量,每個樣品2個平行。1.6離心管的制備母豬妊娠110d時08:00,每組隨機挑選4頭母豬(共16頭)用真空采血管耳緣靜脈采血10mL,將分離的血清放入滅菌的離心管,-20℃保存備用。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總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分別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試劑盒檢測,根據對應OD550nm、OD520nm、OD532nm值計算。1.7糞樣微生物數量測定在母豬哺乳期5、10和15d的09:00,于母豬飼喂前采集其糞便,-20℃保存備用;將每頭母豬3次糞樣等量混勻,取樣用平板菌落計數法測定糞便微生物數量。大腸桿菌采用伊紅美蘭培養基,乳酸菌采用MRS培養基,總菌采用LB培養基,分別于37℃培養48h后,記錄菌落數,并換算成每克內容物所含菌落數。1.8數據的統計與分析試驗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an氏法多重比較檢驗,試驗數據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2結果2.1死胎數、活仔率、原生重、原生窩重檢測從表2可以看出,各組試驗豬的死胎數、母豬帶仔數、斷奶仔豬數、仔豬初生重、初生窩重均差異不顯著(P>0.05),其中,300mL組死胎數最少、活仔率最高,分別比對照組降低了63.16%、提高了8.00個百分點,仔豬初生重和初生窩重最高,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7.09%、21.77%。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仔豬斷奶育成率分別提高了7.64、6.05和8.89個百分點。2.2豬日增重的比較從表3可以看出,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仔豬斷奶重、平均日增重均極顯著提高(P<0.01),仔豬斷奶重分別提高了22.70%、16.24%、23.48%,平均日增重分別提高了30.54%、21.84%、29.76%。2.3不同試驗組對大鼠體況評分和腹瀉率的影響從表4可以看出,試驗組母豬哺乳期MMA發病率分別為10.00%、0.00%、0.00%,而對照組的發病率為30.00%;與對照組相比,3個試驗組斷奶母豬體況評分分別顯著或極顯著提高了25.00%、37.50%和29.17%(P<0.05或P<0.01)。與對照組相比,3個試驗組哺乳仔豬腹瀉率分別降低了5.62、5.79、6.84個百分點;而斷奶前1天仔豬皮毛發育狀況評分則極顯著提高(P<0.01),分別提高了35.48%、25.81%、45.16%。2.4正常實施情況及情期受胎率從表5可以看出,試驗組母豬斷奶后1~14d內均正常發情,且情期受胎率為100.00%;而對照組未正常發情率為30.00%,情期返情率為10.00%,情期受胎率只有60.00%。2.5兩組患兒分別提高了4.4%、7.32%和11.32%從表6可以看出,飼喂乳酸菌液對母豬初乳IgG含量具有顯著影響(P<0.05),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分別提高了7.96%、9.24%、11.31%。同時,飼喂乳酸菌液對母豬日泌乳力、乳蛋白、乳脂含量也有提高趨勢,與對照組相比,3個試驗組母豬日泌乳力分別提高了15.45%、10.94%、23.18%,乳蛋白含量分別提高了15.29%、0.40%、4.14%,乳脂含量分別提高了3.18%、23.25%、47.77%。2.6mtla和mt-sod活性的變化從表7可以看出,飼喂乳酸菌液對母豬血清抗氧化指標有提高趨勢,表現為T-SOD活性和T-AOC升高,MDA含量有下降趨勢,其中,300mL組的T-SOD活性、T-AOC最高,比對照組分別提高了13.74%、1.00%,而MDA含量最低,比對照組降低了5.25%。2.7糞便中沙門氏菌數量從表8可以看出,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母豬糞便中大腸桿菌數量分別降低了25.76%、25.62%、47.25%,其中,300mL組差異達顯著水平(P<0.05);3個試驗組糞便中沙門氏菌數量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尤其是300mL組的降低較為明顯;3個試驗組糞便中乳酸菌數量均有顯著提高(P<0.05),分別是對照組的3.99、4.19、4.70倍。3討論3.1乳酸菌液治療破乳劑對乳狀特性的影響繁殖母豬是養豬場的核心,而隨著集約化水平的提高,母豬超負荷生產,造成母豬繁殖障礙等問題日趨嚴重,使得豬群異常淘汰的比例劇增。因此,探討高效益生菌在繁殖母豬及仔豬上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本試驗研究表明,給妊娠及泌乳母豬飼喂乳酸菌液能夠提高繁殖性能,其中飼喂300mL組的仔豬初生重、初生窩重以及仔豬斷奶育成率最高;母豬哺乳期MMA發病率有所降低,母豬的泌乳力得到提高,為哺乳仔豬的生長發育提供了保障,也保證了斷奶母豬具有良好的體況,從而縮短了斷奶至再發情的時間間隔,并提高了試驗組母豬的發情率和情期受胎率。母豬飼糧中添加乳酸菌液能降低母豬腸道pH,調節母豬腸道內環境平衡,提高了營養物質的代謝和吸收,提高采食量和消化率,并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與泌乳有關激素的分泌,從而提高了哺乳母豬的泌乳性能;同時,減少母豬因泌乳造成體重大幅下降,防止母豬斷奶至發情間隔延長、下一胎次產仔數減少等問題。Otero等研究表明,牛陰道乳酸菌作為益生菌可以通過抑制子宮內有害菌的生長來預防牛子宮炎癥。乳酸菌在代謝過程中能夠合成一類具有抑菌活性的小肽、多肽和多肽前體復合物即乳酸菌素,其可在致病菌細胞膜上形成親水孔道,使胞內營養物質外泄,胞外水分子流入,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死病原菌的目的,有效地阻止了腐敗性細菌的異常增殖,抑制有害物質的產生,促進子宮復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母豬產后體質的恢復,降低母豬的生產應激。3.2通過對評論員的飼養,可以改善泌乳豬和激勵冷克氏原螯蝦的一般營養本試驗研究表明,哺乳仔豬添加乳酸菌液15mL組提高斷奶窩重幅度最大,試驗組仔豬平均日增重與李國友等報道的直接給仔豬灌服乳酸菌液對仔豬的增重效果較為一致,試驗組仔豬腹瀉率也有非常明顯的改善。由于泌乳母豬和哺乳仔豬同時飼喂乳酸菌,一方面可以通過改善母豬泌乳性能,為仔豬提供充足的乳汁營養;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哺乳仔豬腸道的微生態環境,從而有效促進了哺乳仔豬的生長發育和健康狀況。仔豬剛出生時的腸道是無菌的,出生以后隨著仔豬哺乳以及與產床等環境的接觸,外來菌群逐漸進入腸道,經過黏附和定植,建立自身的腸道菌群,維持著腸道的微生態平衡。因而對于初生仔豬,灌服一定劑量黏附性好的乳酸菌,可使乳酸菌較早地占據腸道有效位點,從而在生態位上競爭性地抑制其他病原菌的黏附,有效地阻止了有害菌的入侵,有利于降低仔豬腹瀉等發病率。3.3乳蛋白和氨基酸類抗氧化本試驗研究表明,飼喂乳酸菌對提升母豬初乳中IgG含量的影響顯著,對乳蛋白、乳脂含量也具有一定的影響,IgG是母豬初乳中的主要免疫球蛋白,能活化補體、清除病原體、增強仔豬免疫力。初乳營養水平的高低尤為重要,初乳不僅提供了仔豬營養,還富含免疫球蛋白,能提供被動免疫,還有大量的肽、激素和酶等,這些生物活性物質能促進仔豬消化系統的發育及成熟,形成正常的腸道微生物區系,誘導腸道內正常消化液的分泌。初乳營養水平及泌乳量直接影響仔豬生長性能及后期健康狀況。初乳蛋白主要包含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乳清蛋白主要提供免疫球蛋白,而酪蛋白為氨基酸的主要來源,母乳中所含的蛋白質在仔豬體內消化率極高。Mcnamara等指出,在產前2周增加一定量的脂肪攝入量能提高所產仔豬的活力,同時提高母乳中的脂肪含量。飼喂乳酸菌對母豬血清抗氧化指標有提高趨勢,并且其抗氧化性能是隨乳酸菌飼喂劑量的增大而提高,說明添加較高劑量的乳酸菌更有利于提升母豬的抗氧化性能。母豬在分娩和泌乳過程中,生理調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機體消耗大量的能量和氧,可產生超氧陰離子(O2-)、羥自由基(·OH)等活性氧自由基(ROS),如不及時清除,細胞內大分子物質就會受到氧化損傷,影響母豬生產性能,產生一些代謝性疾病和乳腺疾病。乳酸菌的菌體、由菌體破碎離心得到的無細胞提取物、胞外分泌物對O2-和·OH等ROS有較高的清除能力。因此,給母豬飼喂乳酸菌液,可以在提高其生長性能的同時提高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質等活性,從而清除過量的自由基,保護機體組織免受氧化損傷。另外,飼喂乳酸菌能夠降低母豬糞便中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的數量,提高乳酸菌的數量,并且其效果是隨乳酸菌飼喂劑量的提高而增大,這同樣說明添加較高劑量的乳酸菌更有利于改善母豬的腸道微生態。Muralidhara等研究發現,飼喂乳酸菌能顯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