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2023年煙臺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試題一、選擇題1.月季是煙臺市市花。繁育月季通常應用的方式是(
)A.扦插 B.嫁接 C.壓條 D.組織培養2.非洲象和鼩鼱體型差別很大,這是因為兩種動物的(
)差別較大A.細胞大小 B.細胞數量 C.組織結構 D.器官種類3.家蠶的發育過程經歷了四個時期(如圖)。想要提高蠶絲產量,可適當延長的發育時期為(
)A.
B.
C.
D.
4.球王梅西11歲時身高只有1.32米,依靠持續注射生長激素,才有了1.69米的身高。梅西少年時生長遲緩是因為()功能低下造成的A.垂體 B.甲狀腺 C.胰島 D.腎上腺5.夏天在海邊游泳的人偶爾會被水母蟄傷,水母的毒液是由(
)產生的A.清化腔 B.內胚層 C.刺細胞 D.口6.圖是洋蔥根尖的縱切面結構示意圖,根尖生長依靠的部位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7.李剛將采集的植物分類:玉米、櫻桃、側柏歸為一類,地錢、卷柏、葫蘆蘚歸為一類。他分類的依據是(
)A.水生和陸生 B.有無根C.有無種子 D.種子有無果皮包被8.下圖曲線表示某人腎單位內的葡萄糖含量變化,A、B、C表示組成腎單位的結構,那么B內的液體和C的結構名稱分別是()A.血液、腎小球 B.原尿、腎小囊C.原尿、腎小管 D.尿液、腎小管9.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危急情況或意外傷害,需要掌握必要的急救方法。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發現有人暈倒,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B.發現燃氣泄漏,要先關閉氣源、開窗通風C.當有人心跳驟停時,在急救車到達前應及時進行心肺復蘇D.當有人受傷,血液從傷口噴涌而出時,要及時在傷口遠心端按壓止血10.我國在宋朝就有醫者將輕癥天花患者的痘漿接種到健康人身上,以此來預防天花。痘漿會使人體產生(
),從而獲得對天花的(
)免疫A.抗原
非特異性 B.抗體
特異性C.抗原
特異性 D.抗體
非特異性11.下圖表示人體內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氧氣進入血液后與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結合B.二氧化碳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C.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D.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只有一層上皮細胞,利于氣體交換12.壁虎受到威脅時會斷尾求生,之后會重新長出尾巴。與新尾巴生成相關的是(
)①細胞分裂
②細胞生長
③細胞分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13.將兩盆牽牛分別放在兩個密閉裝置中,A葉片所在的裝置中放入一小杯清水,B葉片所在裝置中放入等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兩個裝置都放在暗處一晝夜后,移到陽光下照射2小時,摘下A、B葉片進行如下實驗。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的小燒杯中液體始終是無色的B.乙是用水給葉片降溫C.丙中只有B葉片變藍D.實驗結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4.變異現象普遍存在。以下屬于可遺傳變異的是(
)A.單眼皮手術后變成雙眼皮B.小狗經訓練后會算算術C.小花生種在肥沃的土壤中結出大花生D.應用轉基因技術培育出抗蟲棉15.《詩經中的五谷是指:黍、稷、稻、麥、菽。“稷”和“菽”就是現在的小米(粟)和大豆,對二者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小米為平行脈,大豆為網狀脈B.小米和大豆的根系中都有固氮的根瘤菌C.小米與“稻”、“麥”的親緣關系比大豆近D.小米種子的營養物質貯存在胚乳中,大豆的貯存在子葉中16.《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3版》共收錄物種135061個,其中包括65362種動物、39539種植物和24571種真菌等。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A.物種的多樣性 B.環境的多樣性C.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D.基因的多樣性17.“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鰲,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對古文中動物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蚯蚓身體沒有脊柱B.蚯蚓依靠剛毛在土壤中翻耕C.螃蟹附肢分節,營寄生生活D.蛇和鱔都是爬行動物18.在探究“食物在口腔內的消化”時,先向試管中加入適量的饅頭碎屑,然后按照下表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推測滴上碘液后不變藍的試管是(
)試管①②③④1加入2mL唾液加入2mL清水加入2mL唾液2充分攪拌不攪拌3置于冰塊中置于37℃溫水中5~10分鐘A.① B.② C.③ D.④19.曉明爸爸駕駛汽車在路上行駛,突然發現一只小狗跑到路中央,他立刻踩下剎車。對于該反射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B.其神經中樞在脊髓中C.傳出神經是視神經D.屬于非條件反射20.興趣小組同學將剛摘下的蘋果葉放入70℃的熱水中(如圖),發現下表皮產生的氣泡比上表皮多。針對此現象,小組同學提出的問題不適合實驗探究的是(
)
A.下表皮的氣泡多是因為氣孔多嗎B.葉片排出的'氣體是氧氣嗎C.為什么蘋果葉的下表皮氣孔多D.植物體內的水分是通過葉片的氣孔散失的嗎21.“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是大家熟悉的寓言故事。蠣鷸是一種在煙臺長島海域常見的水鳥,喙長而鋒利,常插入雙殼類(如蚌)貝殼內覓食。大型蚌的殼難以戳開,甚至會發生殼夾喙的現象。依據蠣鷸選擇不同長度雙殼類的比例(如圖),相關分析或推測不合理的是(
)
A.蠣鷸喜歡取食30—50mm長的雙殼類B.體型大的雙殼類給蠣鷸提供更多的能量C.蠣鷸的喙長而鋒利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D.“鷸蚌相爭”可能是蠣鷸捕食60mm以上的蚌時發生的22.202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瑞典科學家斯萬特·佩博,以表彰他在已滅絕古人類基因組和人類進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貢獻。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人類是由森林古猿進化而來的B.古人類化石是研究人類進化的直接證據C.人類出現的標志是會使用工具D.研究古人類的基因組可以推測人類進化的大致歷程23.紫花和白花豌豆進行雜交得到子一代(F1),F1自交得到子二代(F2),結果如圖。若控制花色的基因用B、b表示,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從F1可以判斷出花色的顯隱性B.F1中紫花的基因組成是BbC.F2中紫花的基因組成與親代相同D.若F2中紫花自交,產生的后代全為紫花24.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生態文明理念。相關理解不正確的是(
)A.“山水林田湖草沙”屬于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B.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是相互關聯的C.生命共同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D.生命共同體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保持不變是自動調節的結果25.回顧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實驗(如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中的①經碘液染色才能看清B.草履蟲碰到②時就會繞開,說明它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C.菠菜葉片中靠近③的葉肉細胞排列緊密D.小魚尾鰭血管中④的血液流速比⑤慢二、非選擇題26.濕地又稱“地球之腎”,具有蓄洪抗旱,凈化水源的重要作用。2023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面是“濕地修復”,煙臺市魚鳥河濕地經過幾年的修復,由昔日的臭水溝變成了如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之河,吸引了生態保護的同學前來實踐和研究。
(1)修復后的魚鳥河濕地風景如畫。春天,櫻花、海棠、美人梅、玉蘭等爭奇斗艷,花瓣中的花青素主要存在于細胞的中。深秋,水杉,紅楓等觀葉樹木五彩斑斕,影響樹葉變紅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2)濕地動植物種類非常豐富,社團同學經過調查后,繪制了該濕地部分生物的食物網(如圖),其中鳙魚和白鷺的關系是,寫出一條包含中華絨螯蟹的最長食物鏈。(3)修復后的魚鳥河水質清澈。河里生長著大量的蘆葦、菖蒲、茭草等水生植物,這些修復時種植的植物對水質有凈化作用嗎?同學們在科研人員的幫助下對菖蒲吸收磷酸鹽的情況進行探究:①取甲、乙2個相同的塑料桶,在乙桶中植入10株菖蒲,兩個桶中均加入20升生活污水,檢測磷酸鹽的含量。②將塑料桶放到光照和溫度等條件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中,連續培養3~4周。③每周最后一天從甲、乙桶中取等量水樣,分別檢測磷酸鹽含量,計算出磷酸鹽減少的比率(即去除率,是污水凈化指標之一)。結果如下:組別第一周(去除率)第二周(去除率)第三周(去除率)甲000乙52.3%80.6%90.2%該實驗的變量是,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的結論是,由此說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4)同學們從魚鳥河采集了動植物及河水等材料制作了生態瓶。下列利于生態瓶能較長時間維持平衡的做法是______(多選)。A.選擇透明、密封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生態瓶裝置B.對加入的河水、河泥進行消毒C.加入適量的水生動植物D.所選動植物要能形成食物鏈E.生態瓶放在適宜的溫度和光照條件下(5)濕地修復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程。為了保護修復好的濕地,你去濕地游玩時應該怎樣做?。27.盆栽小型瓜果是家庭綠色栽培的新時尚。今年春天,曉艾同學嘗試種植番茄。她將番茄的種子種在土壤疏松的花盆里,澆上適宜的水分,放在陽臺上培育,觀察并記錄了番茄生長發育的過程。
(1)7天后幼苗就出土了。種子萌發需要的環境條件是,幼苗是種子結構中的發育成的。(2)20多天后植株長高了。曉艾思考:植物晚上會與臥室里的人爭奪氧氣嗎?她用黑色塑料袋套在番茄植株上,6小時后,用玻璃瓶收集塑料袋內的氣體,然后將燃燒的小蠟燭放入瓶中,發生的現象是,原因是。(3)播種50天后番茄開花了。番茄花中重要的結構是。為了收獲更多的番茄,曉艾輕搖植株,使番茄花(如圖)的花粉落在[
]上。株高約40厘米時,她給植株搭上支架,并將多余的側枝掐掉(打杈),以保證葉片制造的有機物通過更多地運輸到果實。(4)又過了一個月,果實陸續成熟了。曉艾品嘗果實時,發現里面有許多種子,它們是由花的[
]發育來的。28.馬拉松是一種高強度、長距離的競技運動。今年5月21日,來自全國各地的馬拉松愛好者和專業運動員一起參加了海陽國際馬拉松比賽,感受運動的激情和活力。
(1)馬拉松運動員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他們的早餐極為豐富,食物中的淀粉消化成后被吸收進入血液,隨血液運送到全身的骨骼肌細胞,主要在中被分解釋放出能量。(2)馬拉松運動員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他們在運動過程中呼吸、心跳加快,其調節的中樞位于。深吸氣時,收縮加強,胸廓增大,吸入的氧氣增多,含氧豐富的動脈血由圖一中的[
]流入心臟的[
],再經體循環運送到全身的骨骼肌細胞。(3)運動員比賽中會大量出汗,汗液是由皮膚(圖二)的[
]產生并排出的。排汗不僅能排出廢物,還能調節體溫。(4)適當的體育運動不僅能提高心、肺等器官的功能,還能使關節結構(圖三)中的[
]和韌帶更加牢固,從而增強關節的抗損傷能力。29.習近平總書記說:“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茁壯成長、不負韶華。
(1)患近視的同學看不清遠處的物體,是由于用眼不當,導致眼球結構的[
]過度變凸且不能恢復原狀,使遠處物體形成的物像,落在[
]的前方造成的。你認為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的有效措施是(至少答兩項)。(2)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誘因。青少年時期的肥胖延續到成年,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分析“模擬動脈粥樣硬化對血液流動的影響”實驗數據(下表):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時間無油團2.78秒2.67秒2.56秒2.67秒有油團21.46秒22.58秒23.86秒22.63秒推測。因此,保持心血管健康,從現在開始要養成參加鍛煉、和禁止吸煙和酗酒的好習慣。(3)預防傳染病能有效保障身體健康。今年早春甲型流行性感冒(簡稱甲流)流行時,患甲流的同學居家隔離是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李明奶奶患甲流后,買來阿莫西林準備服用,你給奶奶的建議是。(4)校園內每天開展的“陽光體育”和各種社團活動促進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健康的內涵除了身體健康,還包括的良好狀態。30.微生物是一群形體微小、結構簡單的生物。地球上微生物的誕生可以追溯到35億年前,遠早于人類的誕生。人類對微生物“利用”甚早,卻“相識”甚晚。(1)2200年前的《呂氏春秋》記載“味之美者,越駱之菌”,此“菌”就是古老食材香菇(下圖)。香菇地下部分的菌絲能夠吸收水和有機物,供給地上部分的[
],菌褶內能產生大量的來繁殖后代。(2)我們的祖先從上古時代就利用微生物制作了多種美味的發酵食品,很多發酵工藝保留至今。小雅同學在家里嘗試制作泡菜時,向泡菜壇加入白蘿卜、陳泡菜水和食鹽水。泡菜制作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如果人體攝入過量會發生中毒。小雅每天測出不同鹽濃度下白蘿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依據數據繪制曲線(下圖)。分析:①向泡菜壇中加入陳泡菜水相當于細菌培養的步驟。②從食品安全角度來看,白蘿卜在腌制多少天后開始食用比較合適,并說出你的理由。(3)其實早期人們在享受發酵食品的時候,并不知道是微生物的作用,直至十七世紀后葉,列文虎克利用自制顯微鏡發現了細菌,才開啟了微生物的“相識”之旅。1864年,法國科學家巴斯德通過“鵝頸瓶”實驗,證明了細菌的來源,其實驗過程如下圖。實驗前把肉湯煮沸的作用是,分析從A到C的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后來,科學家進一步研究發現細菌是單細胞的個體,靠分裂進行生殖。(4)1892年,俄國科學家伊萬諾夫斯基將患病的煙草葉片的汁液通過細菌過濾器后,再滴到健康煙草的葉片上,結果引起花葉病。這個實驗證明。直到二十世紀初,科學家才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煙草花葉病毒,其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組成。此后,人們對微生物的“相識”才日臻完善。31.今年是中國傳統的兔年。春晚吉祥物“兔圓圓”的形象取自“安徽模鼠兔”化石的生態復原圖。中國在先秦時代就已飼養家兔。曉軍飼養了一對喜馬拉雅兔進行了系列的觀察和研究。
(1)曉軍觀察喜馬拉雅兔取食時,發現兔依靠下圖的[
]切斷草莖。與家貓的牙齒比較,兔缺少[
],這是與其植食性相適應的。(2)雌性喜馬拉雅兔交配后4個周,就能生出小兔了。兔的性別決定方式與人類的相同,其體細胞中有22對染色體,雄兔產生精子的染色體組成是,小兔的性別是在時決定的。剛生下的小兔就會尋找奶頭吃奶,從行為獲得的途徑看,屬于行為。兔的繁殖特征是,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3)喜馬拉雅兔的毛色夏天為純白色,到了冬天尾、足、耳、鼻等卻變成黑色。這是什么原因呢?曉軍查閱資料得知,喜馬拉雅兔的毛色受溫度的影響,成年兔的體溫為38.5℃~39.5℃,當環境溫度過低時,其身體末端低于33℃的部位就會長出黑毛。那么身體其他部位在低溫下也會長出黑毛嗎?為此他進行了實驗(如圖),由此說明生物的性狀是共同作用的結果。他又將兔子背部的黑毛剃除,不再綁冰袋,一段時間后背部長出的毛色是。
(4)我國的古生物學家李傳夔教授1977年發現的“安徽模鼠兔”化石,為我國兔的進化歷程提供了近乎完整的化石證據。依據進化歷程圖,推測現存的鼠(嚙齒目)和兔(兔形目)與“安徽模鼠兔”的關系是。
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1.A【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2)無性生殖的關鍵在于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詳解】月季可用枝條扦插繁殖,扦插是利用植物的芽或莖來繁殖新個體,都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無性生殖。故選A。2.B【分析】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詳解】非洲象和鼩鼱體型差別很大,不是細胞體積大小、組織結構和器官種類差異,而是細胞數目多少。所以,非洲象和鼩鼱體型差別很大,這是因為兩種動物的細胞數量差別較大。故選B。3.B【分析】(1)完全變態發育:昆蟲在個體發育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發育。完全變態發育的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2)不完全變態發育: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育成熟,發育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詳解】家蠶的發育過程經歷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家蠶的幼蟲期不斷取食桑葉,能夠在體內積累有機物,幼蟲末期吐絲作繭。幼蟲時期越長體內積累有機物就越多,產絲也變越多,所以想要提高蠶絲產量,可適當延長的發育時期為幼蟲期。題干中的A受精卵,B幼蟲,C蛹,D成蟲。故選B。4.A【分析】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人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它在血液中含量極少,但是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卻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詳解】A.生長激素是由垂體分泌的,有調節人體生長發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則生長遲緩,身材矮小,到了成年,有的身高才只有70cm,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這叫侏儒癥;由此可知,梅西少年時生長遲緩是因為垂體功能低下造成的,A符合題意。B.甲狀腺分泌的是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幼年時期分泌不足會引起呆小癥,B不符合題意。C.胰島分泌的是胰島素,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如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C不符合題意。D.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腎上腺素能夠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使皮膚血管擴張,在緊急情況下,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可以增加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使人體反應靈敏,還能充分調動人體的潛力,以應對緊急情況,D不符合題意。故選A。5.C【分析】腔腸動物是最低等的多細胞動物,身體輻射對稱、有口無肛門,分析解答。【詳解】水母屬于腔腸動物,刺細胞是腔腸動物特有的攻擊和防御的利器,在觸手處最多,水母的刺細胞里大多藏著刺絲和毒液,當遇到獵物或捕食者,水母能迅速彈出細長而中空的刺絲,并將毒液通過刺絲注入獵物或捕食者體內,將麻醉或殺死,所以水母的毒液是由刺細胞產生的。故選C。6.B【分析】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從頂端向上,一般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④根冠、③分生區、②伸長區和①成熟區。【詳解】由分析可知,分生區被根冠包圍著,屬于分生組織,細胞很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使細胞數目增加,向下補充根冠,向上轉化為伸長區。伸長區在分生區上部,細胞逐漸停止分裂,開始迅速伸長,是根伸長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長:主要是由于分生區的不斷分裂和伸長區的不斷長長的緣故。故選B。7.C【分析】植物根據生殖細胞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詳解】A.玉米、櫻桃、側柏和地錢、卷柏、葫蘆蘚都為陸生植物,不符合題干的分類要求,A錯誤。B.卷柏屬于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葫蘆蘚屬于苔蘚植物,無根的分化,不符合題干的分類要求,B錯誤。C.植物根據生殖細胞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玉米、櫻桃、側柏靠種子來繁殖后代,屬于種子植物,地錢、卷柏、葫蘆蘚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屬于孢子植物,C正確。D.玉米、櫻桃的種子有果皮包被,屬于被子植物,側柏的種子裸露,屬于裸子植物,不符合題干的分類要求,D錯誤。故選C。8.C【分析】(1)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包括呈球狀的腎小球和呈囊狀包繞在腎小球外面的腎小囊,囊腔與腎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連續的過程。(3)圖中A腎小球、B腎小囊、C腎小管、D集合管。【詳解】根據尿液形成的過程中流動的液體中葡萄糖含量的變化曲線,可知其中A是腎小球、B腎小囊、C是腎小管。血液流經A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因此B內的液體是原尿。因此A腎小球內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B腎小囊內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同。原尿流經C腎小管時,全部的葡萄糖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因此從C腎小管的末端流出的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為0。故選C。9.D【分析】常用急救電話:110匪警,119火警,120急救中心,122道路交通事故報警。【詳解】A.發現有人暈倒,應該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撥打緊急呼救電話時必須講清病人所在的詳細地址,如“××區××路×弄×號×室”,適當的情況下可以講清病人的年齡、性別、傷情等自己的病史,A正確。B.發現燃氣泄漏時,應該立即關閉氣源并打開門窗通風,將中毒人員轉移到空氣清新處,B正確。C.遇到病人發生心跳驟停,在呼救并撥打120后,需要進行緊急心肺復蘇,心肺復蘇是指在沒有任何條件下的徒手復蘇操作技術,其步驟為打開患者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為了提高搶救的效率,C正確。D.當有人受傷,血液從傷口噴涌而出時,判斷這是動脈出血。動脈出血時,正確的急救方法是手指壓迫點應位于傷口處的近心端,D錯誤。故選D。10.B【分析】免疫是指人體對病原體及其有害產物的抵抗力,從獲得途徑來看,免疫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對多種病原體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產生的只對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的免疫。【詳解】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主要是淋巴細胞)組成,當病原體進入人體后,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抗體能夠幫助人體清除或滅殺進入人體的病原體。將輕癥天花病人的痘漿接種到健康人身上,這里的痘漿相當于現在的疫苗,即抗原,它進入人體后,會刺激人體產生抵抗天花病毒的抗體,這種抗體在人體內會存留很長時間,人體內具有這種抗體后,天花病毒進入人體后,該抗體會協同白細胞將其消滅,人就不會在得天花。但這種抗體具有特異性,對其他的病原體沒有作用。因此這里所說的痘漿會使人產生抗體和獲得的免疫是特異性免疫。故選B。11.C【分析】(1)血紅蛋白:紅細胞中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2)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肺泡是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肺與外界空氣間的氣體交換也叫肺的通氣,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叫做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實現的。【詳解】A.血紅蛋白能與氧氣結合的特性,氧氣進入血液后與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結合,A正確。B.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能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B正確。C.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擴散運動實現的,C錯誤。D.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只有一層上皮細胞,利于氣體進行交換,D正確。故選C。12.D【分析】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起初在形態、結構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發育過程中這些細胞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發生變化,即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細胞群,我們把形態、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群稱之為組織,如,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因此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組織。【詳解】一段時間后壁虎尾巴斷掉后還能重新長出來,跟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都有關系。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分裂后的子細胞很小要經過細胞生長,才能再次分裂。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起初在形態、結構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發育過程中這些細胞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發生了變化,即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細胞群,我們把形態、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群稱之為組織,因此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由此可見,與新尾巴生成相關的是①細胞分裂、②細胞生長、③細胞分化。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13.D【分析】(1)《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暗處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實驗要點: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變藍色,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3)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詳解】A.甲的小燒杯中液體是酒精,溶解葉綠素,由無色變綠色,錯誤。B.乙是用水漂洗葉片上殘留的酒精,錯誤。C.丙中只有A葉片變藍,B葉片缺少二氧化碳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因此不變藍,錯誤。D.通過實驗現象,得出結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正確。故選D。14.D【分析】按照變異的原因變異的類型:可以分為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后代;由環境改變引起的變異,是不可遺傳的變異,不能遺傳給后代。【詳解】單眼皮手術后變成雙眼皮,小狗經訓練后會算算術,小花生種在肥沃的土壤中結出大花生,由環境改變引起的變異,遺傳物質沒有改變,是不可遺傳的變異。應用轉基因技術培育出抗蟲棉體內插入新的基因,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屬于可遺傳變異。可見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15.B【分析】單子葉植物的種子一般有一片子葉,有胚乳,葉脈多為平行脈,須根系,單子葉植物的花瓣為3或3的倍數。如小麥、玉米等都屬于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的種子一般有兩片子葉,無胚乳,葉脈多為網狀脈,直根系,雙子葉植物的花瓣為4、5或4、5的倍數,如花生、菜豆等都屬于雙子葉植物。【詳解】A.小米是為平行脈,是單子葉種子植物;大豆為網狀脈,是雙子葉種子植物,A正確。B.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共生,大豆的根系中有固氮的根瘤菌,小米沒有,B錯誤。C.小米與“稻”、“麥”屬于單子葉植物綱,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綱,小米與“稻”、“麥”的親緣關系比大豆近,C正確。D.小米種子是單子葉種子,營養物質貯存在胚乳中;大豆是雙子葉種子,營養物質貯存在子葉中,D正確。故選B。16.A【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等相關知識。【詳解】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指一定區域內生物種類(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的豐富性。《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3版》共收錄物種135061個,其中包括65362種動物、39539種植物和24571種真菌等。所以題干內容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可見A符合題意。故選A。17.A【分析】(1)環節動物的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代表動物有:蚯蚓、水蛭、沙蠶等。(2)節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代表動物有:各種昆蟲、甲殼動物、蜘蛛、螃蟹等。(3)爬行動物: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4)魚類:生活在水中;體表常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5)無脊椎動物是指身體內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脊椎動物是指身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詳解】A.蚯蚓屬于無脊椎動物,身體沒有脊柱,A正確。B.蚯蚓前端頭部有一個光滑的、肌肉發達的肉質部分,叫做口前葉,像個小土鉆,具有探索和挖土的本領,B錯誤。C.螃蟹屬于節肢動物,附肢分節,是異養生物,C錯誤。D.蛇是爬行動物,鱔是魚類,D錯誤。故選A。18.B【分析】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淀粉遇碘變藍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來驗證淀粉的存在。【詳解】①試管中溫度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下降,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變藍色。②試管中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麥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藍;③試管中清水對淀粉沒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變藍;④試管中不攪拌,淀粉沒有全部分解,因此滴加碘液變藍;所以推測滴加碘液后不變藍的試管是②。故選B。19.A【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也稱為簡單反射,如:縮手反射等;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詳解】A.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正確。B.分析題干可知爸爸的這種反應屬于條件反射,中樞在大腦皮層,錯誤。C.爸爸看見小狗急剎車,感受器是視網膜,視神經是傳入神經,錯誤。D.曉明爸爸駕駛汽車在路上行駛,突然發現一只小狗跑到路中央,他立刻踩下剎車。這是大腦皮層參與的條件反射,錯誤。故選A。20.C【分析】(1)當氣孔張開時,葉片內的水分吸收熱量變成水蒸氣,經氣孔擴散到外界空氣中,因此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散失的門戶,也是植物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2)葉片由表皮,葉肉和葉脈組成,在表皮上分布有氣孔,一般陸生植物葉的下表皮上的氣孔比上表皮多。【詳解】A.將剛摘下的蘋果葉放入70攝入的熱水中,發現下表皮產生的氣泡比上表皮多,提出問題下表眼的氣泡多是因不氣孔多嗎?可以通過對葉片上表皮和下表皮分別涂抹凡士林,葉片蒸騰水分多少進行探究,A正確。B.氣孔是植物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可以收集排出氣體進行驗證,是二氧化碳還是氧氣等,所以提出問題,葉片排出的氣體是氧氣嗎?可以進行探究,故B正確。C.一般陸生植物葉的下表皮上的氣孔比上表皮多,這是由葉片的結構特點決定的,提出問題是為什么蘋果葉的下表皮氣孔多?不適合實驗探究,故C錯誤。D.氣孔是植物體蒸騰失水的門戶,可以提出問題是植物體內的水分是通過葉片的氣孔散失的嗎?可以通過對一株植株的葉片涂抹凡士林將氣孔全部封住,另一個不做處理,分別將植株套用塑料袋,一段時間后看塑料袋內壁是否有水珠進行探究,故D正確。故選C。21.B【分析】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認為,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在生存斗爭中獲勝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在生存斗爭中失敗而死亡,這就是說,凡是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是適應環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對環境不適應的,這就是適者生存。【詳解】A.分析題圖可知,蠣鷸喜歡取食30—50mm長的雙殼類,太小或太大的選擇率低,正確。B.從題干和題圖不能分析得出,體型大的雙殼類給蠣鷸提供更多的能量,錯誤。C.蠣鷸的喙長而鋒利,才能鑿開貝殼,吃到食物,這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正確。D.“鷸蚌相爭”原因可能是太大的貝殼力量大而夾喙,可能是蠣鷸捕食60mm以上的蚌時發生的,正確。故選B。22.C【分析】(1)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重要的、比較全面的證據,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等,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漫長的年代和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層中埋藏著不同類型的生物化石。(2)用火燒烤食物,改善了身體的營養,有利于腦的發達。(3)人類和類人猿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詳解】A.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布于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現代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另一支卻由于環境的改變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可見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A正確。B.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重要的、比較全面的證據。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等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漫長的年代和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層中埋藏著不同類型的生物化石,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關于人類起源的見解仍不統一。但是目前為止多數科學家認同的看法是:非洲大陸曾發生過劇烈的地殼運動,形成劇烈的東非大裂谷,使得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到陸地生活,根據出現最早的原始人類化石在非洲的發現,可以說非洲是人類的發源地。因此古人類的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問題的直接證據,故B正確。C.直立行走是進化發展的基礎,直立行走是人類脫離森林束縛,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礎。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類能夠將前肢解放出來,能使用工具。前肢所從事的活動越來越多,上肢更加靈巧。古猿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因此,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的主要標志是直立行走,故C錯誤。D.斯萬特.帕博通過揭示區分現代人類和已滅絕古人類基因差異,為更科學地探索人類的進化歷程奠定了基礎,可見該科學家對古人類基因研究的意義是為了解人類演化的歷史,研究古人類的基因組可以推測人類進化的大致歷程,故D正確。故選C。23.B【分析】(1)生物體的某些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當細胞內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顯性或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生物體表現出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當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都是隱性時,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2)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親代的基因組成是雜合體。【詳解】A.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親代的基因組成是雜合體,F1的親代既有白花,又有紫花,親代也是白花和紫花,無法判斷出花色的顯隱性,故A錯誤。B.通過F1代中紫花自交,子代中出現了白花,說明白花是隱性性狀,紫花是顯性性狀,親代的基因組成是Bb,故B正確。C.通過B項分析可知,紫花親代的基因組成是Bb,遺傳圖解如下所示:
分析可知,子代紫花的基因組成是BB或Bb,所以F2中紫花的基因組成與親代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故C錯誤。D.F2中紫花自交,若F2紫花的基因組成是BB,則產生的后代全為紫花;若F2紫花的組成是Bb,則子代中既有紫花,又有白花,故D錯誤。故選B。24.D【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無機環境的總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和巖石圈的上部,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中有著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如草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等。【詳解】A.生物圈中有著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如草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等。比如“山水林田湖草沙”中的草屬于草原生態系統,田屬于農田生態系統,因此“山水林田湖草沙”屬于不同的生態系統類型,A正確。B.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不是孤立的、封閉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B正確。C.生物圈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同的生態系統類型,屬于一個生命共同體,生命共同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C正確。D.在一般情況下,生命共同體中即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不是保持不變的,而是一個動態的平衡,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D錯誤。故選D。25.D【分析】題目綜合考查幾個實驗,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觀察草履蟲,觀察葉片,觀察小魚尾鰭的血液流動。理解實驗目的和掌握實驗步驟方能解題。【詳解】A.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經過碘液染色后,細胞核染色最明顯,容易觀察到,A正確。B.草履蟲遇到棉花纖維為繞開,說明它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B正確。C.菠菜葉片中靠近③上表皮的葉肉細胞排列緊密,稱為柵欄組織,C正確。D.觀圖可知,⑤管徑最小,紅細胞單行通過,是毛細血管,血管④管徑較⑤大,說明可能是動脈或者靜脈,因此④的血液流速比⑤快,D錯誤。故選D。26.(1)液泡溫度(2)捕食和競爭關系水生植物→浮游動物→脊尾白蝦→中華絨螯蟹→白鷺(3)菖蒲菖蒲對水質有凈化作用生物影響環境(4)CDE(5)不亂扔垃圾,愛護濕地動植物【分析】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生態系統。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主要是植物)、消費者(主要是動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細菌、真菌)組成。【詳解】(1)液泡內含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有多種物質。花瓣中的花青素主要存在于細胞的液泡中。正常生長的水杉,紅楓等觀葉樹木是綠色的,這是因為這樣的水杉,紅楓等觀葉樹木中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在正常光合作用期間,葉綠體中的色素對綠光的吸收量非常少,幾乎都反射出來了,造成了葉片的綠色。而到了秋天,葉片衰老,由于葉綠素不夠穩定,逐漸分解,而失去了反射綠光的作用,而這時花青素的顏色就顯現出來了,花青素又稱紅色素,位于葉片細胞中的液泡內,它與葉片中其他色素不同,不參與光合作用。深秋,水杉,紅楓等觀葉樹木五彩斑斕,影響樹葉變紅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溫度。(2)鳙魚和白鷺都吃脊尾白蝦,白鷺吃鳙魚,因此鳙魚和白鷺的關系是捕食和競爭關系。該食物網共有6條食物鏈:水生植物→中華絨螯蟹→白鷺,水生植物→浮游動物→中華絨螯蟹→白鷺,水生植物→浮游動物→脊尾白蝦→白鷺,水生植物→浮游動物→脊尾白蝦→中華絨螯蟹→白鷺,水生植物→浮游動物→鳙魚→白鷺,水生植物→浮游動物→脊尾白蝦→鳙魚→白鷺。寫出一條包含中華絨螯蟹的最長食物鏈:水生植物→浮游動物→脊尾白蝦→中華絨螯蟹→白鷺。(3)分析題干可知該實驗的變量是菖蒲,分析實驗數據菖蒲能吸收磷酸鹽,時間越長去除率越高。因此得出結論:菖蒲對水質有凈化作用。這也說明生物能影響環境。(4)A.生態瓶是一個生態系統,選擇透明、密封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生態瓶裝置,沒有充足的氧氣,不能維持長時間平衡,錯誤。B.對加入的河水、河泥進行消毒,分解者死亡,不能維持長時間平衡,錯誤。CD.加入適量的水生動植物,所選動植物要能形成食物鏈,能維持生態瓶的平衡,正確。E.生態瓶放在適宜的溫度和光照條件下,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給生物提供適宜的溫度,正確。故選CDE。(5)為了保護修復好的濕地,你去濕地游玩時應該怎樣做?不亂扔垃圾,愛護濕地動植物。27.(1)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胚(2)蠟燭熄滅番茄植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3)花蕊(雌蕊和雄蕊)1柱頭篩管(4)3胚珠【分析】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經歷種子萌發、生長、開花、結果、死亡等階段。圖片中:1柱頭,2子房,3胚珠。【詳解】(1)種子萌發需要的環境條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體,它能發育成新的植物體。胚由胚軸、胚芽、胚根、子葉四部分組成,胚根生長最快,首先突破種皮向地生長,并發育成根;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胚芽將來發育成新植物的莖和葉。(2)呼吸作用將細胞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在氧氣的參與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的各項生命活動利用。番茄植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蠟燭就會熄滅。(3)花的主要結構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藥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面有胚珠。雄蕊和雌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植物開花后,成熟的花藥自動裂開,花粉從花藥里散發出來,通過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1柱頭上,這個過程叫傳粉。篩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給植株搭上支架,并將多余的側枝掐掉(打杈),以保證葉片制造的有機物通過篩管更多地運輸到果實。(4)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頭和花柱都完成了“歷史使命”,因而紛紛凋落。子房繼續發育成為果實。其中子房壁發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3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發育成胚。28.(1)葡萄糖線粒體(2)腦干呼吸肌9肺靜脈3左心房(3)4汗腺(4)2關節囊【分析】圖一心臟的結構: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5上腔靜脈、6下腔靜脈、7主動脈、8肺動脈、9肺靜脈。圖二皮膚的結構:1皮脂腺、2毛囊、3血管、4汗腺。圖三關節的結構:1關節頭,2關節囊,3關節腔,4關節窩,5關節軟骨。【詳解】(1)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夠將部分淀粉分解為麥芽糖,當淀粉和麥芽糖進入小腸后,由于小腸中的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淀粉等糖類物質在小腸內被徹底消化為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進入血液,隨血液運送到全身的骨骼肌細胞,主要在線粒體中被分解釋放出能量。(2)腦干位于大腦的下方和小腦的前方,它的最下面與脊髓相連,腦干的灰質中含有一些調節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心血管中樞、呼吸中樞等。吸氣時,呼吸肌收縮加強,胸廓增大,肺容積增大,肺內壓降低,低于外界大氣壓,進入肺的氧氣增多。氧氣進入血液后,由9肺靜脈進入3左心房。(3)汗液是由4汗腺分泌的,汗液由導管排出體外。(4)2關節囊及囊內外的韌帶使關節更加牢固。關節面上有關節軟骨、關節囊內的滑液,可以減少關節頭和關節窩的摩擦,使關節更靈活。29.(1)2晶狀體4視網膜①讀書寫字的姿勢要正確、②看書寫字40分鐘后要到室外活動或向遠處眺望一會兒(2)動脈粥樣硬化對血液流動有影響健康飲食(3)控制傳染源建議李明奶奶不要吃阿莫西林(4)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分析】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為習慣,如果有利于增進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堅持平衡膳食;堅持適度體育鍛煉;按時作息;不吸煙、不喝酒;拒絕毒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1是角膜、2是晶狀體、3是玻璃體、4視網膜、5是脈絡膜,據此回答。【詳解】(1)近視形成的原因是:晶狀體過度變凸不能恢復原狀或眼球的前后徑過長,導致遠處物體反射的光線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需要配戴凹透鏡矯正。預防近視,要做到“三要四不看”,讀書姿勢要正確,眼與書的距離要在33cm左右;看書、看電視或使用電腦一小時后要休息一下,要遠眺幾分鐘;要定期檢查視力,認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強光下看書;不在光線暗的地方看書;不躺臥看書;不走路看書。(2)通過表格的數據可知,血液在有油團中流動時間遠比在無油團多得多,故推測動脈粥樣硬化對血液流動有影響。保持心血管健康,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堅持平衡膳食;堅持適度體育鍛煉;按時作息;不吸煙、不喝酒;積極參加集體活動。(3)傳染源是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故患甲流的同學居家隔離是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控制傳染源。抗生素是一類能夠殺死細菌的物質,是當前治療人和動物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護理學:請護工的三大重要理由
- 江西省吉安永新縣聯考2025年初三下五校聯考英語試題含答案
- 天津市津南區2025年初三高中數學試題競賽模擬(二)數學試題含解析
- 團風縣2025年五下數學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答案
- 江西省鷹潭市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5月檢測試題(三)英語試題含答案
- 上海師范大學《文化遺產學理論教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文學概論(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丹東市第六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中考考前質量檢測試題三(5月模擬)物理試題含解析
- 江西楓林涉外經貿職業學院《俄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長沙職業技術學院《景觀快題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屆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二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開曼群島公司法2024版中文譯本(含2024年修訂主要內容)
- 【MOOC】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結構設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工程變更通知單ECN模板-20220213
- 微型數控銑床結構設計
- 捷達離合器設計畢業設計)
- 邁瑞-呼吸模式的應用及參數設置-V1.0-201603
- 酸洗磷化線材項目建議書范文
- 裝修行業資源整合主材合作協議
- 儲油罐施工專業技術方案
- (完整版)沖壓模具設計畢業設計.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