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期2010年3月俊學出版社ExpositionofShangHai6
為了藍天,為了白云,為了美好的地球,為了我們的城市,為了我們的生活……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世博會的來歷
本屆世博會
13世博會準備15世博會舉行
14世博會建造
10第四屆世博會
5世博會的歷史
12世博會申辦4什么是世博會
18世博會的類別9第三屆世博會
17中國參加的世博會11上一屆世博會7第一屆世博會
歷屆世博會
16上海世博會會徽6世博會的來源8第二屆世博會19上海世博會五大副主題目錄什么是世博會
世博會是世界博覽會的簡稱,這是一項世界性的非貿易性的大規模的產品展示和技術交流活動。舉辦世博會必須由主辦國申請,經世博會的國際組織同意。其宗旨是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展,使每個參展國能夠充分地利用這個機會宣傳自己,展示自己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擴大國際交往,提高參展國的地位和聲望,因此,有著近150年歷史的世博會被譽為世界經濟、科學技術界的“奧林匹克”盛會。世博會已有150多年歷史了:1962西雅圖廿一世紀博覽1964紐約世界博覽會1967加拿大世界博覽會1970日本世界博覽會1971布達佩斯世界狩獵博覽會1974斯波坎世界博覽會19741975沖繩世界海洋博覽會1982諾克斯維爾世界能源博覽會1984新奧爾良路易西安納世界博覽1985筑波世界博覽會1986溫哥華世界運輸博覽會1988布里斯本世界博覽會1990熱那亞世界博覽會1992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1993大田世界博覽會1998里斯本博覽會2000漢諾威世界博覽會2005日本/愛知愛.地球博2008薩拉戈薩世界博覽會
世博會的歷史世博會的來源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后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界博覽會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
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第一屆世博會
第一屆世博會的舉辦地是倫敦,因為是在1851舉辦的,所以參展的物品不是很多,原因是當時一戰時期,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在戰斗。但這個原因并沒有阻擋人們激動的心情,人們都在廣場上等待著世博會的開始,正是因為觀眾的情緒高漲,所以第一屆倫敦世博會舉辦得很成功。第二屆世博會
舉行1855年巴黎世博會是為了慶祝自滑鐵盧戰役以來歐洲大陸享受的40年和平。而實際上,主要歐洲國家暗中較勁,在工業上、藝術上爭當霸主才是博覽會的真正主題。巴黎世博會耗資約500萬美元,約有2.1萬件展品參展,展現了當時工業和藝術方面的成就。1855年巴黎世博會展出了混凝土、鋼制品、鋁制品和橡膠等。第三屆世博會
19世紀前半葉,歐洲工業革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人類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英國,自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后,當時的英國在世界工業中一馬當先。同時資本的高速聚集和運作,英國也成為當時歐洲金融的中心。這些因素觸發了英國將在世界舞臺上演繹主角的欲望。此前,歐洲各國舉辦工業博覽會已不是新鮮事,特別是英國、法國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都舉辦了多屆有影響的工業產品博覽會,以此來推廣本國的工業生產技術和宣傳新產品。第四屆世博會
法國最熱衷于舉辦世博會。回首過去的150多年,單單巴黎就承辦過7次世博會。1867年的巴黎,已基本奠定了現代巴黎的城市格局,在當時儼然是世界的“首都”。這一年,巴黎當仁不讓地承辦了需要巨額資金投入、需要超強組織能力、需要良好基礎設施和環境的世博會。1867年巴黎世博會的主題是“勞動的歷史”,參加國有42個,參觀人次達到1500萬。上一屆世博會
2008年6月14日至9月14日西班牙城市薩拉戈薩(ZARAGOZA)將舉辦主題為“水與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博覽會。此次世博會是介于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兩個注冊類世博會之間的專業類世博會.薩拉戈薩是西班牙第五大城市,是阿拉貢自治省省會,面積17.252平方公里,人口65萬。薩拉戈薩位于馬德里到巴塞羅那的中間位置,西班牙最大河流——埃布羅河流經該市,交通方便,基礎設施良好.
上海世博會申辦
1999年12月,在國際展覽局第126次全體大會上,中國政府正式宣布申辦2010年世博會。
2000年3月17日,中國政府成立2010年上海世博會申辦委員會,時任國務委員吳儀擔任主任委員。2001年5月,中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向國際展覽局遞交舉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申請函。2002年1月30日,中國政府向國際展覽局遞交舉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申辦報告。
2002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率中國代表團參加國際展覽局第132次全體大會并作申辦陳述。
同年12月3日,經國際展覽局大會投票表決,中國獲得2010年世博會舉辦權。上海世博會準備
上海10月17日,上海世博會一切準備工作正按計劃有序進行,場館、地鐵、環境建設進展順利,有關參展事宜正在推進。目前,共有22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已確認參加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海世博會場館建造
2008年元宵節,恰逢上海世博會開幕倒計時800天,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與盧灣區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在淮海路商業街聯合設立“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預計今年5月1日世博倒計時兩周年之際,該展示中心將正式亮相,迎接中外游客。
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專職副主任、世博局黨委書記鐘燕群出席儀式,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世博局局長洪浩與盧灣區區長徐逸波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根據規劃,展示中心將設在淮海中路300號香港新世界大廈三樓,面積為1000平方米,它將是上海世博會的首個常年展示基地、宣傳基地和教育基地上海世博會舉行
2010年5月1日到10月31日舉行。北京7月31日2010年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委員、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王錦珍31日表示,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已經為臺灣地區參展安排了展出的場地。他認為臺灣地區參展一定會擴大兩岸之間的交流合作。上海世博會會徽
會徽中三人合臂相擁的圖形,形似美滿幸福,相攜同樂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為“你、我、他”的全人類,表達了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洋溢著崇尚和諧聚合的中華民族精神,體現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人為本的積極追求會徽圖案形似漢字“世”,并與數字“2010”巧妙組合,相得益彰,表達了中國人民舉辦一屆屬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覽盛會的強烈愿望會徽以綠色為主色調,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騰、明快的動感和意蘊,抒發了中國人民面向未來,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創造激情。
中國參加過哪幾次世博會
中國參加世博會始于1873年的第六屆維也納世博會。然而作為中國代表的不是中國人,而是英國人包臘(Bowra)。他是由當時清朝的“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所委派中國的參展方式本身也成為了“賽奇會”中的一“奇”。中國政府第一次派代表參加,是1876年的第七屆美國費城世博會。當時作為中國工商業代表前往參會的李圭,回來后寫了一本書叫《環游地球新錄》,記錄了費城世博會的盛況:“……中國赴會之物,計七百二十箱,……”這是中國人看世界的一個重要事件,“泰西物產之豐,國力之強”深深打動了第一批不再坐而論道,而是起而救國的中國人。
1915年,中國又一次參加巴拿馬世博會在這一次世博會上,中國的茅臺酒和張裕釀酒公司的“可雅白蘭地”獲獎。茅臺酒被評為世界第二名酒。“可雅白蘭地”獲金質獎章和最優秀獎,由此更名為“金獎白蘭地”。
可雅白蘭地
世博會的類別
世界博覽會是一個涉及時間、地域、門類、品種等各方面都有廣泛內容的大型活動,一般情況下,它只分作兩類。一類是綜合性世博會,另一類是專業型世博會。在過去所舉辦的50多次世博會中,以綜合性世博會為多。綜合性世博會展出的內容包羅萬象,舉辦國無償提供場地,由參展國自己出錢,建立獨立的展出館,在場館內展出反映本國科技、文化、經濟、社會的綜合成就。綜合性博覽會一般5年舉辦一屆。專業性博覽會展出的內容要單調些,它是以某類專業性產品為主要展示內容,下列主題可以視為認可類展覽會:生態、陸路運輸、狩獵、娛樂、原子能、山川、城區規劃、畜牧業、氣象學、海運、垂釣、養魚、化工、森林、棲息地、醫藥、海洋、數據處理、糧食等。參展國在主辦國指定的場館內,自行裝修、自行布展,不用建設專用展館。′99昆明世博會就屬于專業性國際博覽會。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從發端之日起,城市就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的。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軍事、貿易和遷徙進一步推動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獨特氣質。這種氣質一方面基于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和創意產業,另一方面則集合了城市中各個社會群體和階層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今天,世界各國的人們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為關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識別性。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臨著來自多方的沖擊。信息和人員的大量流動使得城市之中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異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間的碰撞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多元文化同時意味著歷史和未來的和諧。越來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認識到,一個兼顧了歷史和未來,促進多元文化和諧共存的文化戰略,以及融合之中的個性,即鮮明的文化識別,是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一環。
城市經濟的繁榮
最早的城市是從集市發展而來的。城市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是城市的集聚效應。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和創業越來越成為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一個城市的創新能力基于其研究實力,但更多來源于人與人之間富有創造性的互動。創業能力固然和城市的財富有關,但其實更多地植根于鼓勵創業的文化傳統,而城市是否具備優質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具備吸引一流人才的能力,又直接關乎一個城市的經濟前途。此外,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完備的服務業,也是城市經濟繁榮的必要條件。毋庸諱言,城市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保護之間存在沖突。建立循環經濟模式,已經成為實現城市可持續城市發展的重要策略。這種經濟發展模式倡導減少生產中的資源利用(reduce)、產品反復多次使用(reuse)、以及廢棄物再利用(recycle)的3R原則,最終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的和諧。總之,未來城市的經濟將更充滿活力,而這種活力是建立在兩大基礎之上的,一是市民的創新和創造力,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城市科技的創新
城市是人類科技創新的巨大舞臺。城墻之內,各種創新要素匯聚交融,創新思想由于人們的密集溝通和互動而得以迸發。與此同時,城市的研發和生產設施又使得創新的火花快速轉化為技術,進而變成造福人類的產品和服務。
20世紀以來,科技的突飛猛進令大規模城市化成為可能。同時人們物質生活的豐富和提高在城市得到集中體現。科技大大改進了人類的日常生活,而這種物質生活命也在人類的文化精神生活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未來城市中,科技將在保護不可再生資源、集約利用能源、保護物種多樣性、創造可持續的人居模式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城市社區的重塑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城市人最通常生活空間形式。健康的“細胞”才能造就健康和諧的城市。文化融合、經濟繁榮,無不是以社區為基本單位實現的。城市社區的建設和重塑一直是城市管理者面臨的最直接的任務。如何才能讓貧困社區從城市的社會地圖上消失,曾經是城市發展史上最鮮明最持久的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語文6 千人糕教學設計及反思
- 高溫防暑安全防護
- 只怕不抵抗(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下冊人音版(2012)音樂
- 自媒體外包合同
- 金融服務客戶回訪流程優化案例
- 農場綠化項目應急響應措施
- 科教版六年級科學知識拓展計劃
-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英語口語訓練計劃
- 房屋產權轉讓貸款協議
- 一年級體育安全知識普及教學計劃
- 《無人機安全操作能力評估系統技術規范》
- 變壓器檢修規程范文(2篇)
- 霍亂培訓課件PPD
- 我們愛運動(課件)冀美版美術二年級下冊
- 《國際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課程綜述論文:跨境電商供應鏈管理研究的文獻綜述4100字
- 數控車削編程與加工 課件 3.5軸類零件綜合
- DB37T 4515-2022 罰沒物品分類與代碼
- 中國傳統文化(西安交通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交通大學
- 2022浪潮信創服務器CS5260H2技術白皮書
- 港口與航道工程管理與實務一級建造師考試試題與參考答案(2024年)
- 康復治療與護理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