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服務與金融資管產品增值稅分析_第1頁
跨境服務與金融資管產品增值稅分析_第2頁
跨境服務與金融資管產品增值稅分析_第3頁
跨境服務與金融資管產品增值稅分析_第4頁
跨境服務與金融資管產品增值稅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年9月READ

&

DELETE

BEFORE

USINGIfreplacingthepattern/photoonthisslide,first,

clickonanddeletethepattern/photo.Then,click

ontheiconintheplaceholdertoselectanew

image.Sizeandcropif/asneeded.Finalimageis

7.5”/190.5mmtallx7.5”/190.5mmwide.Use

images

fromour

library.增值稅若干重點問題分析及立法展望PwC背景介紹李慧嵩女士自2005年起從事稅收相關工作,就職于上海市稅務系統12年,在上海市局貨物和勞務稅處工作期間,分管增值稅管理和營改增工作,具有豐富的間接稅工作經驗。自2017年4月起加入普華永道。相關經驗參與上海市營改增從可行性分析開始到全面推進的全過程,曾多次為上海市稅務局起草營改增

落實文件、分析報告、文件解讀、政策執行口徑、行業調研報告等,并提出相關建議上報總局。在各行業增值稅政策的執行過程中,參與起草落實增值稅政策的地方性文件和口徑,開展行業調研。多次參加總局及上海市局的營改增、增值稅管理和發票管理的集中辦公。多次執筆上海市委市府、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營改增相關重點課題。多次在《中國稅務報》發表營改增相關文章,參與并撰寫的稽查案例入選《稅務稽查案例精選》(中國市場出版社)。2016年3-9月,公派至香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加入普華永道后,參與多個增值稅、營改增、出口退免稅、增值稅發票相關項目,與各級稅務機關均有良好的溝通。專業資質李慧嵩女士是上海財經大學稅收專業碩士研究生李慧嵩女士是中國律師,中國注冊稅務師李慧嵩女士是全國稅務系統領軍人才(第二批稽查專業)李慧嵩稅務高級經理上海電話:

86

(21)

23232895傳真:

86

(21)

23238800電子郵箱:

lisa.hs.li@cn.pwc.com目錄第一部分增值稅深化改革及立法展望第二部分跨境服務增值稅探討第三部分金融資管產品增值稅探討增值稅深化改革及立法展望增值稅改革歷程增值稅深化改革的影響增值稅深化改革的主要內容增值稅未來立法展望1.1增值稅改革歷程增值稅深化改革的影響增值稅深化改革的主要內容增值稅未來立法展望增值稅改革歷程營改增1994年2012年貨物勞務增值稅營業稅服務不動產無形資產2012年1月上海“1+6”行業試點2013年8月全國“1+7”行業試點2014年全國試點范圍兩次擴大2016年5月全國全行業覆蓋持續推進鞏固完善共發布政策性補充文件20余份共發布操作性補充文件50余份2017年繼續推進營改增、簡并增值稅稅率2018年降低稅率、統一小規模納稅人標準2019年再降稅率、其他配套措施(如加計抵減)2017年兩稅并行2018年2016年2019年增值稅深化改革PwC增值稅改革歷程(續)2018.05.01財稅[2018]32號將17%增值稅稅率降至16%,將11%

增值稅稅率降至10%。PwC2019.04.01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14號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15號2016.05.01財稅[2016]36號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2012.01.01財稅[2011]110號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正式啟動2017.07.01財稅[2017]37號簡并增值稅稅率結構,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1.2增值稅改革歷程增值稅深化改革的影響增值稅深化改革的主要內容增值稅未來立法展望2019年增值稅深化改革的主要影響減稅,預計8000-12000億鼓勵制造業發展,刺激消費增長力保各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完善稅制,為增值稅立法創造更好的條件PwC2019年增值稅深化改革的主要影響(續)對于經濟的影響:助力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提升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降低市場主體負擔利于擴大再投資利于拉動國內消費PwC1.3增值稅改革歷程增值稅深化改革的影響增值稅深化改革的主要內容增值稅未來立法展望增值稅稅率下調原適用16%稅率應稅項目的稅率

降低至13%原適用10%稅率應稅項目的稅率

降低至9%原適用

6%稅率應稅項目的稅率 保持6%不變主要內容為下一步稅率三檔并兩檔打下基礎財政收入穩定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主要考慮因素PwCPwC稅率變化表(1/2)稅目范圍老稅率新稅率銷售貨物/進口貨物一般貨物16%13%低稅率貨物(如農產品、自來水、圖書、飼料等)10%9%銷售勞務加工、修理修配16%13%銷售服務1.交通運輸服務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無運輸工具承運10%9%2.郵政服務郵政普遍服務、郵政特殊服務、其他郵政服務10%9%3.電信服務基礎電信服務10%9%增值電信服務6%6%4.建筑服務工程服務、安裝服務、修繕服務、裝飾服務、其他建筑服務10%9%5.金融服務貸款服務(含融資性售后回租)、直接收費金融服務、保險服務、金融商品轉讓6%6%PwC稅目范圍老稅率新稅率6.現代服務租賃服務-租賃不動產10%9%租賃服務-租賃有形動產16%13%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鑒證咨詢服務、廣播影視服務、商務輔助服務、其他現代服務6%6%7.生活服務文化體育服務、教育醫療服務、旅游娛樂服務、餐飲住宿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其他生活服務6%6%銷售無形資產所有權或使用權技術、商標、著作權、商譽、自然資源使用權(不含土地使用權)、其他權益性無形資產6%6%土地使用權10%9%銷售不動產所有權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建筑物有限產權或永久使用權、在建的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轉讓建筑物構筑物一并轉讓土地使用權10%9%稅率變化表(2/2)農產品扣除率調整購進農產品9%稅率的貨物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計算扣除率的演變歷程

——

確保企業各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一貫理念9%10%9%進項稅額=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注明的農產品買價×扣除率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原適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調整為9%;納稅人購進用于生產或者委托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生產、加工、銷售13%稅率的貨物服務等其他稅目PwC出口產品退稅率調整2019年6月30日前適用免退稅辦法PwC購進時已按調整前稅率征收增值稅:執行調整前的出口退稅率購進時已按調整后稅率征收增值稅:執行調整后的出口退稅率適用免抵退稅辦法執行調整前的出口退稅率免抵退稅計算中的(出口貨物適用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0過渡期政策原適用16%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6%的出口貨物勞務,出口退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0%的出口貨物、跨境應稅行為,出口退稅率調整為9%。執行時間的確定:

海關出口報關單,出口發票或普通發票、出境貨物備案清單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率調整11%8%適用13%稅率的物品:11%適用9%稅率的物品:11%2019年6月30日前按調整前稅率征收增值稅的,執行調整前的退稅率;按調整后稅率征收增值稅的,執行調整后的退稅率。退稅率的執行時間,以退稅物品增值稅普通發票的開具日期為準。要點適用13%稅率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物品,退稅率為11%;適用9%稅率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物品,退稅率為8%。PwC取得不動產的進項稅額一次性抵扣納稅人取得不動產或者不動產在建工程的進項稅額不再分2年抵扣。此前按照上述規定尚未抵扣完畢的待抵扣進項稅額,可自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起從銷項稅額中抵扣。4月1日3月31日取得扣稅憑證②100%進項60%進項取得扣稅憑證①當月第13個月PwC40%進項當月PwC不動產改變用途的進項處理已抵扣進項稅額的不動產,發生非正常損失,或者改變用途,專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按照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并從當期進項稅額中扣減:按照規定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不動產,發生用途改變,用于允許抵扣進項稅額項目的,按照下列公式在改變用途的次月計算可抵扣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已抵扣進項稅額

×

不動產凈值率可抵扣進項稅額=增值稅扣稅憑證注明或計算的進項稅額

×

不動產凈值率不動產凈值率=(不動產凈值÷

不動產原值)×100%國內旅客運輸服務納入抵扣范圍PwC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其進項稅額允許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除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外,可計算抵扣進項稅額的憑證包括: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鐵路車票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2019年4月1日起執行

——

時間的判斷國際旅客運輸服務——不能抵扣紙質普通發票——不能抵扣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客票才能作為進項抵扣憑證國內旅客運輸服務納入抵扣范圍必須與企業生產經營相關企業需要將取得的憑證進行劃分,與企業生產經營相關的旅客運輸憑證可以進項抵扣,屬于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旅客運輸憑證不得進項抵扣。是否只有本企業員工發生的運輸支出可以抵扣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其進項稅額允許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這里指的是與本單位建立了合法用工關系的雇員(包括勞務派遣人員),所發生的國內旅客運輸費用允許抵扣其進項稅額。納稅人如果為非雇員支付的旅客運輸費用,不能納入抵扣范圍。PwC暫按照以下規定確定進項稅額電子普通發票發票上注明的稅額航空電子客票行程單(票價+燃油附加費)/

1.09*

0.09鐵路車票票面金額

/

1.09

*0.09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票面金額

/

1.03

*0.03PwC加計抵減政策判斷企業是否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確定銷售額期間2018年3月31日

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2019年4月1日銷售額范圍:包括申報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納稅評估銷售額。不需要剔除出口銷售額、免稅銷售額。確定銷售額比例提供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取得的銷售額全部銷售額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100%>

50%加計抵減政策(續)四項服務的范圍郵政服務郵政普遍服務、郵政特殊服務、其他郵政服務9%電信服務基礎電信服務9%增值電信服務6%現代服務租賃服務-租賃不動產9%租賃服務-租賃有形動產13%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鑒證咨詢服務、廣播影視服務、商務輔助服務、其他現代服務6%生活服務文化體育服務、教育醫療服務、旅游娛樂服務、餐飲住宿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其他生活服務6%登記為一般納稅人加計抵減政策的適用如何確定?2018年3月31日 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2019年4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評估上年度銷售額以確定下年度是否繼續適用PwC加計抵減政策(續)計算當期計提加計抵減額和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當期計提加計抵減額=

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

10%;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

上期末加計抵減額余額+

當期計提加計抵減額-

當期調減加計抵減額;

當期調減加計抵減額=

當期符合條件的進項轉出稅額×

10%。抵減前的應納稅額=

0,本期實際抵減額=

0;抵減前的應納稅額>

0,且>

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本期實際抵減額=

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抵減前的應納稅額>

0,且≤

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本期實際抵減額=

抵減前應納稅額抵減后應納稅額=

抵減前應納稅額-

本期實際抵減額下期期初余額

=

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本期實際抵減額PwC確定當期實際抵減額和抵減后應納稅額加計抵減政策(續)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情形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其對應的進項稅額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納稅人兼營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且無法劃分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當期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

當期出口貨物勞務和發生跨境應稅行為的銷售額/

當期全部銷售額簡易計稅辦法的應納稅額:不可以從加計抵減中抵減。加計抵減政策的會計處理其他收益加計抵減政策執行到期后,納稅人不再計提加計抵減額,結余*的加計抵減額停止抵減。*此處的結余,包括正數也包括負數PwC加計抵減政策(續)應建立臺賬單獨核算加計抵減額計提、抵減、調減、結余等變動情況。PwC描述 欄次 稅額

本期進項稅額明細

(1)增值稅專用發票 認證相符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1 180.00

(2)其他扣稅憑證 2=3+4+5a+5b 57.00

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325.00代扣代繳稅收繳款憑證420.00加計扣除農產品進項稅額5a0.00其他5b12.00(3)本期用于構建不動產的扣稅憑證6(4)本期用于抵扣的旅客運輸服務扣稅憑證712.00

(5)外貿企業進項稅額抵扣證明 8 0.00本期申報抵扣進項稅額合計9=1+2+8237.00出口貨物勞務、跨境應稅行為對應的進項稅額1030.00本期進項稅轉出額1134.00加計抵減的本期發生額12=(9-10)*10%20.70加計抵減的期初余額132.30加計抵減的本期調減額143.40本期可抵減額15=12+13-1419.60本期一般計稅辦法下的銷項稅額16230.00抵減前的應納稅額17=16-9+1127.00應納稅額18(如17>15,為17-15,否則為0)7.40加計抵減額結余19(如17>15,為0,否則為15-170.00增量留抵稅額退稅自2019年4月1日起,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制度。留抵退稅存量留抵退稅增量留抵退稅適用“18+1”行業適用所有行業2018年70號文2019年39號公告從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起,連續6個月增量留抵稅額均大于零,且第六個月增量留抵稅額不低于50萬元;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出口退稅或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形;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或先征后返(退)政策。12345是否符合增量留抵稅額的限PwC制條件?為何此次政策只針對增量部分給予退稅?一方面是基于鼓勵企業擴大再生產的考慮,另一方面是基于財政可承受能力的考慮,若一次性將存量和增量的留抵稅額全部退稅,財政短期內不可承受。因而這次只對增量部分實施留抵退稅,存量部分視情況逐步消化。PwC增量留抵稅額退稅判斷是否可以適用增量留抵退稅政策所屬期2019/032019/042019/052019/062019/072019/082019/09期末留抵稅額100120110130180140150計算當期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

增量留抵稅額×

進項構成比例×

60%增量留抵稅額=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2019年3月底期末留抵稅額。進項構成比例,是指2019年4月至申請退稅前一稅款所屬期內已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含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解繳稅款完稅憑證注明的增值稅額占同期全部已抵扣進項稅額的比重。PwC增量留抵稅額退稅29增量留抵退稅申請時間: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適用免抵退稅辦法的,辦理免抵退稅后,仍符合本公告規定條件的,可以申請退還留抵稅額;適用免退稅辦法的,相關進項稅額不得用于退還留抵稅額。取得退還的留抵稅額后,相應調減當期留抵稅額再次滿足前項條件的,可以繼續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留抵稅額,但連續期間不得重復計算。即如果企業一直符合相關條件,可以每6個月申請一次增量留抵退稅。所屬期2019/032019/042019/052019/062019/072019/082019/09申請成功后調減期末留抵稅額10012011013018014018080

x100%

x60%所屬期2019/102019/112019/122020/012020/022020/032020/04再次申請期末留抵稅額8010512014011014017070

x100%

x60%PwC增量留抵稅額退稅計算當期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

增量留抵稅額×

進項構成比例進項構成比例,是指2019年4月至申請退稅前一稅款所屬期內已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含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解繳稅款完稅憑證注明的增值稅額占同期全部已抵扣進項稅額的比重。《關于明確部分先進制造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84號)企業所屬行業符合規定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企業屬于生產并銷售非金屬礦物制品、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申請當月增量留抵稅額大于零增量留抵稅額,是指與2019年3月31日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稅額。符合基本信用條件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嚴重違法事件;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1.4增值稅改革歷程增值稅深化改革的影響增值稅深化改革的主要內容增值稅未來立法展望增值稅改革未來展望留抵退稅常態化留抵退稅政策繼續延續,并根據財政的承受能力逐漸擴大范圍和規模,最終實現全面的留抵退稅稅率簡并三檔并兩檔,繼續簡化稅制,實現稅收中性進一步貫穿抵扣鏈條貸款利息、餐飲服務等目前不能進項抵扣的項目適時納入進項抵扣范圍PwC增值稅改革未來展望(續)優惠政策的梳理及規范免稅、即征即退、簡易征收、銷售額扣除等政策對應問題的解決及規范跨境服務零稅率全覆蓋跨境服務零稅率的適用范圍不斷擴大,最終覆蓋所有跨境服務增值稅發票的全面電子化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全面推行以及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PwC跨境服務增值稅探討跨境服務增值稅出口退稅跨境服務增值稅出口免稅2.1跨境服務增值稅出口退稅跨境服務增值稅出口免稅PwC服務出口退稅的對象境內單位和個人向國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及場所內的單位或個人提供的應稅服務,不屬于增值稅零稅率應稅服務適用范圍。國際運輸服務(港澳臺參照執行)①

在境內載運旅客或者貨物出境。②在境外載運旅客或者貨物入境。③在境外載運旅客或者貨物。航天運輸服務如何判定國際運輸服務:分段運輸的處理PwC如何界定與境內的貨物和不動產無關向境外單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費的下列服務:① 研發服務② 合同能源管理服務③ 設計服務④ 廣播影視節目(作品)的制作和發行服務⑤ 軟件服務⑥ 電路設計及測試服務⑦ 信息系統服務⑧ 業務流程管理服務⑨ 離岸服務外包業務⑩ 轉讓技術服務的實際接受方在境外,且與境內的貨物和不動產無關。無形資產完全在境外使用,且與境內的貨物和不動產無關。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服務出口退稅的對象(續)服務出口退稅的計算方法免征增值稅辦法屬于適用簡易計稅方法免抵退稅辦法生產企業以及外貿企業直接將服務或自行研發的無形資產出口,實行視同生產企業連同其出口貨物統一實行免抵退稅辦法免退稅辦法外貿企業外購服務或者無形資產出口。PwC服務出口退稅的相關程序出口退稅資格備案首次出口退稅申報前審核資料準備及稅局溝通稅局實地查驗后續日常退稅申報退稅疑點解釋溝通(可能發函)服務合同商委備案首次出口退稅申報商委資格備案和實地查驗PwC4月申報期5月申報期360天36個月2.2跨境服務增值稅出口退稅跨境服務增值稅出口免稅PwC跨境服務免稅的對象(一)下列服務:工程項目在境外的建筑服務。工程項目在境外的工程監理服務。工程、礦產資源在境外的工程勘察勘探服務。會議展覽地點在境外的會議展覽服務。存儲地點在境外的倉儲服務。標的物在境外使用的有形動產租賃服務。在境外提供的廣播影視節目(作品)的播映服務。在境外提供的文化體育服務、教育醫療服務、旅游服務。(二)為出口貨物提供的郵政服務、收派服務、保險服務。為出口貨物提供的保險服務,包括出口貨物保險和出口信用保險。PwC跨境服務免稅的對象(續)(三)向境外單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費的下列服務和無形資產:1.電信服務。 2.知識產權服務。3.物流輔助服務(倉儲服務、收派服務除外)。4.鑒證咨詢服務。6.商務輔助服務。8.無形資產。5.專業技術服務。7.廣告投放地在境外的廣告服務。(四)以無運輸工具承運方式提供的國際運輸服務。(五)為境外單位之間的貨幣資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業務提供的直接收費金融服務,且該服務與境內的貨物、無形資產和不動產無關。(六)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服務。服務的實際接受方在境外,且與境內的貨物和不動產無關。無形資產完全在境外使用,且與境內的貨物和不動產無關。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跨境服務免稅的相關程序跨境服務免稅合同的判定跨境服務免稅的按期申報備案的資料準備及免稅備案免稅疑點解釋溝通PwC免稅的退稅金融資管產品增值稅探討資管行業增值稅總體介紹資管行業增值稅具體內容3.1資管行業增值稅總體介紹資管行業增值稅具體內容PwC金融業及資管產品營改增時間回顧4宣布金融業36號文 46號文補丁實施營改增

金融同業往來90號文明確資管產品管理人運營資管產品提供的貸款服務、發生的部分金融商品轉讓業務的銷售額確認規則。2016年3月

4月5月 6月7月 8月12月

2017年1月

2月

3月4月 5月 6月

7月2018年1月1日資管產品納稅正式實施金融業營改增正式實施70號文補丁金融同業往來140號文第四條資管產品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以資管產品管理人為增值稅納稅人。2號文2017年7月1日(含)以后,資管產品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以資管產品管理人為增值稅納稅人,按照現行規定繳納增值稅。56號文資管產品運營業稅方法,按照3%繳納增值稅。58號文補丁務暫適用簡易計

貼現、轉貼現12月

2018年1月資管行業增值稅政策相關法規資管產品繳納增值稅相關稅收法規財稅[2016]36號財稅[2016]46號財稅[2016]70號財稅[2016]140號財稅[2017]2號財稅[2016]36號文:金融服務,是指經營金融保險的業務活動。包括貸款服務、直接收費金融服務、保險服務和金融商品轉讓。貸款服務。貸款,是指將資金貸與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業務活動。各種占用、拆借資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報酬、資金占用費、補償金等)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買入返售金融商品利息收入、融資融券收取的利息收入,以及融資性售后回租、押匯、罰息、票據貼現、轉貸等業務取得的利息及利息性質的收入,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融資性售后回租,是指承租方以融資為目的,將資產出售給從事融資性售后回租業務的企業后,從事融資性售后回租業務的企業將該資產出租給承租方的業務活動。以貨幣資金投資收取的固定利潤或者保底利潤,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直接收費金融服務。保險服務。金融商品轉讓。金融商品轉讓,是指轉讓外匯、有價證券、非貨物期貨和其他金融商品所有權的業務活動。

其他金融商品轉讓包括基金、信托、理財產品等各類資產管理產品和各種金融衍生品的轉讓。PwC財稅[2017]56號財稅[2017]90號資管行業增值稅政策相關法規(續)資管產品繳納增值稅相關稅收法規財稅[2016]36號財稅[2016]46號財稅[2016]70號財稅[2016]140號財稅[2017]2號財稅[2017]56號財稅[2017]90號適用免稅政策的金融同業往來利息收入界定同業往來利息收入類型 法規依據PwC金融機構與人民銀行所發生的資金往來業務;銀行聯行往來業務;金融機構間的資金往來業務;金融機構之間開展的轉貼現業務。財稅[2016]36號質押式買入返售金融商品;持有政策性金融債券;財稅[2016]46號同業存款;同業借款;同業代付;買斷式買入返售金融商品;持有金融債券;同業存單財稅[2016]70號資管行業增值稅政策相關法規(續)2017年是資管行業營改增的一個關鍵時期政策時間表2016年12月財稅[2016]

140號文件2017年1月財稅[2017]

2號文件保本收益持有至到期資管產品納稅執行時間《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號)第一條第(五)項第1點所稱“保本收益、報酬、資金占用費、補償金”,是指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屬于利息或利息性質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稅。納稅人購入基金、信托、理財產品等各類資產管

理產品持有至到期,不

屬于《銷售服務、無形

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號)第一條第(五)項第4點所稱的金融商品轉讓。資管產品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以資管產品管理人為增值稅納稅人。追溯至5.1起執行(140號文):2017年7月1日(含)以后,資管產品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以資管產品管理人為增值稅納稅人,按照現行規定繳納增值稅(2號文)。資管產品繳納增值稅相關稅收法規財稅[2016]36號財稅[2016]46號財稅[2016]70號PwC財稅[2016]140號財稅[2017]2號財稅[2017]56號財稅[2017]90號資管行業增值稅政策相關法規(續)資管產品繳納增值稅相關稅收法規財稅[2016]36號財稅[2016]46號財稅[2016]70號PwC財稅[2016]140號財稅[2017]2號財稅[2017]56號財稅[2017]90號資管管理人實施日期簡易計稅核算規則申報方式資管產品銀行、信托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養老保險公司。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資管產品管理人。銀行理財產品、資金信托(包括集合資金信托、單一資金信托)、財產權信托、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定向資產管理計劃、私募投資基金、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股債結合型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養老保障管理產品。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資管產品。資管產品管理人運營資管產品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暫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繳納增值稅。管理人接受投資者委托或信托對受托資產提供的管理服務以及管理人發生的除本通知第一條規定的其他增值稅應稅行為,按照現行規定繳納增值稅。對資管產品在2018年1月1日前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未繳納增值稅的,不再繳納;已繳納增值稅的,已納稅額從資管產品管理人以后月份的增值稅應納稅額中抵減。管理人可選擇分別或匯總核算資管產品運營業務銷售額和增值稅應納稅額。管理人應按照規定的納稅期限,匯總申報繳納資管產品運營業務和其他業務增值稅。管理人應分別核算資管產品運營業務和其他業務的銷售額和增值稅應納稅額。未分別核算的,資管產品運營業務不得適用本通知第一條規定。資管行業增值稅政策相關法規(續)資管產品繳納增值稅相關稅收法規財稅[2016]36號財稅[2016]46號財稅[2016]70號PwC財稅[2016]140號財稅[2017]2號財稅[2017]56號財稅[2017]90號部分金融商品轉讓業務轉讓2017年12月31日前取得的股票(不包括限售

股)、債券、基金、非貨物期貨,可以選擇按照實際買入價計算銷售額,或者以2017年最后一個交易日的股票收盤價(2017年最后一個交易日處于停牌期間的股票,為停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價)、債券估值(中債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或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提供的債券估值)、基金份額凈值、非貨物期貨結算價格作為買入價計算銷售額。貸款服務提供貸款服務,以2018年1月1日起產生的利息及利息性質的收入為銷售額。3.2資管行業增值稅總體介紹資管行業增值稅具體內容資管產品典型運營架構投資人資管產品賬戶(產品層面,如:資管計劃、信托、基金等)投資標的股票、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債權、收益權、股權信托、ABS、資管計劃…股息利息股權轉讓收益投資收益步驟1:

資金注入–

認購/申購產品步驟4:投資收入的分配步驟2:資管產品運營環節:

投資、持有、轉讓、持有到期管理人是否開票?PwC步驟3:管理費、手續費步驟納稅主體增值稅處理1不涉稅2管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