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_第1頁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_第2頁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_第3頁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_第4頁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口縣2022-2023學年度上學期第一次階段性學情評估九年級歷史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答案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1.通過對古代東西方文明的學習,我們認識到:古代文明形成過程中,一開始起直接制約作用的是()A.風俗習慣B.地理環境C.民族心理D.神話傳說2.探尋古埃及金字塔的功能與演變歷程,可以感知的歷史奧秘有()A.國王的地位與權力B.人類的法制傳統C.阿拉伯數字的起源D.羅馬帝國的強盛3.古巴比倫蘇美爾人創造并使用的文字是()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甲骨文D.腓尼基字母4.在印度的四個等級中,哪幾個等級是受壓迫的?()①婆羅門②吠舍③剎帝利④首陀羅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5.佛陀(釋迦牟尼)說“……我的法好像深廣的大海,無論什么都能包容。我的法中,貧富、貴賤、種姓、都是虛妄的假名……”這些話表明佛陀主張()A.世間一切皆苦B.世人都要擁護種姓制度C.世間眾生平等D.世人都可進入極樂世界6.《劍橋古代史》對古代雅典有這樣的描述:(雅典公民)不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欖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魚……穿波斯的拖鞋,睡愛爾蘭的床……這表明()A.雅典海外貿易非常發達B.雅典物產豐富、人民富足C.雅典人充當了海盜角色D.雅典是當時地中海的霸主7.撲克牌的梅花K是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繼承王位后,東征西討,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下列文明沒有被亞歷山大征服的是()A.埃及文明B.猶太文明C.希臘文明D.中國文明8.“執政官選自貴族,元老院也為貴族把持,一般情況下,平民不能進入元老院和出任國家高級官職。平民有權參加公民大會,但他們享受的政治權利是不完全的。”材料主要說明()A.羅馬法制建設的局限性B.羅馬帝國時期的政治特點C.羅馬共和實質是貴族共和D.羅馬平民沒有政治權利9.公元前49年,凱撒率領軍隊進攻羅馬城,打敗對手,控制了元老院。后來,元老院任命他為終身獨裁官。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羅馬帝國就此建立。這段材料描述了()A.羅馬共和國的興衰B.古羅馬政治體制的演變C.羅馬帝國的發展史D.古羅馬的侵略和擴張10.若你是秦朝丞相,當與同時期的羅馬元老院成員相遇時,在治國原則上的最大分歧()A.“秦法”與《十二銅表法》B.“郡縣制”與“元首制”C.“三公九卿”與“公民大會”D.“皇權至上”與“政事共商”11.《荷馬史詩》是寶貴的文學遺產,也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希臘神話的特點是()A.人的形象丑陋卑微B.神人同形同性C.神的品德完美高尚D.神的外形半人半獸12.世界三大宗教給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且風格迥異的建筑文化。下列圖片中的建筑與三大宗教無關的是()A.希臘帕特農神廟B.巴黎圣母院C.洛陽白馬寺D.麥加大清真寺13.今年是公元2022年,這一紀年方式是以誰的誕生之年開始計算的?()A.穆罕默德B.釋迦牟尼C.耶穌D.老子14.西歐封建時期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A.國王B.貴族C.宮相D.教皇15.下列重要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序正確的是()①基督教產生②查理曼帝國形成③地中海成為羅馬內湖④羅馬共和國成立A.④③②①B.④①③②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16.馬克思在《西歐封建經濟形態研究》中指出,不要誤以為莊園法庭是人民的法庭,當訴訟雙方都是農奴的時候,也許還有秉公處理的可能,一旦涉及封建主利益時,封建主完全可以利用主持法庭的管家做出有利于他自己的判決。由此可見,莊園法庭()A.維護了莊園的公共秩序C.是莊園經濟發展的產物B.是領主統治莊園的工具D.有利于壯大莊園的勢力17.中古西歐諺語說:“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是()A.城市的空氣比農村潔凈B.城市里可以自由買賣C.城市交通便利,有利于經商D.城市里可以享受更多的民主和自由18.資本主義萌芽是封建社會內部孕育的新事物,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本質特征是()A.生產力水平的提高B.社會分工的擴大C.雇傭關系的形成D.社會經濟的發展19.14世紀,歐洲農村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改變。大多數貴族將地產抵押或變賣,而富裕農民、騎士等以新的經營方式掌握生產、交換等環節,成為農村中富有生氣的階級力量。這一變化出現的根本原因是()A.經濟的發展B.疆域的改變C.戰爭的失利D.王權的強化20.528年,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命人將以往歷任羅馬皇帝所頒布的法令刪除矛盾和不合時宜的地方,按時間順序匯編成冊,名為《查士丁尼法典》。后來,又陸續編訂了3部法律文獻,統稱為《羅馬民法大全》。這說明()①東羅馬帝國繼承了羅馬的文化②東羅馬帝國重視法律的建設③羅馬法在不斷完善④查士丁尼否認過去的羅馬法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歷史事件不是孤立發展的,我們要善于發現不同歷史事件或現象之間的聯系。下列歷史事件或現象存在因果關系的是()A.查理曼帝國分裂—封君封臣制形成B.大化改新—日本進入封建社會C.阿拉伯帝國建立—伊斯蘭教產生D.基督教盛行—西歐城市興起22.下列歷史史實與如圖人物有關的是()A.統一了日本B.頒布了改新詔書C.設幕府于鐮倉D.自稱天皇23.作為一個成功的傳道士,穆罕默德表達了那個時代的愿望,滿足了當時人們的要求。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體現出的“時代的愿望”是()A.結束分裂,統一阿拉伯半島B.對外擴張,建立阿拉伯帝國C.吸收學習,溝通東西方文化D.學習唐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24.透過現象看本質,小趙同學善于思考,發現有很多的歷史概念由于誤解往往名不符實,下列屬于這一類的是()①阿拉伯數字②文藝復興③印第安人④三角貿易⑤殖民掠奪A.①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25.長達三百多年的“三角貿易”為歐洲殖民者帶來了巨額的利潤。下列關于“三角貿易”的錯誤描述是()A.英國成為“三角貿易”的主要經營者B.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C.非洲因此喪失近億精壯勞力D.帶動了亞非拉的經濟繁榮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第26小題8分,第27小題10分,第28小題10分,第29小題10分,第30小題12分,共50分。2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伯里克利雖然出身貴族,卻是一個熱心誠摯的民主主義者;他將權力轉移到由全體男性公民組成的公民大會的手中,公民大會是處理雅典事務的最高權力機構……伯里克利還規定大部分公職實行津貼制度,使貧民有可能擔任公職。另外,他還建立了許多由陪審團作最后決定的民眾法庭,陪審員由抽簽產生,所有公民都可擔任。因而,伯里克利完全有理由在他的演說中自豪地宣稱:“雅典是希臘的學校。”——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雅典,除了將軍和司庫官之外,所有官吏均從年滿30歲的公民中抽簽選出。同時還規定,除士將軍外,所有軍政官吏,任期都是一年,不得連選連任。如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五百人議事會,即由30歲以上的全體公民抽簽選出由6000名陪審員組成的公眾法庭的選舉辦法也是抽簽。——摘編自陳德正《古雅典民主政治特點淺析》材料三蘇格拉底批判說:“(雅典民主政體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權力交給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國家管理者具有專長,不要求他們具有真知灼見。一個國家應當由既有專業知識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統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選中的人,不是攫取財富的人,不是使用強大騙術的人,而是有統治知識的人。(1)根據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措施。(3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古代雅典官吏任用的特點。(1分)(3)根據材料三,概括蘇格拉底的主張。(1分)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從范圍、方式的角度分析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3分)27.西方歷史學家認為:14世紀到16世紀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一個畫家應該描繪兩件主要的東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圖。”達芬奇在論述繪畫的宗旨時強調指出。他在繪畫中著眼于生活,努力創作真實而生動的藝術形象。一次,他作為助手和老師合作一幅畫卷,老師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學觀念的束縛,所繪作的部分枯燥無味,毫無生氣;而達·芬奇所繪的一個天使,神態自然,栩栩如生,兩者成鮮明對比,老師看后自嘆不如、材料二“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這是一次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材料三恩格斯說:“葡萄牙人……尋找的是黃金,黃金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東西。”材料四近代以前的世界史,基本上是地區史或國別史的拼湊;之所以如此,絕不是因為歷史學家們無能,而是由于那時的世界尚未連成一片。新航路開辟以后,才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1)材料一表明,達·芬奇的繪畫體現了什么“時代精神”?(2分)并請列舉其一幅代表性的美術作品。(1分)(2)材料二中變革對今天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何啟示?(2分)(3)最先實現材料三中“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是誰?(1分)材料三反映了他去的目的是什么?(2分)(4)結合此材料三材料四,談談哥倫布遠航對美洲的影響。(2分)28.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法典正文共有282條,包括訴訟程序、盜竊處罰、租佃雇傭關系、商業高利貸關系、債務、婚姻、遺產繼承、奴隸等,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倫的社會情況、(1)材料一內容出自那部法典?此法典在歷史上的地位如何?(2分)材料二“在夜間竊取耕地的莊稼或放牧的,如為適婚人,則處死以祭谷神;如為未適婚人,則由長官酌情鞭打,并處以賠償雙倍于損害的罰金。”——摘自《十二銅表法》(2)根據材料二概括該法律在促進該國公平正義方面所起的作用?(2分)材料三羅馬帝國到處都是有羅馬法官根據羅馬法進行判決,從而使地方上的社會秩序都被宣布無效,因為他們和羅馬法不相符合。——馬克思材料四十五、十六世紀,西歐各國,除英國外,普遍出現了“采用羅馬法”的熱潮。——沈宗靈《略論羅馬法的發展及其歷史影響》(3)根據材料三、四指出羅馬法所起的作用?(4分)(4)綜上所述,請你談談對法制建設的認識。(2分)29.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否善于借鑒和學習其他民族的先進文明成果,事關興衰之命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6世紀下半葉,日本國內出現統治危機公元646年(大化二年),日本統治者任用一些從中國歸來的留學生,針對日本的政治。經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材料二西羅馬帝國于公元476年滅亡后,拜占廷帝國依然保持著它的繁榮。公元6世紀,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劇了帝國的政治危機,而拜占廷帝國仍陶醉于已有的輝煌成就,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1)依據材料回答:日本和拜占廷帝國是如何應對各自統治危機的?(2分)(2)日本、拜占廷帝國面對危機對其他先進文明所持的不同態度分別給兩國帶來什么樣的不同結果?(2分)材料三阿拉伯充分利用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地理優勢,廣泛吸納兩河流城、印度、希臘、羅馬和中國等地先進的文化成果,與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結合,并加以創新和發展,形成了輝煌的文化成就。同時,阿拉伯民族對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做出了卓越貢獻,(3)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阿拉伯人在文化上為什么能取得輝煌的成就?(2分)并用史實說明阿拉伯人對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卓越貢獻。(2分)(4)通過對上述各國興衰的探究,談談你的認識。(2分)30.中古時期西歐的鄉村和城市都有了質的變化,城市是社會發展的一個窗口,莊園和城市的興起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社會現象,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以“西歐的鄉村與城市”為主題展開了探究活動。(12分)材料一(1)仔細觀察材料一中圖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西歐莊園經濟的特點?(1分)圖二中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何特點?(3分)材料二昔中古西歐城市是作為經濟中心出現的,它們是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廢舊的古代城堡上興起的,隨著西歐生產力的提高,手工業逐漸發展起來。些有專門手藝的農奴逃離封建莊園,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開設作坊,成為手工業者。商人也隨之在這些地方聚集。為了防御侵擾,他們在聚居地筑起柵欄或圍墻,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新的工商業城市,(2)根據材料二,指出中古西歐城市的地位,(1分)并概括中古西歐城市興起的原因。(2分)材料三11、12世紀,隨著城市的興起,新興市民階層對文化知識的需求十分迫切,從而促使歐洲許多工商業繁榮的城市出現了城市學校。這些學校開設實用知識課程,采用新的教學方式,在單一學科的私人學校或教會學校整合演變的基礎之上,產生了中世紀歐洲的大學(3)根據材料三,指出中世紀歐洲大學出現的原因。(1分)請列舉兩個中世紀西歐的著名大學。(2分)材料四10世紀開始,城市逐漸在封建主的領地上興起。農奴為擺脫領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階層壯大,他們(市民)的崛起不但為日后資產階級的出現提供了可能,也為世界市場的擴大做好了鋪墊,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過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現代意識的萌芽。(4)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世紀歐洲城市文明的歷史作用。(2分)2022~2023學年度上學期九年級歷史期中測試題評分標準一、選擇題(共50分)1~5:BAACC6~10:ADCBD11~15:BACDB16~20:BDCAA21~25:BCADD二、綜合題(共50分)26.(1)答:措施:①擴大了公民大會的權利;②實行津貼制度;③建立了許多民眾法庭。(3點共3分)(2)答:特點:抽簽產生;輪流執政。(1分)(3)答:主張:國家應當由既有專業知識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1分)局限性:范圍:僅僅是少數人的民主、成年男性的民主;(1分)方式:①抽簽產生和輪番執政,容易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誤用。②不利于公職人員的專業化和政策的穩定。(2分)27.(1)答:人文主義(或重視人、人性);(2分)《蒙娜麗莎》(或《最后的晚餐》)(1分)(2)答:以人為本,發展個性、熱愛生活,追求知識、樹立科學精神、解放思想、創新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3)答:哥倫布(1分)渴望得到黃金(2分)(4)答:①打破了美洲與外部世界的隔絕狀態,加強了美洲與世界的聯系;②但也給美洲帶去了殖民侵略和掠奪。(意思相近即可)(2分)28.(1)答:《漢謨拉比法典》;(1分)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1分)(2)答:①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2分)(3)答:對當時:規范了社會秩序;維系了羅馬帝國的統治。(2分)對后世:羅馬法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重要影響。(2分)(言之有理即可)(4)答:人類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