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蟲害的藥劑篩選_第1頁
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蟲害的藥劑篩選_第2頁
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蟲害的藥劑篩選_第3頁
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蟲害的藥劑篩選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蟲害的藥劑篩選

氯氰和氯氰氰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蔬菜生產。近年來,兩種藥物對蔬菜病蟲害的預防效果顯著下降,實際用量明顯高于注冊劑量。為明確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老產品在登記應用多年后的劑量變化,確定其適宜的使用劑量和使用技術,以能為進一步規范產品登記提供技術依據。農業部農藥檢定所于2009年實施了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水乳劑、微乳劑3種劑型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蟲驗證試驗;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微乳劑防治黃瓜蚜蟲、十字花科蔬菜蚜蟲驗證試驗及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黃瓜、菜豆和番茄美洲斑潛蠅驗證試驗等。現把試驗結果介紹如下。1材料和方法1.1高效氯氰化鉀ce、水提取物ew、微乳液me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病蟲害1.1.1種藥品的處理試驗藥劑有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EC、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江蘇輝豐農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3種劑型的處理劑量同為5.625、11.25、22.5和45.0g/hm24個處理;對照藥劑為5%吡蟲啉(imidacloprid)EC(江蘇豐山集團有限公司提供),處理劑量15g/hm2。另設空白對照。1.1.2試驗品種和目標模式作物:甘藍,品種為“七草”。靶標:蚜蟲,以蘿卜蚜(Lipaphiserysimi)為主。1.1.3及時發生期成蟲發生量本試驗在寶山區躍科蔬菜原種場實施,2009年10月28日試驗時甘藍葉齡6~8葉期,蚜蟲為發生高峰期,發生量中等。采用噴霧法均勻噴霧,施藥次數1次,兌水量750kg/hm2,藥后3d有1次較小的降雨過程,試驗期間的最高溫度為28℃,最低溫度12℃,整個試驗過程無明顯的惡劣氣候因子,小區面積為28m2,重復4次。1.1.4調查蟲口有效減蟲率試驗采取每小區5點取樣法,每點2~3株,每株取1~2張葉片,藥前調查蟲口基數,藥后1、3、7、10d調查殘留蟲量,計算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1.1.5各蟲口數蟲口減退率(%)=(施藥前蟲口數一施藥后蟲口數)/施藥前蟲口數×100;校正防效(%)=(處理區蟲口減退率一空白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一空白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001.2高效氯氰化酯菌株-cypermeth琳乳油、微乳液控制和甘草、黃瓜蚜蟲試驗1.2.1蟲處理及對照藥劑4.5%高效氯氰菊酯EC、ME(山東華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兩種劑型防治甘藍蚜蟲處理劑量同為10.125、20.25、40.5和81.0g/hm2。防治黃瓜蚜蟲只用EC一種劑型,處理劑量為7.5、15、30和60g/hm2。對照藥劑同為5%吡蟲啉EC(江蘇豐山集團有限公司提供),處理劑量15g/hm2。另設空白對照。1.2.2靶標和靶標均為藍病病毒,以藍莓為原料的行業分布作物有甘藍,品種為“京豐一號”;黃瓜,品種為“京津四號”。靶標為甘藍上為蚜蟲,以蘿卜蚜(Lipaphiserysimi)為主,兼有少量桃蚜(Myzuspersicae);黃瓜上為瓜蚜(Aphisgossypii)。1.2.3高效氯氰菊酯測定藍清素水凈酸鹽4.5%高效氯氰菊酯EC防治黃瓜蚜蟲試驗,試驗在寶山區躍科蔬菜原種場大棚內進行。2009年5月11日試驗時黃瓜處于始花期,蚜蟲為發生高峰期,發生量中等。采用噴霧法均勻噴霧,施藥次數1次,兌水量750kg/hm2,小區面積為22m2,重復4次。4.5%高效氯氰菊酯EC、ME防治甘藍蚜蟲試驗,在交通大學試驗農場進行。2009年10月18日試驗時甘藍處于包心前期,蚜蟲為發生始盛期,發生量中等。采用噴霧法均勻噴霧,施藥次數1次,兌水量750kg/hm2,小區面積為30m2,重復4次。試驗期間的最高溫度為24℃,最低溫度14℃,藥后10d內無明顯的降雨過程,整個試驗過程無明顯的惡劣氣候因子。1.2.4調查蟲口有效減蟲率試驗采取每小區5點取樣法,每點2株,每株取2~3張葉片,藥前調查蟲口基數,藥后1、3、7、10d分別調查殘留蟲量,計算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1.2.5效應計算方法同1.1.5。1.3氯氰菊酯乳油的有效控制在番茄、黃瓜和豆瓣菜豆上1.3.1標準溶液及對照藥劑的制備4.5%高效氯氰菊酯EC(山東華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3種靶標的處理劑量同為27、40.5、67.5和81.0g/hm2。對照藥劑為1.8%阿維菌素(abamectin)EC(河北威遠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處理劑量為18.9g/hm2。另設空白對照。1.3.2黃瓜、菜豆和紅銀刀豆作物:番茄,品種為“千喜小番茄”;黃瓜,品種為“京津4號”;菜豆,品種為“紅箕刀豆”。靶標:美洲斑潛蠅(Liriomzasativae)。1.3.3番茄美斑潛蠅試驗4.5%高效氯氰菊酯EC防治黃瓜、菜豆美洲斑潛蠅試驗在松江區綠聯園藝場大棚內進行,防治番茄美洲斑潛蠅試驗在松江區云間大自然示范基地大棚內進行。試驗實施時間同為10月3日,試驗時番茄處于始花期,黃瓜、刀豆處于始收期,美洲斑潛蠅發生量中等偏重。試驗采用噴霧法均勻噴霧,施藥次數1次,兌水量900kg/hm2,小區面積為30m2,重復4次。1.3.4調查蟲口平均殘留蟲量采取每小區5點取樣法,每點2株,每株取中上部4張葉片,藥前調查蟲口基數,藥后1、3、7、10d分別調查殘留蟲量,計算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藥效計算方法同1.1.5。2試驗結果與分析2.1高效氯氟氰菊酯用量對人工蔬菜害蟲防效的影響藥后3d的試驗結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各劑型對十字花科蔬菜蚜蟲防效差,速效性較差,持效期中等。在5.625~11.25g/hm2登記用量下,防效僅為65%左右;在使用量達45g/hm2時,防效僅為80%~95%。防效低于對照藥劑吡蟲啉15g/hm2登記用量下88%~99%的防效,差異達極顯著,故不建議高效氯氟氰菊酯用于十字花科蔬菜蚜蟲的防治。在相同使用劑量下,乳油的防效好于微乳劑與水乳劑。試驗結果詳見表1、表2和表3。2.2高效氯氰菊酯對黃瓜害蟲的防效藥后3d的試驗結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EC、ME二種劑型對甘藍蚜蟲防效差,速效性亦較差,持效期中等。在10.125~20.25g/hm2登記用量下,防效僅為60%左右;在使用量達81.0g/hm2時,防效僅為80%左右。防效低于對照藥劑吡蟲啉EC15g/hm2登記用量下85%左右的防效,差異達極顯著。為此不建議高效氯氰菊酯用于十字花科蔬菜蚜蟲的防治,試驗結果詳見表4和表5。高效氯氰菊酯EC對黃瓜蚜蟲防效極差,在7.5~15.0g/hm2登記用量下,蟲口減退率為-110%~-90%,校正防效僅為30%~37%;在使用量達81.0g/hm2時,蟲口減退率為-43%,校正防效僅為52%,明顯低于對照藥劑吡蟲啉EC15g/hm2登記用量下69%蟲口減退率和90%校正防效,差異極顯著。為此建議高效氯氰菊酯不能再用于黃瓜蚜蟲的防治。試驗結果見表6。2.3測定總防效與對照藥劑阿維菌素的防效對比試驗結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EC對黃瓜、番茄、菜豆美洲斑潛蠅防效良好,速效性亦好,持效期7d左右。在27~40.5g/hm2登記用量下,防效為86%~92%,低于對照藥劑阿維菌素EC18.9g/hm2生產實際使用量下95%左右的防效,27~40.5g/hm2登記用量下在3種作物上防效與阿維菌素的防效相比差異顯著性稍有不同,但總體防效良好。從防效和使用成本綜合考慮,建議使用劑量為27~40.5g/hm2。結果見表7、表8和表9。3要從2種農藥防治黃瓜昆蟲的效果比較高效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為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在使用初期它們表現為速效性強、防效高、毒性低,深受菜農歡迎。2003年發現小菜蛾對2種藥劑已產生明顯的抗性,近幾年田間應用效果表明兩種藥劑對蔬菜蚜蟲的效果明顯下降,甚至有刺激蚜蟲繁殖生長的現象(這次對黃瓜蚜蟲的驗證試驗證明了這一跡象)。2種藥劑的起初登記量:高效氟氯氰菊酯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蟲為5.625~7.5g/hm2;高效氯氰菊酯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蟲為3~18g/hm2、防治黃瓜蚜蟲為7.5~15g/hm2,防治美洲斑潛蠅為27~33.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