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櫟育苗技術規程_第1頁
娜塔櫟育苗技術規程_第2頁
娜塔櫟育苗技術規程_第3頁
娜塔櫟育苗技術規程_第4頁
娜塔櫟育苗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FORMTEXT點擊此處添加ICS號FORMTEXT點擊此處添加中國標準文獻分類號FORMTEXT?????DBFORMTEXT34DBFORMTEXT34/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FORMTEXT?????FORMTEXT娜塔櫟育苗技術規程FORMTEXTTechniqueRegulationsforSeedingCultivationofQuercusnuttalliiFORMTEXT點擊此處添加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的標識FORMDROPDOWNFORMTEXT?????FORMTEXT2024-FORMTEXTXX-FORMTEXTXX發布FORMTEXT2020-FORMTEXTXX-FORMTEXTXX實施FORMTEXT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XXXXX—XXXX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林業局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研究所、安徽省彩楓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天潤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徽生態環境有限公司、安徽開源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林橋園林園藝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海興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中煤第三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肥植物園(合肥市園林科學研究所)、合肥市農業經濟技術服務管理總站等。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杰、張繼妹、鄧瑞來、張鋒、孫筱楠、黃玉慧、張乾、陳竹、徐華龍、易向寶、孫宗旺、曹成年等。娜塔櫟育苗技術規程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娜塔櫟(Quercusnuttallii)的圃地準備、播種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圃地管理、病蟲害防治、出圃、苗木分級、建立檔案等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娜塔櫟育苗技術。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6001育苗技術規程GB/T51183農業溫室結構荷載規范LY/T2289林木種苗生產經營檔案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圃地準備按GB/T6001的規定執行。播種育苗種子采收選擇壯齡、樹勢旺盛、結實量大的優良母樹為采種樹。10月中下旬采收果實,果實過篩一遍、去果殼,去壞種子、干癟種子,留下籽粒飽滿的深褐色種子,通風陰涼處陰干貯藏,翌年播種。種子處理用40℃溫水浸泡3d~5d,期間每天換水1次,催芽前,用0.5%高錳酸鉀消毒1h~2h,沖洗2遍~3遍。5.3種子催芽種子與干凈的濕河沙按1∶3混合,沙子的濕度以“手捏成團、松手即散”為宜,2℃~5℃低溫層積30d~35d,保濕,每3d~5d查看一次,及時補充水分,約1/3露白即可播種。5.4整地作床應符合GB/T6001育苗技術規程的規定。5.5播種時間3月上中旬為宜。5.6播種方法采用穴播法,株距20cm~25cm,行距30cm~35cm;每穴播種1粒露白的種子,播種后覆土1.5cm~2.5cm,播種后,覆蓋一薄層稻草。5.7苗期管理5.7.1水肥管理出苗后,遇高溫干旱天氣,每隔2d~3d澆水一次;雨季,及時清溝排水。出苗30d后,如遇雨天,每667㎡直接撒施尿素2.5kg,或葉面噴施0.1%~0.2%尿素,間隔15d一次;6月份,每667㎡施復合肥2.5kg~5.0kg。5.7.2松土除草每月松土除草1~2次,幼苗生長期及時中耕除草,除草選擇在澆水后進行,遵循“除早、除小、除了”原則,防止雜草滋生、保持土表疏松;松土應全面、逐次加深,結合除草松土。5.7.3補苗一般于5~6月份梅雨季節進行,按定植株行距間苗補苗,補苗后及時澆水。扦插育苗6.1設施設備按GB/T51183執行。6.2扦插方法采用半木質化枝條扦插。6.3扦插時間一般于4月底~5月初進行。6.4扦插基質泥炭土。6.5扦插容器直徑6.6cm~12.0cm的無紡布容器袋。6.6插穗選取選生長健壯、樹形飽滿的優良娜塔櫟株系作母樹,選取樹冠外圍枝條粗壯、條芽飽滿的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作為穗條。6.7插穗制作清晨剪取穗條,將選取的穗條剪成每段長10cm~12cm,剪口平滑,留2個~3個芽,留葉1片,每50根1束,放入清水桶。6.8插穗處理插穗用800倍~1000倍多菌靈水液消毒0.5h,扦插前,基部蘸生根粉。6.9扦插扦插前,澆透基質,將準備好的插穗垂直插入基質中,深3cm~4cm,株行距均按8cm~12cm,插后澆透水,每周2次~3次800倍~1000倍多菌靈液進行消毒。6.8插后管理扦插后35d內,溫度以24℃~28℃、濕度80%~90%、光照強度2000lux~3000lux為宜,扦插生根后,逐漸降低濕度、增加光照強度。6.9移栽生根1個月以后,擇陰雨天移栽至圃地,陽光強烈的中午蓋上遮陽網,逐漸縮短遮陽時間;1月后,揭去遮陽網。7嫁接育苗7.1砧木選擇選擇地徑0.8cm~1.5cm的2a生、長勢旺盛的娜塔櫟實生苗作砧木。7.2接穗7.2.1母樹選擇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娜塔櫟優良株系、新品種或良種作為擴繁母樹。7.2.2穗條采集3月初,采集樹冠中上部外圍的頂芽飽滿的1a生枝條,剪成20cm~25cm段,每50段捆成一捆。7.2.3穗條貯藏將接穗用保鮮膜包裹,縛標簽,注明采集時間和地點,放入2℃~4℃冰箱冷藏。7.2.4接穗制作將接穗下端削成2cm~3cm的斜削面,在其反面削成1.5cm~2cm的楔形,再在枝條飽滿芽上端1cm處橫截枝條,留1個~2個飽滿芽。7.3嫁接時間3月上旬。7.4嫁接方法采用枝接法。7.5嫁接后管理嫁接一個月后檢查接穗是否成活,待嫁接口完全愈合后解綁,及時抹去砧木萌芽。7圃地管理7.1水肥管理遇干旱,適時澆水;雨季,及時排除積水。4月份、6月份,遇雨天,每667㎡分別撒施復合肥20kg~25kg一次。7.2松土除草及時中耕除草,結合除草松土。除草選擇在澆水后進行,遵循“除早、除小、除了”原則,防止雜草滋生、保持土表疏松。8病蟲害防治參考附錄A。9出圃當年或翌年植株落葉后至萌芽前出圃;出圃前,如土壤干旱,提前3d~4d灌水后起苗。10苗木分級參考附錄B。11建立檔案按LY/T2289的規定執行。附錄A(資料性附錄)表A.1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病蟲害種類主要病蟲害名稱防治方法蟲害根部蟲害線蟲土壤、基質曝曬消毒。葉部害蟲刺蛾清除越冬蟲繭;幼蟲,及時摘除帶蟲枝葉銷毀;羽化期成蟲,用頻振式誘蟲燈誘殺;幼蟲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1000倍液,或10%吡蟲啉乳油800倍~1000倍液噴霧。黃二星舟蛾3齡前幼蟲,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1000倍液防治;用黑光燈誘殺成蟲。蚜蟲放置黑光燈誘殺;用40%吡蟲啉水溶劑1500倍~2000倍液;或50%辛硫磷、12%樂果乳劑800倍~2000倍液等防治。病害銹病通風透光,降低濕度;每隔7d~10d噴一次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敵銹鈉250倍~300倍液,或50%的代森錳鋅500倍液。炭疽病發病初期,每隔7d~10d噴一次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白粉病每隔7d~10d噴一次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3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800倍液。分級類型級別一級二級綜合控制指標播種苗一年生實生苗苗高≥90cm,地徑≥0.8cm,根系長度≥20cm,>5cmⅠ級側根數6條以上。苗高60cm~90cm,地徑0.5cm~0.8cm,根系長度15cm以上,>5cm的Ⅰ級側根數3條以上。苗干通直,頂芽飽滿、充分木質化,無機械損傷。二年生實生苗苗高≥130cm,地徑≥1.6cm,根幅≥25cm。苗高100cm~130cm,地徑≥1.2cm,根幅≥20cm。扦插苗一年生扦插苗苗高≥45cm,地徑≥0.8cm,根幅≥15cm。苗高20cm~45cm,地徑0.5cm~0.8cm,根幅≥10cm。充分木質化,須根發達,色澤正常,無病蟲害。二年生扦插苗苗高≥100cm,地徑≥1.5cm,根幅≥20cm。苗高80cm~100cm,地徑0.5cm~1cm,根幅≥15cm。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