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良垌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月考生物試卷(10月份)(解析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2分)在延慶官廳水庫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灰鶴在空中盤旋,魚兒在水中穿梭,螃蟹在泥灘上“橫行”。上面所描述的幾種動物()A.飛行、游泳、爬行 B.飛行、跳躍、游泳 C.奔跑、游泳、爬行 D.飛行、游泳、行走2.(2分)關于動物運動的意義,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有利于動物獲取食物 B.有利于擴大動物的分布范圍 C.有利于動物逃避敵害 D.有利于增大動物的體型3.(2分)以下結構不屬于人體運動系統的是()A.骨 B.關節 C.骨骼肌 D.血液4.(2分)一位爺爺走路時經常會出現膝蓋疼痛的現象,經檢查確診后,醫生在他的膝關節腔內注射了玻璃酸鈉溶液()A.滑液 B.關節頭 C.韌帶 D.關節囊5.(2分)關節結構中與其靈活性相適應的主要結構是()A.關節囊和關節腔 B.關節軟骨和滑液 C.關節頭和關節窩 D.韌帶和滑液6.(2分)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從運動系統的組成看,劃龍舟運動中起杠桿作用的是()A.骨 B.骨骼 C.骨骼肌 D.關節7.(2分)小王大笑時用力過猛,不慎上下頜不能合攏,造成脫臼。這是由于()A.關節頭從關節囊脫出 B.關節軟骨發生病變 C.關節窩從關節囊脫出 D.關節頭從關節窩脫出8.(2分)下列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骨、關節和骨骼肌之間關聯的是()A. B. C. D.9.(2分)下列與哺乳動物運動相關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運動系統由骨和肌肉組成 B.只要運動系統完好就能正常運動 C.骨骼肌舒張可以推開骨 D.伸肘動作需要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配合完成10.(2分)取一個完整的雞翅(已去除羽毛),用解剖剪除去皮膚后,可觀察到乳白色的結構連在不同的骨上。該結構是()A.關節囊 B.關節軟骨 C.肌腱 D.肌腹11.(2分)如圖為屈肘時的動作,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①附著在同一塊骨上 B.①為肱二頭肌,呈舒張狀態 C.②為肱三頭肌,呈收縮狀態 D.屈肘時,①收縮、②舒張12.(2分)當你做屈肘動作時,包括以下步驟:①相應的骨受到牽引②骨繞關節轉動③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興奮④骨骼肌收縮。這些步驟發生的正確順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13.(2分)人體的關節和骨骼肌在運動中所起的作用分別是()A.動力作用和支點作用 B.杠桿作用和動力作用 C.支點作用和杠桿作用 D.支點作用和動力作用14.(2分)上課鈴響了,小明同學推開門走進教室。有關小明完成該動作的說法正確的是()A.不需要消耗能量 B.此時肱二頭肌舒張 C.關節起動力的作用 D.只有運動系統的參與15.(2分)“告別童年,青春起航”,某校八年級同學舉行了少先隊離隊儀式()A.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完成 B.由骨骼肌牽引骨繞關節活動完成 C.敬隊禮時肱二頭肌處于舒張狀態 D.消耗的能量來源于肌細胞內有機物的分解16.(2分)提一桶水上樓,這時手臂上肌肉的狀態是()A.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收縮 B.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C.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D.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舒張17.(2分)在生活中難免出現意外情況,若骨折,經過正確的處理就能快速的恢復。在恢復過程中()A.骨松質 B.骨密質 C.骨膜 D.軟骨層18.(2分)人體骨的連結有多種形式。如圖所示脊椎骨間的連結形式是()A.活動的連結 B.半活動的連結 C.不活動的連結 D.關節19.(2分)骨的成分中有機物主要是()A.鈣鹽 B.糖類 C.鈉鹽 D.蛋白質20.(2分)下列動物行為中,與“鸚鵡學舌”本質相同的是()A.老馬識途 B.金雞報曉 C.蜜蜂采蜜 D.蜘蛛結網21.(2分)動物先天性行為的決定因素是()A.環境因素 B.后天“學習”所得 C.遺傳物質 D.生活經驗22.(2分)下列現象中,屬于動物先天性行為的是()①雄雞報曉②談虎色變③螳螂捕蟬④老馬識途⑤蜘蛛結網⑥孔雀開屏A.①③⑤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23.(2分)蚯蚓走迷宮經歷了大約200次的“嘗試與錯誤”,而小鼠經歷的“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要比蚯蚓少得多。這說明()A.動物越小“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少 B.動物越高等“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少 C.“嘗試與錯誤”是常見的先天性行為 D.動物越高等“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多24.(2分)下列有關動物行為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先天性行為由環境因素決定 B.后天學習行為通過遺傳獲得 C.有些動物沒有先天性行為 D.后天學習行為有利于動物的生存25.(2分)“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下列對“雄雞報曉”這種動物行為的解釋()A.該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 B.該行為是在生活中習得的 C.該行為向其他雞發出警報 D.該行為屬于雞的防御行為26.(2分)狼是典型的肉食性動物,優勢雄狼擔當組織和指揮捕獵,狼群分成幾個梯隊輪流作戰()A.遷徙行為 B.社會行為 C.領域行為 D.繁殖行為27.(2分)每年,黑頸鶴一般會于3月中下旬飛到繁殖地,10月中旬至11月再到達越冬地。這是黑頸鶴的()A.遷徙行為 B.覓食行為 C.防御行為 D.攻擊行為28.(2分)下列詩句中對動物的描述,體現了社會行為的是()A.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B.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C.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29.(2分)社會行為的特征包括()A.成員之間分工合作 B.有的種群既有分工又有等級制度 C.共同維持群體生活 D.上述三者30.(2分)下列敘述中,不屬于動物之間的信息交流的是()A.蜜蜂的舞蹈 B.鳥類的鳴叫 C.壁虎的斷尾 D.狒狒的面部表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31.(10分)如圖是人體的關節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在“[]”內填寫圖中標號,橫線上填寫相應的文字)。(1)脫臼是許多人都曾有過的經歷,脫臼是指[]從[]中脫落出來的現象。當我們做運動時,關節腔中的液體能減少兩骨之間的摩擦,關節軟骨可緩沖兩骨之間的撞擊力。把兩塊骨牢固地聯系在一起的是[]。(2)骨的運動要靠肌肉的牽拉。當骨骼肌受到神經傳來的刺激時,就會牽動繞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3)在運動中,關節既牢固又靈活,使關節靈活的結構是[],它能減小骨與骨之間的摩擦。32.(10分)仔細閱讀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隨著“江北水域”積極推進“生態城市”的建設,生態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來臨之前,東昌湖又見野鴨歸來。譽有“喜鵲之鄉”的東阿縣鵲巢星羅密布,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材料二:蠶農發現,雌雄蛾從繭中鉆出來,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爬到一起交配,因壽命短暫會失去傳宗接代的機會。雌雄蛾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們之間釋放的“氣味”和聞到的“氣味”實現的。材料三:隨著人類對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增強和對動物行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們發現很多野生動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一些重要行為丟失,如野馬只會在水槽中飲水。為了恢復野馬在野生條件下飲水的能力,一步步誘導野馬去水坑飲水,從而恢復野馬的野外生存能力。(1)材料一中列舉了2種生物的不同行為,即野鴨的行為和喜鵲的行為。從動物行為獲得途徑看,它們屬于行為,這種行為是由動物體內的決定的。(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氣味”爬到一起,這種“氣味”在生物學上叫做性外激素,這一實例表明了動物個體之間能夠進行。(3)動物的運動形式多種多樣,材料一中喜鵲的運動方式為。(4)材料三中的人類對野馬進行野外飲水訓練,野馬所形成的水坑飲水行為屬于行為,這種行為主要是由調節的,大腦皮層越發達,動物的這種能力就越。(5)學習行為對動物有什么意義?。33.(10分)糖尿病是種“富貴病”“現代病”,也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疾病。古印度的醫生們就注意到,有一些患者的尿液會吸引大量的螞蟻,他們發現這些患者的尿液中含糖量很高。小明由此思考:螞蟻是否喜歡吃甜食?于是設計了如下“探究螞蟻是否喜歡甜的食物”的實驗:材料用具:捕捉同一蟻洞的10只螞蟻,紙盒一個,鑷子一個,糖水、清水各一小杯。實驗步驟:①取兩塊大小相同的干棉花團,分別放入盛有等量糖水、清水的小杯中浸濕,然后用鑷子分別取出棉花團(如圖所示)②將10只螞蟻放在紙盒的另一側。③30分鐘后,觀察并記錄螞蟻的取食情況。請根據實驗設計回答下列問題:(1)捕捉同一蟻洞中螞蟻的目的是。(2)這個實驗的假設是,這個實驗的變量是。(3)如果有較多的螞蟻在含糖水的棉花團處聚集,則說明。(4)如果小明在進行第②步操作時,只捉了1只螞蟻進行實驗,你認為其得到的實驗結論(填“可信”或“不可信”),其原因是。(5)小明探究的這種行為是螞蟻的行為,從來源分析這種行為是螞蟻的行為。A.防御B.覓食C.社會D.繁殖E.先天性F.學習(6)根據日常生活經驗,你還能提出與螞蟻獲取食物有關的問題是(提出一個即可)。34.(10分)為探究哺乳動物的運動原理,菜同學用一顆圖釘[①]、兩條橡皮筋[②、④]和兩片長方形的硬紙板[③、⑤]制作了一個肌肉牽動骨運動的模型,如圖1所示(1)①代表,③和⑤代表。如果用該模型模擬人體膝跳反射時小腿的突然抬起,則小腿的運動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此時序號②模擬的肌肉。(填“收縮”或“舒張”)(2)健康人體的運動受調控,圖2是某患者上臂肌肉損傷,借助氣動人工肌肉實現了運動,模擬肌肉收縮或舒張。該患者受損的肌肉是,氣動人工肌肉充氣時可實現(填“屈肘”或“伸肘”)運動。圖3為長骨的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3)用解剖刀從新鮮長骨的表面局部分離出一層膜,這就是圖中的[⑤]。(4)仔細觀察縱剖開的長骨,在骨干部分,骨質致密,它使骨變得致密而堅硬。骨髓為(填圖中標號)。(5)骨的成分包括。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2分)在延慶官廳水庫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灰鶴在空中盤旋,魚兒在水中穿梭,螃蟹在泥灘上“橫行”。上面所描述的幾種動物()A.飛行、游泳、爬行 B.飛行、跳躍、游泳 C.奔跑、游泳、爬行 D.飛行、游泳、行走【分析】動物因種類不同,生存環境各異,其運動方式也大相徑庭,動物運動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飛行、奔跑、跳躍、行走、爬行、蠕動、游泳等方式。【解答】解:灰鶴的前肢變成翼,運動方式是飛行,用鰭游泳,運動方式是爬行,A正確。故選:A。【點評】動物的運動方式多種多樣,不同的動物運動方式不同,可根據具體情況分析。2.(2分)關于動物運動的意義,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有利于動物獲取食物 B.有利于擴大動物的分布范圍 C.有利于動物逃避敵害 D.有利于增大動物的體型【分析】絕大多數的動物都能夠依靠運動尋找和攝取食物,遷移到適宜的棲息場所,并有效地躲避天敵的危害。【解答】解:動物的運動對動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動物通過運動,以利于有利于逃避敵害,有利于動物尋找配偶和繁衍種族。可見。故選:D。【點評】解答此題要掌握動物運動的意義。3.(2分)以下結構不屬于人體運動系統的是()A.骨 B.關節 C.骨骼肌 D.血液【分析】人的運動系統包括骨、骨連結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連接起保護作用,骨、關節和骨骼肌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統的協調下共同完成的。【解答】解:人的運動系統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連接、半活動連接和不活動連接。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種,分別附著在相鄰的兩塊骨上,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里面有許多血管和神經。所以、關節和骨骼肌組成,不屬于人體運動系統的是血液。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人體運動系統的組成。4.(2分)一位爺爺走路時經常會出現膝蓋疼痛的現象,經檢查確診后,醫生在他的膝關節腔內注射了玻璃酸鈉溶液()A.滑液 B.關節頭 C.韌帶 D.關節囊【分析】關節的結構示意圖:【解答】解:關節包括關節面、關節囊。關節面包括關節頭和關節窩,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關節囊是附著在關節面周圍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結締組織囊。關節囊圍成的密閉空腔叫關節腔,滑液能減少骨與骨之間摩擦,玻璃酸鈉溶液的作用相當于關節內的滑液。故選:A。【點評】解題的關鍵是知道關節的結構及功能等。5.(2分)關節結構中與其靈活性相適應的主要結構是()A.關節囊和關節腔 B.關節軟骨和滑液 C.關節頭和關節窩 D.韌帶和滑液【分析】關節是指骨與骨之間能夠活動的連接,由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三部分組成,既靈活又牢固。【解答】解:使關節運動靈活的結構特點是:關節面上覆蓋著一層表面光滑的關節軟骨,可減少運動時兩骨間關節面的摩擦和緩沖運動時的震動,滑液有潤滑關節軟骨的作用,使關節的運動靈活自如;使關節牢固的結構特點是:關節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韌帶。堅韌的關節囊包繞整個關節。故選:B。【點評】關鍵是把握關節的結構和功能。6.(2分)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從運動系統的組成看,劃龍舟運動中起杠桿作用的是()A.骨 B.骨骼 C.骨骼肌 D.關節【分析】人的運動系統包括骨骼和骨骼肌組成,骨骼是骨和骨連接(主要是關節)的統稱,骨在運動中起杠桿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據此解答。【解答】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繞著關節活動。在運動中,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故選:A。【點評】人體完成一個運動都要有神經系統的調節,有骨、骨骼肌、關節的共同參與,多組肌肉的協調作用,才能完成。7.(2分)小王大笑時用力過猛,不慎上下頜不能合攏,造成脫臼。這是由于()A.關節頭從關節囊脫出 B.關節軟骨發生病變 C.關節窩從關節囊脫出 D.關節頭從關節窩脫出【分析】關節包括關節面、關節腔、關節囊三部分。關節面又分為關節頭和關節窩,在關節頭和關節窩的表面都覆蓋著光滑的關節軟骨。如圖:【解答】解:脫臼就是關節頭從關節窩里脫落出來。小王大笑時由于用力過猛,導致上下頜不能合攏。故選:D。【點評】關節的結構是考查的重點,可結合著關節的結構示意圖掌握。8.(2分)下列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骨、關節和骨骼肌之間關聯的是()A. B. C. D.【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縮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將骨推開,因此一個動作的完成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共同完成的。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兩部分組成,同一塊骨骼肌的兩端跨過關節分別固定在兩塊不同的骨上。【解答】解:A、兩塊肌肉沒有跨越關節。B、兩組肌肉跨越了一個關節,正確。C、兩塊肌肉沒有跨越關節。D、關節沒有關節窩,分別固定在三塊不同的骨上。故選:B。【點評】在運動中,神經系統起調節作用,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也有說樞紐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9.(2分)下列與哺乳動物運動相關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運動系統由骨和肌肉組成 B.只要運動系統完好就能正常運動 C.骨骼肌舒張可以推開骨 D.伸肘動作需要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配合完成【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收縮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解答】解:A、運動系統由骨,關節是骨連結的主要形式。B、運動除了需骨、肌肉配合外,此外運動消耗的能量與消化系統,B錯誤。C、骨骼肌有受神經刺激而收縮的特性,C錯誤。D、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D正確。故選:D。【點評】回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運動的完成和運動系統的組成。10.(2分)取一個完整的雞翅(已去除羽毛),用解剖剪除去皮膚后,可觀察到乳白色的結構連在不同的骨上。該結構是()A.關節囊 B.關節軟骨 C.肌腱 D.肌腹【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間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縮;肌腱是骨骼肌兩端較細的部分,跨關節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轉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解答】解:A.關節囊是附著在關節面周圍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結締組織囊。B.關節面表面覆有一層關節軟骨,B錯誤。C.肌腱是骨骼肌兩端較細的部分,有固定作用,用解剖剪除去皮膚后,C正確。D.肌腹是骨骼肌中間較粗的部分,D錯誤。故選:C。【點評】解答此題要掌握人體運動系統的相關知識。11.(2分)如圖為屈肘時的動作,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①附著在同一塊骨上 B.①為肱二頭肌,呈舒張狀態 C.②為肱三頭肌,呈收縮狀態 D.屈肘時,①收縮、②舒張【分析】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推開骨,所以與骨相連的肌肉至少有兩組,相互配合完成各種活動。做屈肘動作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牽引骨繞肘關節而屈肘。圖中①肱二頭肌,②肱三頭肌。【解答】解:A、一塊骨骼肌至少附著在兩塊骨上,A錯誤。BCD、圖中屈肘時,②肱三頭肌舒張,D正確。故選:D。【點評】人體完成一個運動都要有神經系統的調節,有骨、骨骼肌、關節的共同參與,多組肌肉的協調作用,才能完成。12.(2分)當你做屈肘動作時,包括以下步驟:①相應的骨受到牽引②骨繞關節轉動③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興奮④骨骼肌收縮。這些步驟發生的正確順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分析】人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縮,并且牽引了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而完成的。【解答】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繞著關節活動。在運動中,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這些步驟發生的正確順序是③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興奮、:①相應的骨受到牽引。故選:C。【點評】人體完成一個運動都要有神經系統的調節,有骨、骨骼肌、關節的共同參與,多組肌肉的協調作用,才能完成。13.(2分)人體的關節和骨骼肌在運動中所起的作用分別是()A.動力作用和支點作用 B.杠桿作用和動力作用 C.支點作用和杠桿作用 D.支點作用和動力作用【分析】人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縮,并且牽引了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而完成的。【解答】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繞著關節活動。在運動中,骨骼肌起動力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故選:D。【點評】熟記骨、關節、骨骼肌的協調配合與運動的產生及其之間關系。14.(2分)上課鈴響了,小明同學推開門走進教室。有關小明完成該動作的說法正確的是()A.不需要消耗能量 B.此時肱二頭肌舒張 C.關節起動力的作用 D.只有運動系統的參與【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但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將骨推開,因此一個動作的完成總是由至少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共同完成的。【解答】解:AD.推門等運動并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運動所需的能量、呼吸系統,AD錯誤。B.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將骨推開,共同完成的,肱二頭肌收縮;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推開門走進教室的動作是伸肘,B正確。C.人體能產生運動,再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關節起支點作用,C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骨、關節和骨骼肌的協調配合以及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難度一般。15.(2分)“告別童年,青春起航”,某校八年級同學舉行了少先隊離隊儀式()A.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完成 B.由骨骼肌牽引骨繞關節活動完成 C.敬隊禮時肱二頭肌處于舒張狀態 D.消耗的能量來源于肌細胞內有機物的分解【分析】人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縮,并且牽引了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而完成的。【解答】解:A.運動的產生是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完成的,身體的這部分就可能會癱瘓,A正確。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C.敬隊禮時上肢處于屈肘狀態,C錯誤。D.完成敬隊禮動作要消耗能量,D正確。故選:C。【點評】熟記骨、關節、骨骼肌的協調配合與運動的產生及其之間關系是解答此題的關鍵。16.(2分)提一桶水上樓,這時手臂上肌肉的狀態是()A.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收縮 B.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C.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D.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舒張【分析】本題考查骨、關節和骨骼肌的協調配合.人體完成一個運動都要有神經系統的調節,有骨、骨骼肌、關節的共同參與,多組肌肉的協調作用,才能完成.【解答】解:骨的位置的變化產生運動,但是骨本身是不能運動的。骨骼肌包括中間較粗的肌腹和兩端較細的肌腱(乳白色)。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因此一個動作的完成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提一桶水上樓。故選:A。【點評】解此類題時,可以拿自己做“模特”進行現場“體驗”,從中獲取信息達到解題的目的.17.(2分)在生活中難免出現意外情況,若骨折,經過正確的處理就能快速的恢復。在恢復過程中()A.骨松質 B.骨密質 C.骨膜 D.軟骨層【分析】骨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解答】解:骨的生長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骨的長長與長粗。骨表面的骨膜內層有成骨細胞,對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用。故選:C。【點評】理解和掌握骨的結構和生長是關鍵。18.(2分)人體骨的連結有多種形式。如圖所示脊椎骨間的連結形式是()A.活動的連結 B.半活動的連結 C.不活動的連結 D.關節【分析】骨和骨之間的連接叫骨連結,骨連結有三種形式,關節是骨連結的主要形式。【解答】解:骨連接是骨與骨之間的連接,有不活動的骨連結(如顱骨間的連結),可見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掌握骨的連結方式是解題的關鍵。19.(2分)骨的成分中有機物主要是()A.鈣鹽 B.糖類 C.鈉鹽 D.蛋白質【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機物(骨膠原蛋白)和無機物,其物理特性表現為彈性和硬度,有機物能燃燒,無機鹽溶于某些酸.【解答】解:骨的成分中有機物主要是骨膠原蛋白。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理解掌握骨的成分20.(2分)下列動物行為中,與“鸚鵡學舌”本質相同的是()A.老馬識途 B.金雞報曉 C.蜜蜂采蜜 D.蜘蛛結網【分析】(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2)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解答】解:金雞報曉、蜜蜂采蜜,屬于先天性行為,屬于學習行為。故選:A。【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特點。21.(2分)動物先天性行為的決定因素是()A.環境因素 B.后天“學習”所得 C.遺傳物質 D.生活經驗【分析】(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不會喪失。(2)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解答】解: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特點。22.(2分)下列現象中,屬于動物先天性行為的是()①雄雞報曉②談虎色變③螳螂捕蟬④老馬識途⑤蜘蛛結網⑥孔雀開屏A.①③⑤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分析】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如蜘蛛結網等;學習行為是在體內的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如小狗做算術題等。【解答】解:①雄雞報曉、③螳螂捕蟬、⑥孔雀開屏,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②談虎色變、都是動物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屬于學習行為。故選:A。【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特點。23.(2分)蚯蚓走迷宮經歷了大約200次的“嘗試與錯誤”,而小鼠經歷的“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要比蚯蚓少得多。這說明()A.動物越小“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少 B.動物越高等“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少 C.“嘗試與錯誤”是常見的先天性行為 D.動物越高等“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多【分析】(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又稱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結網、親鳥育雛等。(2)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如鸚鵡學舌、海豹表演、小狗鉆火圈等。【解答】解:ABD.一般來說,學習行為越復雜,嘗試犯錯的次數越少。小鼠屬于哺乳動物,小鼠比蚯蚓高等,小鼠經歷的“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要比蚯蚓少得多,AD錯誤。C.“嘗試與錯誤”是動物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境因素的影響,屬于學習行為。故選:B。【點評】掌握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區別是解題的關鍵。24.(2分)下列有關動物行為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先天性行為由環境因素決定 B.后天學習行為通過遺傳獲得 C.有些動物沒有先天性行為 D.后天學習行為有利于動物的生存【分析】(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行為,不會喪失.(2)后天性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解答】解:A、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是由遺傳因素所決定的;B、后天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B錯誤;C、動物行為是生物進行的從外部可察覺到的有適應意義的活動,都是動物行為,還包括靜止的姿勢、發聲。動物的行為有多種,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D、后天學習行為有利于動物的生存。故選:D。【點評】明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特點即能正確答題.25.(2分)“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下列對“雄雞報曉”這種動物行為的解釋()A.該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 B.該行為是在生活中習得的 C.該行為向其他雞發出警報 D.該行為屬于雞的防御行為【分析】(1)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行為,不會喪失。(2)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解答】解:結合分析可知,“雄雞報曉”這種動物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動物的行為主要受神經系統的調節,A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特點。26.(2分)狼是典型的肉食性動物,優勢雄狼擔當組織和指揮捕獵,狼群分成幾個梯隊輪流作戰()A.遷徙行為 B.社會行為 C.領域行為 D.繁殖行為【分析】社會行為是一些營群體生活的動物,群體內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分工,共同維持群體生活的行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體中還會形成等級,如草原上的雄性頭羊總是優先占領配偶。【解答】解:狼是一些營群體生活的動物,群體內形成一定的組織,并形成等級。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社會行為的特征。27.(2分)每年,黑頸鶴一般會于3月中下旬飛到繁殖地,10月中旬至11月再到達越冬地。這是黑頸鶴的()A.遷徙行為 B.覓食行為 C.防御行為 D.攻擊行為【分析】動物在其生活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們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動,稱為動物的行為,如取食行為、防御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攻擊行為等。【解答】解:遷徙行為是指某種動物或鳥類中的某些種類和其它動物,每年春季和秋季、沿相對固定的路線,年,黑頸鶴一般會于3月中下旬飛到繁殖地,這種現象是屬于季節節律的遷徙行為。故選:A。【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動物的各種行為。28.(2分)下列詩句中對動物的描述,體現了社會行為的是()A.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B.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C.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分析】社會行為是指一些營群體生活的動物,群體內部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分工,共同維持群體生活的行為。【解答】解:A、“幾處早鶯爭暖樹,沒有組織和分工,A錯誤。B、天高云淡,有首領、協調內部成員之間的關系,屬于社會行為。CD、留連戲蝶時時舞,荷才露尖尖角,成員間沒有明確的分工,CD錯誤。故選:B。【點評】關鍵是掌握社會行為的特征。29.(2分)社會行為的特征包括()A.成員之間分工合作 B.有的種群既有分工又有等級制度 C.共同維持群體生活 D.上述三者【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社會行為.解答時可以從社會行為的特點方面來切入.【解答】解:社群行為是群體內形成了一定的組織,成員間有明確分工的動物群集行為。如猩猩有嚴格的“等級制度”有首領、協調內部成員之間的關系,因此屬于社會行為、雄蜂,個體之間有分工、密切合作才能維持群體的正常生存,因此屬于社會行為。故選:D。【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社會行為的特點.30.(2分)下列敘述中,不屬于動物之間的信息交流的是()A.蜜蜂的舞蹈 B.鳥類的鳴叫 C.壁虎的斷尾 D.狒狒的面部表情【分析】動物通訊是動物間的信息交流,常表現為一個動物借助自身行為或身體標志作用于其他動物(同種或異種)的感覺器官從而改變后者的行為。【解答】解:動物之間通過動作、聲音、性外激素等進行信息交流,屬于群體中的信息交流、狒狒的面部表情都屬于同種個體之間的信息交流,屬于防御行為。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解答此題要掌握動物通訊的相關知識。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31.(10分)如圖是人體的關節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在“[]”內填寫圖中標號,橫線上填寫相應的文字)。(1)脫臼是許多人都曾有過的經歷,脫臼是指[1]關節頭從[4]關節窩中脫落出來的現象。當我們做運動時,關節腔中的液體能減少兩骨之間的摩擦,關節軟骨可緩沖兩骨之間的撞擊力。把兩塊骨牢固地聯系在一起的是[2]關節囊。(2)骨的運動要靠肌肉的牽拉。當骨骼肌受到神經傳來的刺激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3)在運動中,關節既牢固又靈活,使關節靈活的結構是[5]關節軟骨,它能減小骨與骨之間的摩擦。【分析】關節一般由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三個部分組成,關節面包括關節頭和關節窩。圖中:1關節頭;2關節囊;3關節腔;4關節窩;5關節軟骨。【解答】解:(1)脫臼是1關節頭從4關節窩滑脫出來的現象,是由于進行體育運動或從事體力勞動。6關節囊為結締組織,把兩塊骨牢固聯系在一起的,使關節牢固。(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于是軀體就產生運動,因此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3)關節面上覆蓋一層表面光滑的5關節軟骨,可減少運動時兩骨間關節面的摩擦和緩沖運動時的震動。故答案為:(1)1關節頭;5關節窩。(2)關節;兩。(3)5關節軟骨。【點評】明確關節的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即能正確答題。32.(10分)仔細閱讀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隨著“江北水域”積極推進“生態城市”的建設,生態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來臨之前,東昌湖又見野鴨歸來。譽有“喜鵲之鄉”的東阿縣鵲巢星羅密布,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材料二:蠶農發現,雌雄蛾從繭中鉆出來,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爬到一起交配,因壽命短暫會失去傳宗接代的機會。雌雄蛾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們之間釋放的“氣味”和聞到的“氣味”實現的。材料三:隨著人類對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增強和對動物行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們發現很多野生動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一些重要行為丟失,如野馬只會在水槽中飲水。為了恢復野馬在野生條件下飲水的能力,一步步誘導野馬去水坑飲水,從而恢復野馬的野外生存能力。(1)材料一中列舉了2種生物的不同行為,即野鴨的遷徙行為和喜鵲的繁殖行為。從動物行為獲得途徑看,它們屬于先天性行為,這種行為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氣味”爬到一起,這種“氣味”在生物學上叫做性外激素,這一實例表明了動物個體之間能夠進行信息交流。(3)動物的運動形式多種多樣,材料一中喜鵲的運動方式為飛行。(4)材料三中的人類對野馬進行野外飲水訓練,野馬所形成的水坑飲水行為屬于學習行為,這種行為主要是由神經系統調節的,大腦皮層越發達,動物的這種能力就越強。(5)學習行為對動物有什么意義?大大增強了動物適應復雜多變的外界環境的能力,對動物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義。【分析】動物行為是生物進行的從外部可察覺到的有適應意義的活動。動物行為不僅包括身體的運動,還包括靜止的姿勢、體色的改變或身體標志的顯示、發聲,以及氣味的釋放等。根據動物行為獲得的途徑,動物行為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學習行為。根據動物行為的功能可以分為防御行為、覓食行為、攻擊行為、繁殖行為等。【解答】解:(1)根據動物行為獲得的途徑,動物行為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學習行為,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不會喪失。后天性行為是動物出生后,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即野鴨的遷徙行為和喜鵲的繁殖行為,它們都是動物生來就有的。(2)動物通訊是動物間的信息交流,常表現為個體通過釋放一種或是幾種刺激性信號。動物通過動作、氣味,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氣味”爬到一起,利用性外激素等進行信息交流。(3)動物運動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飛行、跳躍、爬行、游泳等方式。(4)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材料中人們對野馬進行了野外飲水訓練。參與這種行為的主要方式是條件反射,而且大腦皮層越發達。(5)學習行為對動物來說,大大增強了動物適應復雜多變的外界環境的能力。故答案為:(1)遷徙;繁殖;遺傳物質。(2)信息交流。(3)飛行。(4)學習;神經系統;強。(5)大大增強了動物適應復雜多變的外界環境的能力,對動物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義。【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動物行為特點和產生途徑。33.(10分)糖尿病是種“富貴病”“現代病”,也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疾病。古印度的醫生們就注意到,有一些患者的尿液會吸引大量的螞蟻,他們發現這些患者的尿液中含糖量很高。小明由此思考:螞蟻是否喜歡吃甜食?于是設計了如下“探究螞蟻是否喜歡甜的食物”的實驗:材料用具:捕捉同一蟻洞的10只螞蟻,紙盒一個,鑷子一個,糖水、清水各一小杯。實驗步驟:①取兩塊大小相同的干棉花團,分別放入盛有等量糖水、清水的小杯中浸濕,然后用鑷子分別取出棉花團(如圖所示)②將10只螞蟻放在紙盒的另一側。③30分鐘后,觀察并記錄螞蟻的取食情況。請根據實驗設計回答下列問題:(1)捕捉同一蟻洞中螞蟻的目的是保持變量唯一。(2)這個實驗的假設是螞蟻喜歡(不喜歡)甜的食物,這個實驗的變量是糖。(3)如果有較多的螞蟻在含糖水的棉花團處聚集,則說明螞蟻喜歡甜的食物。(4)如果小明在進行第②步操作時,只捉了1只螞蟻進行實驗,你認為其得到的實驗結論不可信(填“可信”或“不可信”),其原因是用一只螞蟻進行實驗,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住宅區消防設施安裝承包合同書
- 規范的車輛租賃合同協議書
- 居間合同范本
- 企業級軟件解決方案外包合同
- 客遺處理培訓
- 北京天拓堅成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年會活動策劃方案
- 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新教材統編版)《離騷》節選知識點+專項練習(解析版)
- 臨時員工合同協議書
- 2024年中考數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專題29 函數綜合壓軸題(32題)(學生版)
- 護膚品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考試題庫匯編
- 2025年長春汽車職業技術大學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參考答案
- 零工驛站外包協議書7篇
- 幼兒園獲獎公開課:大班語言《我是霸王龍》微課件
- 2025年河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高校畢業生招聘180人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山西省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年江蘇省張家港市文化中心管委辦招聘3人歷年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含答案
- 私募股權投資風險識別技術-深度研究
- 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排油煙管道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