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法制備熒光碳點及其在細胞成像中的應用_第1頁
超聲法制備熒光碳點及其在細胞成像中的應用_第2頁
超聲法制備熒光碳點及其在細胞成像中的應用_第3頁
超聲法制備熒光碳點及其在細胞成像中的應用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超聲法制備熒光碳點及其在細胞成像中的應用

1熒光碳點的合成與二維石墨烯和二維碳納米管相比,零碳納米碳不僅具有尺寸優勢(uf0a310nm)、強的劑量限制和邊緣效應[2]4],而且具有良好的亮度性能,引起了研究人員的關注。同時,碳點的化學陰性、耐光性和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可以應用于許多領域的生物化學、細胞成像、光電動力學等應用。然而,目前碳點的發展和應用依然處于初期探索階段.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在碳點的制備,期望通過簡單快速的方法合成具有優良發光性能的碳點[1,2,3,4,8,9,16,17,18,19].2006年,Sun等基于激光消融碳靶物的多步處理方法,得到發光性能較好的熒光碳納米粒子,并首次稱其為碳點(carbondots,CDs).之后,人們通過水熱氧化碳源法、激光消融法、電化學氧化法、微波法、高溫煅燒法、超聲合成法等制備出具有優良發光性能的碳點.盡管碳點的制備已經取得積極進展,包括應用各種經濟、綠色、環保的物質合成熒光碳點[16~18],但大部分合成方法依然操作復雜,且所合成碳點大多是藍色光致發光特性.而由于細胞具有較強的自發藍色熒光,因此將這些碳點用于細胞成像時不利于靶信號與背景信號的區分,背景干擾較大.綜上所述,非常有必要發展簡便合成其他顏色的碳點,特別是具有較長波長發光特性的碳點的方法,這樣在生物成像時能夠降低背景干擾,且減小激光對生物的損傷.本文以蠟燭灰為碳源,在強酸環境中通過超聲法一步合成黃綠色熒光碳點.合成方法簡單,原料便宜易得,所制備的碳點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抗光漂白能力和生物相容性,能作為潛在的熒光標記探針進行細胞成像.2實驗部分2.1細胞毒性檢測試劑蠟燭購于西南大學教育超市;硫酸(H2SO4,98%)、硝酸(HNO3,37%)、丙三醇、氫氧化鈉(NaOH)均購于重慶川東化學試劑廠;cellcountingkit-8(CCK-8)細胞毒性檢測試劑盒購于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多聚甲醛購于北京鼎國昌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MEM培養基、胎牛血清(FBS)和胰蛋白酶均購于美國Gibco公司.Britton-Robinson緩沖溶液用于調節碳點溶液的酸度;5mol/LNaCl儲備液用于調節溶液的離子強度;4.5mg/mL碳點儲備液存于4℃冰箱中.所有化學試劑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超純水.2.2碳點的相關表征使用UV-36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立公司,日本)、F-2500熒光分光光度計(日立公司,日本)和IRPrestige-21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島津公司,日本)進行相關的光譜表征;使用ESCALAB250型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美國熱電公司,美國)、LabRAMHR高分辨顯微拉曼光譜儀(HORIBAJobinYvon公司,法國)、TecnaiG2F20S-TWIN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TEM,FEI公司,美國)進行碳點的相關性質表征;成像分析使用IX81LCS-DSU奧林巴斯轉盤共聚焦顯微鏡(奧林巴斯,日本),熒光成像時使用Cy-3通道發射濾光片,曝光時間100ms.實驗過程中還使用了H1650-W臺式微量高速離心機(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中國)、CoolSafe型冷凍干燥機(ScanVac,丹麥)、超聲波清洗機(上海比郎儀器有限公司,中國)、E-450數碼相機(尼康公司,日本)、QL-901旋渦混合器(海門市其林貝爾儀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國)、pH510型酸度計(EUTECH儀器公司,新加坡)和EPOCH超微量全波長酶標儀(BioteckInstruments,美國)等儀器設備.2.3碳點溶液的制備使用潔凈的玻片在燭焰上方收集蠟燭灰,然后刮取約20mg蠟燭灰與20mL混酸(濃H2SO4:濃HNO3=3:1)于50mL比色管中混勻,得到黑色懸濁液.將其置于超聲儀中,60℃下超聲8h,放置過夜.接下來,將反應所得粗溶液離心除去大顆粒的未反應物,收集上清液,用飽和NaOH溶液調節pH至中性,再用0.22uf06dm濾膜過濾,得到黃褐色溶液.將溶液用透析袋(MWCO3500)于二次水中透析48h除去鈉鹽.透析后的溶液凍干,稱重并溶于二次水中,即得一定質量濃度的碳點溶液.2.4熒光共聚焦顯微成像使用cellcountingkit-8(CCK-8)試劑盒檢測細胞毒性.實驗中,首先用胰酶消化HeLa細胞,將其與MEM培養液配成一定濃度的細胞懸液,接種于96孔細胞培養板,置于細胞培養箱(37℃,5%CO2)中孵育24h.然后將細胞培養板中培養液吸出,PBS洗滌一次,加入新鮮MEM培養液,其中空白組每孔90uf06dL培養液和10uf06dLPBS緩沖液.實驗組每孔90uf06dL培養液和10uf06dL樣品(不同濃度的碳點溶液),繼續培養24h(37℃,5%CO2).取以上所得細胞培養板,吸出培養液,PBS洗滌兩次,然后每孔加入90uf06dL的PBS和10μL的CCK-8溶液,繼續孵育1h.最后,在酶標儀上測定細胞溶液在波長450nm處的吸光度,記錄并處理實驗結果.熒光共聚焦顯微鏡用于細胞成像時,將HeLa細胞接種于24孔細胞培養板,加入含有2%胎牛血清(FBS)的MEM培養液,孵育24h(37℃,5%CO2).然后吸出細胞培養板中培養液,PBS洗滌一次,再加270uf06dLMEM培養液(含2%FBS),30uf06dL樣品(0.5mg/mL碳點溶液),繼續孵育3h.最后,將以上所得細胞培養板棄去培養液,PBS洗滌三次,4%多聚甲醛固定30min,丙三醇封片,進行成像.3結果與討論3.1cds表面碳點表征通過TEM對碳點的形態進行表征.如圖1所示,所合成的碳點為球形和類球形,粒徑相對比較均勻,平均粒徑約3.5nm.該碳點極易溶于水,其溶液單分散性非常好,在紫外燈(uf06cex,365nm)光照下發射出肉眼可見的黃綠色熒光,顯示出優良的光致發光特性.為了進一步探索該碳點的發光性質,分別對其進行了吸收和熒光光譜掃描.如圖2(a)所示,碳點在紫外-可見區沒有特征吸收峰,這與間帶半導體材料的吸收性質一致;其熒光發射光譜隨著激發波長增加而逐漸紅移,呈現出多元激發、多元發射的光譜特性,這些特性與文獻報道相符,可能是由于CDs表面發光位點不同,以及制備過程中不均勻納米粒徑的量子尺寸效應等所造成的.為了進一步表征碳點的性質,測定了其紅外光譜、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和拉曼光譜.圖3(a)出現了位于3425cm-1的羥基(–OH)伸縮振動吸收峰、飽和C–H伸縮振動峰(2924cm-1和2858cm-1)、羰基(C=O)伸縮振動吸收峰(1708cm-1)、碳碳雙鍵(C=C)伸縮振動吸收峰(1608cm-1及1400cm-1).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結合1708cm-1處C=O的吸收峰,3425cm-1處–OH較寬的吸收峰形,說明是羧酸(–COOH)上的–OH發生了彎曲振動.也就是說,CDs表面部分氧化成–OH,C=O以及–COOH.XPS測試結果顯示,碳點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圖3(b)),而在C1s譜圖(見圖3(c))中有285.08,286.68,287.98,289.28eV四種信號峰,分別對應碳碳單鍵和雙鍵(C–C/C=C),烷氧基和環氧基或羥基碳(C–O/C–O–C/C–OH),羰基(C=O)和羧基(COOH).拉曼光譜(圖3(d))顯示,分別在1358cm-1和1580cm-1處出現兩個較強的D峰和G峰,表明存在sp3雜化碳原子和sp2雜化碳原子,此結果與紅外和XPS數據相符.以上數據表明,蠟燭灰前體在強氧化性混酸的腐蝕下,得到表面部分功能化的熒光碳點.3.2碳點聚集對熒光強度的影響首先,考察了不同pH對碳點熒光強度的影響.當溶液pHuf0a37.0時,碳點的熒光強度隨著溶液pH增大而線性增強,線性增強方程為F=119.4pH+351.9(n=6,r=0.99);而在pH>7.0的堿性條件下,碳點的熒光強度基本趨于穩定,如圖4所示.這可能是由于在酸性條件下,碳點表面的功能基團–OH和–COOH易發生氫鍵締合作用,碳點聚集從而導致熒光猝滅;在堿性條件下,則因為去質子作用,使羥基和羧基帶上負電荷,從而使碳點間因為靜電排斥作用保持單分散,其熒光較強.需要說明的是,在酸性條件下熒光強度隨pH增大線性增加,表明去質子化可能只發生在一種官能團上,要么是–OH、要么是–COOH.此外,該碳點具有優良的光穩定性及抗鹽能力,與文獻相符.研究表明,當碳點溶液中的氯化鈉濃度低于1.8mol/L時,碳點的熒光強度基本保持不變,說明該碳點具有很強的抗鹽能力,為碳點在生物方面的應用提供了保障.碳點溶液在300nm激發光條件下連續照射30min,其熒光強度基本沒有變化,說明所合成碳點非常穩定,幾乎沒有光漂白現象.3.3超聲熱或干吸熱有關碳點的發光機理還不清楚,目前仍處于推測階段.該反應體系中,碳點的制備是由蠟燭灰前體在強氧化性混酸的環境下,通過超聲過程所完成的.其中混酸不僅將蠟燭灰前體腐蝕為極小粒徑的碳納米粒子,同時還扮演了強氧化劑的重要角色.眾所周知,溶液在超聲的過程中由于產生交替的高壓波和低壓波,形成微小的氣泡,這些小氣泡在超聲場的作用下振動、生長并不斷聚集聲場能量,當能量達到某個閾值時,空化氣泡急劇崩潰閉合,這種“超聲空化”現象直接導致液體流的高速碰撞和強的流體剪力.因此,在超聲條件下,空化現象的產生導致混酸與蠟燭灰發生強烈碰撞,將其腐蝕并分裂為微小的碳納米粒子.所形成的碳納米粒子表面具有很多缺陷能帶,當用激發光照射時,由于其電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粒徑在1~10nm),連續的能帶結構變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級結構,受激后激子會發生輻射重組而發射熒光.3.4碳點用于細胞成像為了考察該碳點的生物相容性,本研究通過CCK-8實驗法對所合成的碳點進行了細胞毒性評價結果如圖5(a)所示.當碳點濃度低于3mg/mL時細胞存活率均在80%以上,表明該碳點具有較低的細胞毒性.除了具有優異的光穩定性、強的抗鹽能力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外,該碳點具有黃綠色光致發光的性質,這與細胞本身所具有的藍色自發熒光有顯著對比,將更有利于細胞成像中靶信號與背景信號的區分.基于此,本研究將該碳點進一步用于細胞成像.實驗發現,HeLa細胞具有微弱的背景熒光(圖5(c)),而將碳點與HeLa細胞共同孵育3h后,能夠觀察到較強的熒光信號(圖5(d)).因為其熒光量子產率較低(以硫酸奎寧為參照約為0.6%),所以成像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