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根據分數 自我定位選學校_第1頁
第一章 根據分數 自我定位選學校_第2頁
第一章 根據分數 自我定位選學校_第3頁
第一章 根據分數 自我定位選學校_第4頁
第一章 根據分數 自我定位選學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根據分數自我定位選學校內容提要"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的高考錄取分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這是每年高考后很多考生發出的感嘆。也實在是難為他們了,面對著公布出來的密密麻麻的錄取數據,誰都會有"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高考成敗,"60%靠實力,40%靠志愿"已經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了。填好了,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填不好,即便超常發揮,也很有可能"辛辛苦苦十幾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那么如何填報高考志愿,如何根據自己的考分選擇一所與自己考分相匹配的大學,既保證被錄取又不浪費分數呢?本章從認識招生錄取的體制、程序和錄取的各種數據入手,通過對錄取分數的形成、影響錄取分數的因素分析、使用歷年錄取分數的原則,分析介紹根據“分差”篩選目標高校的辦法。高考招生錄取程序在現行招生錄取體制下,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工作是在教育部統一領導下,由各省級招生委員會組織實施的,高校招生實行計算機遠程網上錄取,由于很多考生和家長對網上錄取程序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因此有些考生或家長聽信一些非法招生中介的謠言,誤認為招生是外面某一人說能辦就能辦的事,有些人就四處托關系走后門,結果很多人不但被騙了錢財,還影響了考生的正常錄取。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高考錄取的相關知識和具體程序!什么是“考生電子檔案”所謂“考生電子檔案”是指包括考生報名信息、體檢信息、志愿信息、成績信息和考生參加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的誠信記錄等五部分內容的電子掃描圖片及電子文檔。是根據考生報名登記表、體檢表、考生情況附表、考生思想品德考核表、考生高考承諾書、考生志愿表及考生各科考試成績等紙介質材料掃描或錄入所形成的。值得說明的是,錄入形成的報名登記表、體檢表、考生志愿表,需考生簽字確認。“考生電子檔案”是招生院校和省招辦審查考生的依據,也是高校錄取新生的主要依據,審查重點是“報名表”、“體檢表”和“志愿表”三張表。因此考生在填這三張表時,一定要仔細認真,絕不能粗心大意。二、招生錄取體制教育部《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第40條規定:“高等學校和省級招辦應按照“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要求實施新生錄取工作。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參加體檢、統考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并符合學校調檔要求的考生,是否錄取以及所錄取的專業由高等學校自行確定,高等學校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以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各省級招辦組織實施向高等學校投放合格生源電子檔案,并監督高等學校執行國家招生政策、招生計劃情況,糾正違反國家招生政策、規定的行為”。由此可見,“學校負責、招辦監督”就是我國現行的招生錄取體制。根據我個人的理解,其含義包括:1、省招辦負責向高校投放合格考生的電子檔案。所謂合格考生包括四個條件:(1)、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2)、考生參加了體檢。(3)、考生分數在省招辦確定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4)、報考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高校,考生排名必須在高校確定的投檔比例內(教育部規定的比例是招生計劃數的120%以內,不同高校規定比例不同,有些高校招收二志愿考生,但設有志愿級差,對二志愿報考這類高校的考生,要從總分中減去級差分數,然后參加第一志愿考生排隊,排名也需在投檔比例內)。2、是否錄取以及將考生錄取到那個專業由學校決定。實行“學校負責、招辦監督”錄取體制,給予了高校獨立行使錄取新生的權利,高??梢愿鶕猩鲁痰囊幎ǎ瑳Q定是否錄取或將考生錄取到某個專業,使錄取的新生能更適合于專業學習,也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3.遺留問題由學校負責處理。在此錄取體制下,學??梢愿鶕髯缘那闆r決定是否錄取及錄取專業,所以對未錄取的考生,要由高校負責解釋,遺留問題也由學校處理。4.省招考辦實行監督。高等學校是否執行國家招生政策、招生計劃,有無違反國家招生政策、規定的行為,由省招辦負責監督和糾正。三、高考錄取程序高考錄取程序一般包括七個方面內容:1.各省招生考試辦公室根據本地區招生工作的實際,安排各高校錄取批次。一般包括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等批次,具體批次和每個批次高校名單由省招辦在招生錄取之前公布;我省2007年普通類招生實行的是提前錄取批次、一批本科A段錄取批次、一批本科B段錄取批次、二批本科錄取批次、三批本科錄取批次、高職專科錄取批次共5個錄取批次。每個批次相互獨立,只有上一個批次錄取完成了,才錄取下一個批次;2、省招辦根據高校在本?。ㄗ灾螀^、直轄市)安排的招生計劃數和考生的考試成績,綜合考慮并確定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3、各省招辦根據事先劃定的錄取批次,分別將不同批次,符合高校錄取要求的“考生電子檔案”提交給招生高校。具體辦法是招辦根據考生志愿和各個高校招生計劃,按照高校確定的投檔比例(一般應在本校招生計劃數的120%以內),將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的考生檔案,按照統考成績,由計算機自動完成排序,最后將投檔比例范圍內的“考生電子檔案”提交給招生學校;4、高校根據在招生章程中公布的錄取規則進行錄取,擬定錄取名單,然后將名單及未錄取考生的檔案通過網絡傳回省招辦;5、若省招辦投給高校的檔案都已錄退完畢,且未完成招生計劃數時,高校向省招辦提出補充檔案的要求,由省招辦對分數線進行調整后投檔或在規定時間內統籌安排有服從志愿的考生給院校錄取,高校再錄??;6、省招辦對高校錄取情況予以監督和確認;7、高校根據經省招辦核準備案的錄取考生名單填寫錄取通知書,加蓋本校校章直接寄給被錄取考生。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高考錄取是有嚴格程序制約的。首先,投檔和錄取是分開進行的,是互相制約的。招辦沒有錄取權,只有投檔權,只能按考生填報的志愿和考生的分數由高到低按照高校招生計劃的1:1--1:1.2的比例給高校投檔;而高校沒有調檔權,只能在招辦投給的考生檔案中選錄考生,沒有經過招辦投檔的考生檔案,錄取高校是看不到的,因此也無法錄取。第二,無論是省招辦還是錄取高校內部也是有內部監督制約機制的,是有嚴格的錄取紀律的。由此可見,高校招生錄取決不是某一個兩個人就能操縱的,更別說是招生體系外部的某個人!因此,奉勸考生和家長不要聽信傳言,更不能相信社會上傳說的所謂花多少錢就能被錄取的言詞,切勿上當受騙!錄取分數的核心概念每年高考過后,省招生考試辦公室都會首先向社會公布本省當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控制分數線”。錄取工作結束后,每個招生高校也會在學校的網站上公布在各省的錄取信息,包括錄取人數,錄取最高分、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很多高校同時也會公布各個專業的錄取數據,包括錄取人數,錄取最高分、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那么,這些數據是如何形成的,有何意義呢?一、什么是控制分數線?控制分數線是如何形成的,有何意義?前面講到,高校錄取是分批進行的,比如分為提前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等,每年在統考結束后正式錄取前的一段時間內,各省市招辦都要向社會公布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數線。那么什么是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呢?各批次控制分數線是由各省(自治區、市)招辦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合格的考生中,根據本省(自治區、市)考生文化考試成績,按照略多于某一批次各招生高校招生計劃的總人數的一定比例劃定的一個“分數”。批次線一般按照文史、理工、藝術、體育進行劃分,每個類別又劃分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本科等。如2007年遼寧各批次控制分數線如下:理工類:第一批本科519分,第二批本科433分,第三批本科370分,提前???00分,??疲ǜ呗殻?18分;文史類:第一批本科538分,第二批本科472分,第三批本科415分。提前???55分,??疲ǜ呗殻?72分。由于第一批錄取主要是全國重點大學,因此其錄取控制分數線,又叫重點線。根據規定,按計劃招生數與考生數的比例1∶1.2來確定。第二批錄取院校主要是一般本科院校,因此劃定的控制分數線又叫本科線,本科線一般按略多于計劃招生數來確定,其計算辦法是包括第一批的余數在內從第一批控制分數線往下測,直到人數比第二批計劃招生數有一定余量時,這個分數就是控制分數線。第三批錄取院校(本科)主要是本科院校所屬獨立學院、民辦高校和部分高收費的高校(專業)。第四批錄取院校(高職專科)是除提前專科以外的所有高職(??疲哟蔚脑盒#▽I)。其錄取分數控制線一般也叫??凭€。那么,各個批次的錄取分數線有何意義呢?根據作者個人理解,控制分數線是一條資格線,對于考生來說,最低控制分數線是確定考生有無被錄取資格的一個分數,只有考生達到某一批次控制分數線,才有資格被這一批次的高校錄??;對于高校來講,只能錄取達到本批次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政策降分除外)。比如2007年遼寧某一理科考生考分為512分,由于分數低于一本線519分,那么他就失去了被第一批次高校的錄取資格,盡管他也填報了一本高校,但他也只能參加下幾個批次的錄?。煌恚谝慌胃咝O脘浫∷?,也是不可以的。二、什么是高校調檔線?調檔線是如何形成的?高校調檔線是省招辦在調檔過程中,在該批院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基礎上,將第一志愿填報了某高校的考生按照高考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根據高校在當地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最高120%,最低100%)進行調檔,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績就是這個高校的調檔線。例如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05年計劃在遼寧招生理工類考生30人,該校確定的調檔比例為120%,排名第36名考生的成績是577分,則577分就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05年在遼寧招生(理工類)的調檔線。由此可見,調檔線是考生能否被報考的高校錄取的一條資格線,只有進入調檔線的考生才有資格被錄取,但進入調檔線的考生不等于一定被錄取。這是因為現行的招生錄取規定賦予了高校擇優選擇的權利,所以各高校的調檔線是按照多于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劃定的,例如上面講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05年在遼寧招生理工類考生30人,該校確定的調檔比例是120%,則省招辦向該校調檔的人數是36人,學??梢栽谶@36人中擇優錄取30人。如果錄取了第36名考生,則最低錄取分數線等于調檔線,如果錄取的最后一名考生不是排名第36名的考生,則最低錄取分數線就高于調檔線。2005年該校調檔線是577分,但實際錄取最低分數為584分。因此,調檔線是一條虛線,不一定是高校實際錄取線,因此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不能根據調檔線作為填報志愿的依據,只能作為大致的參考。真正對填報志愿有實際意義的是高校的最低錄取分和平均分。那么,調檔線與批次控制分數線有什么關系呢?通常情況下,高校的調檔線高于或等于控制分數線。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高校,調檔線高于同批次控制線,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高校,調檔線等于同批控制線。在這里有一點值得說明的是,2003年以前,遼寧省公布的錄取數據一般是調檔分數線,但從2004年開始,遼寧省招生辦公布的錄取數據就不再是調檔分數線,而是錄取最低分,之所以在這里介紹調檔分數線,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我們考生和家長在參加高考咨詢或上網瀏覽文章時,還常常聽到或看到這一概念,二是有些高校在網站上還公布這一數據,為便于考生和家長理解這一概念,這里有必要敘述一下。三、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所謂最高分是指高校在招生年度,在某一招生地區錄取的成績最高一名考生的分數(分文史類、理工類,下同);最低分是指錄取最后一名考生的高考分數,平均分是指在這一地區錄取的所有考生的平均分數。注意:這里說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指的是在本地區的錄取數據,不是指全國的錄取數據,如果是全國的數據,對考生沒有任何意義。而有些個別高校恰恰公布的是全國的數據,考生和家長在使用這些數據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參照歷年錄取分數填報志愿的原則大家知道,現行的招生錄取辦法是根據考生的高考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的,擇優錄取的結果形成了高校各年度的錄取數據。因此,招生院校往年的錄取數據就成為考生填報志愿時的重要參考依據。一、使用歷年錄取數據的誤區每年招生錄取結束后,有關招生部門都收集、整理各校的錄取數據,于次年匯編成冊,供當年考生參考;也有很多家長在孩子進入高中以后就積極整理和研究歷年高校的錄取數據。但是有一個問題必須指出,很多考生和家長往往不會使用這些數據,在使用這些數據時存在很大誤區,主要表現是:1、只參考絕對錄取分數。有一些考生和家長,填報志愿的方法很簡單,今年考了500分,就去找上一年哪些高校是500分左右錄取的,然后就從這些學校中選擇,還有一些考生和家長雖然知道要多看幾年的分數,但只看絕對分數,不堪相對分數,比如重慶某重點中學有一位考生高考成績647分,他的夢想是報考北京大學。參考北京大學2002年—2004年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分別是633分、624分和633分。該同學的分數在北京大學三年的分數線之上,認為自己被錄取的可能性非常大,于是滿懷信心地填報了北京大學。結果當年高分考生很多,北京大學在重慶的最低錄取分數為649分,平均分為661分,該同學以2分之差,遺憾未被錄取。這種只參照絕對錄取分數填報志愿的考生和家長大有人在,其結果大部分是落榜。因為每年高考試題的難度是不同的,試題的難度系數不同,則相同的分數所表達的意義也就不同,況且,即使幾年的試題難度系數是一樣的,那么也會因為幾年中報考同一所學校的人數和錄取的人數的不同的而有所區別。因此,上年的錄取分數和今年的錄取分數之間是沒有任何可比性的,因此按照上年的錄取分數填報志愿是危險的。2、只使用一年的錄取數據。某高校去年超過控制線的錄取分數高,考生今年就不敢填報;相反,某個高校去年超過控制線的錄取分數低,今年大家就一窩蜂去填報,結果水漲船高,報考的人多了,高校錄取分數自然就提高了,很多考生吃虧上當,這也是一些高校出現“大小年”現象的主要原因。舉例說明,北京工商大學2005年在遼寧錄取分數分550分(大綜合),超過一本控制線20分,但2006在遼寧理科的錄取最低分為604分,高于一本控制分數線101分,錄取分數僅低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文科錄取分數為619分,高于一本控制分數線81分,僅低于北京大學,因此,僅參照上年錄取分數填報志愿也是危險的,因為一年的錄取數據不能準確反映高校招生的真實原貌,如果某高校上一年是“大年”,按照上年錄取分數填報這所學校,錄取的可能性最高,但往往浪費了分數,高分進了低檔次的學校,得不償失;如果該高校上一年是錄取“小年”,那么按照上一年錄取分數填報該校,今年就只能落榜!原因很簡單,上年是“小年”,今年是“大年”了,錄取分數提高了。因此,只參照一年的錄取數據填報志愿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也不會收到好的錄取效果。3、只參考最低分。很多考生和家長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只參考高校的最低分。如看前幾年某高校均是“壓線”錄取,因為今年自己的分數不高,大概也只能超過分數線就去填報,殊不知高校錄取分數的形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上幾年錄取分數低不等于今年錄取分數就一定低,上幾年錄取分數高不等于今年錄取分數就一定高。因為,很多情況下,高校的錄取分數是受考生的心理因素影響的,填報志愿的實踐中,很多考生和家長存在著“避高就低”的心理,上一年某學校錄取分數高,很多考生就不敢報考,結果因為報考的人數少了,近年的錄取分數就降低了,反之,看到某所學校上年錄取分數低,大家就蜂擁而至,結果因為報考的人數多,當年的錄取分數被大幅抬高。例如:長江大學2003、2004、2005年三年在遼寧(理科)均是壓線錄取,但2006年該校卻超過二本線44分,同樣的情況還有湖南工程學院、青海大學、天津農學院等,而另一些學校則正好相反,比如中南民族大學(文史類)2003-2006年的錄取分數一直很高,分別超過二本線45分、31分、11分和57分,到了2007年卻“壓線”錄取。所以只參考最低分也是不科學的。所以,考生要學會正確使用院校每年的錄取分數,要學會和掌握解讀這些參考數據的方法。二、使用歷年錄取數據的原則首先,使用高校的錄取分數,要參考幾年的,至少要參考三年的數據,不能只參照上一年的數據。因為某些高校上一年的數據往往有偶然性和欺騙性,比如‘大小年”的因素,某些高校公布的錄取分數包括定向生、特招生的成績,也有一些高校公布的最低分是經過“處理”的,目的是為吸引考生填報。所以一年的錄取數據不能準確反映高校招生的真實原貌,單憑上一年錄取數據填報志愿就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就不能把握高校的招生錄取趨勢,自然就不能準確預測高校的錄取分數,所以填報的志愿也不會準確;相反,使用多年的數據就可以剔除偶然因素,準確把握高校的招生錄取趨勢,使志愿更具準確性;其次,使用相對分數,不使用絕對分數。即將每年的錄取分數轉化為相對分數,具體辦法是用錄取分數減當年批次控制分數線所形成的“差值”相比較。這樣就為比較各年錄取數據提供了同一個參考平臺,既能夠準確反映某個高校歷年的錄取情況,也能夠準確確定各個高校之間的相對位置;第三,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要結合使用,特別重視使用平均分。最低分,是考生歷年進入該校的最低分數要求;平均分,意味著考生歷年進入高校所需要的平均水平,如果考生能夠處于這個位置,那該考生被錄取的可能性在不發生特別意外的情況下,基本上是百分之百??梢哉f,使用平均分就能很好避免“大小年”的影響。因此分析平均分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最高分,沒有研究的意義,因為我們總不至于希望考生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吧!第四,使用分專業的錄取數據要根據招生人數的情況具體分析。專業分數統計對各專業招生人數較多的學校具有一定意義,能夠準確反映專業的報考熱度,但對招生人數非常少的院校來說,其分專業的錄取分數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意義不大,不能作為能否填報某個專業的主要依據。如果卻是需要確定這所學校的某些專業的報考熱度,可以通過查閱該校在學校所在地區的分專業錄取分數情況,因為高校在本省投放的招生計劃多,數量大,生源穩定,所形成的分專業的錄取數據也就具有準確的參考價值。第五,使用高校歷年錄取分數,必須結合影響高校錄取分數形成的綜合因素進行分析。有關內容將在以后的章節中詳細論述?!半p分差”法妙解志愿迷題高考結束后,如何從上千所高校中選擇一所與考生分數相匹配的高校,即以最少的分數上一所最好的學校,相信是每一個考生和家長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首要問題。學校選擇準確了,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低分也可以上一所高層次的學校;如果選擇不準,即便超常發揮,高分也很有可能落榜。因此有人說"高考成功,60%靠實力,40%靠志愿"可見填報方法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根據考分選擇高校呢?作者經過對多年來龐雜的高考錄取信息進行分析發現:雖然各高校各年度的錄取分數發生較大變化,但每一所高校每一年超過批次控制分數線的分數卻比較穩定,一般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位置,即使波動也是有其規律性的,利用簡單的四則運算就可以大致預測出高校當年的錄取分數,從而使填報的高校與自己的高考分數相對應,即保證被錄取又不浪費分數。一、"雙分差法"是什么?在了解什么是“雙分差”法的概念之前,我們首先了解一些概念:“最低分差”:是各院校錄取最低分與同批次錄取控制線的差值,因此也叫“線上分差”,是當年考生被錄取的最低分數要求。例如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在遼寧省錄取最低分是582分,當年遼寧省的重點控制線是530分,則北京語言大學當年在遼寧省的錄取“最低分差”是582-530=52分?!捌骄植睢保菏歉髟盒d浫】忌钠骄謹蹬c同批次錄取控制線的分差,因此也叫“線上均差”。反映的是院校平均錄取成績高出同批次控制分數線的總水平。例如北京大學2005年在遼寧省錄取考生的平均分數是648分,當年遼寧省的重點控制線是530分,則北京大學2005年在遼寧省的錄取“平均分差”是648-530=118分。每一年各個院校在錄取當地都會形成錄取最低分與平均分,與同批次省控線相比較就會形成“最低分差”和“平均分差”。簡單地說,"雙分差"法就是以省控線為基準,以多年(至少三年)"平均分差"的均值為參照分數,定量測算目標學校當年的錄取分數,然后再根據高校多年(至少三年)"最低分差"的變化趨勢進行定性判斷,從而修正預測分數、篩選高校的方法。二、利用"平均分差"均值測算高校錄取分數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表述“平均分差”和高校錄取平均分之間的關系:Y=C+ΣXn/n(n≥3)Y:高校錄取平均分,X:平均分差,C:省控線。下面我們就通過實例來解釋公式的使用方法。以下是西安交通大學2003、2004、2005年在湖南省的錄取信息(理科):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該校錄取平均分Y569608607614該省錄取控制線C501541544547平均分差X68676367三年平均值∑X3/3(68+67+63)/3=66預測06年錄取分數66+547=613誤差613-614=-1可以看出,測算分數與實際分數只差一分。當然這樣的精確率屬于“小概率事件”,常見的情況是誤差達到10分左右,比如下面的兩個例子。湘潭大學在吉林省的錄取信息(文科)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該校錄取平均分Y517496513569該省錄取控制線C505474501559平均分差X12221210三年平均值∑X3/3(12+22+12)/3≈15預測05年錄取分數559+15=574誤差574-569=+5在這里,實際分數與預測分數的誤差是5分,屬于正常范圍內,也就是說,按照預測分數填報該校,就有七成以上的把握被錄取。如果碰到特殊情況,誤差還會大一些,但是大多屬于正誤差,比如下面的例子。北京外國語大學近幾年在浙江省的錄取信息(理科)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該校錄取平均分Y598662650621該省錄取控制線C508574550570平均分差X908810051三年平均值∑X3/3(90+88+100)/3≈93預測06年錄取分數570+93=663誤差663-621=42在這個例子當中,誤差達到了42分,確實有點離譜了。原因我們在后面說到“最低分差”的時候會詳細解釋。但是即便是以550作為省控線來填報該校,超出錄取平均分42多分,被錄取的希望那也不是一般地大,是相當地大。三、根據"最低分差"情況,分析考生填報志愿的心理因素,修訂預測分數。在上面的幾個例子當中,我們看到,單純按照“平均分差”均值來測算高校錄取分數,精確率確實無法保證。作者曾經對遼寧省的55所院校進行抽樣統計,發現測算分與實際錄取分相等的高校是1所,測算分超過高校實際錄取分10分以內的有10所,超過實際錄取分10-20分的有24所院校,超過30分以上的有17所。也就是說,按照“平均分差”均值來填報志愿,雖然勝算較大,但浪費了一定的分數,所以“性價比”不是最高的。這時就需要用“最低分差”對高校歷年錄取分數的走勢進行分析,修正“平均分差”得出的預測分數。錄取分數的走勢可分為上升型、下降型、平穩型和跳躍型四種,下面我們就來逐個分析。1.上升型走勢。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2003-2006年在遼寧?。ɡ砉ぃ╀浫〉摹白畹头植睢狈謩e是48、54、59、80,上升趨勢明顯。如圖1-5-1圖1-5-1對這類院校進行預測時要做好兩手準備:如果是招生宣傳或改名等因素引起的分數偏高,特別是錄取分數在連續幾年升高情況下,錄取分數多半會下降,套用經濟學的話來說,“虛假繁榮是不能長久維持的”;如果是因為院校實力強勁,考生報考踴躍引起分數居高不下的,那么在填報時就得悠著點,那是真老虎,不是紙老虎,考慮在預測分數上加些保底分吧!

事實上2007年該校理科錄取分數為600分,超過一本線81分,繼續保持上升勢頭。2.下降型走勢。比如山東大學近年在遼寧省的理工類錄取“最低分差”分別是57、40、22、0,屬于下降趨勢,如圖1-5-2。圖1-5-2 對于錄取分出現下降趨勢的院校,我們得看清這些院校分數下降的原因,是高校實力下降了,還是因為以前年度“虛火太盛”造成的。如果是后一種情況,那么預測當年錄取分數時,就得顧及分數的回升,而且預測的“分差”還要超過最高年份的。大量的數據表明,這類高校下一年度的錄取分數出現強勁反彈的概率很大。2007年山東大學理科錄取分數達到590分,超過一本線71分,出現強勁的反彈趨勢,是歷年來錄取分數最高的一年。3.平穩型的走勢。比如03、04、05、06年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在遼寧省的理科錄取“線上分差”分別為55、47、54、50,就屬于“平穩型”走勢。如圖1-5-3。圖1-5-3對這類平穩走勢的院校,我們完全可以參照“平均分”進行挑選。比如,按照本書介紹的預測的方法,北京二外(理科)的錄取分數應為:519+52=571。事實上該校2007年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為570分,低于我們的預測分數。對于平穩型的走勢的學校,有一種特殊情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就是歷年“壓線”錄取的學校。這類學校之所以歷年“壓線”錄取,是因為這類學?;虻靥幤h地區、或是那些農、林、礦等類型的學校,競爭力一般。但是這類學校對于那些分數剛剛夠線、以升學為先決條件的考生來講,無疑具有吸引力??忌x擇這類學校時,千萬要記住“看似安全的地方也許是最危險的地方”,說不定哪一年錄取分數就被抬高很多。例如,遼寧大學2003-2006年在遼寧二本文史類錄取的“最低分差”均為0分,結果2007年該校的文史類“最低分差”竟達23分,如圖1-5-4。圖1-5-42007年南陽師范學院、遼寧師范大學等院校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如圖1-5-5、圖1-5-6。圖1-5-5圖1-5-64.跳躍型走勢。比如南京審計學院2003-2007年在遼寧(理工)錄取的“最低分差”分別為4、105、15、82、165分,出現較大的“跳越”,如圖1-5-7圖1-5-7。南京審計學院遼寧(理工)錄取趨勢圖南京審計學院遼寧(理工)錄取趨勢圖410515113590204060801001202003200420052006年二本線上分差趨勢線平均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小年”現象(這里的“小年”是指當年錄取的“最低分差”低于“最低分差均值”很多的的情況,下同)??梢哉f這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比較難“下口”,但也并非完全沒有軟肋,在這里試舉一二,供參考。其一,出現“大小年”的學校大多是“種子選手”。以遼寧省招生為例,從2003年到2007年有北京化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東政法學院、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多所重點高校出現過“小年”現象。其二,處于熱點地區(北京、上海、南京、武漢等)的熱點高校,由于招生人數少,容易出現“大小年”現象。比如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北京物資學院、上海海事大學、南京審計學院等,“大小年”現象非常明顯;其三,最頂尖的大學一般不會出現“大小年”現象。比如說清華和北大,每年不知道有多少考生削尖了腦袋往里面擠,甚至還有不少人發下“非清華不上”“非北大不讀”的誓言,怎么能指望這些“巨無霸”陰溝里翻船呢?其四,本省的高校一般不會“暴出冷門”。原因很簡單,招生數量大,生源也穩定。其五,“大年”無規律可循。頭一年出現“大年”的高校并不意味著第二年就一定出現“小年”。“大年”可能出現1次,也可能連續出現多次。其六,“小年”只會出現1次,不會連續2年出現。其實說穿了,對“大小年”現象進行預測就是有點類似于風險投資:看準了,有可能低分高錄,“大發一筆”;萬一不小心看走眼,那就很有可能高分落榜,欲哭無淚。就以我們前面提到的北京外國語大學為例,2006年該校的實際錄取平均分與預測分數的誤差達到了42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該校03、04、05三年在浙江省錄取的“最低分差”持續飚升,分別為4、37、82分,由于錄取分數連年走高,很多考生和家長就不敢報考,結果該校2006年在的錄取分數(理)為574分,只在一本線上錄取,如圖1-5-8;圖1-5-8相反的情況是,重慶大學03、04、05年在浙江省理工類錄取的“線上分差”分別為20、7、0分,很多人看到該校近幾年的錄取分數持續低迷,就紛紛報考,結果2006年該校錄取分數出現強勁反彈,“線上分差”達到32分,遠遠超過了近幾年的錄取水平。如圖1-5-9。圖1-5-9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看到,一所學校錄取分數的走勢其實背后反映的是考生填報的心理因素,這些因素不僅僅受以往年度錄取分數的影響,也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在預測各院校當年的錄取分數時,要掌握充分的信息,綜合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四、友情提示"雙分差法"是建立在對自身成績的估計和對省控線的預測這個基礎上的,由于考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對以上兩個數據預測準確,因此在實際使用中,考生必須要留有余地,一方面在分數上要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在專業的具體選擇上,也要冷熱搭配,既要敢于報熱門專業,也要填報非熱門專業,甚至要服從專業調劑,這樣才能提高錄取的幾率?!熬刀ㄎ?,趨勢調整法”選擇高校我們在第四節介紹了利用“平均分差”均值計算高校錄取分數的方法,讀者在實際使用中會發現,有些高校在錄取結束后只公布錄取最低分,并不公布錄取平均分,這就為考生和家長預測下一年度的錄取分數帶來一定的困難。下面為讀者介紹“雙分差”法的簡易方法--“均值定位,趨勢調整法”。所謂“均值定位,趨勢調整法”就是利用學校多年(最少三年)的“最低分差”的平均值初步篩選高校,然后依然根據高校多年“最低分差”的變化趨勢即“線上分差趨勢圖”進行定性判斷,從而修正預測分數的一種方法。一、“均值定位”篩選高校所謂“均值定位”篩選學校就是根據考生當年超過某一批次控制分數線的分數(以下簡稱“考生線上分”)與各高校以前年度“最低分差”的均值(以下簡稱“最低分差均值”)相比較,“最低分差均值”低于“考生線上分”的高校即為初步篩選的目標。例如:考生小李是遼寧省2007年理科考生,高考估分成績是572分,一本線估計為520分,那么考生小李超過一本線的分數即“考生線上分”為572-520=52分。知道了小李“考生線上分"是52分,下一步就是要從所有一本A段高校中找出“最低分差均值”(理工)小于52分的高校。表:1-6-1是遼寧省2003-2006年部分高校(理工類)錄取情況一覽表。表:1-6-1錄取最低分數錄取分與一本控制線分差20062005200420032006200520042003均北京理工大學577530610601740527851中山大學(廣州)5705476025976717447451北京郵電大學583591614523806156049北京語言大學512582608608952508549上海外國語大學5355926155603262573747武漢大學503592615590062576747東南大學503594610571064524841北京交通大學548533609579453515639大連理工大學5565585905655328324239華北電力大學(北京)5525615925644931344139上海對外貿易學院5425525795863922216336華東師范大學525530614582220565934北京科技大學565555601527622543434南京航空航天大學5505625945424732361934西北工業大學5305635665622733353934重慶大學5355685765683238184533東北大學5425595835593929253632大連海事大學5435515915544021333131山東大學503552598580022405730蘇州大學533531611557301533430北京化工大學547539585560449273729華南理工大學5325785875332948291029中國傳媒大學503576580571046224829湖南大學543553567566402394329上海理工大學503545628553015703029中國藥科大學5205645745711734164829中央民族大學5165675815621337233928中南財經政法506572585562342273928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5255585705432228122027四川大學503552597570022394727電子科技大學545568584523423826027哈爾濱工程大學5295625785502632202726東北財經大學5285605875422530291926東北師范大學5245555765602125183725吉林大學529530580574260225125西安電子科技大學539559586529362928625華東理工大學547542597526441239325華東政法學院503569582557039243424武漢理工大學5355505825423220241924暨南大學535545567560321593723南京理工大學511562591541832331823西南財經大學5255585865342228281122蘭州大學5215535685601823103722中國醫科大學5205475905451717322222大連醫科大學5235585695512028112822中國海洋大學515560597525123039221華北電力大學(保定)518563585530153327721西南交通大學5145525705591122123620西南政法大學503564568560034103720深圳大學530553559552272312920石油大學(北京)516560562556133043320河海大學50756056755943093620中南大學503557576557027183420通過表1-6-1我們看到,“最低分差均值”小于52分的高校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是:北京理工大學、中山大學直至中南大學共53所。但是當我們仔細研究這53所學校歷年的錄取分數時就會發現,有些學校比如北京理工大學在2005年出現了錄取“小年”,當年該校只是“壓線”錄取,最低分差值為0分,北京交通大學于2005年也出現了錄取“小年”,最低分差值只有3分。我們在前面的章節中已經講到,“小年”的出現只是一種小概率事件,是高校招生錄取中出現的特殊情況,這種特殊情況的出現使學校的“最低分差”均值嚴重“縮水”,“最低分差均值”已不能準確反映學校在同一批次學校中所處的真實位置,所以,對于這類學校,我們在依據“最低分差均值”選擇學校時,必須對“最低分差均值”進行修正,還原學校錄取的真實水平。為提高預測的準確性,修正的方法采取按(n-1)年計算“最低分差均值”的方法。比如正常情況下我們計算北京交通大學“最低分差均值”的方法為:北京交通大學“最低分差均值”=(56+51+3+45)/4=39分,而采用修正值的計算方法為:北京交通大學“最低分差修正值”=(56+51+3+45)/3≈52分,比實際均值提高了13分,比較接近該校近幾年的“最低分差”值,如圖1-6-1。圖1-6-1所以采取修正值法可以有效剔除“小年”因素帶來的“最低分差均值”縮水的問題,使篩選出的學校更具錄取可能性。表1-6-2是修正后的遼寧省2003-2006年部分高校(理工類)錄取情況一覽表。表1-6-2錄取最低分錄取分與一本控制線分差20062005200420032006200520042003平均修正北京理工大學57753061060174052785168北京郵電大學58359161452380615604966北京語言大學51258260860895250854965武漢大學50359261559006257674762東南大學50359461057106452484155北京交通大學54853360957945351563952中山大學(廣州)570547602597671744745151上海外國語大學535592615560326257374747華東師范大學52553061458222056593446北京科技大學56555560152762254343445蘇州大學53353161155730153343039北京化工大學54753958556044927372939大連理工大學556558590565532832423939華北電力大學(北京)552561592564493134413939湖南大學54355356756640239432938中南財經政法50657258556234227392837上海對外貿易學院542552579586392221633636四川大學50355259757002239472736南京航空航天大學550562594542473236193434西北工業大學530563566562273335393434重慶大學535568576568323818453333吉林大學5295305805742602251253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53955958652936292862533華東理工大學54754259752644123932533華東政法學院50356958255703924342432東北大學542559583559392925363232大連海事大學543551591554402133313131暨南大學53554556756032159372331南京理工大學51156259154183233182330山東大學50355259858002240573030華南理工大學532578587533294829102929中國傳媒大學50357658057104622482929上海理工大學50354562855301570302929中國藥科大學520564574571173416482929中央民族大學516567581562133723392828中國海洋大學51556059752512303922128西南政法大學50356456856003410372027深圳大學53055355955227231292027石油大學(北京)51656056255613304332027電子科技大學54556858452342382602727河海大學5075605675594309362026中南大學50355757655702718342026哈爾濱工程大學529562578550263220272626東北財經大學528560587542253029192626東北師范大學524555576560212518372525武漢理工大學535550582542322024192424西南財經大學525558586534222828112222蘭州大學521553568560182310372222中國醫科大學520547590545171732222222大連醫科大學523558569551202811282222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525558570543222812202721華北電力大學(保定)51856358553015332772121西南交通大學514552570559112212362020通過上表我們看到,經過修正后的“線上分差均值”發生了變化,原來低于52分的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武漢大學、東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山大學等7所學校的“線上分差均值”均變為大于或等于52分。那么,在上面的小李的例子中,小李選擇學校的范圍也就應當相應剔除北京理工大學等7所高校。具體學校詳見表1-6-3。表1-6-3錄取最低分錄取分與一本控制線分差20062005200420032006200520042003平均修正上海外國語大學535592615560326257374747華東師范大學52553061458222056593446北京科技大學56555560152762254343445蘇州大學53353161155730153343039北京化工大學54753958556044927372939大連理工大學556558590565532832423939華北電力大學(北京)552561592564493134413939湖南大學54355356756640239432938中南財經政法50657258556234227392837上海對外貿易學院542552579586392221633636四川大學50355259757002239472736南京航空航天大學550562594542473236193434西北工業大學530563566562273335393434重慶大學535568576568323818453333吉林大學5295305805742602251253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53955958652936292862533華東理工大學54754259752644123932533華東政法學院50356958255703924342432東北大學542559583559392925363232大連海事大學543551591554402133313131暨南大學53554556756032159372331南京理工大學51156259154183233182330山東大學50355259858002240573030華南理工大學532578587533294829102929中國傳媒大學50357658057104622482929上海理工大學50354562855301570302929中國藥科大學520564574571173416482929中央民族大學516567581562133723392828中國海洋大學51556059752512303922128西南政法大學50356456856003410372027深圳大學53055355955227231292027石油大學(北京)51656056255613304332027電子科技大學54556858452342382602727河海大學5075605675594309362026中南大學50355757655702718342026哈爾濱工程大學529562578550263220272626東北財經大學528560587542253029192626東北師范大學524555576560212518372525武漢理工大學535550582542322024192424西南財經大學525558586534222828112222蘭州大學521553568560182310372222中國醫科大學520547590545171732222222大連醫科大學523558569551202811282222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525558570543222812202721華北電力大學(保定)51856358553015332772121西南交通大學514552570559112212362020二、根據高?!熬€上分差趨勢圖”,調整預測分數,剔除風險較大的學校所謂“趨勢調整法”就是在“均值定位”法基礎上,對經過利用《線上分差均值定位表》法所選出的目標高校作進一步篩選,篩選的方法就是利用各學校的“線上分差趨勢圖”,分析、剔除填報風險較大的高校,進一步縮小篩選范圍:(一)、剔除那些雖然沒有出現過錄取“小年”,但近年內出現或多次出現“線上分差”高于“考生線上分差”的學校。例如:大連理工大學,圖1-6-2.上海外國語大學圖1-6-圖1-6-圖1-6-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每所學校的錄取分數是不確定的,既然這些學校有的年份出現了“最低分差”高于“考生線上分差”的情況,說明這些學校的實力接近或高于考生的選擇,這類學校當年就仍然有可能出現高于“考生線上分差”的情況,所以被錄取的幾率存在不確定性。事實的情況是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最低錄取分數為572分,“最低分差”為53分,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錄取分數為697分,“最低分差”為78分,超過小李的“考生線上分差”52分;(二)、剔除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近年錄取分數持續走高的學校。一些學校之所以錄取分數逐年攀升,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學校綜合實力、就業率等等因素持續得到社會以及考生的認可,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是老牌名校,近幾年在遼寧的錄取分數就持續攀升,如圖1-6-4。像這類學校,在社會上具有極高的學術地位,大批畢業生成為社會的精英,哈工大的牌子已成為人才、高薪的代名詞,越來越多的考生以上哈爾濱工業大學為奮斗目標,況且該校還設有吸引高分二志愿考生的特殊政策,顯然,這類學校的錄取分數還會升高,因此,考生僅以靜態的“線上分差均值”作為當年報考該校的依據,顯然是危險的。況且,盡管按照我們的“趨勢理論”,該校的錄取分數一定會降低,但究竟是哪一年降低,相信沒有人會準確的預測,所以,考生不能以賭博的方式去報考這類學校。圖1-6-4(三)、剔除那些地處熱點地區、上一年錄取又出現“小年”的學校。比如天津工業大學在遼寧的錄取情況是:2006年該校錄取出現“小年”,而2007年錄取分數出現大幅反彈,“二本線上分差”超過前四年的最高的一年。2007年考生如果以前四年的“線上分差修正值”59分作為填報該校志愿的依據,則就會落榜,具體情況如圖1-6-5。當然,并不是所有地處熱點地區、上一年錄取又出現“小年”的學校都會出現此類情況,比如浙江工業大學文史類在遼寧的錄取情況,如圖1-6-6。2007年的“線上分差”就沒有超過該?!熬€上分差修正值”。因此,如何準確判斷這類地處熱點地區、上一年錄取又出現“小年”的學校的當年錄取分數情況,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如果考生不能很好的把握,到不如采取規避風險的措施,即放棄選擇。圖1-6-5圖1-6-6(四)、剔除那些行業背景強,背景行業發展迅速,有可能使錄取分數大幅提高的“專業類學校”。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經濟的發展、行業的興衰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考生填報高考志愿的方向,社會財富的分配效應、市場的導向對考生選擇學校和專業具有方向性的作用。1995年前后,國際貿易專業是最熱的,各個學校的國際貿易專業分數線都很高,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錄取分數一度與北大、清華不相上下,但近幾年隨著整個國際貿易行業的不景氣,各個高校的國際貿易專業隨之降溫。相反,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近幾年石油、電力等能源行業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納入國家優先發展戰略,行業得到迅速發展,員工社會地位和收入大幅提高,在此背景下,有越來越多的考生報考石油、電力院校,使這些院校的錄取分數水漲船高,錄取分數逐年提高,所以填報這類學校一定要留出充足的分數,否則就應果斷舍棄。下面是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近年“線上分差趨勢圖”,如圖1-6-7圖1-6-7該校2003-2006年在遼寧的錄取“最低分差”分別是41、34、31、49,“最低分差均值”是41分,低于小李的“考生線上分”52分,而且該校前幾年度的“最低分差”均未有超過“最低分差均值”的情況,符合我們篩選學校的標準,但考慮到近年媒體對電力行業高收入的報道,應當會有越來越多的考生報考電力院校,而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地處祖國的心臟北京,又是電力院校的“黃埔軍校”,報考應當炙手可熱,所以感到填報該校有一些風險,即使被錄取,被核心專業錄取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